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三十五 翻译 第2节
十二月辛卯日,扬武将军马成代理大司空。
这一年,参狼羌部落和其他羌部落侵犯武都,陇西太守马援打败敌军,一万多人投降,于是陇右地区平安无事。马援以展示恩德信誉为要务,宽容对待下级,任用官吏人尽其责,自己只是总揽大局,而宾客故旧每天都挤满大门。各部门有时向他报告外面的公事,马援就说:“这是丞、掾的职责,哪里值得麻烦我!可怜一下我这老头子,让我可以游乐。如果豪强大族侵犯小民,或者狡猾的官吏不遵守法令,这就是太守的职责了。”邻县曾有人报仇,官民震惊地传言羌人反叛,百姓跑到城内。狄道县长登门拜访,请求关闭城门调发军队。马援当时正在和宾客喝酒,大笑说:“羌人怎么敢再来侵犯我郡?告诉狄道县长,返回县里守在官舍,实在太害怕,可以伏在床下。”后来情况逐渐稳定,全郡人都佩服马援。
朝廷下诏:“边疆官吏如果没有力量出战就采取守势,追击敌人要估量敌人的情况,不要拘泥于逗留法。”
山桑节侯王常、牟平烈侯耿况、东光成侯耿纯都去世了。耿况病重时,光武帝多次亲临探视,又任命耿弇的弟弟耿广、耿举同时担任中郎将。耿弇兄弟六人,都身佩青紫色印信绶带,却能做到探视病情服侍用药,世人以此为荣耀。
卢芳和匈奴、乌桓的军队联合,多次侵犯边境。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杜茂等人率军镇守北方边境,修整飞狐道,修筑堡垒,修建烽火台,共与匈奴、乌桓交战大小几十上百次,始终不能取胜。
光武帝诏令窦融和五郡太守入京朝觐。窦融等人接到诏令后动身,属吏和宾客跟随前往,车队有一千多辆,马牛羊遍布原野。抵达以后,窦融来到城门,奉上印信绶带。光武帝诏令使者发还侯爵印信绶带,予以接见,赏赐和恩宠,轰动京师。不久朝廷就任命窦融为冀州牧,又任命梁统为太中大夫,姑臧县令孔奋为武都郡丞。姑臧在河西最为富饶,天下还没有平定,士人大多不修持操守,在县里做官的未满几个月,就积累起大量财富。孔奋在任四年,努力践行清正廉洁之道,被众人所讥笑,认为他身在油脂之中却不能滋润自己。到他随窦融入京朝觐时,各郡守、县令的钱财货物装满好几车,遍布山川湖泽。只有孔奋没有财产,只乘坐一辆车上路。光武帝因此而奖赏他。
光武帝任命睢阳县令任延为武威太守。光武帝亲自接见,告诫他说:“好好事奉长官,不要丢掉名誉。”任延回答说:“我听说忠诚的臣子与别人不和睦,与别人和睦的臣子不忠诚。履行正道一心为公,是臣子的节操。如果下级对上级随声附和,不是陛下的福分。陛下说要好好事奉长官,我不敢遵守诏令。”光武帝叹息说:“你说得对。”
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
春季正月庚申日,大司徒侯霸去世。
戊子日,光武帝下诏说:“各郡国进贡山珍海味,命令太官不要再接受。远方进献的用于宗庙祭祀的食物,就依照旧例。”当时外国有进献良马的,一天可以行走千里。又有人进献宝剑,价值相当于百金。光武帝下诏把宝剑赏赐给骑兵,将良马用于驾鼓车。光武帝向来不喜欢听音乐,手中不持珍珠宝玉。曾有一次外出狩猎,光武帝车驾在夜里返回,上东门候汝南人郅恽闭门不开。光武帝命令随从在门缝间和郅恽见面,郅恽说:“灯火太远。”最终没有接受诏命。光武帝于是返回,从东中门进城。第二天,郅恽上书进谏说:“从前周文王不敢沉溺于游猎,用正道对待天下万民。可是陛下远赴山林打猎,夜以继日,这对社稷和宗庙有什么好处呢!”奏章呈上后,光武帝赏赐郅恽一百匹布,将东中门候贬降为参封县尉。
二月,光武帝派捕虏将军马武屯驻虖沱河来防备匈奴。
卢芳进攻云中,久攻不下。卢芳的将领随昱留守九原,想要胁迫卢芳投降汉朝。卢芳得知后,和十几名骑兵逃入匈奴,他的部众都归属随昱,随昱于是来到京师投降。朝廷下诏任命随昱为五原太守,封为镌胡侯。
朱祜上奏:“古时候臣子受封,不加王爵。”丙辰日,光武帝诏令长沙王刘兴、真定王刘得、河间王刘邵、中山王刘茂都降爵为侯。丁巳日,改封赵王刘良为赵公,太原王刘章为齐公,鲁王刘兴为鲁公。这个时候,宗室和封国被撤销而由后世继承爵位的共有一百三十七人。富平侯张纯,是张安世的四世孙,经历过王莽时代,由于敦厚谨慎守法而保全了此前的封爵。建武初年,张纯率先来归附,依旧为侯。于是有关部门上奏:“列侯中非刘姓宗室的不应恢复封国。”光武帝说:“张纯充当宿卫已经十几年了,不要废除。”改封他为武始侯,以半个富平县为食邑。
庚午日,光武帝封绍嘉公孔安为宋公,封承休公姬常为卫公。
三月辛未日,光武帝任命沛郡太守韩歆为大司徒。
丙子日,代理大司空马成再次担任扬武将军。
吴汉从蜀地整军返回,来到宛县,光武帝下诏准许他回家上坟,赏赐粮食二万斛。夏季四月,吴汉回到京师。于是光武帝举行盛大宴会犒赏将士,有功之臣增加食邑改封爵位的共有三百六十五人。外戚、恩泽受封的有四十五人。封邓禹为高密侯,食邑四个县;封李通为固始侯,贾复为胶东侯,食邑各六个县;其他人封邑各有等差。已经死去的功臣就加封他们的子孙,或改封他们的宗族旁支。
光武帝在军中时间很长,厌倦战事,并且知道天下人疲惫贫困,希望得到休息,自从陇、蜀平定之后,没有危急情况,就不曾谈论过军事。皇太子曾询问打仗的事,光武帝说:“从前卫灵公询问战阵的事,孔子不予回答。这不是你应该问的。”邓禹、贾复知道光武帝要放下武器,修持文教,不希望功臣在京师手握重兵,于是交出军权,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光武帝也为功臣考虑,想要保全他们的爵位和封地,不让他们在任职期间犯错误,于是撤销左、右将军的官职。耿弇等人也交出大将军、将军的印信绶带,都以列侯的身份返回自己的宅第,加授特进的头衔,定期参加朝会。
邓禹平日里的操行就淳美无缺,有十三个儿子,让他们各自研习一种儒家经典,严格治家,教育子孙,都能作为后世效法的榜样。日常费用来自封地的赋税,不从事其他产业谋利。
贾复为人刚强坚毅而端方正直,多有高远宏大的志节。他回到自己的宅第以后,关起大门来修养威严持重的气度。朱祜等人举荐贾复做宰相,光武帝责成三公整顿官吏制度,所以功臣一并不予任用。这个时候,列侯中只有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三人和三公九卿参与商议国家大事,恩宠特别优厚。光武帝虽然控制功臣,但是对他们往往能大度包容,原谅他们的小过失。远方进贡珍味美食,一定先赏赐所有诸侯,而太官却没有剩余。所以都能保全他们的爵位和俸禄,没有被诛杀和贬谪的。
益州送来公孙述的盲乐师、用于祭祀的乐器、有用五采鸟羽装饰车盖的车子、天子车驾,至此帝王用于重大仪式的器物才开始完备。当时战事已经平息,天下没有那么多事情,公文的往来和差役的调遣,力求从简从少,只有从前的十分之一。
甲寅日,朝廷任命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窦融由于自己不是旧臣,一旦进入朝中做官,职位在功臣之上,每次朝会进宫拜见,容貌和语气,都谦卑到极致,光武帝为此更加亲近厚待他。窦融小心谨慎,内心长久不安,多次请求辞去职爵,他上疏说:“我有儿子,每天早晚以儒家经典教导他,不让他观看天文,翻阅谶书,确实只想让他敬畏职事,恭顺地持守正道,不希望他有太大的才能,何况竟要把相邻多座城池的广大土地传给他,让他享有已故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呢!”因此他又请求在空闲时进见光武帝,没有被准许。后来有一次退朝,窦融在坐席后面徘徊,光武帝知道他想要辞让官职,就派身边的人传旨催他离开。几天以后,光武帝见到窦融,对他说:“那天我知道你想要辞让官职,返回故土,所以让人告诉你天热暂且自寻方便。今天相见,应该谈论别的事情,不要再说辞官了。”窦融不敢再提这件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