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睟容有穆,宾仪式序。授几肆筵,因流波而成次;蕙肴芳醴,任激水而推移。葆佾陈阶,金匏在席。戚奏翘舞,籥动邠诗。召鸣鸟于弇州,追伶伦于嶰谷。发参差于王子,传妙靡于帝江。正歌有阕,羽觞无筭。上陈景福之赐,下献南山之寿。信凯䜩之在藻,知和乐于食苹。桑榆之阴不居,草露之滋方渥。有诏曰:“今日嘉会,咸可赋诗。”凡四十有五人,其辞云尔。原文解释
【原文】
尔乃回舆1舆:帝车。驻罕:谓中途暂停。罕,仪仗的一种。驻罕,岳镇渊渟
2渟:渟(tíng),水积聚不流。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岳,其渟如渊。’”。睟容
3睟容:睟(suì)容,温和润泽的面容。指齐武帝。有:词头。穆:端庄肃穆。有穆,宾仪
4宾仪:宾客的礼仪。式序:各按位次坐定。式序。授几
5授几:端上几。几,矮脚小木桌,用以摆酒肴。肆:陈,铺上。筵:席。肆筵,因流波而成次
6因流波而成次:谓顺着水流依次而坐。因,顺着。李善注引古逸诗:“羽觞随流波。”;蕙肴芳醴
7蕙、芳:皆芳香之意。肴:鱼肉类食物。醴(lǐ):甜酒。泛指美酒。,任激水
8激水:急速流动之水。而推移。葆
9葆:葆(bǎo),羽葆,以鸟羽为饰的仪仗。吕向注:“葆,所以障舞#-666aa;也。”佾(yì):乐舞的行列。佾陈阶,金
10金:钟镈类乐器。匏(páo):笙竽一类管乐器。皆为古八音之一。匏在席。戚
11戚:大斧,兵器名。古武舞有操之而舞者。翘:云翘,乐舞名。李善注引司马彪《续汉书》:“执干戚,舞云翘。”奏翘舞,籥
12籥:籥(yuè),古管乐器名。邠(bīn)诗:即豳诗,指豳地的乐章。豳,古国名。在今陕西旬邑、彬州一带。吕向注:“邠诗,所以迎暑节也,谓将至于夏也。”动邠诗。召鸣鸟于弇州
13弇州:弇(yǎn)州,山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弇州之山,五采之鸟仰天,名曰鸣鸟。爰有百乐歌儛之风。”郝懿行注:“鸣鸟盖凤属也。”,追伶伦
14伶伦:传说黄帝时的乐官。一作“泠纶”。嶰(xiè)谷:昆仑山北面的山谷,相传黄帝曾命伶伦取嶰谷之竹作乐器。一作“解谷”。《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于嶰谷。发参差
15参差:参差(cēn cī),古乐器名。由长短不齐的竹管编成,类似笙或排箫。王子:指周灵王太子晋。《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guoxue666-com;山。”于王子,传妙靡
16妙靡:美妙。指乐声。帝江:传说中的#-666nn;,识歌舞。《山海经·西山经》:“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于帝江。正歌
17正歌:行礼时所奏的乐歌。阕:终。有阕,羽觞
18羽觞:羽觞(shāng),酒杯,因做成雀形,有羽翼,故称。无筭:言其多。筭,同“算”。无筭。上
19上:指皇帝。景福:大福。景,大。陈景福之赐,下
20下:指群臣。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献南山之寿。信凯䜩
21凯䜩:欢宴。凯,通“恺”,和乐。在藻:刘良注:“喻群臣依明君,如鱼在水藻之中以乐也。”《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之在藻,知和乐于食苹
22食苹:《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刘良注:“食苹,《鹿鸣》之诗也,宴群臣嘉宾之义也。”苹,艾蒿,初生时轻脆而香,可生食。。桑榆
23桑榆:李善注:“日所入也。”喻日暮。居:留。之阴不居,草露之滋
24滋:润。渥:厚。刘良注:“喻君恩已被沾矣。”《诗经·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丰草。”方渥。有诏曰:“今日嘉会
25嘉会:宾主宴集的盛会。锺嵘《诗品序》:“嘉会寄诗以亲。”,咸可赋诗。”凡四十有五人,其辞
26其辞:指群臣所作之诗。云尔。

【翻译】
这样帝车在中途停留下来,犹如山岳镇定渊水积聚。皇上容颜既温和润泽又端庄肃穆,宾客按照礼仪各按位次坐定。端上木几铺上筵席,顺着水流的方向依次而坐;芳香的佳肴和美酒,放进急速的流水中任其推移。羽葆乐舞排在台阶之上,钟镈笙竽放在筵席之中。大斧挥动云翘舞起,籥管奏起邠地乐歌。招来了弇州山的鸣鸟,追上了在嶰谷取竹的伶伦。使王子乔吹起了参差,使帝江传布了美妙的音乐。一曲正歌有终了的时候,羽觞却多得无法统计。皇上将大福赐给大家,群臣祝福皇上寿比南山。欢宴之乐确如“鱼之在藻”,从“食苹”诗中体会到了和睦安乐。已在桑榆的光阴不肯停留,草露的滋润正是浓厚之时。有诏书说:“今天宾主盛会,都可以写写诗。”与宴的一#-666cc;四十五#-666aa;,所写的诗是这样的。
原文 | 翻译 |
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睟容有穆,宾仪式序。授几肆筵,因流波而成次;蕙肴芳醴,任激水而推移。葆佾陈阶,金匏在席。戚奏翘舞,籥动邠诗。召鸣鸟于弇州,追伶伦于嶰谷。发参差于王子,传妙靡于帝江。正歌有阕,羽觞无筭。上陈景福之赐,下献南山之寿。信凯䜩之在藻,知和乐于食苹。桑榆之阴不居,草露之滋方渥。有诏曰:“今日嘉会,咸可赋诗。”凡四十有五人,其辞云尔。 | 这样帝车在中途停留下来,犹如山岳镇定渊水积聚。皇上容颜既温和润泽又端庄肃穆,宾客按照礼仪各按位次坐定。端上木几铺上筵席,顺着水流的方向依次而坐;芳香的佳肴和美酒,放进急速的流水中任其推移。羽葆乐舞排在台阶之上,钟镈笙竽放在筵席之中。大斧挥动云翘舞起,籥管奏起邠地乐歌。招来了弇州山的鸣鸟,追上了在嶰谷取竹的伶伦。使王子乔吹起了参差,使帝江传布了美妙的音乐。一曲正歌有终了的时候,羽觞却多得无法统计。皇上将大福赐给大家,群臣祝福皇上寿比南山。欢宴之乐确如“鱼之在藻”,从“食苹”诗中体会到了和睦安乐。已在桑榆的光阴不肯停留,草露的滋润正是浓厚之时。有诏书说:“今天宾主盛会,都可以写写诗。”与宴的一#-666cc;四十五#-666aa;,所写的诗是这样的。 |
【原文注释】
〔1〕舆:帝车。驻罕:谓中途暂停。罕,仪仗的一种。
〔2〕渟:渟(tíng),水积聚不流。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岳,其渟如渊。’”
〔3〕睟容:睟(suì)容,温和润泽的面容。指齐武帝。有:词头。穆:端庄肃穆。
〔4〕宾仪:宾客的礼仪。式序:各按位次坐定。
〔5〕授几:端上几。几,矮脚小木桌,用以摆酒肴。肆:陈,铺上。筵:席。
〔6〕因流波而成次:谓顺着水流依次而坐。因,顺着。李善注引古逸诗:“羽觞随流波。”
〔7〕蕙、芳:皆芳香之意。肴:鱼肉类食物。醴(lǐ):甜酒。泛指美酒。
〔8〕激水:急速流动之水。»
〔9〕葆:葆(bǎo),羽葆,以鸟羽为饰的仪仗。吕向注:“葆,所以障舞#-666aa;也。”佾(yì):乐舞的行列。
〔10〕金:钟镈类乐器。匏(páo):笙竽一类管乐器。皆为古八音之一。
〔11〕戚:大斧,兵器名。古武舞有操之而舞者。翘:云翘,乐舞名。李善注引司马彪《续汉书》:“执干戚,舞云翘。”
〔12〕籥:籥(yuè),古管乐器名。邠(bīn)诗:即豳诗,指豳地的乐章。豳,古国名。在今陕西旬邑、彬州一带。吕向注:“邠诗,所以迎暑节也,谓将至于夏也。”
〔13〕弇州:弇(yǎn)州,山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弇州之山,五采之鸟仰天,名曰鸣鸟。爰有百乐歌儛之风。”郝懿行注:“鸣鸟盖凤属也。”
〔14〕伶伦:传说黄帝时的乐官。一作“泠纶”。嶰(xiè)谷:昆仑山北面的山谷,相传黄帝曾命伶伦取嶰谷之竹作乐器。一作“解谷”。《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15〕参差:参差(cēn cī),古乐器名。由长短不齐的竹管编成,类似笙或排箫。王子:指周灵王太子晋。《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guoxue666-com;山。”»
〔16〕妙靡:美妙。指乐声。帝江:传说中的#-666nn;,识歌舞。《山海经·西山经》:“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17〕正歌:行礼时所奏的乐歌。阕:终。
〔18〕羽觞:羽觞(shāng),酒杯,因做成雀形,有羽翼,故称。无筭:言其多。筭,同“算”。»
〔19〕上:指皇帝。景福:大福。景,大。
〔20〕下:指群臣。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21〕凯䜩:欢宴。凯,通“恺”,和乐。在藻:刘良注:“喻群臣依明君,如鱼在水藻之中以乐也。”《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22〕食苹:《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刘良注:“食苹,《鹿鸣》之诗也,宴群臣嘉宾之义也。”苹,艾蒿,初生时轻脆而香,可生食。
〔23〕桑榆:李善注:“日所入也。”喻日暮。居:留。»
〔24〕滋:润。渥:厚。刘良注:“喻君恩已被沾矣。”《诗经·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丰草。”
〔25〕嘉会:宾主宴集的盛会。锺嵘《诗品序》:“嘉会寄诗以亲。”»
〔26〕其辞:指群臣所作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