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纪六 翻译 第2节
三月,罗尚到达成都。汶山羌人反叛,罗尚派王敦讨伐他们,被羌人杀死。
齐王司马冏商议讨伐赵王司马伦,还没有发兵,恰逢离狐人王盛、颍川人处穆在浊泽聚众,百姓纷纷响应跟随他们,日以万计。司马伦派他的属将管袭担任齐王的军司,讨伐王盛、处穆,诛杀他们。司马冏则趁机逮捕管袭,并杀死了他,与豫州刺史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人举兵,派遣使者通知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以及南中郎将新野公司马歆,向征、镇、州、郡、县、国等各地行政部门传播檄文,说:“叛逆之臣孙秀迷惑误导赵王,应该一同讨伐。有不听从命令的,诛灭三族。”
使者到达邺县,成都王司马颖召来邺县县令卢志讨论计划。卢志说:“赵王谋逆篡权,神怒人怨,殿下招募英雄俊杰以顺从民意,扶持正义讨伐他,百姓肯定会不召而至,举起胳臂争相前来,没有不成功的道理。”司马颖采纳了卢志的建议,任用卢志为谘议参军,仍然补任左长史。卢志是卢毓的孙子。司马颖任用兖州刺史王彦、冀州刺史李毅、督护赵骧、石超等人为前锋,百姓不论远近纷纷响应;抵达朝歌时,人数已达二十多万。石超是石苞的孙子。常山王司马乂在他的封国与太原内史刘暾各自率领兵马充任司马颖的后续部队。
新野公司马歆接到司马冏的檄文,不知道该听从谁。他的宠臣王绥说:“赵王亲近而又强大,齐王疏远而又衰弱,您应当跟随赵王。”参军孙询大声对众人说:“赵王凶残叛逆,天下士民应当共同讨伐他,哪里需要讲什么亲疏强弱呢?”司马歆于是跟随了司马冏。
前安西参军夏侯奭在始平召集了几千人响应司马冏,并派遣使者邀请河间王司马颙。司马颙采纳长史李含的计策,派遣振武将军河间人张方讨伐、抓捕夏侯奭及其党羽,并将他们腰斩。等到司马冏的檄文传到时,司马颙抓了司马冏的使者,并把他交给司马伦,派遣张方率领部队援助司马伦。张方到达华阴,司马颙又听说司马冏、司马颖的兵力强大,又将张方召回,改为附随司马冏、司马颖。
司马冏的檄文到达扬州,扬州人都打算响应他。刺史郗隆是郗虑的五世孙,由于哥哥的儿子郗鉴和几个儿子全都在洛阳,所以犹豫不决,于是将全部僚属都召来谋划此事。主簿淮南人赵诱、前秀才虞潭都认为:“赵王谋逆篡权,天下士民都憎恨他;如今到处都是举义之兵,赵王一定会失败。替您思虑,不如亲自率领精兵,直接赶赴许昌,这是上策;派遣将领率领军队响应,这是中策;酌量派遣小支部队,察看形势而只在胜利时相助,这是下策。”郗隆退下,又同别驾顾彦密商此事,顾彦说:“赵诱等人所认为的下策,是上策。”治中留宝、主簿张褒、西曹留承听说后,请求召见,说:“不知道您如今计划怎么做?”郗隆说:“我身受两位帝王的恩惠,不会倾向偏助任何一方,只打算率官兵守住我所管辖的扬州而已。”留承说:“天下是世祖打下的天下。太上皇继承帝位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如今皇上取代他,不公平,齐王顺应时势举兵起事,成败可以预见。您不早点发兵响应他,而狐疑拖延时间,变故灾难就会滋生,怎么能够保住扬州呢?”郗隆没有回应。虞潭是虞翻的孙子。郗隆扣押檄文六天没有下传,将士激愤怨恨。参军王邃镇守石头城,将士们竞相前去归附,郗隆派遣从事到牛渚禁止他们归附,不能阻止。将士们于是都跟随王邃攻打希隆,郗隆父子与顾彦都被斩杀,首级被传献给司马冏。
安南将军、监沔北诸军事孟观夜观星象,认为紫宫帝座没有发生变化,司马伦一定不会失败,于是就替他顽强防守。
司马伦、孙秀听说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起兵,非常恐惧,伪造司马冏向朝廷的奏表说:“不知是什么强盗仓促地包围了我,我懦弱无能难以自保,乞求朝廷派禁军救援,或许还能使我回到朝廷领罪。”司马伦等在朝廷内外传扬展示这份伪造的奏表;又派遣上军将军孙辅、折冲将军李严率兵七千从延寿关出,派征虏将军张泓、左军将军蔡璜、前军将军闾和率兵九千人从崿阪关出,派镇军将军司马雅、扬威将军莫原率兵八千从成皋关出,共同抵御司马冏。派遣孙秀的儿子孙会督率将军士猗、许超率领三万宿卫兵抵御司马颖。征召东平王司马楙为卫将军,监督各路兵马;又派遣京兆王司马馥、广平王司马虔率兵八千作为三支兵马的后援部队。司马伦、孙秀日夜祈祷、诅咒以祈求鬼神降福保佑;让男巫确定交战的日期;又派人到嵩山穿上羽衣,假称仙人王乔,作书说司马伦的帝位一定会长久,想以此迷惑大众。
闰三月丙戌朔日,发生了日食。从正月到这个月,五星在白昼出现,位置错乱没有规律。
张泓等人攻占阳翟,与齐王司马冏交战,多次打败司马冏。司马冏屯兵颍阴,夏季四月,张泓乘胜逼近司马冏,司马冏派兵迎战。司马伦的各路兵马都没有动作,而孙辅、徐建率领的部队夜间发生变乱,就直接逃回洛阳自首说:“齐王兵势强大,不可阻挡,张泓等人已经全军覆没了!”司马伦非常恐惧,对孙辅等人所说之事秘而不宣,立即召回儿子司马虔及许超。此时,张泓打败司马冏的露布到达,司马伦才又派司马虔与许超带兵返回。张泓等人率领各路军队渡过颍水进攻司马冏的兵营,司马冏出兵攻打配合张泓主力行动的孙髦、司马谭等人,将他们打败,张泓等人才撤退了。孙秀等人却假称已经攻破司马冏的兵营,俘获司马冏,命令文武百官都来庆贺。
成都王司马颖的前锋到达黄桥,被孙会、士猗、许超打败,死伤一万多人,士兵们都震惊恐惧。司马颖打算撤退到朝歌据守,卢志、王彦说:“如今我军失利,敌人刚刚得志,心中轻视我们。我军如果退缩,士气必定受挫,而不能再次振作。况且打仗怎么能没有胜败呢?不如另选精兵,连夜赶路,出其不意,这就是兵道的奇兵之策。”司马颖听从了这个意见。司马伦赏赐在黄桥之战中立下功劳的人,士猗、许超与孙会都有手持符节发号施令的权力,他们因此互不听从对方,军队政令不一致,又倚仗初战取胜而轻视司马颖,因此没有设防备战。司马颖带领所属各路兵马袭击他们,与他们在湨水展开激烈战斗,孙会等人大败,丢下军队往南逃走。司马颖乘胜长驱直入,渡过黄河。
自从司马冏等人起兵以来,朝廷文武百官和禁军将士都想诛杀司马伦和孙秀,孙秀非常恐惧,不敢离开中书省;等到听说军队在河北战败,忧愁烦闷不知所措。孙会、许超、士猗等人逃了回来,与孙秀商议,有人建议召集剩余的兵力去作战;有人建议烧毁皇宫殿堂,诛杀不依附自己的人,挟制司马伦向南投奔孙旂、孟观;有人还建议乘船东行入海。没有商讨出结果。辛酉日,左卫将军王舆同尚书广陵公司马漼率领七百多人从南掖门进入皇宫,三部司马在里面充当内应,在中书省攻打孙秀、许超、士猗,将他们全部斩杀,又杀了孙奇、孙弼与前将军谢惔等人。司马漼是司马伷的儿子。王舆屯兵云龙门,召集朝廷八个部门的官员进殿,令司马伦下诏书说:“我为孙秀等人所误导,因而激怒三王;现在已经诛杀孙秀。现在迎接太上皇复位,我则归田养老。”传诏用驺虞幡命令将士放下武器。黄门带着司马伦从华林园东门出来,与太子司马荂一同回到汶阳里府第。派遣几千武装兵士前往金墉城迎接惠帝,百姓都高呼万岁。惠帝从端门进入,登上宫殿,百官都下拜叩头请罪。诏令送司马伦、司马荂等人前往金墉城。广平王司马虔从河北返回,到达九曲,听到了朝廷的变故,于是离开军队,带着几十个人回到自己的府第。
癸亥日,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永宁,诏赐臣民聚饮五天,分别派遣使者前去慰劳三王。梁王司马肜等人上表说:“赵王司马伦父子凶残叛逆,应该处死。”丁卯日,派遣尚书袁敞手持符节赐死司马伦,逮捕他的儿子司马荂、司马馥、司马虔、司马诩,并全部诛杀。文武百官中凡是被司马伦任用过的全部罢免,台、省、府、卫各部门留存下来的官员所剩无几。当天,成都王司马颖抵达。己巳日,河间王司马颙抵达。司马颖派赵骧、石超协助齐王司马冏前往阳翟讨伐张泓等人,张泓等人都投降了。自从战事爆发六十多天以来,有将近十万人死于战争。接着在东市斩杀张衡、闾和、孙髦,蔡璜自杀。五月,杀义阳王司马威。襄阳太守宗岱遵循司马冏的檄文杀死孙旂,永饶冶令空桐机斩杀孟观,都将首级传送到洛阳,并夷灭孙旂、孟观三族。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