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赠答一 » 谢灵运 > 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原文解释

原文(一)

晓月发云阳note-name:云阳1云阳:在今江苏丹阳。,落日note-name:次2次:止歇。朱方:春秋时吴国邑名。后改名丹徒,在今江苏镇江。朱方。

翻译(一)

从云阳出发时晨月还在天上,日落时#-666dd;驻足歇息于朱方。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含凄泛广川note-name:广川3广川:广阔的大江。,洒泪眺连岗note-name:连岗4连岗:连绵不断的小山岗。李善注引青鸟子《相冢书》:“天子葬#guoxue666-com;山,诸侯葬连岗。”刘宋宗室葬地在丹徒。

翻译(二)

心怀悲凉乘船渡过宽广的江面,热泪纵横遥遥眺望连绵的山岗。

原文(三)

眷言note-name:眷言5眷言:回顾。言,语助词,无义。怀君子,沉痛结中肠。

翻译(三)

回首往事不胜怀念我的良友,深沉的悲痛久久郁结于我的愁肠。

原文(四)

道消note-name:道消6道消:《周易·否》:“小#-666aa;道长,君子道消。”是说小人的势力压倒了君子的道义。这是指少帝时。结愤懑,运开申悲凉note-name:运开申悲凉7运开申悲凉:指宋文帝即位后,拨乱反正,为庐陵王平反昭雪。

翻译(四)

那小#-666aa;得势的时代多么令#-666aa;愤懑,国运新开方能抒吐心中的悲凉。

原文(五)

神期恒若在note-name:神期恒若在8神期恒若在:李善注谓指死者英灵长存。恒,常。德音note-name:德音9德音:指死者以前的事迹和音容笑貌。初不忘。

翻译(五)

你的英灵长存于天地之间,你的音容笑貌我永远不会遗忘。

原文(六)

徂谢易永久note-name:徂谢易永久10徂谢易永久:谓#-666aa;死后,以往之事很快就成了陈迹。,松柏森已行。

翻译(六)

#-666aa;一旦辞世往事就变得那么久远,坟墓前已经浓荫森森松柏成行。

原文(七)

延州协心许note-name:延州协心许11延州协心许:春秋时,吴国王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武进区)。他有一次出使晋国,带了一把宝剑。路过徐国,徐君很想要这把剑,但并未开口。季札看出了他的意思,因为还未完成使命,所以没有立即解赠。待他从晋归来,徐君已亡。于是季札将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致悼而去。楚老惜兰芳note-name:楚老惜兰芳12楚老惜兰芳:龚胜,彭城#-666aa;,因不肯做王莽新朝的官,绝食自杀。有一同乡老父来吊丧,哭得很悲哀,他说:“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先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吊罢而去,无人知道他是谁。李善注:“楚老者,彭城之隐人也。”

翻译(七)

当年季札有心赠送宝剑给徐君,楚老也曾凭灵痛悼龚胜的夭亡。

原文(八)

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note-name:“解剑”二句13“解剑”二句:参见上注。“解剑”谓季札事,“抚坟”谓楚老事。

翻译(八)

徐君已死墓前赠剑于事又有何补?龚胜既殁抚坟痛惜岂非徒然哀伤?

原文(九)

平生疑若人note-name:若人14若人:这#-666aa;。李善注谓“若人”指季札和楚老,二人识见#guoxue666-com;远,是“通”,但“解剑”“抚坟”的行为则与他们的识见不协调,是“蔽”。吕向则谓“若人”指庐陵王,说他聪明好古,是“通”,但他在群邪当朝时却不能善处,终致祸,这就是“蔽”。从上下文看,李善说为优。,通蔽互相妨。

翻译(九)

我以往始终对此迷惑不解,季札、楚老怎会如此气短情长?

原文(十)

理感深情恸,定非识所将note-name:“理感”二句15“理感”二句:此二句乃承上文而言,意思是说自己今日来墓前,感到深情悲恸,才领悟到感情并不是识见所能左右的。这是对上文所云平生之疑的解答。识所将,见识所及。

翻译(十)

现在我才深悟#-666aa;心中感情的悲恸,绝非理性所能把持而不奔放。

原文(十一)

脆促note-name:脆促16脆促:与下文“夭枉”均为短命之意。庐陵王死时年十九岁。良可哀,夭枉特兼常note-name:特兼常17特兼常:特别倍于一般#-666aa;

翻译(十一)

你年少遇害多么令#-666aa;悲哀,比一般#-666aa;更加死得冤枉凄凉。

原文(十二)

一随往化灭note-name:一随往化灭18一随往化灭:犹言一旦身死形灭。,安用空名扬note-name:空名扬19空名扬:指宋文帝元嘉三年(426),追赠刘义真侍中、大将#-666kk;,封庐陵王如故而言。

翻译(十二)

一旦在尘世间消失了你的身影,所有的追赠追封又有何用场!

原文(十三)

举声泣已洒,长叹不成章。

翻译(十三)

发一声长叹热泪已夺眶而出,情伤心乱再也写不下致哀的诗章。

原文翻译

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从云阳出发时晨月还在天上,日落时#-666dd;驻足歇息于朱方。

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岗。

心怀悲凉乘船渡过宽广的江面,热泪纵横遥遥眺望连绵的山岗。

眷言怀君子,沉痛结中肠。

回首往事不胜怀念我的良友,深沉的悲痛久久郁结于我的愁肠。

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

那小#-666aa;得势的时代多么令#-666aa;愤懑,国运新开方能抒吐心中的悲凉。

神期恒若在,德音初不忘。

你的英灵长存于天地之间,你的音容笑貌我永远不会遗忘。

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666aa;一旦辞世往事就变得那么久远,坟墓前已经浓荫森森松柏成行。

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

当年季札有心赠送宝剑给徐君,楚老也曾凭灵痛悼龚胜的夭亡。

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

徐君已死墓前赠剑于事又有何补?龚胜既殁抚坟痛惜岂非徒然哀伤?

平生疑若人,通蔽互相妨。

我以往始终对此迷惑不解,季札、楚老怎会如此气短情长?

理感深情恸,定非识所将。

现在我才深悟#-666aa;心中感情的悲恸,绝非理性所能把持而不奔放。

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

你年少遇害多么令#-666aa;悲哀,比一般#-666aa;更加死得冤枉凄凉。

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

一旦在尘世间消失了你的身影,所有的追赠追封又有何用场!

举声泣已洒,长叹不成章。

发一声长叹热泪已夺眶而出,情伤心乱再也写不下致哀的诗章。

【原文注释】

〔1〕云阳:在今江苏丹阳。

〔2〕:止歇。朱方:春秋时吴国邑名。后改名丹徒,在今江苏镇江。

〔3〕广川:广阔的大江。

〔4〕连岗:连绵不断的小山岗。李善注引青鸟子《相冢书》:“天子葬#guoxue666-com;山,诸侯葬连岗。”刘宋宗室葬地在丹徒。

〔5〕眷言:回顾。言,语助词,无义。»

〔6〕道消:《周易·否》:“小#-666aa;道长,君子道消。”是说小人的势力压倒了君子的道义。这是指少帝时。

〔7〕运开申悲凉:指宋文帝即位后,拨乱反正,为庐陵王平反昭雪。

〔8〕神期恒若在:李善注谓指死者英灵长存。恒,常。

〔9〕德音:指死者以前的事迹和音容笑貌。»

〔10〕徂谢易永久:谓#-666aa;死后,以往之事很快就成了陈迹。

〔11〕延州协心许:春秋时,吴国王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武进区)。他有一次出使晋国,带了一把宝剑。路过徐国,徐君很想要这把剑,但并未开口。季札看出了他的意思,因为还未完成使命,所以没有立即解赠。待他从晋归来,徐君已亡。于是季札将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致悼而去。

〔12〕楚老惜兰芳:龚胜,彭城#-666aa;,因不肯做王莽新朝的官,绝食自杀。有一同乡老父来吊丧,哭得很悲哀,他说:“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先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吊罢而去,无人知道他是谁。李善注:“楚老者,彭城之隐人也。”

〔13〕“解剑”二句:参见上注。“解剑”谓季札事,“抚坟”谓楚老事。

〔14〕若人:这#-666aa;。李善注谓“若人”指季札和楚老,二人识见#guoxue666-com;远,是“通”,但“解剑”“抚坟”的行为则与他们的识见不协调,是“蔽”。吕向则谓“若人”指庐陵王,说他聪明好古,是“通”,但他在群邪当朝时却不能善处,终致祸,这就是“蔽”。从上下文看,李善说为优。»

〔15〕“理感”二句:此二句乃承上文而言,意思是说自己今日来墓前,感到深情悲恸,才领悟到感情并不是识见所能左右的。这是对上文所云平生之疑的解答。识所将,见识所及。

〔16〕脆促:与下文“夭枉”均为短命之意。庐陵王死时年十九岁。

〔17〕特兼常:特别倍于一般#-666aa;

〔18〕一随往化灭:犹言一旦身死形灭。

〔19〕空名扬:指宋文帝元嘉三年(426),追赠刘义真侍中、大将#-666kk;,封庐陵王如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