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四十三 翻译 第2节
己卯日,用诸侯王礼仪埋葬北乡侯。
司空刘授因阿附叛逆,所征聘的官吏也不是适当人选,被免官。
十二月甲申日,提升少府、河南郡人陶敦为司空。
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去宫里为杨震喊冤。皇帝下诏将杨震的两个儿子任命为郎,并赠予钱一百万,以三公的礼仪把杨震安葬在华阴潼亭,远近的人都前来哀悼。有一只一丈余高的大鸟降落在杨震的灵堂之前,郡太守把这个情况汇报给朝廷。皇帝被杨震的忠心感动,于是下诏再以一羊、一猪的中牢进行祭祀。
议郎陈禅认为:“阎太后与皇帝没有母子间的恩情,应把太后迁移至另外的馆舍,不再朝见。”商议此事的群臣均同意。但司徒掾、汝南郡人周举却对李郃说:“从前,瞽瞍曾多次想要杀死儿子虞舜,而舜对父亲却更为孝敬。郑庄公的母亲武姜谋杀庄公,庄公发誓:不到黄泉之下,再不相见。秦始皇怨恨母亲淫乱失行,很长时间不见面。后来他们分别被颍考叔、茅蕉的劝谏所打动,重新认识孝道。史书上对这些事进行赞美。现在,阎显兄弟刚刚伏诛,太后被幽禁在离宫里,如果因悲伤忧愁而生病,一旦发生意外,皇上用什么来号令天下呢!若是采纳陈禅的意见,后世则会把罪过归到您的身上。应该秘密上奏朝廷,请求皇帝供养太后,与以前一样率领群臣朝见,以顺应天心,来回应人们的愿望!”李郃立即向皇帝上疏陈辞。
孝顺皇帝上
永建元年(丙寅,公元126年)
春季正月,汉顺帝在东宫朝见阎太后,太后的情绪才安稳下来。
甲寅日,大赦天下。
辛未日,阎太后去世。
辛巳日,太傅冯石和太尉刘熹因勾结权贵被免除职位。司徒李郃也被罢官。
二月甲申日,安葬安思皇后。
丙戌日,提拔太常桓焉为太傅;大鸿胪朱宠为太尉,参与主管尚书事务;长乐少府朱伥为司徒。
封尚书郭镇为定颍侯。
陇西锺羌反叛,校尉马贤率军进击,在临洮交战,杀死锺羌一千多人,锺羌部众全部归降。此后,凉州重新恢复安定。
六月己亥日,封济南简王刘错之子刘显为济南王。
秋季七月庚午日,任命卫尉来历为车骑将军。
八月,鲜卑攻打代郡,太守李超阵亡。
司隶校尉虞诩上任数月,上奏弹劾太傅冯石与太尉刘熹,使他们被免去官职,之后上奏弹劾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文武百官都愤恨不满,谴责他太过苛刻。为此,三公上奏弹劾:“虞诩违反常法,于盛夏之季,大肆地逮捕和关押无辜的人,吏民深受其害。”虞诩向顺帝上书为自己辩护说:“法令是整饬风俗的堤防,刑罚是驾驭百姓的衔铁和缰绳。但是,如今的官府,州一级委任给郡,郡一级委任给县,层层向下推脱责任,百姓怨恨,没有办法投诉。同时,现在的风气,都把苟且容身当作是贤能,把尽忠职守当作是愚蠢。我所查获的贪赃枉法案件,各式各样,盘根错节。三公因害怕被我举报,所以先来诬陷我。我将跟随史鱼之后,向皇上尸谏!”顺帝看了虞诩的奏章,便不对虞诩降罪。由于中常侍张防利用权势,接受贿赂与请求,虞诩屡次上奏请求将他依法处理,均被搁置,没有回音。虞诩非常生气,因为这个而自投廷尉监狱,并上奏顺帝说:“从前,安帝任用樊丰,废黜皇室正统,使得社稷就快要灭亡了。而今,张防又玩弄权势,亡国之祸,将要再次降临。我不想与张防都在朝廷上,谨自囚廷尉狱以报,省得让我重蹈杨震的覆辙!”奏章呈上之后,张防在顺帝面前流泪哭诉,所以,虞诩坐罪,被遣送到左校罚作苦役。但张防依然不肯放过虞诩,想要置他于死地,两天之内,虞诩被传讯拷打四次。狱吏劝虞诩自杀,虞诩回应:“我宁可伏刑刀死于市,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假如一声不响地自杀,怎么能分辨是非呢!”浮阳侯孙程和祝阿侯张贤先后请求面见顺帝,孙程说:“陛下起初和我们起事的时候,也是痛恨奸臣,深知他们会使得国家倾覆。现在即位之后,却又自己纵容和包庇奸佞,这又如何能责备先帝的不对?司隶校尉虞诩为陛下尽忠,却被逮捕囚禁。中常侍张防贪赃枉法,证据确凿,却陷害忠良。今观天象,客星守羽林,是宫中有奸臣出现的征兆,应该立即将张防逮捕下狱,来堵塞上天所降的灾难。”当时,张防站在顺帝身后,孙程大声斥责张防说:“奸臣张防,还不下殿去!”张防迫不得已,小步快走退入东厢。孙程又对顺帝说:“陛下,请立即下令逮捕张防,不要让他去向您的奶娘求情!”顺帝征求尚书们的意见,尚书贾朗跟张防的交情一直很好,争辩说虞诩有罪。顺帝感到疑惑,便对孙程说:“你们先出去,朕正在考虑!”因此,虞诩的儿子虞和门生一百多人,举着旗帜,等候中常侍高梵的车子,向高梵叩头直至流血,申诉虞诩被冤枉的事实。高梵入宫之后,将这个情况上报给顺帝,结果,张防因罪被流放到边疆,尚书贾朗等六个人,有的被处死,有的被免官,虞诩当天即被释放。孙程又上书陈述虞诩有功劳,措辞直率而激烈。
顺帝感动醒悟,任命虞诩为议郎。几天之后,擢升为尚书仆射。
虞诩向顺帝上疏推荐议郎、南阳郡人左雄说:“我发现现在公卿以下的诸多官吏,大多是属于只会拱手作揖而沉默少言的好好先生,把到处讨好、广结善缘当成贤能,而认为为国尽忠尽职的人是愚蠢的,甚至还会互相劝诫说:‘不可做白璧,和气多后福。’我认为议郎左雄,这个人具备作为朝廷大臣所必须的忠正耿直,应当提拔为出纳王命的喉舌之官,这样一定会对扶正和辅佐朝廷有益处。”于是,顺帝任命左雄为尚书。
浮阳侯孙程等人由于怀揣奏章上殿争功,顺帝发怒。于是,有关官吏弹劾:“孙程等人扰乱朝政,忤逆违抗。王国等人与孙程结党,长期留在京都洛阳,更使得他们骄纵放肆。”于是,顺帝免去孙程等人的官职,悉数改封至偏远地区,又下令十九侯各自前去他们的封国,派遣洛阳令监督他们,在期限内务必出发。
司徒掾周举劝说司徒朱伥:“从前,皇帝在西钟楼下时,如果不是孙程等人尽力尽职,如何能即位呢!现在却忘了人家的大德,而计较他们微小的过失。如果他们在回封国的途中有人去世,那么皇帝难免会遭受屠杀功臣的非议。趁着孙程等人还未动身,应该立即奏明皇上,并加以劝阻。”朱伥回答说:“现在皇上正在发怒,如果我单独为此事上奏,一定会遭到皇帝的降罪谴责。”周举又说:“您的年龄已经超过八十岁,位居宰相高位,不在此时尽忠报国,却爱护自己,安于尊宠,您想得到什么呢?即便能保全自己的俸禄和官位,也一定会被人谴责为奸佞之辈;而因谏诤而获罪,还可以留下忠贞的美誉。如果我的意见不值得采纳,那么我请求告别!”于是朱伥上表劝谏,顺帝果然采纳。
孙程被改封为宜城侯,抵达封国之后,内心怨恨不满,将印信绶带和符策都退还朝廷,擅自逃回京都洛阳,在山中往来。顺帝下诏寻找孙程,找到之后,恢复他原来的封爵和食邑,赏赐车马和衣物给他,遣送他回封国。
冬季十月丁亥日,罢免司空陶敦。
朔方郡以西,障塞大多已经损坏,鲜卑借此不停地侵犯南匈奴。单于忧愁恐惧,便上书朝廷,请求尽快修复好障塞。庚寅日,顺帝下诏说:“征调黎阳营兵到中山北界驻防;让沿边各郡增加步兵,驻扎在各边塞,进行军事训练。”
提升廷尉张皓为司空。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