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志下 » 潘安仁 > 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

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举秀才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今天子谅暗之际,领太傅主簿。府主诛,除名为民。俄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虽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固谓拙于用多。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征。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原文解释

【原文】

仆少窃乡曲之誉note-name:乡曲之誉1乡曲之誉:乡里的称誉。,忝司空太尉note-name:司空太尉2司空太尉:指贾充。下文“太宰鲁武公”亦指贾充。贾充生前被封为鲁武公,死后又追封太宰,谥号为武公。命:举命。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举秀才note-name:举秀才3举秀才:《晋书·潘岳传》:“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郎:诸郎官之通称。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note-name:世祖武皇帝4世祖武皇帝:指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死后谥为世祖。,为河阳怀令note-name:河阳怀令5河阳怀令:河阳县令和怀县令。《晋书·潘岳传》:“(岳)出为河阳令……转怀令。”尚书郎:尚书属官。廷尉平:廷尉属官。亦作“廷尉评”。《晋书·潘岳传》:“岳频宰二邑,勤于政绩。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尚书郎、廷尉平。今天子note-name:天子6天子:指晋武帝之子晋惠帝。谅暗:亦称“亮阴”“谅阴”。有二说,一说为天子、诸侯居丧之称;一说为居丧之所,即凶庐。此为居丧之称,晋武帝刚死,其子惠帝为父守丧未满,故称谅暗之际。谅暗之际,note-name:领7领:兼任官职。太傅:官名。教导太子的官员。此指太傅杨骏。主簿:掌管文书之类的官员。太傅主簿。府主note-name:府主8府主:太傅府官署之主,指太傅杨骏。杨骏是武帝皇后杨芷之父。武帝死后,杨氏#-666ll;揽朝政,惠帝妻贾皇后灭杨氏。诛,除名note-name:除名9除名:被朝廷除去名籍,取消官员身份。杨骏伏诛后,潘岳被牵连,几就戮,后削职为民。为民。俄而复官,note-name:除10除:任命,授职。长安令。迁博士note-name:博士11博士:官名。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置国子博士,以博士为宫廷教官。未召拜note-name:未召拜12未召拜:未去朝廷敬受官职。召,召见。拜,任命官职。,亲疾,辄去官note-name:去官13去官:主动辞去官职。《晋书·潘岳传》:“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免。自弱冠note-name:弱冠14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知命:《论语·为政》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note-name:八徙官15八徙官:八次调动官职。一进阶:一次晋升官阶。指由怀县令调补尚书郎迁廷尉平。而一进阶,再免note-name:再免16再免:两次被免官。指因公事被免去廷尉平,调任博士时因亲疾离职而被免官。,一除名,一不拜职note-name:一不拜职17一不拜职:指迁博士未召拜。迁者三note-name:迁者三18迁者三:三次变动官位。指调任廷尉平、太傅主簿及博士。而已矣。虽通塞有遇note-name:通塞有遇19通塞有遇:平生遭遇有顺利也有阻塞。通,通达。塞,阻塞。,抑亦拙者之note-name:效20效:验,表现。也。昔通人note-name:通人21通人:《论衡·超奇》:“博览古今者为通#-666aa;。”和长舆:即晋人和峤,字长舆。和长舆之论余也,固谓拙于用多note-name:拙于用多22拙于用多:不善于发挥利用多才多艺的长处。。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征note-name:信而有征23信而有征:属实而有验证。。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note-name:俊乂在官,百工惟时24俊乂在官,百工惟时:俊乂(yì)在官,百工惟时,《尚书·皋陶谟》:“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意谓才能出众的#-666aa;在职,百官都效法他,就会把政务处理好。俊乂,马融注:“才德过千人为俊,百人为乂。”此泛指贤能之士。百工,指百官。惟,思。时,善。《诗经·小雅·[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4140号"]/pic/texts/x06oz-cwc0.png[/img]弁》:“尔酒既旨,尔殽既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note-name:宠荣之事25宠荣之事:尊宠荣耀的事情,指仕途地位。矣。太夫人note-name:太夫人26太夫人:指母亲。汉制列侯之母方称太夫#-666aa;,后凡官僚豪绅之母,不论存亡,均称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note-name:膝下27膝下:本指#-666aa;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言父母对幼孩之亲爱。后用以对父母的尊称。色养:和颜悦色侍奉双亲。孔子认为奉养双亲而能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做到的。后来以“色养”代指尽孝。色养,而屑屑note-name:屑屑28屑屑:琐细的样子。斗筲(shāo)之役:指小的职务。斗,量器。筲,竹器,容斗二升。斗、筲容量都不大,用以比喻小的事物。《论语·子路》:“斗筲之#-666aa;,何足算也!”谓器量狭小之人。《后汉书·郭泰传》:“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郭泰)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此谓小的职务。从斗筲之役乎?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我年轻时窃享乡里的称誉,由于自己不才,有愧于司空太尉的推举。我所侍奉的主#-666aa;,就是那位太宰鲁武公,他推举我做了秀才,并提拔为郎官。到事奉世祖武皇帝时,被任命为河阳县令又转为怀县令,接着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平。世祖武皇帝驾崩,新天子惠帝居丧之际,我调任太傅主簿。太傅府主杨骏得罪被诛,我受到牵连,被朝廷除去名籍,削官为民。不久恢复了官职,被任命为长安县令。又迁为博士,我还没有去朝廷敬受职务,因为母亲有病,就辞去职务,朝廷也就将我免官。我从成年到五十岁知命之年,#-666cc;八次调动官职,一次晋升官阶,两次被免官,一次除去名籍,一次未去敬受职务,三次调任官职。虽然生平遭遇有顺利也有蹇碍,也是笨拙之#-666aa;的表现。从前有位通今博古的和峤先生评论过我,说我本来就不善于利用自己多才多艺的长处。说到多才多艺,我岂敢承当;说我笨拙,却属实而有验证。如今才德出众的#-666aa;在职,百官效法他,就会把政务处理好,像我这样笨拙的人,就可以打消在仕途中追求荣誉地位的念头了。况且,老母在堂,体弱多病,我怎能离开母亲身边不尽孝道,而在官场中从事那些如斗筲般的小小职务呢?

原文翻译

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举秀才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今天子谅暗之际,领太傅主簿。府主诛,除名为民。俄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虽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固谓拙于用多。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征。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

我年轻时窃享乡里的称誉,由于自己不才,有愧于司空太尉的推举。我所侍奉的主#-666aa;,就是那位太宰鲁武公,他推举我做了秀才,并提拔为郎官。到事奉世祖武皇帝时,被任命为河阳县令又转为怀县令,接着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平。世祖武皇帝驾崩,新天子惠帝居丧之际,我调任太傅主簿。太傅府主杨骏得罪被诛,我受到牵连,被朝廷除去名籍,削官为民。不久恢复了官职,被任命为长安县令。又迁为博士,我还没有去朝廷敬受职务,因为母亲有病,就辞去职务,朝廷也就将我免官。我从成年到五十岁知命之年,#-666cc;八次调动官职,一次晋升官阶,两次被免官,一次除去名籍,一次未去敬受职务,三次调任官职。虽然生平遭遇有顺利也有蹇碍,也是笨拙之#-666aa;的表现。从前有位通今博古的和峤先生评论过我,说我本来就不善于利用自己多才多艺的长处。说到多才多艺,我岂敢承当;说我笨拙,却属实而有验证。如今才德出众的#-666aa;在职,百官效法他,就会把政务处理好,像我这样笨拙的人,就可以打消在仕途中追求荣誉地位的念头了。况且,老母在堂,体弱多病,我怎能离开母亲身边不尽孝道,而在官场中从事那些如斗筲般的小小职务呢?

【原文注释】

〔1〕乡曲之誉:乡里的称誉。

〔2〕司空太尉:指贾充。下文“太宰鲁武公”亦指贾充。贾充生前被封为鲁武公,死后又追封太宰,谥号为武公。命:举命。

〔3〕举秀才:《晋书·潘岳传》:“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郎:诸郎官之通称。

〔4〕世祖武皇帝:指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死后谥为世祖。

〔5〕河阳怀令:河阳县令和怀县令。《晋书·潘岳传》:“(岳)出为河阳令……转怀令。”尚书郎:尚书属官。廷尉平:廷尉属官。亦作“廷尉评”。《晋书·潘岳传》:“岳频宰二邑,勤于政绩。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

〔6〕天子:指晋武帝之子晋惠帝。谅暗:亦称“亮阴”“谅阴”。有二说,一说为天子、诸侯居丧之称;一说为居丧之所,即凶庐。此为居丧之称,晋武帝刚死,其子惠帝为父守丧未满,故称谅暗之际。»

〔7〕:兼任官职。太傅:官名。教导太子的官员。此指太傅杨骏。主簿:掌管文书之类的官员。

〔8〕府主:太傅府官署之主,指太傅杨骏。杨骏是武帝皇后杨芷之父。武帝死后,杨氏#-666ll;揽朝政,惠帝妻贾皇后灭杨氏。

〔9〕除名:被朝廷除去名籍,取消官员身份。杨骏伏诛后,潘岳被牵连,几就戮,后削职为民。

〔10〕:任命,授职。

〔11〕博士:官名。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置国子博士,以博士为宫廷教官。»

〔12〕未召拜:未去朝廷敬受官职。召,召见。拜,任命官职。

〔13〕去官:主动辞去官职。《晋书·潘岳传》:“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

〔14〕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知命:《论语·为政》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15〕八徙官:八次调动官职。一进阶:一次晋升官阶。指由怀县令调补尚书郎迁廷尉平。

〔16〕再免:两次被免官。指因公事被免去廷尉平,调任博士时因亲疾离职而被免官。

〔17〕一不拜职:指迁博士未召拜。

〔18〕迁者三:三次变动官位。指调任廷尉平、太傅主簿及博士。

〔19〕通塞有遇:平生遭遇有顺利也有阻塞。通,通达。塞,阻塞。

〔20〕:验,表现。

〔21〕通人:《论衡·超奇》:“博览古今者为通#-666aa;。”和长舆:即晋人和峤,字长舆。»

〔22〕拙于用多:不善于发挥利用多才多艺的长处。

〔23〕信而有征:属实而有验证。

〔24〕俊乂在官,百工惟时:俊乂(yì)在官,百工惟时,《尚书·皋陶谟》:“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意谓才能出众的#-666aa;在职,百官都效法他,就会把政务处理好。俊乂,马融注:“才德过千人为俊,百人为乂。”此泛指贤能之士。百工,指百官。惟,思。时,善。《诗经·小雅·生僻字_古文自编4140号弁》:“尔酒既旨,尔殽既时。”

〔25〕宠荣之事:尊宠荣耀的事情,指仕途地位。

〔26〕太夫人:指母亲。汉制列侯之母方称太夫#-666aa;,后凡官僚豪绅之母,不论存亡,均称太夫人。

〔27〕膝下:本指#-666aa;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言父母对幼孩之亲爱。后用以对父母的尊称。色养:和颜悦色侍奉双亲。孔子认为奉养双亲而能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做到的。后来以“色养”代指尽孝。

〔28〕屑屑:琐细的样子。斗筲(shāo)之役:指小的职务。斗,量器。筲,竹器,容斗二升。斗、筲容量都不大,用以比喻小的事物。《论语·子路》:“斗筲之#-666aa;,何足算也!”谓器量狭小之人。《后汉书·郭泰传》:“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郭泰)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此谓小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