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书中 » 阮元瑜 > 每览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舋,心忿意危,用…+

每览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舋,心忿意危,用成大变。若韩信伤心于失楚,彭宠积望于无异,卢绾嫌畏于已隙,英布忧迫于情漏,此事之缘也。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属本州,岂若淮阴捐旧之恨?抑遏刘馥,相厚益隆,宁放朱浮显露之奏?无匿张胜贷故之变,匪有阴构贲赫之告,固非燕王、淮南之舋也。而忍绝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原文解释

【原文】

每览古今所由改note-name:趣1趣:旨趣,意旨。,因缘侵辱,或起瑕舋note-name:瑕舋2瑕舋:瑕疵间隙。这里喻指嫌隙隔阂。,心忿意危note-name:意危3意危:指急迫的危机感。note-name:用4用:因。成大变。若韩信伤心于失楚note-name:韩信伤心于失楚5韩信伤心于失楚:李善注引《汉书》曰:“#guoxue666-com;祖徙信为楚王,后以为淮阴侯,信知汉畏其能,称疾不朝,由此日怨。”彭宠积望于无异note-name:彭宠积望于无异6彭宠积望于无异:李善注引范晔《后汉书》曰:“光武至蓟,彭宠上谒,自负#-666ii;德,光武接之不能满,以此怀不平。光武知之,以问幽州牧朱浮,浮对曰:‘陛下昔倚为北道主#-666aa;,宠谓至当延[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4966号"]/pic/texts/xwc8o-cz66.png[/img]握手,交欢并坐。今既不然,所以失望也。’”望,怨恨。无异,没有特殊的待遇。卢绾嫌畏于已隙note-name:卢绾嫌畏于已隙7卢绾嫌畏于已隙:卢绾(wǎn)嫌畏于已隙,卢绾为汉#guoxue666-com;祖刘邦开国#-666ii;臣,封燕王。时刘邦进击代相陈豨,命卢绾从东北方向配#-666ff;进攻。陈豨派使者去匈奴求救。卢绾也命使者张胜去匈奴,有#-666aa;建议不如缓击陈豨,与匈奴和好相处,即可长保燕王之位。张胜还报,卢绾以为得计。后陈豨被诛,其事泄露,高祖遣樊哙击燕,卢绾逃至匈奴。英布忧迫于情漏note-name:英布忧迫于情漏8英布忧迫于情漏:英布,即黥布,汉#guoxue666-com;祖刘邦的开国#-666ii;臣,封为淮南王。当时汉已杀死韩信,又诛杀梁王彭越,砍成肉酱,遍赐诸侯,英布大恐,暗中聚兵,又疑中大夫贲赫上告泄漏#-666kk;情。不久汉使又来,颇有征验,就诛杀赫家,发兵反汉。,此事之缘也。孤与将军note-name:将军9将军:这里指孙权。,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属本州note-name:“割授”二句10“割授”二句:指将江南从扬州#-666dd;割出来送给孙权。李善注:“扬州旧属江南,江南之地尽属焉。今魏徙扬州于寿春,而孙权全有江南之地……《江都图经》曰:‘江西(长江之西)寿春属魏,魏扬州刺史镇寿春。’”本州,指扬州。,岂若淮阴note-name:淮阴11淮阴:指淮阴侯韩信。捐旧之恨:指丢失原来楚王封位的怨恨。捐旧之恨?抑遏刘馥note-name:抑遏刘馥12抑遏刘馥:抑遏刘馥(fù),吕延济注:“刘馥每请伐吴,而曹公常遏绝不许。”刘馥,字元颖,曹操任以为扬州刺史。《三国志·魏书·刘馥传》称他“单马造#-666ff;肥空城,建立州治……又#guoxue666-com;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建安十三年(208)卒。,相厚益隆,宁放朱浮显露之奏note-name:朱浮显露之奏13朱浮显露之奏:李善注引《后汉书》曰:“朱浮为幽州牧,奏渔阳守彭宠多买兵器,不迎母。宠遂反。”?无匿张胜note-name:匿张胜14匿张胜:燕王卢绾的使者张胜私下与匈奴勾结,卢绾本已上奏诛杀张胜一家,后得知张胜实为己谋,乃诈报他#-666aa;,而包匿张胜及其家族。贷故:宽恕故人。贷,赦免,宽恕。贷故之变,note-name:匪15匪:同“非”。阴构:私下罗织陷害。贲赫之告:指贲赫告发淮南王英布谋反之事。有阴构贲赫之告,固非燕王、淮南之note-name:舋16舋:舋(xìn),坼裂。这里喻指过失。也。而忍绝note-name:忍绝17忍绝:忍心断绝。王命:君王的任命。王命,明弃硕交note-name:硕交18硕交:硕(shí)交,坚固的交情。硕,通“石”,比喻坚固。,实为佞人note-name:佞人19佞人:佞(nìng)#-666aa;,奸巧的小人。构会:设计陷害。所构会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每每观察古往今来#-666aa;们所以改变志趣的缘由,都是因为受到侵犯羞辱,或者产生瑕疵嫌隙隔阂,心头愤怒具有急迫的危机感,因而形成剧变。像韩信为丧失楚王之位而伤心,彭宠因得不到光武帝的殊遇而积怨,卢绾因隔阂嫌隙已生而惊疑畏惧,英布因隐情泄漏而忧心急迫,这就是事端发生的原因。我与将#-666kk;,恩深如同骨肉之亲。割让授予江南之地,不再归属本州,您哪里会有淮阴侯韩信那样因失去封爵封地而产生的怨恨?我抑制刘馥举兵击吴的多次请求,深厚结交的心意更加隆盛,难道我会仿效朱浮上奏捏造您有明显不法之事的奏章吗?既没有燕王卢绾包匿张胜宽恕故吏的变诈,又没有贲赫罗织陷害淮南王的密告,我们没有燕王、淮南王与汉#guoxue666-com;祖之间那样的嫌隙,而您之所以忍心断绝君王的恩命,明确放弃坚牢的交情,实际上是被奸佞的小#-666aa;设计蒙蔽的。

原文翻译

每览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舋,心忿意危,用成大变。若韩信伤心于失楚,彭宠积望于无异,卢绾嫌畏于已隙,英布忧迫于情漏,此事之缘也。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属本州,岂若淮阴捐旧之恨?抑遏刘馥,相厚益隆,宁放朱浮显露之奏?无匿张胜贷故之变,匪有阴构贲赫之告,固非燕王、淮南之舋也。而忍绝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

每每观察古往今来#-666aa;们所以改变志趣的缘由,都是因为受到侵犯羞辱,或者产生瑕疵嫌隙隔阂,心头愤怒具有急迫的危机感,因而形成剧变。像韩信为丧失楚王之位而伤心,彭宠因得不到光武帝的殊遇而积怨,卢绾因隔阂嫌隙已生而惊疑畏惧,英布因隐情泄漏而忧心急迫,这就是事端发生的原因。我与将#-666kk;,恩深如同骨肉之亲。割让授予江南之地,不再归属本州,您哪里会有淮阴侯韩信那样因失去封爵封地而产生的怨恨?我抑制刘馥举兵击吴的多次请求,深厚结交的心意更加隆盛,难道我会仿效朱浮上奏捏造您有明显不法之事的奏章吗?既没有燕王卢绾包匿张胜宽恕故吏的变诈,又没有贲赫罗织陷害淮南王的密告,我们没有燕王、淮南王与汉#guoxue666-com;祖之间那样的嫌隙,而您之所以忍心断绝君王的恩命,明确放弃坚牢的交情,实际上是被奸佞的小#-666aa;设计蒙蔽的。

【原文注释】

〔1〕:旨趣,意旨。

〔2〕瑕舋:瑕疵间隙。这里喻指嫌隙隔阂。

〔3〕意危:指急迫的危机感。

〔4〕:因。

〔5〕韩信伤心于失楚:李善注引《汉书》曰:“#guoxue666-com;祖徙信为楚王,后以为淮阴侯,信知汉畏其能,称疾不朝,由此日怨。”

〔6〕彭宠积望于无异:李善注引范晔《后汉书》曰:“光武至蓟,彭宠上谒,自负#-666ii;德,光武接之不能满,以此怀不平。光武知之,以问幽州牧朱浮,浮对曰:‘陛下昔倚为北道主#-666aa;,宠谓至当延生僻字_古文自编4966号握手,交欢并坐。今既不然,所以失望也。’”望,怨恨。无异,没有特殊的待遇。

〔7〕卢绾嫌畏于已隙:卢绾(wǎn)嫌畏于已隙,卢绾为汉#guoxue666-com;祖刘邦开国#-666ii;臣,封燕王。时刘邦进击代相陈豨,命卢绾从东北方向配#-666ff;进攻。陈豨派使者去匈奴求救。卢绾也命使者张胜去匈奴,有#-666aa;建议不如缓击陈豨,与匈奴和好相处,即可长保燕王之位。张胜还报,卢绾以为得计。后陈豨被诛,其事泄露,高祖遣樊哙击燕,卢绾逃至匈奴。

〔8〕英布忧迫于情漏:英布,即黥布,汉#guoxue666-com;祖刘邦的开国#-666ii;臣,封为淮南王。当时汉已杀死韩信,又诛杀梁王彭越,砍成肉酱,遍赐诸侯,英布大恐,暗中聚兵,又疑中大夫贲赫上告泄漏#-666kk;情。不久汉使又来,颇有征验,就诛杀赫家,发兵反汉。

〔9〕将军:这里指孙权。»

〔10〕“割授”二句:指将江南从扬州#-666dd;割出来送给孙权。李善注:“扬州旧属江南,江南之地尽属焉。今魏徙扬州于寿春,而孙权全有江南之地……《江都图经》曰:‘江西(长江之西)寿春属魏,魏扬州刺史镇寿春。’”本州,指扬州。

〔11〕淮阴:指淮阴侯韩信。捐旧之恨:指丢失原来楚王封位的怨恨。»

〔12〕抑遏刘馥:抑遏刘馥(fù),吕延济注:“刘馥每请伐吴,而曹公常遏绝不许。”刘馥,字元颖,曹操任以为扬州刺史。《三国志·魏书·刘馥传》称他“单马造#-666ff;肥空城,建立州治……又#guoxue666-com;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建安十三年(208)卒。

〔13〕朱浮显露之奏:李善注引《后汉书》曰:“朱浮为幽州牧,奏渔阳守彭宠多买兵器,不迎母。宠遂反。”

〔14〕匿张胜:燕王卢绾的使者张胜私下与匈奴勾结,卢绾本已上奏诛杀张胜一家,后得知张胜实为己谋,乃诈报他#-666aa;,而包匿张胜及其家族。贷故:宽恕故人。贷,赦免,宽恕。

〔15〕:同“非”。阴构:私下罗织陷害。贲赫之告:指贲赫告发淮南王英布谋反之事。

〔16〕:舋(xìn),坼裂。这里喻指过失。

〔17〕忍绝:忍心断绝。王命:君王的任命。

〔18〕硕交:硕(shí)交,坚固的交情。硕,通“石”,比喻坚固。

〔19〕佞人:佞(nìng)#-666aa;,奸巧的小人。构会:设计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