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史论下 » 范蔚宗 > 论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

论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至使英姿茂绩,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图远筭,固将有以为尔。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犹能授受惟庸,勋贤兼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赵之同列文朝,可谓兼通矣。降自秦汉,世资战力,至于翼扶王室,皆武人屈起。亦有鬻缯盗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势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萧樊且犹缧绁,信越终见菹戮,不其然乎!自兹以降,讫于孝武,宰辅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故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虽寇邓之高勋,耿贾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观其治平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法,齐之以刑”者乎!若格之功臣,其伤已甚。何者?直绳则亏丧恩旧,挠情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弊未远。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事相权。故高秩厚礼,允答元功;峻文深宪,责成吏职。建武之世,侯者百数,若夫数公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其余并优以宽科,完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昔留侯以为高祖悉用萧曹故人,郭伋亦议南阳多显,郑兴又戒功臣专任。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原文解释

【原文】

论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note-name:前世1前世:指晋朝。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将上应二十八宿,何焯《义门读书记》疑其说出纬书,徐攀凤《选学纠何》反对何说,认为出自华峤《汉后书》。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然咸能感会note-name:感会2感会:因际遇而动。风云:《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谓同类相感而动,后因以喻#-666aa;的际遇。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note-name:佐命3佐命:古代帝王建立王朝,自谓承天受命,故谓辅佐之臣为佐命。,亦各志能note-name:志能4志能:志气和勇力。之士也。议者多非光武note-name:光武5光武:汉光武帝。不以功臣任职,至使英姿茂绩,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图远note-name:筭6筭:同“算”,谋划。,固将有以为尔。若乃王道note-name:王道7王道:儒家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称之为王道。儒家认为西周行王道。既衰,降及霸德note-name:霸德8霸德:犹霸道,指国君凭借武力、刑罚、权势等进行统治。儒家认为春秋始行霸道。,犹能授受惟note-name:庸9庸:用。勋贤note-name:勋贤10勋贤:#-666ii;臣与贤士。序:依次排列。兼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note-name:管隰之迭升桓世11管隰之迭升桓世:管隰(xí)之迭升桓世,指齐桓公时管仲、隰朋先后为政。管,管仲。隰,隰朋。二#-666aa;皆为齐桓公时的贤臣。先赵之同列文朝note-name:先赵之同列文朝12先赵之同列文朝:指晋文公时先轸、赵衰同时在朝效力。先,先轸,春秋时晋#-666aa;。采邑在原,又称原轸。晋楚城濮之战中,大破楚#-666kk;,佐晋文公称霸。赵,赵衰,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归国后佐文公定霸。文,晋文公。,可谓兼通矣。降自秦汉,世资战力,至于翼扶王室note-name:王室13王室:《后汉书》作“王运”。按,此句谓辅佐帝王成就大业,作“运”义长。盖“运”字模糊而讹作“室”。,皆武人note-name:屈14屈:通“崛”。起。亦有note-name:鬻15鬻:鬻(yù),卖。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汉书·灌婴传》“灌婴,睢阳贩缯者也。”盗狗:《后汉书》作“屠狗”。《汉书·樊哙传》:“樊哙,沛#-666aa;也,以屠狗为事。”则当作“屠”。轻猾:轻佻奸猾。缯盗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note-name:连城16连城:《史记·主父偃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之赏,或任以阿衡note-name:阿衡17阿衡:商代官名。商王辅弼。引申为主持国政,辅佐帝王,又用以指执政大臣。《诗经·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之地,故势note-name:疑18疑:通“拟”,比拟。隙:猜隙,裂痕。则隙生,力note-name:侔19侔:相当。则乱起。note-name:萧20萧:萧何。樊:樊哙。缧绁:捆缚犯#-666aa;的绳索。萧何、樊哙都曾因被刘邦猜忌而被关押过。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且犹缧绁,note-name:信21信:韩信。越:彭越。菹戮:杀戮。菹,古代把#-666aa;剁成肉酱的酷刑。韩信、彭越被杀之事,详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越终见菹戮,不其然乎!自兹以降,讫于孝武note-name:孝武22孝武:汉武帝。宰辅note-name:宰辅23宰辅:辅政大臣,指相国之类。五世:指汉#guoxue666-com;祖、惠帝、文帝、景帝及武帝五代。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缙绅note-name:缙绅24缙绅:又作“搢绅”,插笏于大带与革带之间,为旧时官宦的装束,遂用作官宦或仕进的代称。道塞,贤能蔽note-name:壅25壅:阻塞,隔绝。,朝有世及note-name:世及26世及:父子相继。之私,下多抱关note-name:抱关27抱关:谓守门者。据《汉书·萧望之传》,萧望之因直言得罪霍光,被举荐三年只做上署小苑东门候,负责候时而开门关门,与萧望之同时被举荐的王仲翁嘲笑他说:“不肯录录,反抱关为。”之怨。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故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虽note-name:寇28寇:寇恂,中兴二十八将之一。邓:邓禹,中兴二十八将之一,封#guoxue666-com;密侯,食邑四县。邓之高勋,note-name:耿29耿:耿弇,中兴二十八将之一,封好畴侯,食邑二县。贾:贾复,中兴二十八将之一,封胶东侯,食邑六县。鸿烈:大#-666ii;业。贾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note-name:特进30特进:官名。以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得自辟僚属。贾复得加特进。朝请:奉朝请。古以春季朝见皇帝为朝,秋季朝见为请。汉代退职的大臣,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耿弇以列侯奉朝请。朝请而已。观其治平note-name:治平31治平:本谓治国平天下,后往往用以指政治安定。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法,齐之以刑”者乎note-name:“导之”二句32“导之”二句:语出《论语·为政》。唯《论语》“法”字作“政”,《后汉书》亦作“政”。!若note-name:格33格:度量,衡量。之功臣,其伤已甚。何者?直绳note-name:直绳34直绳:绳之以法。亏丧:损伤,伤害。恩旧:旧好。则亏丧恩旧,挠情note-name:挠情35挠情:因情枉法。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note-name:参任36参任:参差杂用。意谓不论#-666ii;#guoxue666-com;者还是贤能者,皆一并任用。塞:满足。则群心难塞,并列note-name:并列37并列:指让有#-666ii;者并列于朝,永世为官。其弊:指韩信、彭越遭菹戮那样的教训。则其弊未远。不得不note-name:校38校:考察。其:指#-666ii;臣。其胜否,即事相note-name:权39权:权衡轻重。。故高note-name:秩40秩:官吏的俸禄。厚礼,允note-name:答41答:报答。元#-666ii;:元勋,大功臣。元功;note-name:峻42峻:严峻。文:指法令条文。深:刻深。文深宪,责成吏职。建武note-name:建武43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55)。之世,侯者百数,若夫数公note-name:数公44数公:指邓禹、李通、贾复。光武帝#-666ii;臣封为列侯的,唯此三#-666aa;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其余并优以宽科note-name:宽科45宽科:宽松之法。,完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note-name:庆46庆:福。后:谓#-666ii;臣子孙。于后。昔留侯note-name:留侯47留侯:张良。#guoxue666-com;祖:汉高祖刘邦。萧:萧何。曹:曹参。《汉书·高帝纪》载张良语高祖曰:“今已为天子,而所封皆故#-666aa;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以为高祖悉用萧曹故人,郭伋note-name:郭伋48郭伋:汉光武帝时#-666aa;,并州刺史。《后汉书·郭伋传》:“伋因言补选众职,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人。帝纳之。”按,汉光武帝为南阳人,随他起事者多南阳人。亦议南阳多显,郑兴note-name:郑兴49郑兴:东汉初经学家,郑众之父。《后汉书·郑兴传》载郑兴上疏:“道路流言,咸曰‘朝廷欲用#-666ii;臣’,功臣用则#-666aa;位谬矣。”又戒功臣专任。夫崇note-name:恩50恩:恩旧,旧好。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论说:辅佐光武帝复兴大汉的二十八将,晋#-666aa;认为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这种说法的根据不得而知。不过他们都能身逢时运奋臂而起,发挥各自的智慧和勇力,称为辅佐帝王承天受命之臣,也都是志气宏大勇力过#-666aa;#-666aa;。评论当时政治的人多数批评光武帝不让#-666ii;臣担任要职,导致英俊豪壮#-666ii;绩卓著的人,遭到冷落不被任用。其实探究光武帝的深远谋划,本来是有其缘故的。当王道已经衰微,下至霸道盛行的春秋时代,尚能做到擢拔人才看其是否适用,#-666ii;臣与贤才都依次引进,比如管仲与隰朋先后在齐桓公时期得到重用,先轸与赵衰同在晋文公之朝做上#guoxue666-com;官,可以说是功臣与贤士都显达了。此后到了秦汉时期,大家都看重战争与武力,至于辅佐帝王开国创业,都靠武夫崛起来打江山。也就有那些轻佻狡猾的商贩屠夫,有的得到相连数城的封地而威势赫赫,有的当上执政大臣而权倾朝野,因而威势与君王类似就会引起猜隙,力量与君王相当就会导致祸乱。萧何与樊哙尚且一度被抓,韩信与彭越最终都被杀戮,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从此以后,直到汉武帝时,五代的辅政大臣,没有不是公和侯的。于是使得仕进的道路遭到堵塞,贤能举用的途径被隔绝,父子相继的官僚充斥朝廷,才高位卑者的怨气不绝于道。那些#-666ee;怀道术默默无闻,生活在草泽林莽中的人,又怎能说得尽?所以光武帝鉴于前代行事违背正道,#-666ee;怀矫正旧弊的心志,纵然寇恂与邓禹功勋卓著,耿弇与贾复功业巨大,#-666dd;封采邑不超过大县四个,加的官衔不过是特进与奉朝请罢了。观察光武帝在天下安定后的施政方针,考核众官职守责罚失职者,大概就是圣人说的“用法教来引导大家,用刑罚来整齐大家”吧!如果用此准则衡量功臣,对他们的伤害定很严重。为什么呢?绳之以法就使旧好遭到损伤,因情枉法又必然违反法令,选取有德者而他的功勋不一定卓著,举用功高者而他又未必是贤才,参差杂用又难使大家都满足,功高者都重用而前代的教训记忆犹新。所以不得不考察功臣能否胜任职守,根据具体情况权衡轻重。所以用丰厚的俸禄和礼仪,报答元勋的开国之功;用严峻刻深的法令条文,责成众官恪尽职守。建武年间,封为列侯的多达百余位,像邓禹那样的少数几位,可以参与商讨国策,与君王#-666cc;#-666dd;担祸福,其余都用宽松的制度加以优待,始终享有各自的封地和俸禄,无不保持功名终其一生,留下福禄给后代子孙。从前张良认为刘邦重用的都是萧何、曹参那样的旧友,郭伋也指出显达者往往是光武帝的南阳老乡,郑兴又提醒不能让功臣专有重任。重用旧好授权勋臣,极易导致私相溺爱的过失,大公无私恩泽广布,必定拓宽招纳贤才的途径,批评光武的人们难道认为不是这样吗!

原文翻译

论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至使英姿茂绩,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图远筭,固将有以为尔。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犹能授受惟庸,勋贤兼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赵之同列文朝,可谓兼通矣。降自秦汉,世资战力,至于翼扶王室,皆武人屈起。亦有鬻缯盗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势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萧樊且犹缧绁,信越终见菹戮,不其然乎!自兹以降,讫于孝武,宰辅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故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虽寇邓之高勋,耿贾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观其治平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法,齐之以刑”者乎!若格之功臣,其伤已甚。何者?直绳则亏丧恩旧,挠情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弊未远。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事相权。故高秩厚礼,允答元功;峻文深宪,责成吏职。建武之世,侯者百数,若夫数公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其余并优以宽科,完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昔留侯以为高祖悉用萧曹故人,郭伋亦议南阳多显,郑兴又戒功臣专任。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

论说:辅佐光武帝复兴大汉的二十八将,晋#-666aa;认为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这种说法的根据不得而知。不过他们都能身逢时运奋臂而起,发挥各自的智慧和勇力,称为辅佐帝王承天受命之臣,也都是志气宏大勇力过#-666aa;#-666aa;。评论当时政治的人多数批评光武帝不让#-666ii;臣担任要职,导致英俊豪壮#-666ii;绩卓著的人,遭到冷落不被任用。其实探究光武帝的深远谋划,本来是有其缘故的。当王道已经衰微,下至霸道盛行的春秋时代,尚能做到擢拔人才看其是否适用,#-666ii;臣与贤才都依次引进,比如管仲与隰朋先后在齐桓公时期得到重用,先轸与赵衰同在晋文公之朝做上#guoxue666-com;官,可以说是功臣与贤士都显达了。此后到了秦汉时期,大家都看重战争与武力,至于辅佐帝王开国创业,都靠武夫崛起来打江山。也就有那些轻佻狡猾的商贩屠夫,有的得到相连数城的封地而威势赫赫,有的当上执政大臣而权倾朝野,因而威势与君王类似就会引起猜隙,力量与君王相当就会导致祸乱。萧何与樊哙尚且一度被抓,韩信与彭越最终都被杀戮,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从此以后,直到汉武帝时,五代的辅政大臣,没有不是公和侯的。于是使得仕进的道路遭到堵塞,贤能举用的途径被隔绝,父子相继的官僚充斥朝廷,才高位卑者的怨气不绝于道。那些#-666ee;怀道术默默无闻,生活在草泽林莽中的人,又怎能说得尽?所以光武帝鉴于前代行事违背正道,#-666ee;怀矫正旧弊的心志,纵然寇恂与邓禹功勋卓著,耿弇与贾复功业巨大,#-666dd;封采邑不超过大县四个,加的官衔不过是特进与奉朝请罢了。观察光武帝在天下安定后的施政方针,考核众官职守责罚失职者,大概就是圣人说的“用法教来引导大家,用刑罚来整齐大家”吧!如果用此准则衡量功臣,对他们的伤害定很严重。为什么呢?绳之以法就使旧好遭到损伤,因情枉法又必然违反法令,选取有德者而他的功勋不一定卓著,举用功高者而他又未必是贤才,参差杂用又难使大家都满足,功高者都重用而前代的教训记忆犹新。所以不得不考察功臣能否胜任职守,根据具体情况权衡轻重。所以用丰厚的俸禄和礼仪,报答元勋的开国之功;用严峻刻深的法令条文,责成众官恪尽职守。建武年间,封为列侯的多达百余位,像邓禹那样的少数几位,可以参与商讨国策,与君王#-666cc;#-666dd;担祸福,其余都用宽松的制度加以优待,始终享有各自的封地和俸禄,无不保持功名终其一生,留下福禄给后代子孙。从前张良认为刘邦重用的都是萧何、曹参那样的旧友,郭伋也指出显达者往往是光武帝的南阳老乡,郑兴又提醒不能让功臣专有重任。重用旧好授权勋臣,极易导致私相溺爱的过失,大公无私恩泽广布,必定拓宽招纳贤才的途径,批评光武的人们难道认为不是这样吗!

【原文注释】

〔1〕前世:指晋朝。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将上应二十八宿,何焯《义门读书记》疑其说出纬书,徐攀凤《选学纠何》反对何说,认为出自华峤《汉后书》。

〔2〕感会:因际遇而动。风云:《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谓同类相感而动,后因以喻#-666aa;的际遇。

〔3〕佐命:古代帝王建立王朝,自谓承天受命,故谓辅佐之臣为佐命。

〔4〕志能:志气和勇力。

〔5〕光武:汉光武帝。»

〔6〕:同“算”,谋划。

〔7〕王道:儒家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称之为王道。儒家认为西周行王道。»

〔8〕霸德:犹霸道,指国君凭借武力、刑罚、权势等进行统治。儒家认为春秋始行霸道。

〔9〕:用。

〔10〕勋贤#-666ii;臣与贤士。序:依次排列。

〔11〕管隰之迭升桓世:管隰(xí)之迭升桓世,指齐桓公时管仲、隰朋先后为政。管,管仲。隰,隰朋。二#-666aa;皆为齐桓公时的贤臣。

〔12〕先赵之同列文朝:指晋文公时先轸、赵衰同时在朝效力。先,先轸,春秋时晋#-666aa;。采邑在原,又称原轸。晋楚城濮之战中,大破楚#-666kk;,佐晋文公称霸。赵,赵衰,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归国后佐文公定霸。文,晋文公。

〔13〕王室:《后汉书》作“王运”。按,此句谓辅佐帝王成就大业,作“运”义长。盖“运”字模糊而讹作“室”。

〔14〕:通“崛”。

〔15〕:鬻(yù),卖。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汉书·灌婴传》“灌婴,睢阳贩缯者也。”盗狗:《后汉书》作“屠狗”。《汉书·樊哙传》:“樊哙,沛#-666aa;也,以屠狗为事。”则当作“屠”。轻猾:轻佻奸猾。

〔16〕连城:《史记·主父偃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17〕阿衡:商代官名。商王辅弼。引申为主持国政,辅佐帝王,又用以指执政大臣。《诗经·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18〕:通“拟”,比拟。隙:猜隙,裂痕。

〔19〕:相当。

〔20〕:萧何。樊:樊哙。缧绁:捆缚犯#-666aa;的绳索。萧何、樊哙都曾因被刘邦猜忌而被关押过。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21〕:韩信。越:彭越。菹戮:杀戮。菹,古代把#-666aa;剁成肉酱的酷刑。韩信、彭越被杀之事,详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22〕孝武:汉武帝。»

〔23〕宰辅:辅政大臣,指相国之类。五世:指汉#guoxue666-com;祖、惠帝、文帝、景帝及武帝五代。»

〔24〕缙绅:又作“搢绅”,插笏于大带与革带之间,为旧时官宦的装束,遂用作官宦或仕进的代称。»

〔25〕:阻塞,隔绝。

〔26〕世及:父子相继。»

〔27〕抱关:谓守门者。据《汉书·萧望之传》,萧望之因直言得罪霍光,被举荐三年只做上署小苑东门候,负责候时而开门关门,与萧望之同时被举荐的王仲翁嘲笑他说:“不肯录录,反抱关为。”

〔28〕:寇恂,中兴二十八将之一。邓:邓禹,中兴二十八将之一,封#guoxue666-com;密侯,食邑四县。

〔29〕:耿弇,中兴二十八将之一,封好畴侯,食邑二县。贾:贾复,中兴二十八将之一,封胶东侯,食邑六县。鸿烈:大#-666ii;业。

〔30〕特进:官名。以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得自辟僚属。贾复得加特进。朝请:奉朝请。古以春季朝见皇帝为朝,秋季朝见为请。汉代退职的大臣,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耿弇以列侯奉朝请。»

〔31〕治平:本谓治国平天下,后往往用以指政治安定。

〔32〕“导之”二句:语出《论语·为政》。唯《论语》“法”字作“政”,《后汉书》亦作“政”。

〔33〕:度量,衡量。

〔34〕直绳:绳之以法。亏丧:损伤,伤害。恩旧:旧好。

〔35〕挠情:因情枉法。

〔36〕参任:参差杂用。意谓不论#-666ii;#guoxue666-com;者还是贤能者,皆一并任用。塞:满足。

〔37〕并列:指让有#-666ii;者并列于朝,永世为官。其弊:指韩信、彭越遭菹戮那样的教训。

〔38〕:考察。其:指#-666ii;臣。

〔39〕:权衡轻重。

〔40〕:官吏的俸禄。

〔41〕:报答。元#-666ii;:元勋,大功臣。

〔42〕:严峻。文:指法令条文。深:刻深。

〔43〕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55)。»

〔44〕数公:指邓禹、李通、贾复。光武帝#-666ii;臣封为列侯的,唯此三#-666aa;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

〔45〕宽科:宽松之法。

〔46〕:福。后:谓#-666ii;臣子孙。

〔47〕留侯:张良。#guoxue666-com;祖:汉高祖刘邦。萧:萧何。曹:曹参。《汉书·高帝纪》载张良语高祖曰:“今已为天子,而所封皆故#-666aa;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

〔48〕郭伋:汉光武帝时#-666aa;,并州刺史。《后汉书·郭伋传》:“伋因言补选众职,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人。帝纳之。”按,汉光武帝为南阳人,随他起事者多南阳人。

〔49〕郑兴:东汉初经学家,郑众之父。《后汉书·郑兴传》载郑兴上疏:“道路流言,咸曰‘朝廷欲用#-666ii;臣’,功臣用则#-666aa;位谬矣。”

〔50〕:恩旧,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