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中散 言志康原文解释
原文(一)
嵇中散 言志1言志:吕延济以此首拟诗之意为:“言志,本有#guoxue666-com;尚之志而横遭谗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引《晋书》载,东平吕安,#-666hh;(嵇)康高致,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康乃作《幽愤诗》。吕向谓嵇康《幽愤诗》意为“言幽怨者,#-666aa;莫能见明也”。故知此诗所拟之本乃嵇康之《幽愤诗》也。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引方伯海、孙月峰语,评此诗。方曰:“无一字一句不肖嵇叔夜,性情、面目、声口、#-666ee;次直忘其为优孟衣冠,当为三十首之冠。”孙曰:“虚处嫌太多。”《幽愤诗》以采薇散发于岩岫间,以颐养年寿为结,意在言不为冠冕所拘;而此诗则以嵇康幽愤未及真理,故写此诗以戒于人为收束,全不是嵇康声口,故知方伯海之评过矣。《幽愤诗》多由身世遭遇而发幽愤之概,多是实写;而此诗多是言志析理之辞,情味似不如原诗,故知孙月峰之论近乎公允也。康
翻译(一)
诗名

原文(二)
曰余2曰余:自白。不师训:即不师不训,意为不#-666hh;亲长教诲,不从师学习。嵇康《幽愤诗》:“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姐,不训不师。”不师训,潜志
3潜志:暗立志向。世尘:谓世间庸俗的生活。去世尘。
翻译(二)
我就是不从师,不听教训,志向暗立,要离开这世俗凡尘。
翻译(三)
早希冀,闯出这为畛域所困的大地,昂首阔步,一般俗#-666aa;岂可比伦。
原文(四)
灵凤6灵凤:即凤鸟。《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称凤为灵凤。振:奋展。羽仪:羽饰。《周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朱熹注:“仪,羽旄旌纛之饰也……其羽毛可用以为仪饰。”此处指美丽的羽翼。振羽仪,戢景
7戢景:戢(jí)景,即戢影,隐匿踪迹。戢,隐匿。景,同“影”。西海滨。
翻译(四)
这犹如灵凤奋展美丽的羽翼飞腾,栖息在西海边,匿迹销声。
原文(五)
朝食琅玕8琅玕:琅玕(láng gān),珠树,其果实似珠玉。《荀子·正论》:“琅玕龙兹华觐以为实。”注:“琅玕似珠,昆仑山有琅玕树。”实,夕饮玉池津
9玉池津:昆仑山仙池之水。李善注引傅玄《拟楚篇》:“登昆仑,漱玉池。”。
翻译(五)
早吃琅玕果,如珠玉般晶莹圆润,夕饮玉池水,洁净甘醇。
原文(六)
处顺10处顺:安于得失,哀乐无动于心。《庄子·大宗师》:“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累:忧患,危难。《庄子·达生》:“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故无累,养德
11养德:涵养德性。入#-666nn;:《周易·系辞》:“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疏:“言圣#-666aa;用精粹微妙之义,入于神化,寂然不动,乃能致其所用。”此指达到精妙的境界。乃入神。
翻译(六)
不计得失,无动于衷,就不再有危难愁闷,涵养德性,精妙通达#-666nn;明。
翻译(八)
贵在通晓世间义理,明达才智之#-666aa;,深明《大雅·烝民》的诗义,就能去危保身。
原文(九)
庄生16庄生:庄子。悟无为:《庄子·刻意》:“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笃也。”此谓庄子悟得顺应自然,不求作为之道。悟无为,老氏
17老氏:老子。守其真:《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此谓老子能保持#-666aa;的天然本性,不为物欲所惑,使本性不污也。守其真。
翻译(九)
庄子悟道,顺应自然,不求作为而天成,老子守道,不为世污,以保全#-666aa;性的本真。
原文(十)
天下皆得一18得一:为纯正之意。“一”为数之始,又为物之极。《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天下为正。”此句意谓天下皆存纯正之道。,名实
19名实:名称与实际。宾:宾从。《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此句意谓名实久相为宾主。久相宾。
翻译(十)
纯正之道在普天之下遍存,循名责实,原来名、实相互为主宾。
原文(十一)
《咸池》20《咸池》:古乐曲名。《周礼·大司乐》:“舞《咸池》以祭地示。”传说为黄帝之乐,尧增修沿用。飨:宴饷。爰(yuán)居:海鸟名。《庄子·至乐》:“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飨爰居,钟鼓
21钟鼓:演奏钟鼓之乐。愁辛:悲愁辛酸。“《咸池》”二句意谓虽奏《咸池》之乐,击钟鼓,备太牢之食以饷爰居鸟,然爰居鸟仍悲愁辛酸。张铣谓寓意为:“言荣禄信美,而(嵇)康视之,亦犹鸟闻钟鼓之声。”或愁辛。
翻译(十一)
名利虽美,于我却如爰居鸟栖于鲁国郊径,哪怕是奏乐击鼓设佳肴,仍解不了一腔悲辛。
原文(十二)
柳惠22柳惠:柳下惠。善:喜好。直道:正直之道。《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666aa;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善直道,孙登
23孙登:曹魏时之隐士。《魏氏春秋》载,初,嵇康采药于中山北,见隐者孙登。康欲与之言,登默然不对。逾年,将去。康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也。庶:相近,差不多。知#-666aa;:识别人的才智吉凶。李周翰谓“柳惠”二句意为:“言康以直道而被幽挚,故以登为知人也。”庶知人。
翻译(十二)
对#-666aa;生,我如柳下惠取直道而行,不为世容,身陷囹圄,才知道善认#-666aa;,只有孙登。
原文 | 翻译 |
嵇中散 言志康 | 诗名 |
曰余不师训,潜志去世尘。 | 我就是不从师,不听教训,志向暗立,要离开这世俗凡尘。 |
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 早希冀,闯出这为畛域所困的大地,昂首阔步,一般俗#-666aa;岂可比伦。 |
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 | 这犹如灵凤奋展美丽的羽翼飞腾,栖息在西海边,匿迹销声。 |
朝食琅玕实,夕饮玉池津。 | 早吃琅玕果,如珠玉般晶莹圆润,夕饮玉池水,洁净甘醇。 |
处顺故无累,养德乃入神。 | 不计得失,无动于衷,就不再有危难愁闷,涵养德性,精妙通达#-666nn;明。 |
旷哉宇宙惠,云罗更四陈。 | 天地的恩赐,如此辽阔,不#-666dd;远近,犹如布满天空的密雾浓云。 |
哲人贵识义,大雅明庇身。 | 贵在通晓世间义理,明达才智之#-666aa;,深明《大雅·烝民》的诗义,就能去危保身。 |
庄生悟无为,老氏守其真。 | 庄子悟道,顺应自然,不求作为而天成,老子守道,不为世污,以保全#-666aa;性的本真。 |
天下皆得一,名实久相宾。 | 纯正之道在普天之下遍存,循名责实,原来名、实相互为主宾。 |
《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 名利虽美,于我却如爰居鸟栖于鲁国郊径,哪怕是奏乐击鼓设佳肴,仍解不了一腔悲辛。 |
柳惠善直道,孙登庶知人。 | 对#-666aa;生,我如柳下惠取直道而行,不为世容,身陷囹圄,才知道善认#-666aa;,只有孙登。 |
写怀良未远,感赠以书绅。 | 抒写#-666ee;臆,然未达理,这就是我的诗作《幽愤诗》,感于此写此诗,权作劝勉后世为#-666aa;的参证。 |
【原文注释】
〔1〕言志:吕延济以此首拟诗之意为:“言志,本有#guoxue666-com;尚之志而横遭谗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引《晋书》载,东平吕安,#-666hh;(嵇)康高致,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康乃作《幽愤诗》。吕向谓嵇康《幽愤诗》意为“言幽怨者,#-666aa;莫能见明也”。故知此诗所拟之本乃嵇康之《幽愤诗》也。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引方伯海、孙月峰语,评此诗。方曰:“无一字一句不肖嵇叔夜,性情、面目、声口、#-666ee;次直忘其为优孟衣冠,当为三十首之冠。”孙曰:“虚处嫌太多。”《幽愤诗》以采薇散发于岩岫间,以颐养年寿为结,意在言不为冠冕所拘;而此诗则以嵇康幽愤未及真理,故写此诗以戒于人为收束,全不是嵇康声口,故知方伯海之评过矣。《幽愤诗》多由身世遭遇而发幽愤之概,多是实写;而此诗多是言志析理之辞,情味似不如原诗,故知孙月峰之论近乎公允也。
〔2〕曰余:自白。不师训:即不师不训,意为不#-666hh;亲长教诲,不从师学习。嵇康《幽愤诗》:“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姐,不训不师。”
〔3〕潜志:暗立志向。世尘:谓世间庸俗的生活。
〔4〕远想:久远地希望。宏域:宽阔的地域。
〔5〕高步:阔步。常伦:常辈,即一般世俗之#-666aa;。
〔6〕灵凤:即凤鸟。《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称凤为灵凤。振:奋展。羽仪:羽饰。《周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朱熹注:“仪,羽旄旌纛之饰也……其羽毛可用以为仪饰。”此处指美丽的羽翼。
〔7〕戢景:戢(jí)景,即戢影,隐匿踪迹。戢,隐匿。景,同“影”。
〔8〕琅玕:琅玕(láng gān),珠树,其果实似珠玉。《荀子·正论》:“琅玕龙兹华觐以为实。”注:“琅玕似珠,昆仑山有琅玕树。”»
〔9〕玉池津:昆仑山仙池之水。李善注引傅玄《拟楚篇》:“登昆仑,漱玉池。”
〔10〕处顺:安于得失,哀乐无动于心。《庄子·大宗师》:“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累:忧患,危难。《庄子·达生》:“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
〔11〕养德:涵养德性。入#-666nn;:《周易·系辞》:“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疏:“言圣#-666aa;用精粹微妙之义,入于神化,寂然不动,乃能致其所用。”此指达到精妙的境界。
〔12〕宇宙:天地。惠:恩惠,赐予。»
〔13〕云罗:如云之罗列。四陈:布于四方。
〔14〕哲人:智者。贵识义:贵于了解顺乎自然之义理。
〔15〕大雅:此指《诗经·大雅·烝民》诗句:“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指明哲之#-666aa;,能择安去危,以保全其身。»
〔16〕庄生:庄子。悟无为:《庄子·刻意》:“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笃也。”此谓庄子悟得顺应自然,不求作为之道。
〔17〕老氏:老子。守其真:《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此谓老子能保持#-666aa;的天然本性,不为物欲所惑,使本性不污也。»
〔18〕得一:为纯正之意。“一”为数之始,又为物之极。《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天下为正。”此句意谓天下皆存纯正之道。
〔19〕名实:名称与实际。宾:宾从。《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此句意谓名实久相为宾主。
〔20〕《咸池》:古乐曲名。《周礼·大司乐》:“舞《咸池》以祭地示。”传说为黄帝之乐,尧增修沿用。飨:宴饷。爰(yuán)居:海鸟名。《庄子·至乐》:“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
〔21〕钟鼓:演奏钟鼓之乐。愁辛:悲愁辛酸。“《咸池》”二句意谓虽奏《咸池》之乐,击钟鼓,备太牢之食以饷爰居鸟,然爰居鸟仍悲愁辛酸。张铣谓寓意为:“言荣禄信美,而(嵇)康视之,亦犹鸟闻钟鼓之声。”
〔22〕柳惠:柳下惠。善:喜好。直道:正直之道。《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666aa;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23〕孙登:曹魏时之隐士。《魏氏春秋》载,初,嵇康采药于中山北,见隐者孙登。康欲与之言,登默然不对。逾年,将去。康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也。庶:相近,差不多。知#-666aa;:识别人的才智吉凶。李周翰谓“柳惠”二句意为:“言康以直道而被幽挚,故以登为知人也。”
〔24〕写怀:抒写#-666ee;臆。此指嵇康言志之《幽愤诗》。良未远:吕延济注:“谓康写《幽愤》之怀未能远及真理。”
〔25〕感赠:有所感以铭记而劝勉别#-666aa;。赠,以正言相勉励。书绅: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子张书诸绅。”绅,大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