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仪礼》 » 丧服 > 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传…+

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传曰]斩者何?不缉也。苴绖者,麻之有[生僻字详见原文]者也。苴绖大搹,左本在下,去五分一以为带。齐衰之绖,斩衰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大功之绖,齐衰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小功之绖,大功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缌麻之绖,小功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苴杖,竹也。削杖,桐也。杖各齐其心,皆下本。杖者何?爵也。无爵而杖者何?担主也。非主而杖者何?辅病也。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妇人何以不杖?亦不能病也。绞带者,绳带也。冠绳缨条属,右缝。冠六升,外毕,锻而勿灰。衰三升。菅屦者,菅菲也,外纳。居倚庐,寝苫枕块,哭昼夜无时。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寝不说绖带。既虞,翦屏柱楣,寝有席,食疏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练,舍外寝,始食菜果,饭素食,哭无时。原文解释

【原文】

丧服。斩衰裳note-name:斩衰裳1斩衰裳:斩,谓裁割布料如用刀斩般粗糙,且寓痛甚之意。衰,音cuī,凡#-666hh;,上曰衰,下曰裳。苴绖、杖、绞带note-name:苴绖、杖、绞带2苴绖、杖、绞带:即苴绖、苴杖、苴绞带。苴,音jū,是一种结子的麻。绖,音dié,是缠在头上和腰间的麻孝带:在头曰首绖,在腰曰腰绖。苴杖,谓竹杖,即以苴竹为杖。苴绞带,是一种用苴麻做的孝带,系在腰间,用以束身。,冠绳缨note-name:绳缨3绳缨:用麻绳做冠缨。菅屦者note-name:菅屦者4菅屦者:菅屦,茅草鞋。者,在此起提顿作用,用以引起下文。,(note-name:传5传:这是战国时#-666aa;所作以解释《丧#-666hh;》的文字。曰)斩者何?不note-name:缉6缉:缝。也。苴绖者,麻之有生僻字_古文自编28344号者也note-name:注解[7]7注解[7]:[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8345号"]/pic/texts/cvi60-i8xcv.png[/img]:音fén。麻子。苴绖大搹,左本在下note-name:苴绖大搹,左本在下8苴绖大搹,左本在下:搹,音è,犹握。本,麻根。案首绖是用两股麻纠#-666ff;而成,纠合时应将麻根的一端置于头的左侧,而将麻的末端加在麻根之上,使麻根在下,即所谓左本在下。,去五分一以为note-name:带9带:指斩衰的腰绖。齐衰note-name:齐衰10齐衰:齐,音zī。案齐衰及下大#-666ii;、小功、缌麻,是依次递轻的丧#-666hh;等级名,详后。之绖,斩衰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大功之绖,齐衰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小功之绖,大功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缌麻之绖,小功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苴杖,竹也。削杖,桐也note-name:削杖,桐也11削杖,桐也:即削桐木为杖。。杖各齐其心,皆下本。杖者何?爵也note-name:爵也12爵也:案谓有爵之#-666aa;必有德,故能为父母哀痛而致病,故许其以杖扶病。。无爵而杖者何?担主note-name:担主13担主:即担任丧主,主持丧事。也。非主而杖者何?辅病也note-name:非主而杖者何?辅病也14非主而杖者何?辅病也:非主而杖者,指嫡子以外的众子,因其为父母丧痛同,故亦须以杖辅病。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note-name: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15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因为童子无知,哀痛不能致病,故无须扶杖。妇人note-name:妇人16妇人:此指主妇以外的妇#-666aa;,恩义疏者。何以不杖?亦不能病也。绞带者,绳带note-name:绳带17绳带:即绞带,是以麻绳为带。也。冠绳缨条属note-name:冠绳缨条属18冠绳缨条属:属,连缀。案丧冠的形制,是用一条麻绳,从前额绕到后项,在后项相交而过,再向前绕到头的左右两侧,在当耳处缝缀住,这个围绕头部的绳圈叫做武,也就是冠圈,多余的部#-666dd;则垂下而为缨。又用一条宽二寸的布,从武的前端覆至后项,是为冠梁,亦简称冠,而使武缝缀在冠上。右缝note-name:右缝19右缝:案冠梁上有三道褶绉,褶绉都是折向右缝的。冠六升note-name:冠六升20冠六升:案布八十缕为升,六升则四百八十缕,此缕数即径线的密度。古代布幅宽二尺二寸,升数愈多,则布愈细密。外毕note-name:外毕21外毕:案斩衰冠的冠梁与冠圈(即武)的连缀法,是将冠布的前后两端多余的部#-666dd;,从冠圈里侧向外,再反折上来缝在冠圈上,这反折上来的部分就叫做毕。这种向外反折的缝法,就叫做外毕。锻而勿灰note-name:锻而勿灰22锻而勿灰:锻,此指用棒槌捶洗。加灰捶洗,可使布色白;然此冠布捶洗时则无须加灰。。衰三升。菅屦者,菅note-name:菲23菲:即丧屦(鞋)。也,外纳。居倚庐note-name:倚庐24倚庐:即倚墙为庐,遂以为名。倚庐建于大门内、寝门外之东墙下。寝苫枕块note-name:寝苫枕块25寝苫枕块:苫,原误作“苦”。寝,卧。块,土块。,哭昼夜无时。note-name:歠26歠:音huò,饮。粥,朝一note-name:溢27溢:二十两曰溢,相当于米的一又二十四#-666dd;之一升。案当时的两与升究竟多大,今已很难确考。米,夕一溢米,寝不说绖带。既虞,翦屏柱楣note-name:既虞,翦屏柱楣28既虞,翦屏柱楣:虞,是死者葬后,对死者进行祭祀的祭名(详《士虞礼》)。屏,指盖在庐上面的草苫。楣,指搭庐时置于地、距墙五尺而与墙平行之木。案庐的形制,置一木横于墙下,去墙五尺,叫做楣。楣上立五椽,斜倚东墙,上面盖上草苫,南北两面也用草苫遮蔽,而向北开一门,庐中可容半席。虞祭之后,丧礼渐轻,庐的形制也改变了:将原来卧地之楣两端用柱顶起来,庐即成一小方屋形,这就叫做柱楣,门也改为向西开;原来不修剪的草苫,现在也可以稍作修剪,这就叫做翦屏。,寝有席,食疏食note-name:疏食29疏食:谓食粗糙的饭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练,舍外寝note-name:既练,舍外寝30既练,舍外寝:练,是父母去世后十一个月所举行的祭祀,因为这时可穿练(即加灰捶洗)过的白色的布帛做的孝衣,故名。舍,宿。寝,室。此室是砖垒成的小草屋,不涂泥,不加修饰,仅用白垩土涂墙,故又名垩室。,始食菜果,饭素食,哭无时。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666hh;。用裁割后不缝边的布做衰裳,用麻做首绖和腰绖,用竹做哀杖,用麻做绞带,丧冠用麻绳做冠缨,穿草鞋,这样一种丧#-666hh;,(传曰)斩是什么意思?斩是说裁割后的布不缝边。苴绖,是用结子的麻做的首绖和腰绖。首绖的粗细为#-666aa;手的一握。用作首绖的麻要使麻根的一端置于头的左侧,并使麻根被压在麻稍的下边,首绖的粗细减少五#-666dd;之一就是斩衰的腰绖。齐衰的首绖和斩衰腰绖的粗细一样,齐衰首绖的粗细减少五#-666dd;之一就是齐衰的腰绖。大#-666ii;的首绖和齐衰腰绖的粗细一样,大#-666ii;首绖的粗细减少五#-666dd;之一就是大#-666ii;的腰绖。小功的首绖和大功腰绖的粗细一样,小功首绖的粗细减少五分之一就是小功的腰绖。缌麻的首绖和小功腰绖的粗细一样,缌麻首绖的粗细减少五分之一就是缌麻的腰绖。苴杖是用竹做的。削杖是用桐木做的。杖的#guoxue666-com;度与#-666hh;丧者的心齐,两种杖都是使根的一端在下。服丧者为什么要扶杖呢?因为服丧者是有爵位的#-666aa;。为什么没有爵位的#-666aa;也扶杖呢?因为他是嫡子,担任丧主,主持丧礼。为什么不担任丧主的人也有扶杖的呢?因为他们虽不是嫡子,但为父母之丧哀痛太甚以致病,要用杖来扶持病体。童子为什么不扶杖呢?因为童子无知,不能哀痛致病。妇人为什么也有不扶杖的呢?那是因为这些妇人与死者的关系较疏远,也不能哀痛致病。绞带是用麻绳做的带。丧冠,下面有麻绳做的缨条和它相连缀,冠布上的褶绉一律缝向右边。制丧冠用六升布,丧冠的毕是缝在武的外边的,制丧冠的布要经过捶洗,但捶洗时不用加灰。制衰用三升布。草鞋就是草菲,编这种草鞋收头时一律将余头露在外边。孝子要住在倚庐中,卧草苫,枕土块,哀痛就哭,不分昼夜,没有定时。孝子只吃稀粥,早上吃一溢米,晚上吃一溢米,睡觉时也不脱首绖和腰绖。到虞祭之后,盖庐的草苫可以稍加修剪,原来放置在地上的楣也可以用柱子顶起来,睡觉时可以铺席,可以吃粗糙的饭食,饮水,每天早上哭一次,晚上哭一次就行了。到举行过练祭之后,就可以住在外边用砖垒的小草屋里了,并可开始吃蔬菜瓜果,吃素餐,想哭就哭,没有固定的时间。

原文翻译

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传曰)斩者何?不缉也。苴绖者,麻之有生僻字_古文自编28344号者也。苴绖大搹,左本在下,去五分一以为带。齐衰之绖,斩衰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大功之绖,齐衰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小功之绖,大功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缌麻之绖,小功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苴杖,竹也。削杖,桐也。杖各齐其心,皆下本。杖者何?爵也。无爵而杖者何?担主也。非主而杖者何?辅病也。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妇人何以不杖?亦不能病也。绞带者,绳带也。冠绳缨条属,右缝。冠六升,外毕,锻而勿灰。衰三升。菅屦者,菅菲也,外纳。居倚庐,寝苫枕块,哭昼夜无时。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寝不说绖带。既虞,翦屏柱楣,寝有席,食疏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练,舍外寝,始食菜果,饭素食,哭无时。

#-666hh;。用裁割后不缝边的布做衰裳,用麻做首绖和腰绖,用竹做哀杖,用麻做绞带,丧冠用麻绳做冠缨,穿草鞋,这样一种丧#-666hh;,(传曰)斩是什么意思?斩是说裁割后的布不缝边。苴绖,是用结子的麻做的首绖和腰绖。首绖的粗细为#-666aa;手的一握。用作首绖的麻要使麻根的一端置于头的左侧,并使麻根被压在麻稍的下边,首绖的粗细减少五#-666dd;之一就是斩衰的腰绖。齐衰的首绖和斩衰腰绖的粗细一样,齐衰首绖的粗细减少五#-666dd;之一就是齐衰的腰绖。大#-666ii;的首绖和齐衰腰绖的粗细一样,大#-666ii;首绖的粗细减少五#-666dd;之一就是大#-666ii;的腰绖。小功的首绖和大功腰绖的粗细一样,小功首绖的粗细减少五分之一就是小功的腰绖。缌麻的首绖和小功腰绖的粗细一样,缌麻首绖的粗细减少五分之一就是缌麻的腰绖。苴杖是用竹做的。削杖是用桐木做的。杖的#guoxue666-com;度与#-666hh;丧者的心齐,两种杖都是使根的一端在下。服丧者为什么要扶杖呢?因为服丧者是有爵位的#-666aa;。为什么没有爵位的#-666aa;也扶杖呢?因为他是嫡子,担任丧主,主持丧礼。为什么不担任丧主的人也有扶杖的呢?因为他们虽不是嫡子,但为父母之丧哀痛太甚以致病,要用杖来扶持病体。童子为什么不扶杖呢?因为童子无知,不能哀痛致病。妇人为什么也有不扶杖的呢?那是因为这些妇人与死者的关系较疏远,也不能哀痛致病。绞带是用麻绳做的带。丧冠,下面有麻绳做的缨条和它相连缀,冠布上的褶绉一律缝向右边。制丧冠用六升布,丧冠的毕是缝在武的外边的,制丧冠的布要经过捶洗,但捶洗时不用加灰。制衰用三升布。草鞋就是草菲,编这种草鞋收头时一律将余头露在外边。孝子要住在倚庐中,卧草苫,枕土块,哀痛就哭,不分昼夜,没有定时。孝子只吃稀粥,早上吃一溢米,晚上吃一溢米,睡觉时也不脱首绖和腰绖。到虞祭之后,盖庐的草苫可以稍加修剪,原来放置在地上的楣也可以用柱子顶起来,睡觉时可以铺席,可以吃粗糙的饭食,饮水,每天早上哭一次,晚上哭一次就行了。到举行过练祭之后,就可以住在外边用砖垒的小草屋里了,并可开始吃蔬菜瓜果,吃素餐,想哭就哭,没有固定的时间。

【原文注释】

〔1〕斩衰裳:斩,谓裁割布料如用刀斩般粗糙,且寓痛甚之意。衰,音cuī,凡#-666hh;,上曰衰,下曰裳。

〔2〕苴绖、杖、绞带:即苴绖、苴杖、苴绞带。苴,音jū,是一种结子的麻。绖,音dié,是缠在头上和腰间的麻孝带:在头曰首绖,在腰曰腰绖。苴杖,谓竹杖,即以苴竹为杖。苴绞带,是一种用苴麻做的孝带,系在腰间,用以束身。

〔3〕绳缨:用麻绳做冠缨。

〔4〕菅屦者:菅屦,茅草鞋。者,在此起提顿作用,用以引起下文。

〔5〕:这是战国时#-666aa;所作以解释《丧#-666hh;》的文字。

〔6〕:缝。

〔7〕生僻字_古文自编28345号:音fén。麻子。

〔8〕苴绖大搹,左本在下:搹,音è,犹握。本,麻根。案首绖是用两股麻纠#-666ff;而成,纠合时应将麻根的一端置于头的左侧,而将麻的末端加在麻根之上,使麻根在下,即所谓左本在下。

〔9〕:指斩衰的腰绖。

〔10〕齐衰:齐,音zī。案齐衰及下大#-666ii;、小功、缌麻,是依次递轻的丧#-666hh;等级名,详后。»

〔11〕削杖,桐也:即削桐木为杖。

〔12〕爵也:案谓有爵之#-666aa;必有德,故能为父母哀痛而致病,故许其以杖扶病。

〔13〕担主:即担任丧主,主持丧事。

〔14〕非主而杖者何?辅病也:非主而杖者,指嫡子以外的众子,因其为父母丧痛同,故亦须以杖辅病。

〔15〕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因为童子无知,哀痛不能致病,故无须扶杖。

〔16〕妇人:此指主妇以外的妇#-666aa;,恩义疏者。»

〔17〕绳带:即绞带,是以麻绳为带。

〔18〕冠绳缨条属:属,连缀。案丧冠的形制,是用一条麻绳,从前额绕到后项,在后项相交而过,再向前绕到头的左右两侧,在当耳处缝缀住,这个围绕头部的绳圈叫做武,也就是冠圈,多余的部#-666dd;则垂下而为缨。又用一条宽二寸的布,从武的前端覆至后项,是为冠梁,亦简称冠,而使武缝缀在冠上。

〔19〕右缝:案冠梁上有三道褶绉,褶绉都是折向右缝的。

〔20〕冠六升:案布八十缕为升,六升则四百八十缕,此缕数即径线的密度。古代布幅宽二尺二寸,升数愈多,则布愈细密。

〔21〕外毕:案斩衰冠的冠梁与冠圈(即武)的连缀法,是将冠布的前后两端多余的部#-666dd;,从冠圈里侧向外,再反折上来缝在冠圈上,这反折上来的部分就叫做毕。这种向外反折的缝法,就叫做外毕。

〔22〕锻而勿灰:锻,此指用棒槌捶洗。加灰捶洗,可使布色白;然此冠布捶洗时则无须加灰。

〔23〕:即丧屦(鞋)。

〔24〕倚庐:即倚墙为庐,遂以为名。倚庐建于大门内、寝门外之东墙下。

〔25〕寝苫枕块:苫,原误作“苦”。寝,卧。块,土块。

〔26〕:音huò,饮。

〔27〕:二十两曰溢,相当于米的一又二十四#-666dd;之一升。案当时的两与升究竟多大,今已很难确考。

〔28〕既虞,翦屏柱楣:虞,是死者葬后,对死者进行祭祀的祭名(详《士虞礼》)。屏,指盖在庐上面的草苫。楣,指搭庐时置于地、距墙五尺而与墙平行之木。案庐的形制,置一木横于墙下,去墙五尺,叫做楣。楣上立五椽,斜倚东墙,上面盖上草苫,南北两面也用草苫遮蔽,而向北开一门,庐中可容半席。虞祭之后,丧礼渐轻,庐的形制也改变了:将原来卧地之楣两端用柱顶起来,庐即成一小方屋形,这就叫做柱楣,门也改为向西开;原来不修剪的草苫,现在也可以稍作修剪,这就叫做翦屏。

〔29〕疏食:谓食粗糙的饭食。

〔30〕既练,舍外寝:练,是父母去世后十一个月所举行的祭祀,因为这时可穿练(即加灰捶洗)过的白色的布帛做的孝衣,故名。舍,宿。寝,室。此室是砖垒成的小草屋,不涂泥,不加修饰,仅用白垩土涂墙,故又名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