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设论 » 东方曼倩 >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廪,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原文解释

【原文】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note-name:备1备:备知。。彼一时也,此一时也note-name:“彼一时”二句2“彼一时”二句:言时势不同。,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note-name:力政3力政:以力为政。争权,相擒以兵,note-name:并4并:兼。十二国:指鲁、卫、齐、宋、楚、郑、燕、赵、韩、魏、秦、中山。为十二国,未有雌雄note-name:雌雄5雌雄:胜败。。得士者强,失士者亡note-name:“得士”二句6“得士”二句:《孔丛子·居卫》:“子思(谓曾子)曰:‘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士,谓贤士。,故note-name:说7说:说(shuì),劝说别#-666aa;听从自己意见。此指游说之士。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廪note-name:仓廪8仓廪:仓廪(lǐn),谷藏曰仓,米藏曰廪。,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note-name:德流9德流:即流德。流德,恩泽远布。,天下震慑note-name:震慑10震慑:惊#-666hh;,诸侯宾服note-name:宾服11宾服:诸侯入贡朝见天子。连四海之外以为带note-name:连四海之外以为带12连四海之外以为带:言四海之外如带之相连。安于覆盂note-name:安于覆盂13安于覆盂:喻天下安定,若覆置之盂器也。,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note-name:犹运之掌14犹运之掌:言至易。,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note-name:尽节效情15尽节效情:竭尽忠贞,穷效其情。安知前后note-name:安知前后16安知前后:谓无所用其才。?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note-name:竭精驰说17竭精驰说:穷尽其精力,驰骋其游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note-name:悉力18悉力:尽力。慕:思慕,向往。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note-name:或失门户19或失门户:言不得所由入。。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note-name:曾不得掌故20曾不得掌故:连掌故之职且不得。曾,乃,且。掌故,汉代官名。掌礼乐制度等故事。,安敢望侍郎乎?传曰note-name:传曰21传曰:古书上记载说。:‘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note-name:和同22和同:和睦同心。,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note-name:时异事异23时异事异:《韩非子·五蠹》:“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故曰时异则事异。”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东方先生摇头长叹,抬头回答说:“其中原因不是您所能详知的啊!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岂可同日而语!苏秦、张仪之时,周天子已毫无权威,诸侯们不再甘心称臣,各自以实力图强,争权夺利,以致互相吞食,兼并而为十二国,一时未#-666dd;雌雄。在这种形势之下,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游说之士得以通行天下。他们身处显要地位,珍珠财宝充塞私囊,粮食堆满仓库,恩惠遍及后代,子孙长享福祉。可现今大不一样了,圣上德泽流布天下,八方威#-666hh;,诸侯来朝,四海内外连成一片,天下安定,江山稳固,#-666aa;#-666aa;均富,犹如一家。国家有什么事,处理起来易如反掌,因此圣贤之辈与凡庸之徒,显示不出什么差别!大家尊崇天道顺从地理,天下事物,各得其宜。所以稳定就是安乐,动荡等于苦难;尊重你的时候便是将官,贬斥你的时候就成囚犯;被#-666aa;提拔就青云直上,被人排挤却可致深渊;用你时像老虎一样威武,不用时像耗子一样委琐。即使你想尽心勠力报效国家,个人的才能已起不到什么作用。天地之大,人民之众,竭尽其力,游说者争先恐后而来,难以胜数。大家慕天子之大德而尽力效其忠诚,结果是衣食无着,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倘使苏秦、张仪与我并生于当世,恐怕他们连掌故这样的卑职都难以得到,怎敢妄想侍郎的地位?古书上说:‘天下太平,纵然出圣人,也不能施展其才干;上下和谐,即便有贤人,也难以建#-666ii;立业。’所以说,时代不同,事情必然不同。

原文翻译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廪,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东方先生摇头长叹,抬头回答说:“其中原因不是您所能详知的啊!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岂可同日而语!苏秦、张仪之时,周天子已毫无权威,诸侯们不再甘心称臣,各自以实力图强,争权夺利,以致互相吞食,兼并而为十二国,一时未#-666dd;雌雄。在这种形势之下,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游说之士得以通行天下。他们身处显要地位,珍珠财宝充塞私囊,粮食堆满仓库,恩惠遍及后代,子孙长享福祉。可现今大不一样了,圣上德泽流布天下,八方威#-666hh;,诸侯来朝,四海内外连成一片,天下安定,江山稳固,#-666aa;#-666aa;均富,犹如一家。国家有什么事,处理起来易如反掌,因此圣贤之辈与凡庸之徒,显示不出什么差别!大家尊崇天道顺从地理,天下事物,各得其宜。所以稳定就是安乐,动荡等于苦难;尊重你的时候便是将官,贬斥你的时候就成囚犯;被#-666aa;提拔就青云直上,被人排挤却可致深渊;用你时像老虎一样威武,不用时像耗子一样委琐。即使你想尽心勠力报效国家,个人的才能已起不到什么作用。天地之大,人民之众,竭尽其力,游说者争先恐后而来,难以胜数。大家慕天子之大德而尽力效其忠诚,结果是衣食无着,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倘使苏秦、张仪与我并生于当世,恐怕他们连掌故这样的卑职都难以得到,怎敢妄想侍郎的地位?古书上说:‘天下太平,纵然出圣人,也不能施展其才干;上下和谐,即便有贤人,也难以建#-666ii;立业。’所以说,时代不同,事情必然不同。

【原文注释】

〔1〕:备知。

〔2〕“彼一时”二句:言时势不同。

〔3〕力政:以力为政。»

〔4〕:兼。十二国:指鲁、卫、齐、宋、楚、郑、燕、赵、韩、魏、秦、中山。

〔5〕雌雄:胜败。»

〔6〕“得士”二句:《孔丛子·居卫》:“子思(谓曾子)曰:‘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士,谓贤士。

〔7〕:说(shuì),劝说别#-666aa;听从自己意见。此指游说之士。

〔8〕仓廪:仓廪(lǐn),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9〕德流:即流德。流德,恩泽远布。

〔10〕震慑:惊#-666hh;

〔11〕宾服:诸侯入贡朝见天子。

〔12〕连四海之外以为带:言四海之外如带之相连。

〔13〕安于覆盂:喻天下安定,若覆置之盂器也。

〔14〕犹运之掌:言至易。

〔15〕尽节效情:竭尽忠贞,穷效其情。

〔16〕安知前后:谓无所用其才。

〔17〕竭精驰说:穷尽其精力,驰骋其游说。

〔18〕悉力:尽力。慕:思慕,向往。

〔19〕或失门户:言不得所由入。

〔20〕曾不得掌故:连掌故之职且不得。曾,乃,且。掌故,汉代官名。掌礼乐制度等故事。

〔21〕传曰:古书上记载说。

〔22〕和同:和睦同心。

〔23〕时异事异:《韩非子·五蠹》:“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故曰时异则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