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赠答三 > 刘越石

《文选》刘越石

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定州东南)人。晋著名诗人。早年好老庄之学,尚清谈。与潘岳、石崇、陆机等以文章事权贵贾谧,为“二十四友”之一。历任著作郎、尚书左丞、司徒左长史等职。永嘉元年(307),任并州刺史,招抚流亡,抗击匈奴刘渊、刘聪。兵败,父母遇害。愍帝时任大将军,都督并、冀、幽三州军事。又败于石勒。遂投奔幽州刺史鲜卑人段匹生僻字_古文自编30288号,商定共扶晋室,后为段所杀。刘琨在“永嘉之乱”以后,面对尖锐的民族矛盾和严重的亡国危机,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积极投入了艰苦的卫国斗争,在他至今仅存的《扶风歌》《答卢谌诗》《重赠卢谌》三首诗中,洋溢着忧国伤时的感情,表现了对腐败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抒发了效忠祖国、抗敌御侮的豪迈气概和壮志不酬、英雄末路的满腔悲愤。诗风慷慨悲壮,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诗品》称其“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原有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刘越石集》(一名《刘中山集》)。《晋书》有传。

答卢谌诗一首并书

卢谌,字子谅,与刘琨为姻亲。先依刘琨,后在段匹生僻字_古文自编30289号处任别驾。诗作叙述国恨家仇,并对自己败于敌手,深引自责,充满了慷慨悲凉之气。对卢谌之投段匹生僻字_古文自编30290号,一方面表达了留恋之情,一方面也予以鼓励,表现了磊落坦荡的情怀。

琨顿首。损书及诗,备辛酸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执玩反覆,不能释手,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自顷辀张,困于逆乱,国破家亡,亲友凋残,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譬由疾疢弥年,而欲一丸销之,其可得乎?夫才生于世,世实须才。和氏之璧,焉得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专玩于随掌?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但分析之日,不能不怅恨耳。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昔 骥倚辀于吴坂,长鸣于良乐,知与不知也;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遇与不遇也。今君遇之矣,勖之而已。不复属意于文,二十余年矣。久废则无次,想必欲其一反,故称指送一篇,适足以彰来诗之益美耳。琨顿首顿首。原文与解释 »

厄运初遘,阳爻在六。乾象栋倾,坤仪舟覆。原文与解释 »

郁穆旧姻,嬿婉新婚。不虑其败,唯义是敦。原文与解释 »

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原文与解释 »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