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晋纪 » 晋纪二十四 > 晋纪二十四 翻译 > 第2节

晋纪二十四 翻译 第2节

桓温数次交战没有取得胜利,粮食储备又已经告急,又得知前秦的大军就要到了,丙申日,将舟船焚毁,丢掉装备、武器,自陆路撤回。委任毛虎生管理东燕等四郡的种种军务,同时担任东燕太守。

桓温自东燕出了仓垣,一路上挖掘水井饮水,行军七百余里。前燕的各位将领都争先恐后地想要追击桓温,吴王慕容垂说:“不行。桓温才失败退军,惊惶不安,肯定会严加防备,安排精锐士兵殿后,现在袭击他不一定能够获胜,倒不如暂缓一段时间。他以为我们没有追上他而感到庆幸,肯定会昼夜急行。等到他的士兵们筋疲力尽,士气低落的时候,然后我们再去袭击他,一定可以战胜他。”慕容垂因此带领八千骑兵跟在桓温大军的后边缓缓前进。桓温果真日夜兼程。几天以后,慕容垂对各位将领说:“现在可以袭击桓温了。”于是就迅速追赶,在襄邑追上了桓温的大军。范阳王慕容德先带领四千精锐骑兵在襄邑东侧的山涧中埋伏好,与慕容垂一同夹击桓温,桓温大败,三万余人被杀。前秦人苟池在谯郡迎头痛击桓温,又将他打败,这次又有数万士兵战死。孙元借机霸占武阳以抵御前燕,前燕左卫将军孟高征讨并将他擒获。

冬季十月乙巳日,大司马桓温将溃败逃散的士众重新集结起来,驻守在山阳。桓温因这一次遭受的失败深感耻辱,因此就将罪过归到袁真身上,奏请将袁真罢黜为庶人。还奏请免去冠军将军邓遐的官职。袁真觉得自己受到桓温的诬告,心中不服气,因此就上表讲述桓温的过失和罪行,朝廷并未回应。于是袁真就霸占寿春造反,归顺了前燕,并且请求前燕救援,也派使者去了前秦。桓温委任毛虎生兼任淮南太守,驻军镇守历阳。

前燕、前秦缔结联盟之后,使者就频频往来。前燕散骑侍郎郝晷、给事黄门侍郎梁琛相继前往前秦。郝晷和王猛是旧交,王猛与他回忆往事,向他咨询东边的事情。郝晷见到前燕朝政黑暗而前秦天下大治,暗中想依靠王猛,因此将很多实情泄露给他。

梁琛到达长安的时候,前秦王苻坚正在万年狩猎,要将梁琛带至此处会面。梁琛说:“秦国的使者到达燕国,燕国的君臣都将朝服穿好,将礼仪备好,将宫廷打扫干净,之后才敢会见。现在秦王却要在郊野与我会面,使臣不敢从命!”尚书郎辛劲对梁琛说:“宾客进入国境,只能客随主便,你怎么可以干涉别人的礼仪呢?何况天子称为乘舆,所经之处称为行在所,怎么有固定的住所呢?此外,《春秋》里也有在途中相遇之礼,又有什么不可行的呢?”梁琛说:“晋室法度纲常混乱,神明赐予的福泽归于有道,秦、燕二国秉承天运,全部接受了神明的赐命。但是桓温狂妄没有忌讳,窥视我国的疆土,要是燕国遭遇危险,秦国一定会孤立,必定难以独存在世上,因此秦国的君主与我们同样对于时患觉得担忧,彼此约定结为友好,彼此支援。我们燕国的君王臣下,翘首西盼,深深地为燕国的懦弱、给邻国带来忧患而感到愧疚,秦国的使臣前来侮辱我们,我们也都很尊敬地对待他。现在强敌已经撤退,两国的交往才刚刚开始,依我之见应当推崇礼仪,切实履行大义,以此加强两国的友好。要是轻视怠慢使臣,就是轻视燕国,这怎么能说是友好的表现呢?天子以四海为家,因此天子出行称为乘舆,停留称为行在。现今天下分裂,上天的光芒分别照耀二国,怎么能够用乘舆、行在当作托辞呢?依照礼制,没有事先约好而偶然遇到的称为遇。由于这是顺便做事,因此礼节简单,难道是平日闲居在家的时候所应当遵从的吗?使者一个人独行,威势上的确比主人要低,但是要是没有以礼相待,也不敢从命。”因此,苻坚就为梁琛安排行宫,命众多的官员陪同,之后才将客人请来,就和前燕的礼仪相同。

事情结束之后,苻坚又给梁琛安排私宴,问道:“燕国因贤能而闻名的臣子是谁?”梁琛说:“太傅上庸王慕容评,是具有完美品德和才干的亲戚,光大、辅助王室;车骑大将军吴王慕容垂,勇武和智谋举世无双,抵抗敌人抵御外侮;其余的人有的凭借文才进身,有的因为武略而被任用,官吏无不称职,民间全无被遗漏的贤能人才。”

梁琛的堂兄梁奕是前秦的尚书郎,苻坚让他负责招待宾客,他让梁琛在梁奕的馆舍里居住。梁琛说:“从前诸葛瑾为吴国到蜀国出使,和诸葛亮只在处理公务的朝堂上相见,退下朝堂之后再不会有私人的接触,我个人非常敬慕这样的作法。现在我出使到秦国来就把我安排在私人的馆舍中居住,这是我万万不敢接受的。”因此不去居住。梁奕数次到粱琛居住的馆舍,与梁琛同吃同住,有的时候也会向他咨询关于前燕的事情。梁琛说:“现在秦、燕二国各自把守一方,你我同时在二国承蒙荣耀及宠信,但是要说到本心,则是各有向往。粱琛我想要说燕国的好处,怕是并非秦国人想听到的;你想要我说燕国的坏处,又并非是使臣所该说的。兄长何需还问我呢?”

苻坚派太子去邀请梁琛会面。前秦人希望梁琛对太子行拜礼,提前暗示他说:“邻国的君主,如同本国的君主一样;邻国的太子,又有什么区别呢?”梁琛说:“天子的儿子被看做等同于普通士人,希望他能够由低贱提升到高贵。他自己尚且不敢将自己父亲的臣下当作臣下,更何况是别的国家的使臣呢?要是真诚的恭敬,那么就该礼尚往来,心中怎么敢将恭敬忘记,只是担心屈尊降格招惹很多麻烦。”最终梁琛也没有对太子行拜礼。

王猛劝说苻坚将梁琛留下,苻坚没有答应。

前燕主慕容生僻字_古文自编13977号派大鸿胪温统授予袁真使持节、都督淮南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扬州刺史,封为宣城公。但是温统还没有过淮河就死了。

吴王慕容垂自襄邑返回邺城,威望名声逐渐传播,太傅慕容评也越发忌恨他。慕容垂上奏表说:“所募集的将士奋不顾身,立下战功,将军孙盖等人赴汤蹈火冲锋陷阵,应当获得特殊的嘉奖。”慕容评全都压着不处理。慕容垂数次劝说,和慕容评在朝廷争辩,导致二人的矛盾隔阂越发严重。太后可足浑氏一直讨厌慕容垂,毁谤他的战功,与慕容评密谋将他杀死。太宰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和慕容垂的舅舅兰建得知此事,将这件事告诉慕容垂,并说:“先发制人,只要将慕容评及乐安王慕容臧除去,其余的人就无计可施了。”慕容垂说:“骨肉相残并且带头在国内造反,我只有一死罢了,不忍心去做那样的事。”没过多久,这两人又来汇报,说:“可足浑氏已经下定决心,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慕容垂说:“要是一定无法将隔阂消除的话,我宁可到外边去避开他们,其他的不是所要商讨的。”

慕容垂心中十分担忧,没敢将这些事告诉自己的儿子们。长子慕容令敬重地问道:“您近来好像面带忧色,难道并非由于主上年幼,太傅妒恨贤能,您德高望重,越发受到猜忌吗?”慕容垂说:“是的。我竭尽所能,不惜性命将强敌打败,原本是想保护宗族和国家,谁能料到功业成就之后,反倒让自己没有容身之处。既然你知道了我的心思,将怎样为我打算?”慕容令说:“主上昏愦而软弱,把重任托付给太傅,万一发生灾祸,就会因为猝不及防而受苦。现在想要将自身与宗族保全,又不失去大义,倒不如逃到龙城,用恭顺的言辞请罪,等候主上的明察,就如同当年周公居东那样,或许主上可以有所感触而觉悟,让您可以返归,要是能够这样的话,就是大幸。要是主上不这么做,那么您可以对内镇抚燕、代之地,对外笼络群夷部族,把守肥如之险保全自己,这也是次一等的计策。”慕容垂说:“好!”

十一月辛亥朔日,慕容垂请求去大陆狩猎,于是换上便装离开邺城,打算到龙城去。抵达邯郸后,小儿子慕容麟由于慕容垂平时对他不怎么好,回去告了状,慕容垂身边的人大都逃跑背叛。太傅慕容评将这件事报告了前燕主慕容生僻字_古文自编13978号,并派西平公慕容彊带领精锐骑兵追击,到范阳后终于追上。长子慕容令在慕容垂身后做掩护,因此慕容彊也不敢靠的太近。这时恰巧太阳落山,慕容令对慕容垂说:“本来打算把守东都龙城以保全自我,现在事情已经败露,来不及实施计划。前秦主正在招募英杰,倒不如前去归附他。”慕容垂说:“现在再谋划,放弃这里还能去哪里呢?”因此他们就将骑兵遣散,将痕迹消除,顺着南山又回到邺城,藏匿在后赵主石虎的显原陵。没过多久,有几百名骑着马狩猎的人从四面奔来。抵抗的话,显然不能够匹敌;逃跑的话,又无路可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正好这个时候猎人捕猎的老鹰全部飞走了,骑马打猎的人们也就随之散去了。慕容垂因此将白马杀掉以祭拜上天,并且与跟从他的人对天发誓。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