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汉纪 » 汉纪二十七 > 汉纪二十七 翻译 > 第2节

汉纪二十七 翻译 第2节

哀帝假托傅太后的遗诏,让太皇太后下令给丞相、御史,要他们给董贤增加采邑二千户,并赐予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封国采邑。王嘉将诏书封起来退还,同时上密封奏书劝说道:“我听闻爵位、俸禄、土地,是上天拥有的。《书经》说:‘皇天命令有德之人身居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位,穿显示尊卑的五种色彩的服装,图案也都不同!’君王代替上天给人赐予爵位,应当特别谨慎。划分土地分封采邑,要是处理不当的话,那么民心不服,百姓的怨气感动阴阳,就会使陛下身体的病痛加重。如今陛下龙体久不痊愈,这是我内心所担心的事情。高安侯董贤,是奸邪的弄臣,陛下赐予他所有的爵位,让他显贵,竭尽财货赏赐他,让他富有,损害圣上的利益去宠信他,君王的权威已经遭到削弱,国库的积蓄已经枯竭,还只恐不够。财产都是百姓创造的,孝文帝想修建露台,因为看重那耗费百金的修建费用而克制自己没有建造。现在董贤却散发国家的赋税来布施私人的恩惠,甚至一家就可以获得千金的赏赐,古往今来显贵的大臣,还从没有过这样的。关于董贤的流言流传四方,人们全都憎恨他。俗话说:‘千夫指责的话,就算没病也会死去。’我常常为他感到寒心。如今,太皇太后按照永信傅太后的遗诏,而给丞相、御史下诏,要给董贤增加采邑人户,赏赐三位侯爵封国,臣王嘉十分不解。山崩、地震、日食,同时在正月初一发生,这都是上天由于阴侵阳而预示的告诫啊。前段时间,董贤已经又一次封爵,傅晏、傅商也再次更换封国采邑,郑业则利用私情强行求取,陛下所施的恩惠已经太厚了,他们还是恣意求索,不知道满足,这已经大大伤害了尊崇傅太后的本意,无法对天下人公布,为害够大的了!臣属骄横,就会诬蔽主上,导致阴阳失调,阴气阳气彼此冲突,损伤身体。陛下卧病久久不能痊愈,还没有立继承人,应当考虑让万事步入正轨,顺应上天和人民的心意,以求得上天的庇佑,怎么能够忽视自身康健而放纵意志,不顾及高祖创业的勤劳艰辛,留下所建立的法制,要使它流传久远呢!臣谨将诏书封还,不敢显露被他人看到。并不是因为爱惜生命而不敢以违逆诏旨之法自劾,实在是害怕天下人知道,所以不敢弹劾自己的罪状。”

当初,廷尉梁相调查审理东平王刘云一案的时候,冬月仅余二十天,但是梁相心中怀疑刘云一案是冤案,供辞存在不实之处,所以上奏哀帝,请求将一干人犯押解到长安,改由公卿再加审查。尚书令鞫谭、仆射宗伯凤觉得可以批准。哀帝则认为,梁相等人都是因为看到皇上病情没有好转,有所顾虑而观望天子和诸侯王,存有二心,希望刘云一案侥幸拖过今冬,那么就可以减刑免死,没有讨伐贼寇、痛恨奸邪、为主上复仇的忠心,因此免除梁相等人的官职,全部贬为庶民。几个月之后,大赦天下,王嘉就推荐说:“梁相等人都德才兼备,圣明的君主对于臣下总是记录功劳、抹掉过失,我私下替朝廷怜惜这三个人。”奏书呈上,哀帝怒火中烧。过了二十多天,王嘉将给董贤增加封国采邑的诏书封还,于是哀帝大怒,召王嘉到尚书那儿,尚书指责他:“梁相等人前段时间犯下对天子不忠之罪,罪恶显著,人所周知,那时候你也曾自我弹劾;如今却又称赞他们,说‘为朝廷怜惜他们’,这是什么缘故?”王嘉摘掉官帽请罪。

哀帝将此案交给将军以及当时朝中官员讨论。光禄大夫孔光等弹劾王嘉说:“王嘉迷乱国家,欺骗主上,大逆不道,请派谒者召王嘉到廷尉,关入诏狱。”议郎龚等认为:“王嘉的奏言前后不一致,应当取消爵位采邑,免去官职,贬为庶民。”永信少府猛等认为:“尽管王嘉的罪名应当依法处罚,但是将大臣捆住头发,带上刑具,裸露身子,鞭笞拷问,这并非是尊重国家、褒美宗庙的做法。”哀帝没有听从猛的劝告,诏令使者:“凭谒者的符节,召丞相至廷尉诏狱接受审问。”

使者来到丞相府,丞相府的掾、史等官员哭泣不已,一起调好毒药请王嘉喝,王嘉不肯喝。主簿说:“将相不对执法官自述冤屈,这种做法世代相传,已经成为惯例,君侯应该自杀!”使者严肃地坐在府门中,主簿又一次上前递上毒药。王嘉拿起杯子丢到地上,对相府官员们说:“丞相我有幸身居三公,要是奉职不周,辜负了国家,应当在都市上受死,显示给百姓看。丞相难道是小儿妇女吗!为何要服毒而死!”于是王嘉穿好官服,出来会见使者,再次跪拜接受诏书;之后坐上小吏坐的小车,拿掉车篷,摘掉官帽,跟随使者到了廷尉官衙。廷尉收了王嘉的丞相以及新甫侯印信绶带,将他捆起来,押送至都船诏狱。哀帝得知王嘉活着去见廷尉,十分生气,派将军以下官员以及五名二千石官员一同审问。官员询问王嘉的时候,他回答说:“审查案件的人,希望获得事情的真相。我看梁相等过去审查东平王一案的时候,并不觉得刘云不该处死,只是希望公卿参与审讯,以表示慎重,的确看不出他们有内外顾望存在二心、阿谀逢迎刘云的罪状,后来他们又有幸蒙受恩德获得大赦。梁相等全是优秀的官吏,我是为国惜才,并非偏袒他们三人。”狱吏说:“要是这样,那你怎么会有罪?你还是有负国的行为,不是平白入狱的。”狱吏逐渐开始侵犯侮辱王嘉,王嘉仰天长叹说:“我有幸得以担任丞相,但是不能推荐贤能,斥退奸邪,所以犯有负国之罪,即使死了,也抵偿不了罪责。”狱吏询问贤者以及奸邪者的名字,王嘉说:“贤者,前丞相孔光、前大司空何武,但是不能推举引进他们;恶者,高安侯董贤父子奸邪乱朝,但是却没能黜退他们。臣罪应死,死无所憾!”王嘉被关押在监狱二十多天,不吃东西,吐血而亡。

没过多久,哀帝见到王嘉的供词,思考他的话,恰好御史大夫贾延被免去官职,因此在夏季五月乙卯日,委任孔光为御史大夫。秋季七月丙午日,再提拔孔光为丞相,恢复他之前博山侯的爵位;又委任氾乡侯何武为御史大夫。哀帝这才知道,孔光之前被罢官,并非真的有罪,而是自己所亲近的那些臣子诋毁孔光导致的,于是说:“傅嘉之前为侍中,诋毁仁义智慧贤能的人,陷害大臣,让杰出的人才长时间失去官位,如今免去傅嘉的官职,贬为庶民,遣回原郡。”

八月,调任何武为前将军。辛卯日,委任光禄大夫彭宣为御史大夫。

司隶鲍宣因为折辱丞相、关闭大门拒绝使者,没有臣子之礼而获罪,被免去死罪,而减为剃掉头发并用铁圈束缚脖子的刑罚。

大司马丁明向来敬重王嘉,为他的死感到怜惜。九月乙卯日,哀帝颁布策书,免去丁明的官职,命他返回宅第。

冬季十一月壬午日,委任前定陶国太傅、光禄大夫韦赏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己丑日,韦赏去世。

十二月庚子日,委任侍中、驸马都尉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委任策书上说:“立你为三公,作为汉朝的辅佐!我一直知道你的忠心,能够匡正众事,忠诚地坚守中庸之道!”当时董贤年仅二十二岁,尽管身为三公,但是常常在宫中服侍,负责尚书事务,百官一定要通过董贤才能够奏事。哀帝又因为董贤的父亲卫尉董恭不适合处在卿的位置,就将他提拔为光禄大夫,官秩为中二千石;董贤的弟弟董宽信,代替董贤为驸马都尉。董氏亲戚都成为侍中、诸曹,可以定期觐见皇帝,宠爱在丁氏、傅氏两家之上。

当初,丞相孔光担任御史大夫时,董贤的父亲董恭为御史,要侍奉孔光。等到董贤成为大司马,和孔光同为三公。哀帝故意让董贤私底下去拜访孔光。孔光向来恭谨小心,知道皇上要宠信董贤,等到得知董贤快来了,孔光安排警戒,将官服穿好、官帽戴上,走出大门迎接等候,看到董贤的车队,才退进大门,董贤来到中门,孔光步入客厅,等到董贤下车后,孔光就出来,拜见、迎送的礼节十分恭敬周到,不敢用招待同等地位宾客的礼仪来招待董贤。哀帝听说后,心中十分高兴,立即任命孔光的两个侄子为谏大夫、常侍。自此,董贤的权势和天子相等了。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