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杂拟上 » 谢灵运 > 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

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其辞曰:原文解释

原文(一)

建安note-name:建安1建安:东汉献帝年号(196—220)。邺下文#-666aa;活动的#guoxue666-com;潮时期在建安十六年(211)至建安二十二年(215)间,故何焯《义门读书记》认为“建安末,‘末’当为‘中’”。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note-name:究2究:穷尽。欢愉之极。天下良辰note-name:良辰3良辰:美好的时辰。赏心:心意愉悦。乐事:称心如意之事。、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note-name:并4并:一起得到。;今昆弟note-name:昆弟5昆弟:兄弟。指曹丕、曹植。友朋,二三note-name:二三6二三:约数,或二或三。彦:才学之士。诸彦,note-name:共7共:全。之: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尽之矣。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楚襄王note-name:楚襄王8楚襄王:战国时楚国君主。一作楚顷襄王。前298—前263年在位。时,有宋玉note-name:宋玉9宋玉:战国楚著名辞赋家。详见风赋》介绍。唐:唐勒,战国楚辞赋家。有赋四篇,今佚。景:景差,战国楚辞赋家,楚襄王时曾任大夫,作品已亡佚。《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唐、景;梁孝王note-name:梁孝王10梁孝王:即刘武,汉文帝子,汉景帝同母弟。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封为代王,十二年(前168)徙封梁王。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自恃有#-666ii;,在国大造宫室,招延四方豪杰文士。被景帝疏远,卒于国。时,有note-name:邹11邹:邹阳,西汉文学家。详见上书吴王》介绍。枚:枚乘,西汉著名辞赋家。详见七发》介绍。严:严忌,西汉辞赋家。本姓庄,后#-666aa;避汉明帝讳,改为严。与邹阳、枚乘俱仕吴,为门客,以文辩著名。后离吴,客游梁,颇得梁孝王厚遇。《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四篇,今仅存《哀时命》。马: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详见子虚赋》介绍。、枚、严、马。

翻译(一)

建安末年,其时我正在邺城王宫,常常早晨出游,晚上饮宴,真是欢愉到了极点。天底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者很难同时兼有;而现在兄弟朋友,诸位才学之士,都完全享受到了这些乐趣。自古以来像这样的欢娱,书籍中尚未见到有关记载。为什么这么说呢?楚襄王时,有宋玉、唐勒、景差;梁孝王时,有邹阳、枚乘、严忌、司马相如。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游者note-name:美12美:谓其多才。矣,而其主不note-name:文13文:指文学才能、文化修养。汉武帝note-name:汉武帝14汉武帝:即刘彻,西汉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汉景帝之子。徐乐:西汉政论家。武帝时为文学侍臣。今存《言世务书》一篇。诸才:包括徐乐、主父偃、庄安等。武帝元光(前134—前129)中,徐乐、主父偃、庄安俱上书言世务,武帝召见三#-666aa;,恨相见太晚,皆任为郎中,并在武帝左右,为文学侍臣。徐乐诸才,note-name:备15备:具备。应对:对答。指对答皇帝提问。应对之能,而雄猜note-name:雄猜16雄猜:心雄而多猜忌。多忌,岂获晤言note-name:晤言17晤言:见面交谈。指应对皇帝。适:满足,顺心。之适!不诬note-name:不诬18不诬:这里是不猜忌的意思。诬,诬蔑,诽谤。方将:将要,正要。《诗经·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这里指风华正茂、正处在上升时期的众作家。方将,note-name:庶19庶:表示可能或期望的副词。贤:胜过。必贤于今日尔。岁月如note-name:流20流:流水。零落note-name:零落21零落:指死亡。将尽。note-name:撰22撰:编订,编集。指为死者编订文集。文怀人,感往增note-name:怆23怆:悲伤。!其辞曰:

翻译(二)

这些平时在一起游宴的#-666aa;,才华是很出众的,但他们所追随的主#-666aa;却不是具有文化修养的#-666aa;。汉武帝时徐乐等才学之士,具备了应对皇帝的才能,但皇帝心雄而多猜忌,这样应对起来,岂能满意顺心!如不猜忌这些才学之士,想必当时的盛况是会胜过现在的。岁月像流水一样逝去,转眼间一起游宴的人们不少已经作古。现在编订他们的文集,又一次勾起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想起过去那些在一欢快聚首的日子,内心更感到悲痛。其辞云:

原文翻译

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

建安末年,其时我正在邺城王宫,常常早晨出游,晚上饮宴,真是欢愉到了极点。天底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者很难同时兼有;而现在兄弟朋友,诸位才学之士,都完全享受到了这些乐趣。自古以来像这样的欢娱,书籍中尚未见到有关记载。为什么这么说呢?楚襄王时,有宋玉、唐勒、景差;梁孝王时,有邹阳、枚乘、严忌、司马相如。

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其辞曰:

这些平时在一起游宴的#-666aa;,才华是很出众的,但他们所追随的主#-666aa;却不是具有文化修养的#-666aa;。汉武帝时徐乐等才学之士,具备了应对皇帝的才能,但皇帝心雄而多猜忌,这样应对起来,岂能满意顺心!如不猜忌这些才学之士,想必当时的盛况是会胜过现在的。岁月像流水一样逝去,转眼间一起游宴的人们不少已经作古。现在编订他们的文集,又一次勾起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想起过去那些在一欢快聚首的日子,内心更感到悲痛。其辞云:

【原文注释】

〔1〕建安:东汉献帝年号(196—220)。邺下文#-666aa;活动的#guoxue666-com;潮时期在建安十六年(211)至建安二十二年(215)间,故何焯《义门读书记》认为“建安末,‘末’当为‘中’”。»

〔2〕:穷尽。

〔3〕良辰:美好的时辰。赏心:心意愉悦。乐事:称心如意之事。

〔4〕:一起得到。

〔5〕昆弟:兄弟。指曹丕、曹植。»

〔6〕二三:约数,或二或三。彦:才学之士。

〔7〕:全。之: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8〕楚襄王:战国时楚国君主。一作楚顷襄王。前298—前263年在位。»

〔9〕宋玉:战国楚著名辞赋家。详见风赋》介绍。唐:唐勒,战国楚辞赋家。有赋四篇,今佚。景:景差,战国楚辞赋家,楚襄王时曾任大夫,作品已亡佚。《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10〕梁孝王:即刘武,汉文帝子,汉景帝同母弟。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封为代王,十二年(前168)徙封梁王。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自恃有#-666ii;,在国大造宫室,招延四方豪杰文士。被景帝疏远,卒于国。»

〔11〕:邹阳,西汉文学家。详见上书吴王》介绍。枚:枚乘,西汉著名辞赋家。详见七发》介绍。严:严忌,西汉辞赋家。本姓庄,后#-666aa;避汉明帝讳,改为严。与邹阳、枚乘俱仕吴,为门客,以文辩著名。后离吴,客游梁,颇得梁孝王厚遇。《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四篇,今仅存《哀时命》。马: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详见子虚赋》介绍。

〔12〕:谓其多才。

〔13〕:指文学才能、文化修养。

〔14〕汉武帝:即刘彻,西汉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汉景帝之子。徐乐:西汉政论家。武帝时为文学侍臣。今存《言世务书》一篇。诸才:包括徐乐、主父偃、庄安等。武帝元光(前134—前129)中,徐乐、主父偃、庄安俱上书言世务,武帝召见三#-666aa;,恨相见太晚,皆任为郎中,并在武帝左右,为文学侍臣。»

〔15〕:具备。应对:对答。指对答皇帝提问。

〔16〕雄猜:心雄而多猜忌。

〔17〕晤言:见面交谈。指应对皇帝。适:满足,顺心。

〔18〕不诬:这里是不猜忌的意思。诬,诬蔑,诽谤。方将:将要,正要。《诗经·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这里指风华正茂、正处在上升时期的众作家。

〔19〕:表示可能或期望的副词。贤:胜过。

〔20〕:流水。

〔21〕零落:指死亡。»

〔22〕:编订,编集。指为死者编订文集。

〔23〕: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