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三十二 翻译 第2节
赤眉军行进到华阴,军队中有一个齐郡的巫师,经常击鼓舞蹈祭祀城阳景王,巫师狂妄地说:“景王大怒说:‘应当做天子,为何做盗贼!’”有嘲笑巫师的人就会生病,全军因此惊恐骚动。方望的弟弟方阳劝樊崇等人说:“现在将军拥有百万部众,面向西边的帝王都城,却没有相应的称号,被人称为盗贼,不能长久维持下去。不如拥立一位刘姓宗室,仰仗天子的名义诛杀讨伐,以此发号施令,谁敢不服从!”樊崇等人认为有道理,而巫师的言辞也越来越厉害。军队向前行进到郑县,于是共同商议说:“现在已经逼近长安,而鬼神的旨意也是这样,应当寻找一位刘姓宗室共同尊他为皇帝。”
在此之前,赤眉军经过式县,劫持原式侯刘萌的儿子刘恭、刘茂、刘盆子三人随军。刘恭年少时学习《尚书》,跟随樊崇等人在洛阳投降更始帝,重新被封为式侯,担任侍中,后来到长安。刘茂和刘盆子留在军中,隶属于右校卒史刘侠卿,负责放牛。等到樊崇等人想要拥立皇帝时,在军中寻找城阳景王的后代,找到七十多人,其中只有刘茂、刘盆子和前西安侯刘孝的血统最为亲近。樊崇等人说:“听说古时候天子亲自领兵称为上将军。”于是在一片木简上写符命“上将军”三个字,又把两片未写字的木简也放在竹筒中,在郑县北郊修筑坛场,祭祀城阳景王,各位三老、从事都聚会到此。请刘盆子等三人居中站立,按照长幼顺序抽取竹筒里的木简。刘盆子年龄最小,最后抽,抽中了写有符命的木简,众将领都向他称臣,然后下拜。刘盆子当时十五岁,披着头发,光着双脚,穿着破衣服,脸红流汗,看见众人跪拜,害怕得要哭出来。刘茂对他说:“把符命藏好!”刘盆子却马上把木简咬断,扔掉了。以他的名义任命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逢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其他人全部被任命为卿、将军。刘盆子虽被拥立,但是每天早晚还要叩拜刘侠卿,他时常想到外面去和牧童嬉戏。刘侠卿生气地制止他,樊崇等人也不再来问候探视。
秋季七月辛未日,光武帝派使者带着符节任命邓禹为大司徒,封为酂侯,食邑一万户。邓禹当时二十四岁。又商议选任大司空,光武帝根据《赤伏符》所说的“王梁主卫作玄武”,在丁丑日任命野王县令王梁为大司空。又想要按照谶文的指示任命平狄将军孙咸代理大司马,众人都不高兴。壬午日,任命吴汉为大司马。
当初,更始帝任命琅邪人伏湛为平原太守。当时天下兵乱四起,只有伏湛独自安闲,安抚百姓。门下督为伏湛谋划起兵的事,伏湛将他逮捕处斩。于是官民信赖他,平原境内仰仗着他得以保全。光武帝征召伏湛担任尚书,让他负责勘定旧有典章制度。又因为邓禹率军西征,任命伏湛为司直,代理大司徒。光武帝每次外出征战,经常留伏湛镇守后方。
邓禹从汾阴渡过黄河,进入夏阳。更始帝的左辅都尉公乘歙率领十万部众与左冯翊的军队在衙县一同抗拒邓禹。邓禹再次打败敌军。
宗室刘茂在京县、密县聚集兵众,自称厌新将军,攻下颍川、汝南,部众达到十几万人。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强弩将军陈俊攻打他。刘茂前来投降,被封为中山王。
己亥日,光武帝来到怀县,派耿弇、陈俊驻扎在五社津,防备荥阳以东的各方势力。又派吴汉率领建义大将军朱祜等十一位将军,将朱鲔围困在洛阳。八月,光武帝前往河阳。
李松从掫县领兵返回,跟随更始帝和赵萌在长安共同攻打王匡、张卬。接连交战一个多月,王匡等人败逃,更始帝迁居到长信宫。
赤眉军到达高陵,王匡、张卬等人出迎投降,于是共同联合进攻长安东都门。李松出城应战,赤眉军生擒李松。李松的弟弟李况担任城门校尉,他打开城门放入赤眉军。九月,赤眉军进入长安。更始帝独自骑马逃走,从厨城门出长安。式侯刘恭由于赤眉军拥立他的弟弟,就把自己绑缚起来关进诏狱。听说更始帝兵败逃跑,他才出狱,去见定陶王刘祉。刘祉为他除去身上的刑具,一同到渭水之滨追随更始帝。右辅都尉严本,担心失去更始帝之后被赤眉军诛杀,就挟持更始帝到高陵。严本率兵守卫,其实是把更始帝包围看管起来。更始帝的文武官员全部投降了赤眉军,只有丞相曹竟没有投降,持剑与敌人格斗而死。
辛未日,光武帝下诏封更始帝为淮阳王,无论官吏或百姓敢有伤害他的,罪行与大逆一样,把他送到官府的封为列侯。
当初,宛县人卓茂,宽厚仁德谦恭爱人,恬淡坦荡乐守圣道,方正充实不作华丽的修饰,立身处世于清浊之间,从年少到年老,从没有跟别人争执过,同乡和朋友,虽然品行才干与卓茂不同,但是都尊敬爱慕他。他在哀帝、平帝期间担任密县令,把百姓视为自己的儿女,推行善政教化百姓,口中没有恶言,官民亲近爱戴他,不忍心欺骗他。曾有一个人上告卓茂部下的亭长接受了他送的米和肉。卓茂说:“是亭长向你索要的,或是你有事求他而馈赠给他的,还是平时有恩惠情义而送给他的呢?”那人说:“是我前去送给他的。”卓茂说:“你送去他接受了,为什么还要上告呢?”那人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让百姓不害怕官吏,官吏也不索取百姓的东西。现在我害怕官吏,所以送东西给他。官吏最后接受了,所以我就来报告了。”卓茂说:“你一定是个德行浅薄的小民了。人能够聚集在一起居住而秩序不紊乱,不同于禽兽的原因,就在于有仁爱礼义,知道相互尊重。你却不想修身养性,难道你能够远走高飞,脱离人间吗!不过官吏也不应当仰仗权力强求索取。亭长向来是一位优秀的官吏,每年按时送他一点东西,是符合礼制的。”那人说:“假如这样,法律为什么禁止呢?”卓茂笑着说:“法律设立行为的规范,礼顺应人之常情。现在我用礼教导你,你一定没有怨恨恶感。我用法律惩罚你,你又能怎么办呢?同一个衙门,罪过小的可以论罪,罪过大的可以杀头。暂且回去想想。”当初,卓茂到密县上任,在政务上除旧立新,官民嘲笑他,邻城的人听说以后都讥笑他没有才干。河南郡又为密县设置了一位县令。卓茂并不感到厌恶,照常办公。几年间,他的教化广为推行,路上没人捡走别人遗失的物品。他升任京部丞,密县的老少乡亲都流着眼泪追随送行。到王莽摄政时,卓茂因病辞官回乡。光武帝登上帝位,首先寻访卓茂,当时卓茂已经七十多岁了。甲申日,光武帝下诏书说:“名誉冠绝天下的人,应当接受丰厚的奖赏。现在任命卓茂为太傅,封为褒德侯。”
臣司马光说:孔子说“举用有德之人教化才能不足的人就可以使人们相互劝勉”,所以虞舜举用皋陶,商汤举用伊尹,而使不仁之人远去,是因为这两人品德高尚的缘故。光武帝刚即位,群雄争夺天下,四海之内像鼎中的沸水一样,那些冲锋陷阵的将领,能谋善辩的士人,正为世人所看重,可是只有光武帝能起用忠诚笃厚的大臣,表彰奉公守法的官吏,提拔隐居山野的人,把他们安置在公卿的首位,他当然可以光复汉室,国家长治久安,是因为他知道首先要做的事情并且能抓住要领的缘故。
众将领包围洛阳达几个月,因为朱鲔的坚固防守而无法攻下。光武帝因为廷尉岑彭曾经是朱鲔的校尉,就派他前去劝说朱鲔。朱鲔在城上,岑彭在城下,向他陈述利害。朱鲔说:“大司徒被害时,我曾经参与谋划,又劝说更始帝不要派萧王北伐,确实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所以不敢投降!”岑彭返回,向光武帝如实禀报。光武帝说:“做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仇怨。朱鲔现在如果投降,连官职和爵位都能保住,更何况是免遭惩罚呢!有黄河水在此作证,我决不食言!”岑彭又前去转告朱鲔。朱鲔从城上放下绳索说:“如果你说的是真的,可以拉绳子上来。”岑彭走向绳索想要登城,朱鲔看到他的诚意,就答应投降了。辛卯日,朱鲔将自己反绑起来,和岑彭一同来到河阳。光武帝解开他身上的绑绳,召见了他,又让岑彭连夜送他返回洛阳城中。第二天清晨,朱鲔和苏茂等人带领全部兵众出城投降。光武帝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封为扶沟侯。朱鲔后来担任少府,封爵世代相传。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