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宋纪 » 宋纪二 > 宋纪二 翻译 > 第2节

宋纪二 翻译 第2节

秋季七月,行台到达江陵,在城南立起象征性的宫城城门,题名为“大司马门”。傅亮领着文武百官前往“大司马门”,呈上奏章与皇帝的玉玺、服装,仪式盛大而隆重。宜都王刘义隆当时只有十八岁,发布文告说:“我无德无才,承蒙上天错爱降下大命,实在惊惶不已,怎么能够负担起如此重大的责任!如今暂时回到京师,祭祀祖先陵墓,并向朝中贤能的大臣言明我的意见,希望各位大臣体谅我的用心,不要再说别的。”荆州府州长史以及其他辅佐官员一律称臣,都请求仿效国都宫城,更改各门的名称;刘义隆一律不应许。而且命令荆州、都督府和宜都国的官署宽宥管辖地区内已判决的罪行,免除无力偿还的债务。

刘义隆身边的将领和亲信闻知营阳王刘义符、庐陵王刘义真已经被杀害,都认为可疑,劝说刘义隆不要东下。司马王华说:“先帝功盖天下,四海慑服;虽然继承人违反纲纪,导致朝政混乱,但是皇家的威望却没有改变。徐羡之只是一个才能中等的寒门士子,傅亮也是平民出身的书生,他们并没有晋宣帝司马懿、王敦大将军那样的野心,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他们接受托孤的重任,具有崇高的地位,一时不会立刻背叛。只是畏惧庐陵王刘义真不予宽恕,将来必定无地自容;殿下机敏聪慧,宽厚仁爱,远近闻名,他们这次僭越带众前来奉迎,是希望殿下会感激他们;毫无根据的谣言,必定不是真实情况。另外,徐羡之等五人的功劳与地位相同,谁肯服谁!即使他们有人心怀二心,企图背叛,也势必不能成功。被废黜的君主倘若活着,他们担忧将来遭到祸患,所以痛下杀手;是由于他们过于贪生怕死的缘故,他们怎敢一朝之间突然反叛呢!只不过想牢牢地掌握大权,巩固地位,拥立年轻的君主使自己受到重视罢了。殿下尽管坐上六匹马拉的座驾,长驱直入,才能不辜负上天和百姓的希望。”宜都王刘义隆说:“你莫非想当宋昌第二!”长史王昙首、南蛮校尉到彦之都劝说刘义隆东行,王昙首又陈述了天象和人间的各种祥瑞征兆。刘义隆才说:“徐羡之等身负先帝的遗命,不致于背信弃义。况且功臣旧将遍布朝廷内外,如今的兵力又足以镇压叛乱,这样一来,我们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刘义隆便命令王华总理善后事务,留守荆州。刘义隆又想派到彦之率军充当先锋,先行出发开道,到彦之说:“倘若他们肯定不反,就应该穿上官服,顺流而下;倘若万一发生不测,我的这支军队根本不能抵抗,却使他们因此产生误会,不符合远近百姓对我们的期望。”正好雍州刺史褚叔度去世,刘义隆就派到彦之暂时镇守襄阳。

甲戌日,刘义隆一行从江陵出发,接见了傅亮,哭号不止,悲恸的情绪感动了左右侍从。过了一会儿,刘义隆又问及刘义真与少帝刘义符被废黜和被杀害的经过,非常悲恸,哭泣不止,两旁的侍从都不敢抬头。傅亮汗流浃背,无言以对;过后,傅亮安排心腹去巴结到彦之、王华等人,极力同他们结交,建立亲密关系。刘义隆命令他的府州文武百官与军队加强护卫,森严戒备,从建康来的临时朝廷的文武官员与军队都不能接近他的队伍。中兵参军朱容子手持佩刀,守护在刘义隆的船舱房门外,衣不解带地守护了几十天。

北魏国主拓跋焘回宫。

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太子乞伏暮末统率征北将军木奕干等以及三万步兵骑兵,向貂渠谷进军,攻打北凉的白草岭、临松郡,攻破了这几个地方,掳获居民两万余人而回。

八月丙申日,宜都王刘义隆抵达京师建康,朝廷文武百官都赶到新亭迎接跪拜。徐羡之问傅亮:“宜都王堪比历史上的何人?”傅亮说道:“比晋文帝和汉景帝都要高明。”徐羡之说:“他必定会明白我们的一片忠心。”傅亮说:“不一定。”

丁酉日,刘义隆拜谒了其父宋武帝的陵墓初宁陵,回来后,停留在中堂。朝廷的文武百官奉上皇帝的印信,刘义隆辞让了几次,然后才接受,在中堂即皇帝位。然后又乘坐皇帝专用的法驾入宫,登上太极前殿,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元嘉,文武百官全部加官二等。

戊戌日,刘义隆祭拜皇家祖庙。诏令恢复刘义真庐陵王的封号,将刘义真的灵柩以及刘义真的母亲孙修华、刘义真的正室谢妃迎回建康。

庚子日,刘义隆下诏,将谢晦的代理荆州刺史改为实任。谢晦在赴任之前,向祠部尚书蔡廓辞别,屏退左右侍从,问蔡廓:“你看我能够免于灾难吗?”蔡廓说:“你们接受先帝临终托孤遗命,以社稷的兴衰为己任,废黜昏庸无道之君而改立英明的君主,从道义上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杀害人家的两个哥哥,而又北面称臣,确实有震主之威,你又镇守长江上流重镇,以古推今,你恐怕难以幸免。”谢晦这才开始畏惧无法逃走,等到船只离岸,谢晦回头顾望石头城,心生喜悦地说道:“今天终于得以脱险了!”

癸卯日,刘义隆下诏,擢升司空徐羡之为司徒,王弘进位为司空,傅亮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谢晦则加封卫将军,檀道济加封征北将军。

有关部门奏请文帝依据旧例到华林园听取诉讼。刘义隆下诏说:“我对政务刑法并不是很熟悉;可以与过去一样,仍请徐羡之、王弘二公审问。”

文帝又任命王昙首、王华担任侍中,王昙首还兼任右卫将军,王华兼任骁骑将军,朱容子担任右军将军。

甲辰日,刘义隆追封生母胡婕妤为章皇后。封皇弟刘义恭为江夏王,刘义宣为竟陵王,刘义季为衡阳王;仍然任用刘义宣为左将军,镇守石头城。

徐羡之等想要任命到彦之为雍州刺史,文帝没有同意;文帝征召到彦之入京,担任中领军,将京师的守卫责任托付给他。到彦之从襄阳南下赴京就任,领军将军谢晦此时已经抵达荆州,担心到彦之不会前来探访自己。到彦之一到杨口,就走陆路前往江陵探望谢晦,真切地表达自己的诚意,谢晦也推心置腹地结交;到彦之留下自己的名马以及利剑、名刀赠送给谢晦,谢晦此时才完全放下心来。

柔然汗国纥升盖可汗郁久闾大檀闻知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的消息,率领六万骑兵进入云中地区,屠杀掳掠官吏百姓,并且攻克了盛乐宫。北魏国主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兵前往讨伐,走了三天两夜,才到达云中。纥升盖可汗率领柔然骑兵将拓跋焘的轻骑部队围了五十多重,铁骑紧逼拓跋焘的马首,依次排列,如同铁墙铜壁。北魏的将士都非常恐惧,拓跋焘却神色自若,非常镇静,军心这才稳定。纥升盖可汗任命他的侄子郁久闾于陟斤为大将,北魏士兵用箭射杀了郁久闾于陟斤;纥升盖可汗郁久闾大檀恐惧,率领柔然大军逃跑。尚书令刘絜向拓跋焘进言说:“郁久闾大檀仰仗兵多将广,一定会卷土重来,请等秋天田里的庄稼收割完毕,我们调动大军分兵两路,东、西并进,加以讨伐。”拓跋焘认为很对。

九月丙子日,刘宋文帝刘义隆封王妃袁齐妫为皇后;袁齐妫是袁耽的曾孙女。

冬季十月,吐谷浑可汗慕容阿柴过世。慕容阿柴共有二十个儿子,病危之后,召集他的儿子们到病榻前,对他们说:“先公车骑将军,为了维持汗国大业,不让他的儿子慕容拾虔继承汗位,而是让我继承;我怎么敢因为私心将汗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慕容纬代,而把先帝伟大的志向忘在脑后呢!我死以后,你们要拥戴慕容慕生僻字_古文自编14813号为主。”慕容纬代是慕容阿柴的长子;慕容慕生僻字_古文自编14814号是慕容阿柴同母异父的弟弟、叔父慕容乌纥提的儿子。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