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曰: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有代谢,非人事也。文质异时,兴建不同。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栗陆以前,为而不有,应而不求,执大象也。鸿黄世及,以一民也。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汉魏外禅,顺大名也。汤武革命,应天人也。高光争伐,定功业也。各因其运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古者敬其事则命以始,今帝王受命而用其终。岂人事乎?其天意乎?原文解释
【原文】
史臣曰:帝王之兴,必俟天命1俟天命:《尚书·武成》:“俟天休命。”俟,等待。。苟有代谢
2代谢:新旧更迭。《淮南子·兵略训》:“若春秋有代谢。”此指改朝换代。,非人事也。文质
3文质:指古代帝王所禀受的两种不同德行,文即后文的“文德”,质即革命,秉文德之君不用干戈而成就帝业,秉质之君应天革命,或用干戈。换言之,秉质之君乃雄武之君。异时,兴建不同。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
4柏皇:传说古帝名。盖远古氏族领袖,又作“伯皇”“柏皇”。栗陆:传说古帝名。在女娲氏之后,盖远古氏族领袖。《庄子·胠箧》:“昔者……伯皇氏……栗陆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栗陆以前,为而不有
5为而不有:刘良注:“谓为理而不自有其#-666ii;。”《老子》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应而不求
6应而不求:刘良注:“谓应德而不求其报。”,执大象
7大象:大道的法象。也。鸿黄
8鸿黄:《艺文类聚》卷十三引作“羲黄”。按,鸿即帝鸿,黄即黄帝,帝鸿即黄帝之号,说并见《春秋左传·文公十八年》杜预注及《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参考后文“尧舜”“汉魏”“汤武”“#guoxue666-com;光”,并谓二帝,则作“鸿黄”不如作“羲黄”义长。羲即伏羲,传为#-666aa;类始祖,与女娲兄妹为婚,盖初期氏族领袖。一说伏羲即太昊。世及:父死子继,世代相承。按,氏族时代无继承权可言,此儒生以今度古之附会。世及,以一民
9一民:使民心稳定。也。尧
10尧:陶唐氏,名放勋。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都于唐(今山西临汾),史称唐尧。舜:有虞氏,名重华,继尧为部落联盟首领。内禅:据说“四岳”(四方部落领袖)推舜为尧的继承#-666aa;,儒家称“禅让”。传说尧以二女妻于舜,说见《尚书·尧典》《楚辞·天问》等。盖陶唐氏与有虞氏因此结成氏族联盟,故称内禅。舜内禅,体文德
11文德:文明之德。《周易·大有·彖》:“其德刚健而文明。”也。汉魏外禅
12外禅:汉、魏不同姓,但魏之篡汉,以禅让为名,故称外禅。,顺大名
13名:名#-666dd;。也。汤
14汤:成汤,商族首领,即位后十七年灭夏,建立商王朝。武:周武王姬发,继周文王姬昌为周族首领,即位后十一年(一作十三年)灭商,建立周王朝。武革命,应天人
15应天人:《周易·革·彖》:“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666aa;。”也。高
16高:汉#guoxue666-com;祖刘邦。光:汉光武帝刘秀。争伐:争战征伐。指刘邦打败项羽,刘秀起兵反王莽和大破赤眉#-666kk;及更始余部。光争伐,定功业也。各因其运
17运:运数。而天下随时:语出《周易·随·彖》。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18随时之义大矣哉:语出《周易·随·彖》。!古者敬其事则命以始
19古者敬其事则命以始:谓古代帝王敬顺事征而开国建元。《春秋左传·闵公二年》:“故敬其事则命以始。”事,事征。,今帝王
20今帝王:指魏陈留王曹奂,咸熙二年(265)被逼禅位于司马炎。受命:谨受天命。用其终:指禅位于晋以终其帝业。受命而用其终。岂人事乎?其天意乎?

【翻译】
史臣说:帝王的兴起,一定要等待天命。假若有改朝换代,绝非#-666aa;为。帝王或秉文德或逞雄武各代有异,所以兴#-666ii;建业也有不同。因此古代拥有天下的帝王,柏皇氏、栗陆氏以前,治理天下却不视为一己之#-666ii;,仁德广施却不要求民众报答,他们把握了大道的法象啊。伏羲、黄帝的大业世代相承,以此保证民心稳定。唐尧、大舜实现内部禅让,充#-666dd;体现了文明之德。汉魏两朝是异姓禅让,重大的名#-666dd;得以理顺。成汤、周武王推翻旧朝,上顺天命下应#-666aa;心。汉#guoxue666-com;祖、光武帝连年征战,大#-666ii;告成确立帝业。他们各凭运数而天下都顺从时运,顺从时运的含义多么重大啊!古代帝王敬从事征而开国建元,现在帝王谨受天命而终止旧业。难道只是#-666aa;为的吗?恐怕乃是天意吧?
原文 | 翻译 |
史臣曰: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有代谢,非人事也。文质异时,兴建不同。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栗陆以前,为而不有,应而不求,执大象也。鸿黄世及,以一民也。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汉魏外禅,顺大名也。汤武革命,应天人也。高光争伐,定功业也。各因其运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古者敬其事则命以始,今帝王受命而用其终。岂人事乎?其天意乎? | 史臣说:帝王的兴起,一定要等待天命。假若有改朝换代,绝非#-666aa;为。帝王或秉文德或逞雄武各代有异,所以兴#-666ii;建业也有不同。因此古代拥有天下的帝王,柏皇氏、栗陆氏以前,治理天下却不视为一己之#-666ii;,仁德广施却不要求民众报答,他们把握了大道的法象啊。伏羲、黄帝的大业世代相承,以此保证民心稳定。唐尧、大舜实现内部禅让,充#-666dd;体现了文明之德。汉魏两朝是异姓禅让,重大的名#-666dd;得以理顺。成汤、周武王推翻旧朝,上顺天命下应#-666aa;心。汉#guoxue666-com;祖、光武帝连年征战,大#-666ii;告成确立帝业。他们各凭运数而天下都顺从时运,顺从时运的含义多么重大啊!古代帝王敬从事征而开国建元,现在帝王谨受天命而终止旧业。难道只是#-666aa;为的吗?恐怕乃是天意吧? |
【原文注释】
〔1〕俟天命:《尚书·武成》:“俟天休命。”俟,等待。
〔2〕代谢:新旧更迭。《淮南子·兵略训》:“若春秋有代谢。”此指改朝换代。
〔3〕文质:指古代帝王所禀受的两种不同德行,文即后文的“文德”,质即革命,秉文德之君不用干戈而成就帝业,秉质之君应天革命,或用干戈。换言之,秉质之君乃雄武之君。»
〔4〕柏皇:传说古帝名。盖远古氏族领袖,又作“伯皇”“柏皇”。栗陆:传说古帝名。在女娲氏之后,盖远古氏族领袖。《庄子·胠箧》:“昔者……伯皇氏……栗陆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5〕为而不有:刘良注:“谓为理而不自有其#-666ii;。”《老子》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6〕应而不求:刘良注:“谓应德而不求其报。”
〔7〕大象:大道的法象。»
〔8〕鸿黄:《艺文类聚》卷十三引作“羲黄”。按,鸿即帝鸿,黄即黄帝,帝鸿即黄帝之号,说并见《春秋左传·文公十八年》杜预注及《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参考后文“尧舜”“汉魏”“汤武”“#guoxue666-com;光”,并谓二帝,则作“鸿黄”不如作“羲黄”义长。羲即伏羲,传为#-666aa;类始祖,与女娲兄妹为婚,盖初期氏族领袖。一说伏羲即太昊。世及:父死子继,世代相承。按,氏族时代无继承权可言,此儒生以今度古之附会。
〔9〕一民:使民心稳定。
〔10〕尧:陶唐氏,名放勋。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都于唐(今山西临汾),史称唐尧。舜:有虞氏,名重华,继尧为部落联盟首领。内禅:据说“四岳”(四方部落领袖)推舜为尧的继承#-666aa;,儒家称“禅让”。传说尧以二女妻于舜,说见《尚书·尧典》《楚辞·天问》等。盖陶唐氏与有虞氏因此结成氏族联盟,故称内禅。
〔11〕文德:文明之德。《周易·大有·彖》:“其德刚健而文明。”»
〔12〕外禅:汉、魏不同姓,但魏之篡汉,以禅让为名,故称外禅。
〔13〕名:名#-666dd;。
〔14〕汤:成汤,商族首领,即位后十七年灭夏,建立商王朝。武:周武王姬发,继周文王姬昌为周族首领,即位后十一年(一作十三年)灭商,建立周王朝。
〔15〕应天人:《周易·革·彖》:“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666aa;。”
〔16〕高:汉#guoxue666-com;祖刘邦。光:汉光武帝刘秀。争伐:争战征伐。指刘邦打败项羽,刘秀起兵反王莽和大破赤眉#-666kk;及更始余部。
〔17〕运:运数。而天下随时:语出《周易·随·彖》。
〔18〕随时之义大矣哉:语出《周易·随·彖》。
〔19〕古者敬其事则命以始:谓古代帝王敬顺事征而开国建元。《春秋左传·闵公二年》:“故敬其事则命以始。”事,事征。
〔20〕今帝王:指魏陈留王曹奂,咸熙二年(265)被逼禅位于司马炎。受命:谨受天命。用其终:指禅位于晋以终其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