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汉纪 » 汉纪五十六 > 汉纪五十六 翻译 > 第2节

汉纪五十六 翻译 第2节

起初,众将领见到郭援军势盛大,打算放弃平阳离开。锺繇说:“袁氏正是势力强的时候,郭援这次来,关中的势力与他暗中勾结,他们之所以没有全都背叛朝廷,只是因为对我的威名有所顾忌而已。要是丢弃平阳离开,示弱于郭援,那么各地的人民都会变成敌人,就算我想返回,又如何能退得回去呢?这是还没有交战却先自败退。而且郭援刚愎、喜欢争胜,一定轻视我军,如果他渡过汾河来驻扎,在他未渡完时,我们突然攻击,可以大获全胜。”等到郭援到达,果然直接向前渡河,属下众人劝阻,郭援并不听从。在其部下渡过不到一半时,锺繇率军全力进攻,将郭援打得大败。等到战斗结束,锺繇部下众将都说郭援已经被杀,但并未找到郭援的首级。郭援是锺繇的外甥。稍后,马超属下的校尉、南安人庞德从装弓箭的袋子中拿出一个人头,锺繇看见后就哭了,原来那正是郭援的人头。庞德对锺繇道歉,锺繇说:“郭援虽然身为我的外甥,但他也是反叛朝廷的逆贼,你有何可道歉的!”南匈奴单于看到援军被打败,于是投降。

刘表派刘备进攻北方,来到叶县,曹操派夏侯惇和于禁等前去迎战。刘备突然放火将自己的军营烧掉,向后撤兵,夏侯惇等领兵追赶。裨将军、钜鹿人李典说:“刘备毫无缘故地撤走,我怀疑必定有埋伏。南面道路狭窄,草木深密,不可追赶。”夏侯惇等并不听从,下令让李典留守,自己率军追赶,果然落入埋伏,被打得大败。李典领兵援救,刘备才撤走。

曹操下达公文,要孙权将自己的弟弟或儿子派到朝廷担任官职,孙权将众官员召集起来商议,张昭、秦松等人十分犹豫。孙权带着周瑜来到自己的母亲吴夫人面前作最后决定。周瑜说:“从前,楚国最初从周朝受封时,统治的领地方圆不到一百里。后来继承的国君贤德能干,开疆拓土,于是将荆州与扬州占有,王业传接延续,超过九百年。如今,将军继承父、兄的基业,统领六郡的领地和百姓,兵精粮足,将士服从命令,到山上开采铜矿,在海边炼制食盐,境内富庶,人心安稳,有什么压力要让咱们送出人质?人质只要送去,就会被迫与曹操紧密联系,已经紧密联系,那么遇到朝廷下令征召就不能不去,这样,就会受到别人的控制。最多只能得到一个侯印而已,有仆从十几个,车几辆,马几匹,难道能和面向南方而称孤道寡相比吗!不如不把人质送去,慢慢观察事态变化。如果曹操真能秉持君臣大义治理天下,将军那时侍奉他也不晚; 如果他有不轨的图谋,犯上作乱,他连自己都不能顾及,又怎么会害人!”吴夫人对孙权说:“周瑜说得很正确。他和你哥哥孙策年龄相同,只小一个月,我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你对他也要像对哥哥一样尊敬。”于是孙权决定不将人质送去。

八年(癸未,公元203年)

春季二月,曹操攻打黎阳,与袁谭、袁尚激战于黎阳城下,袁谭、袁尚战败逃走,退到邺城。夏季四月,曹操军队追赶到邺城,把地里的小麦全部收割。曹军将领都提议要乘胜进攻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对这两个儿子都很喜欢,没能决定继承人的人选。现在,他们权力相当,各自有党羽辅佐。情况危急,便互相援救;局势有一点缓和,便会再次争权夺利。不如先向南攻占荆州,等他们兄弟发生内讧,然后再攻打,便能一举平定。”曹操说:“很好!”五月,曹操返回许都,将部将贾信留在黎阳驻守。

袁谭对袁尚说:“我的下属铠甲不够精良,所以先前被曹军打败。如今曹军撤退,每个人都急于想回去,在他们没有全都渡过黄河以前,派兵追击,可以让他全军溃散,这个良机,千万不能错过。”袁尚怀疑袁谭有另外的打算,既不给他增加兵马,也不肯为他的下属更换铠甲。袁谭非常生气,郭图和辛评借机对袁谭说:“让已故袁公将你过继给他的哥哥,都是审配的计谋。”袁谭于是领兵攻打袁尚,在邺城门外展开激战,袁谭被打败,领兵退回南皮。袁谭的别驾、北海人王脩,带着官吏和百姓从青州前来援救袁谭。袁谭计划再次对袁尚发动进攻,王脩劝他说:“兄弟,就像人的左右手。假如其中一个人要和别人争斗,先把自己的右手砍断了,还说‘我肯定得胜’,能这样吗?抛弃兄弟不去亲近,天下还有什么人能亲近!那些进谗言的小人,对别人的骨肉进行离间,目的只是得到眼前的一点小利,希望您把耳朵塞住,对谗言不要听信。要是能下决心把几个奸佞小人杀掉,与兄弟重归于好,同心协力,统御四方,就能横行天下。”袁谭并不听从。袁谭部将刘询在漯阴发动兵变,反叛袁谭,各城纷纷响应。袁谭叹着气说:“现在全州都叛变,难道是我缺少恩德吗?”王脩说:“东莱郡太守管统,虽然身处遥远的海滨,但这个人不会叛变,一定来这里追随您。”十余天后,管统果然抛弃家眷来袁谭这里投奔,他的妻儿被叛军杀死。袁谭又将管统任命为乐安郡太守。

秋季八月,曹操攻打刘表,大军在西平驻扎。

袁尚亲自领兵攻击袁谭,袁谭被打得大败。袁谭逃到平原,环城而守。袁尚围城猛攻,袁谭派辛评的弟弟辛毗前往曹操那里请求救助。

刘表写信对袁谭劝说道:“君子就算避难,也不会逃往敌国;就算与人绝交,也不会加以辱骂。况且你把父亲的仇恨忘记,将兄弟感情抛弃,而做出这种万世都会被人引为戒鉴的事,就算身为同盟者,也替你感到耻辱!即便袁尚有不尊重兄长的傲慢,你也应当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等到大局定下来,再让天下人对曲直作出评论,不也称得上高风亮节吗?”刘表又写信给袁尚,说:“金、木、水、火四种物质,由于刚柔相济,才会相辅相成,被人使用。袁谭天性急躁,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度量宽弘,包容他是绰绰有余的,应当以大容纳小,以优容纳劣,首先将曹操除掉,从而了却你父亲的遗恨。大事已定之后,再来议论谁对谁错,不好吗?倘若执迷不悟,那么胡人和夷人都会嘲笑你们,更不用说我们这些盟友了,还会再尽力为你作战吗?这正是再现了韩卢狗和东郭兔相互追逐,先行自困,使耕田老农不劳而获的故事!”袁谭、袁尚都不听从刘表的劝告。

辛毗前往西平拜见曹操,将袁谭求救的愿望代为转达。曹操部下多数官员都认为刘表强大,应当先将刘表平定,袁谭、袁尚兄弟内斗,不值得忧虑。荀攸说:“此刻正是天下英雄争霸的时机,而刘表坐守江、汉之间,可知他胸中没有占据四方的志向。袁氏家族统辖四州之地,有数十万兵马,袁绍凭借宽厚得到民心,如果他的两个儿子关系融洽,一同守护已有的基业,那么天下的灾难就不能平息了。如今他们兄弟争斗,势不两立,如果一个人将另一个人吞并,力量便会得到集中,等到力量集中了,再想进取就不易了。应该在他们相持不下的时候进行夺取,就可以平定天下了,不能失去这个机会。”曹操表示赞同。

几天后,曹操又打算率先平定荆州,等着袁谭和袁尚自相削弱后再动手。辛毗观望曹操的脸色,知道他又要改变想法,就告诉了郭嘉。郭嘉向曹操报告,曹操问辛毗说:“袁谭绝对可信吗?袁尚一定会被攻破吗?”辛毗说:“您不要问是不是有诈,只应观察整个形势的发展。袁谭、袁尚兄弟互斗,并没有意识到外人会趁机利用,只是觉得天下可被自己平定。如今,袁谭求救于您,说明他已经无路可走。袁尚知道袁谭已陷入困境,却无法将其攻破,说明袁尚也已然智穷力竭。他们的形势是军队在外被打败,谋士在内遭杀害,兄弟内斗,土地分割,连年作战,将士的甲胄里已经长出了虱子,外加旱灾和蝗灾,使饥荒发生,天灾在上,人祸在下,百姓不管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都已明白袁氏的统治就要土崩瓦解,这正是上天使袁尚灭亡的时机。现在您去进攻邺城,袁尚不撤兵回救,就不能自己守住邺城;袁尚返回援救,袁谭便会在后发起攻击。凭借您的军威,对付穷困的敌人,进击疲惫的军队,就像疾风将秋叶吹落一般。上天把击败袁尚作为对您的赏赐,您却不去攻击袁尚,反而要征讨荆州。荆州富有安定,没有可供您利用的机会。仲虺曾说:‘敌人发生内乱则可获取,敌人出现覆亡的迹象则可侵犯。’现在,袁氏兄弟弃长远大局于不顾,自相残杀,可以称为内乱;百姓忍受饥饿,行人没有粮食,可为称为覆亡。黄河北面的百姓朝不保夕,性命没有保障,而您不立即前去安抚,却要等待以后;以后若是恰逢丰收,袁氏兄弟又对已濒于危亡的局面有所醒悟,从而痛改前非,那么您就将不再有用兵的机会。现在借袁谭求救的机会前往援助,是对您最有利的。而且您的敌人,没有比在黄河以北占据的袁氏更强大的了,您如果将黄河以北平定,便能够使军威大盛,令天下为之震动。”曹操说:“很好!”于是,允许派兵救援袁谭。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