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汉纪 » 汉纪三十七 > 汉纪三十七 翻译 > 第2节

汉纪三十七 翻译 第2节

北匈奴虽然派使者入朝进贡,但是侵扰劫掠不断,边关的城门在白天也要关闭。明帝同群臣商议派使者回报匈奴来使的事情,郑众上疏劝谏说:“我听说北匈奴单于要挟汉朝派出使者原因,是想要离间南匈奴单于的部众,坚定西域三十六国对北匈奴的忠心。他还会散布与汉朝和亲的消息,向邻近的敌国夸耀,让西域想要归顺汉朝的国家拘谨而犹豫,使怀念故土的人对中原失去希望。汉朝使者到达那里,单于就表现得傲慢而自以为是。如果再派使者前去,匈奴一定会自认为计谋得逞,单于的群臣中反对与汉朝为敌的人也不敢再说话了。像这样,南匈奴的忠心就会动摇,乌桓也会产生异心了。南匈奴单于长期居住在内地,对我们的情况都很了解,万一和汉朝决裂,立即就会成为边境的祸害。现在幸亏有度辽营的大军在北部边疆宣扬威德,即使我们不派使者回报,他们也不敢作乱。”明帝没有采纳,又派他出使北匈奴。郑众趁机进言:“我此前奉命出使,由于不肯叩拜匈奴,单于心生愤恨,派兵把我围困起来。现在我再次领命前往,一定会遭到羞辱,我实在不忍心手持大汉符节对匈奴独自下拜。如果能让匈奴最终称臣归顺,也会有损大汉的国威。”明帝不听。郑众不得已,只好出发了,他在路上接连上书辩驳。明帝下诏严厉责备郑众,把他追回,囚禁在廷尉的监狱。后来赶上大赦,郑众才回到家中。后来明帝会见北匈奴的来客,听说郑众与单于因为礼仪相争的情况,就再次征召郑众担任军司马。

九年(丙寅,公元66年)

夏季四月甲辰日,朝廷诏令司隶校尉、部刺史每年各从任职三年以上、考绩最优秀的县级地方长官中选拔一人,让他与呈报年终考绩的官员一同进京,对于考绩最差的也要上报朝廷。

这一年,粮食大丰收。

明帝赐给皇子刘恭灵寿王的爵号,赐给刘党重熹王的爵号,都没有封国。

明帝尊崇提倡儒家学说,从皇太子、诸王侯和大臣的子弟、功臣的子孙,没有不学习儒家经典的。明帝还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的儿子们在南宫设立学校,他们被称为“四姓小侯”。明帝替他们安排讲解五经的老师,寻找选拔很有学问的人教授他们。包括期门、羽林的将士,都命令他们要通晓《孝经》大义。匈奴也派遣贵族子弟到汉朝学习。

广陵王刘荆又召来相面的术士并对他说:“我的相貌和先帝很像,先帝三十岁时得以统治天下,我今年也三十岁了,可以起兵吗?”相面的人向官员告发此事。刘荆感到恐慌,把自己关在监狱里。明帝对他特别施以恩典,不对这件事进行深究,下诏不许他统治封国的官员和百姓,只能继续享用租税收入,同时命令国相、中尉对他严密监护。刘荆又让巫师祭祀、诅咒。明帝诏令长水校尉樊生僻字_古文自编10731号等人联合审理这个案子,审判结束后,樊生僻字_古文自编10732号等人上书请求处死刘荆。明帝生气地说:“各位因为广陵王是我的弟弟,就想要杀死他。如果他是我的儿子,各位还敢这样做吗?”樊生僻字_古文自编10733号回答说:“天下是高帝建立的,不是陛下建立的。根据《春秋》大义,君主的亲属不得反叛,不然一定会被诛杀。我们因为刘荆是陛下同母弟,陛下特别留意他,对他怜悯有加,所以才敢请示。如果是陛下的儿子,我们就专断诛杀了。”明帝叹息着表示赞许。樊生僻字_古文自编10734号,是樊宏之子。

十年(丁卯,公元67年)

春季二月,广陵思王刘荆自杀,封国被撤除。

夏季四月戊子日,大赦天下。

闰十月甲午日,明帝亲临南阳,召见地方学校的学生演奏雅乐。演奏《鹿鸣》的时候,明帝亲自吹起陶埙和竹箎应和,来娱乐嘉宾。返回的路上,明帝亲临南顿。冬季十二月甲午日,明帝返回宫中。

当初,陵阳侯丁生僻字_古文自编10735号去世时,他的儿子丁鸿应当继承封国,丁鸿却上书声称有病,要把封国让给弟弟丁盛,朝廷没有回复。丁鸿安葬父亲之后,就把丧服挂在守墓的小屋里逃走了。他的朋友九江人鲍骏在东海遇到了他,责备他说:“从前伯夷、吴国公子季札让国,是在乱世中的权宜做法,是为了表明他们的志节。依据《春秋》大义,不能够因家事废弃国事。现在您因为兄弟手足之情而断绝父亲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基业,合适吗?”丁鸿醒悟过来而流下眼泪,就返回继承了封国。鲍骏于是上书向朝廷举荐丁鸿,说他精通经学而品行高尚,明帝就征召丁鸿担任侍中。

十一年(戊寅,公元68年)

春季正月,东平王刘苍和诸王共同进京朝见,一个多月后,返回封国。明帝亲自送行之后回到皇宫,悲伤地思念亲人,于是派使者把亲手书写的诏书赐给东平国中傅说:“离别之后,我孤身独坐,很不开心,于是乘车返回,伏在车轼上低吟,遥望远方长久怀念,实在让我心神劳苦。念到《采菽》一篇,更增添我的叹息。近来我问东平王:‘居家做什么事最快乐?’东平王说:‘做善事最快乐。’这句话很正大,和他的肚量太相称了。现在送去列侯印信十九枚,东平王的儿子们年龄在五岁以上而懂得行礼的,就可以让他们都佩带印信。”

十二年(己巳,公元69年)

春季,哀牢王柳貌率领所属民众五万多户归附汉朝,朝廷在当地设立哀牢、博南两个县。开始进行开通前往博南山的通道以及渡过兰仓水的工程,被派去的人深受其苦,唱道:“汉德广大,开辟荒蛮。渡过兰仓,全为他人。”

当初,在平帝时,黄河、汴水决口,长久不能修复。建武十年,光武帝想要修复堤坝,浚仪县令乐俊进言,说:“人民刚刚经历战争,不适合征发徭役。”于是将此事作罢。后来汴渠向东泛滥,范围日益扩展,兖、豫两州的百姓哀怨叹息,认为官府总在兴建其他工程,却不先解救人民的急难。正逢有人向朝廷举荐善于治水的乐浪人王景,夏季四月,明帝下诏征发役夫几十万人,派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修筑汴渠堤坝,从荥阳向东直到千乘的入海口共一千多里,每隔十里修建一处水闸,使水闸之间可以回旋灌注,不再有决堤漏水的隐患。王景尽管节省工程费用,然而还是消耗了数以百亿计的钱财。

秋季七月乙亥日,司空伏恭被免职。乙未日,朝廷任命大司农牟融为司空。

这时,天下太平,没有人服徭役,连年都获得大丰收,百姓富裕殷实,谷价每斛三十钱,牛羊遍布原野。

十三年(庚午,公元70年)

夏季四月,汴渠堤坝修复完毕,黄河、汴水得以分流,恢复了各自原来的河道。辛巳日,明帝亲临荥阳,视察河渠水利工程,之后渡过黄河,登上太行山,亲临上党。壬寅日,明帝返回宫中。

冬季十月壬辰晦日,发生了日食。

楚王刘英和方士制作金龟、玉鹤,刻上文字作为符兆和祥瑞。有个名叫燕广的男子告发刘英和渔阳人王平、颜忠等人编造符谶图书,密谋造反,朝廷将这件事下交有关部门查验。主管官员上奏:“刘英大逆不道,请将他处死。”明帝因为怜惜亲情而不忍心。十一月,朝廷废黜刘英的王位,把他迁往丹阳郡泾县,赏赐五百户的汤沐邑赋税。刘英的子女被封为列侯、翁主的,仍然享用原有食邑。刘英的母亲许太后不用上交印玺绶带,可以留在楚国王宫居住。在此之前有人暗中将刘英的谋划告诉司徒虞延,虞延认为刘英是与皇帝最亲近的藩王,不相信密报。等到刘英阴谋败露,朝廷下诏书严厉责备虞延。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