国学666 » 《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 屈原贾生列传 白话文翻译 > 第2节

屈原贾生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

于是屈原创作了一首《怀沙》。诗中写道:

阳光强烈的初夏时节啊,青草和树木长得很茂盛。悲伤总是充满胸膛啊,我匆匆地来到南方。看到了一片苍茫的景色啊,感受到了毫无声响的沉寂。我的心里抑郁愤慨啊,遭受忧伤的日子真是漫长;自我反省却没有过错啊,蒙受冤屈而心中抑郁。

想把方木削成圆木啊,但正常的法度不可以更改;不走正路改走邪路啊,会受到正人君子的鄙弃。明确规范,牢记法度啊,往日的法度不能随意更改;内心淳朴厚道、品质庄重啊,为君子所赞美。巧匠不拿着斧子砍削啊,谁能看出木头是曲是直?黑色纹理藏在阴暗的地方啊,眼睛瞎的人却说它根本没有纹理;离娄稍微一瞥就能看清楚啊,瞎子反说他失明无光。把白的变成黑的啊,把下倒转成为上。凤凰被关在笼子里啊,野鸡却四处飞舞。美玉和石头杂糅在一处啊,有人却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它们。结成朋党的人卑鄙嫉妒啊,根本不知道我的美好品德。

负担又重负载又多啊,却陷进阻滞不能前行;怀有美玉般的品德啊,处境困窘向谁去说。城里成群的野狗狂吠啊,吠的是它们认为奇怪的事情;诽谤豪杰让他们受到怀疑啊,本来就是小人的态度。外表粗疏但是内心朴素啊,人们不知道我奇异的光彩;没有经过雕琢的木材被丢弃了啊,没有人知道我身上的品德和才能。注重仁义的积累和传承啊,加强谨慎、厚道的修养;舜帝这种明君无法相遇啊,谁能了解我气度有多么从容!古代圣贤不会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啊,怎能知道原因是什么?商汤、大禹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人了啊,遥远到我们没有办法追慕。压制住内心愤怒吧,这样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遭受忧患却不改变心意啊,希望我的志向能够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向北前行在途中休息啊,太阳昏暗已经快下山了;满怀着忧伤但又强颜欢笑啊,最大的不幸不过是死亡。

尾声:浩浩荡荡的沅水、湘水啊,永远不停地奔流啊。漫长的道路幽深昏暗,前程是多么的迷茫啊。我怀着悠远的悲伤,发出沉重的感慨和叹息。世上已经没有人了解我了,我的心事也不知道对谁讲。内心有美好的感情和品质啊,但却找不到跟我相配的人。伯乐已经死去了啊,千里马还有谁能识别呢?人生要秉承不同的命运啊,上天早就做出了安排。内心坚定志向宽广啊,还有什么会让我感到害怕呢?深深的忧伤令人悲哀啊,长长的叹息让人感到凄凉。污浊的世界上没有了解我的人啊,无法评说他人内心到底怎么想。知道死亡无法避免啊,也绝对不会吝惜。明白地告诉君子啊,我将成为模楷。

在写完这首诗以后,屈原就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了。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他们都喜欢文学,而且凭借辞赋获得了人们的称道;这些人都只是学习了屈原含蓄委婉的文学风格,但最终却没有一个敢于直言进谏。此后楚国一天天地衰弱下去,几十年以后最终被秦国灭亡了。

从屈原跳进汨罗江以后,过了一百多年,汉朝有位贾生,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职务时,路过湘水,于是就写了一篇辞赋投进了江水里面,来凭吊屈原。

贾生名叫贾谊,是雒阳人。十八岁那年,因为能够背诵、默写《诗经》《尚书》而在当地很有名气。吴廷尉做河南郡守的时候,听说贾谊很有才学,就把他招到官府中担任职务,对他非常宠爱。汉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治理本郡的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跟李斯还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就提拔他做了廷尉。吴廷尉于是对汉文帝说贾谊非常年轻,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汉文帝于是就征召贾谊做了博士。

这时贾谊只有二十多岁,是博士中年龄最小的。每当皇帝的诏令颁布,让博士们发表意见,各位老先生都没有话说,而贾谊却全都回答上来了,每个人都觉得贾谊说出了他们心里想说的话。各位博士于是都认为贾谊很有才能,自己不如他。汉文帝非常高兴,破格提拔了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汉朝创建到汉文帝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天下和谐融洽,正应该改正历法,改换衣服的颜色,制定法律和制度,决定官职的名称,恢复礼乐制度,于是详细地起草了各种事物的仪式、章法,崇尚黄色,尊崇五行学说,创立官职的名称,全部改换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因为谦恭礼让而没有来得及施行。但各项法令的更改和确定,以及诸侯必须到自己的封国上任等事,这些规定都是贾谊制定的。于是汉文帝就主张任命贾谊为公卿。但是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妒忌贾谊,就诽谤贾谊说:“这个雒阳人,年纪轻,刚刚学了点东西,就想着独揽大权,把国家大事弄得乱糟糟。”汉文帝听了这些人的话以后,也就疏远了贾谊,不采纳他的意见,后来就把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辞别了汉文帝,前往长沙,听说长沙地势低洼,空气潮湿,认为自己的寿命肯定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到长沙去的,心里不是很高兴。等到他渡过湘水的时候,就写了一篇赋来凭吊屈原。这篇赋是这样写的:

我恭奉天子诏命,带罪来到长沙。曾经听说过屈原,他跳进汨罗江自杀了。今天我就托付湘江的流水,让它传达我对屈原先生的哀思。遭遇纷乱无常的社会,才逼得您自杀失去生命。啊,正赶上那不幸的年代。凤凰伏下身子隐藏起来,猫头鹰却在翱翔。没有才能的尊贵显赫,阿谀奉承的人洋洋得意;贤能、圣明的人不能顺遂心意,正直的人反而处于低下的位置。世上的人都说伯夷贪婪,盗跖廉洁;莫邪宝剑迟钝,铅做成的刀反而锋利。真是可叹啊,先生无缘无故地遭受了这种灾祸!抛弃了周朝的历代传承的鼎,却把破瓢当成宝贝,驾着疲惫的老牛和跛驴,却让骏马垂着两耳拉盐车。好端端的帽子却用来当鞋垫,必然不能长久;先生您真是受苦啊,竟然遭受这样的灾祸!

尾声:算了,国中没有一个了解我的人,我郁闷不快乐,又能跟谁说呢?凤凰高高飞起,到了远方,本来就应该这样隐居起来。仿效隐居在深渊底部的神龙,深深地隐藏自己爱惜自己。消弭自己的光辉隐藏起来,但又怎能跟蚂蚁、水蛭、蚯蚓在一起?最可贵的是圣人的美德啊,他们远离污浊的世界藏匿起来。假如骏马都能被拴住,怎说异于狗、羊!世界乱纷纷的,遭受了这种灾祸,也有先生自己的责任。游遍了全国九州任意选择君主,为什么非要怀念楚都呢?凤凰飞翔到了千仞以上的高空,看到有德行的人的光辉才会下来栖息;看到危险的征兆,就会拍动翅膀远远地躲开。那楚国只是一个狭小而污浊的小水坑,怎能容纳可以吞掉大船的大鱼!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大鱼,最终还要被蝼蚁制住。

贾谊做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有一次一只猫头鹰飞进了贾谊的住处,停在他的座位旁边。楚国人把猫头鹰称为“服”。贾谊已经认为自己是因为被贬才来到长沙的,而长沙地势低,空气潮湿,因此贾谊认为自己寿命不会长久,很是伤感,就写了一篇赋来安慰自己。这篇赋写道:

丁卯这一年的四月,正是初夏时节,时间是庚子日这一天,太阳斜照,服鸟飞到了我的住处,落在了我的座位旁边,十分清闲自在。奇怪的鸟儿到了我的家里,我暗地里觉得奇怪,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于是打开书来占卜,简策上写着这样的话。说是“野鸟飞进了住处,主人就要离开”。我想请问服鸟:“我离开以后会到哪里去呢?如果是吉兆,就请告诉我;如果是凶兆,也把将要发生的灾难告诉我。我的寿命是长是短,也请你把期限告诉我。”服鸟于是长叹了一声,抬着头,拍打着翅膀,因为不能说话,所以只能用我的猜测来回答这些问题。

世间万物的变化,本来就没有停止的时候。如涡流旋转,循环往复。外在的形体和内在的气来回变化,就像蝉蜕壳一样。这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奥,怎能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呢!祸倚靠在福的身边,福中也隐藏着祸;忧愁和欢喜聚在一起,吉和凶也同处于一个地方。那吴国是多么强大啊,但夫差却失败亡国;越国在会稽失败,越王句践最后却称霸了。李斯游说秦国取得了成功,最后却遭受了死刑;傅说原本只是一个罪犯,竟然成了武丁王的宰相。祸相对于福来说,跟互相缠绕着的绳子有什么区别呢?命运是很难说明白的,谁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呢?水变成激流力量凶猛,弓箭有了强大的力量就能射得远。万物回旋,动荡转换。云气升腾就会下雨,这是多么纷繁复杂的事情。上天造就了万物,本身又是浩渺无边的。天道高深无法预先做出考虑,凡人是难以预先知道大道理的。死亡的迟早是命运注定的,谁能知道它什么时候到来呢?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