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四十一 翻译 第2节
庚午日,司徒梁鲔去世。
三月癸酉日,发生了日食。
己卯日,永昌郡边境外的夷人僬侥部落的首领陆类等人,带领全体部众归顺汉朝。
甲申日,将清河孝王刘庆埋葬在广丘,由司空、宗正主持治丧,礼仪参照东海恭王刘彊。
自从和帝驾崩,邓骘兄弟就一直在皇宫居住。邓骘不愿意长时间在宫中,再三请求回家,太后批准了。夏季四月,将太傅张禹、太尉徐防、司空尹勤、车骑将军邓骘、城门校尉邓悝、虎贲中郎将邓弘、黄门郎邓阊全部封为侯爵,分别享有食邑一万户。邓骘因为帮助册立皇帝立下功劳,增加食邑三千户。邓骘与他的弟弟们推辞谦让,但是没有获得批准,因此他们避开朝廷的使者,绕道到皇宫大门去,上疏述说自己的请求,先后达五六次,邓太后这才应允。
五月甲戌日,任命长乐卫尉鲁恭担任司徒。鲁恭上言说:“之前的制度规定,立秋之日才开始对轻刑案件进行审理。但是自从永元十五年以来,将时间改为了孟夏四月。州刺史、郡太守就在盛夏时分传讯农民,抓捕、审讯、拷问、核查,不断拖延。对上违反了天时,对下损害了农业。按照《月令》上所说‘孟夏四月判决轻刑’的含义,说的是对于罪行轻微并且已经定案的犯人,不希望让他们长时间地遭受拘禁,因此要及时判处。我觉得,现在实行的孟夏四月裁决制度,可以依此执行。而其余案件的审讯、拷问、核实,就全都自立秋开始。”他还上书说:“孝章皇帝想利于天、地、人‘三正’的开端,制订法律条令,规定审判罪案全都在冬至之前结束。但是那些不和国家同心的执法小官,却大多在十一月抓捕被指控犯有死罪的犯人之后,不问曲直是非就立即处死,尽管罪状有疑点,但是也不再重新审查。我提议,对于死刑重罪的判处,可以延长到十二月底再决断。”朝廷采纳了他的全部建议。
丁丑日,邓太后下诏,将前北海王刘睦的孙子、寿光侯刘普封为北海王。
九真郡边境之外的蛮夷以及夜郎国蛮夷归顺汉朝,并把全部领土纳入汉朝版图。
尽管西域都护段禧等保全了龟兹,但是通向中原的道路已经被堵塞,命令、文件难以传递。公卿中讨论此事的人认为:“西域障碍重重并且路途遥远,又多次反叛,官兵在那里驻扎垦田,经费消耗没有限度。”六月壬戌日,汉朝取消西域都护,派遣骑都尉王弘调集关中兵,将段禧和梁慬、赵博以及伊吾卢和柳中的屯田官兵接回中原。
起初,烧当羌人部落首领东号的儿子麻奴跟着父亲前来归顺,在安定郡居住。当时,归降的羌人各个部落分散在各个郡县,全部受到汉人官吏以及民间豪强的驱使,悲愁怨恨越来越重。后来,王弘西行迎接段禧,想要征调金城、陇西、汉阳数千羌人担当骑兵,一同前往,所以郡县官府紧急征发调遣。羌人们害怕会被派到远方屯守,无法回到家乡,所以行至酒泉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人逃散背离。诸郡各自派兵进行阻拦,有些郡兵毁坏了羌人居住的帐篷。所以勒姐、当煎部落的首领东岸等人更加惊恐,于是一起逃亡。麻奴兄弟因此和本部落的人一起西行出塞。而滇零和锺羌各部落则肆意劫掠,阻断了陇道。这时,羌人因为归顺汉朝时间已久,所以不再拥有武器装备,于是他们就有人手握竹竿、树枝用来代替戈、矛,有人拿来木板桌案作为盾牌,还有人手持铜镜,装成兵器。郡县官府胆小怯懦,无法阻止。丁卯日,朝廷赦免羌人各个部落中彼此勾结进行叛变造反的人的罪行。
秋季九月庚午日,太尉徐防因出现天灾、天象异常以及叛匪作乱而被颁策免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因为天灾或异常天象而遭到免官,徐防还是第一个。辛未日,司空尹勤因为大雨洪灾被颁策免职。
仲长统《昌言》说:光武皇帝因为西汉数世失去所掌握的权利而愤怒,对于强横之臣窃取帝位十分痛恨,因此他矫枉过直,权力不肯交给臣下,尽管设置了三公,但是政事还是归尚书台全面管理。自此以后,三公的作用,不过就是充数,但是当国家治理不善的时候,还是谴责三公。而实权却转移至外戚家族手中,宠信也施加到皇帝身边的宦官身上。这些人与自己的同类同党相亲近,任人唯亲,在内充满京城,在外遍及州郡。他们颠倒贤愚,利用推荐人才的机会,进行私人交易,让无能不才的人守护疆土,残暴贪婪的人治理人民,黎民百姓深受困扰,四方外族也被激怒,最终导致反叛,带来战争流亡和祸患疾苦,怨愤之气一时之内并发,阴阳失调,日、月、星三光出现缺损,怪异连续降临,害虫啃噬庄稼,水旱带来灾难。这样的局面全是因为外戚、宦官的关系造成的,但是朝廷反倒颁策指责三公,还对三公采取处死、免官的处罚,足以让人为此呼喊苍天,号啕泣血!再者,自中期开始,选任三公,都一定是从清廉忠诚并且谨慎小心、循规蹈矩且又熟悉旧典的人中选拔,这不过是妇女的规范,乡间的平庸之人而已,怎么可以身居三公高位呢!既然三公的势力已经如此低落,人选又是这般平庸,却期望三公可以为国家建立功绩,为百姓取得政绩,这难道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吗!之前,汉文帝对待邓通,可以说是宠爱备至,但是还是让申徒嘉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惩处了邓通。受到这样的信任,那么对皇帝身边的小臣又有什么顾忌呢!但是到了近代,对待外戚、宦官,如果官员没有执行他们的请托,馈赠不够丰厚,立即陷入意外的灾难中,怎么还能够弹劾纠正他们呢!之前,对三公给予的信任多而处罚轻,如今,对三公给予的信任少而处罚重。光武帝剥夺三公的大权,如今则剥夺得更加彻底;光武帝制定不许皇后家族掌权的规定,但是几代之后已经不再遵守执行,其原因在于皇帝与三公及外戚的亲疏远近关系不同。如今,要是君王真的可以信赖三公,将权力交给他们,责令他们完成重任,而三公身居高位却为害百姓,不能推荐任用贤才,导致百姓不安,纠纷不断,天地变化无常,人间出现大量妖物,到了那个时候,才能够让三公担当此罪!
壬午日,诏书命令:太仆、少府削减黄门乐队,以此增加羽林武士的名额;厩苑中的官马,只要不是皇上经常使用的,全都减去食料的一半;各项工程,只要不是用以供给皇家宗庙及陵园的,全都暂停。
庚寅日,任命太傅张禹担任太尉,任命太常周章担任司空。
大长秋郑众与中常侍蔡伦等依仗权势干涉朝政,周章曾经多次坦率地进言劝谏,但是邓太后并没有采纳。当初,邓太后觉得平原王刘胜患有难以治愈的顽疾,而贪图殇帝是个襁褓中的婴孩,就把他收养作为自己的儿子,立为皇帝。等到殇帝驾崩之后,群臣都觉得刘胜的病并不是不能痊愈,就全都倾向于刘胜。但是邓太后因为之前没有立刘胜,害怕他将来会怨恨,就把刘祜接来,立为皇帝。周章觉得群臣并没有归心于太后,因此密谋发动政变,紧闭宫门,杀死邓骘兄弟及郑众、蔡伦,威胁尚书写诏,罢黜邓太后,软禁在南宫,将安帝贬至遥远的封国为王,将平原王立为皇帝。但是事情败露。冬季十一月丁亥日,周章自杀。
戊子日,太后命令司隶校尉和冀州、并州两州刺史:“百姓深受谣言的干扰,抛弃了旧居,携家带口,在途中贫困交加。司隶校尉及冀州、并州两位刺史,要命令属下官员亲自劝导百姓,讲明情况:要是他们愿意回到原郡,让当地官府给他们出具公文;要是不愿意返回,也不强求。”
十二月乙卯日,任命颍川太守张敏担任司空。
颁布诏书命令车骑将军邓骘及征西校尉任尚,带领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五营兵及各郡郡兵,共计五万人,驻扎汉阳,以提防羌军袭击。
这一年,有十八个郡及封国发生地震,四十一个郡及封国洪水泛滥,二十八个郡及封国遭遇风灾和雹灾。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