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十一 翻译 第2节
皇上在洛阳苑狩猎,有一群野猪从林子中跑了出来,皇上拉弓连发四箭,射死四头野猪。有一头野猪跑到马前,就要撞到马镫。民部尚书唐俭下马上前和野猪搏斗,皇上拔出剑杀死野猪,回过头对唐俭笑着说:“天策长史没有看到我就要杀贼吗,为什么如此害怕呢?”唐俭回答道:“汉高祖在马上得到天下,却没有在马上治理天下;陛下凭借神威圣武将四方平定,又何必对一头野兽展示威风呢?”皇上很高兴,因此中止狩猎,不久加授唐俭为光禄大夫。
安州都督吴王李恪数次外出游猎,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侍御史柳范上书弹劾他。丁丑日,李恪遭到免官,削减食邑三百户。皇上说:“长史权万纪服侍我的儿子,但是没能匡正他的过错,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服侍陛下,还没能阻止陛下打猎,怎么能够只责怪权万纪呢?”皇上非常生气,拂袖离去。没过多久,皇上独自召见柳范说:“你为什么当面侮辱我?”答道:“陛下圣明,我不敢不尽愚忠来直谏。”皇上因此很高兴。
十一月辛卯日,皇上亲临怀州。丙午日,回到洛阳宫。
故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女儿,年仅十四岁,皇上听闻她貌美,将她召入后宫,封为才人。
十二年(戊戌,公元638年)
春季正月乙未日,礼部尚书王珪上奏称:“三品以上官员遇到亲王要从乘舆上下来站在路旁,这并不合礼仪。”皇上说:“你们随意尊崇自我,蔑视各位皇子。”特进魏徵说:“亲王们的地位与三公相同,如今三品以上大臣全都是九卿、八座,为亲王们从乘舆上下来行礼,的确是不合适。”皇上说:“人的寿命长短难以预计,一旦太子遭遇不幸早夭,什么人能够预测到哪个亲王他日就不会变成你们的君主呢?如何能够蔑视他们呢?”魏徵答道:“从周代以来,全都是子孙相承,不会册立兄弟即位,为的是杜绝庶子窥视皇位,壅堵祸乱的源头,这是治国的君主应该深以为戒的。”皇上因此采纳了王珪的上奏。
吏部尚书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中书侍郎岑文本编撰《氏族志》一书完成,呈递给皇上。在这之前,山东崔、卢、李、郑等世家大族,喜好自我夸耀门第族望,尽管已经数代衰落,如果非世族人家想要他们通婚,一定会大肆索要财物,或是弃称乡里而妄称自己是名门士族,有的兄弟二人同在朝中就以妻族背景彼此攀比。皇上对于这些非常厌恶,命高士廉等人调查全国的谱牒,在史籍中匡正,考察其真伪,分辨其行辈、品第,褒奖忠贤,贬斥奸邪,划分为九等。高士廉等人把黄门侍郎崔民干幹排在第一。皇上说:“汉高祖和萧何、曹参、樊哙、灌婴等人全都是布衣起兵,你们到现在依旧非常推崇景仰,认为是一代英豪,莫非在意的是他们的世卿世禄以及地位吗?高氏偏居山东,梁、陈二朝偏居江南,尽管也有个别豪杰,又哪里值得一提?况且他们的子孙才气衰败,德行鄙薄,官爵衰落,但是依旧非常骄傲地以门第族望自傲,仰仗富贵人家,不顾廉耻,不知道世间的人为什么还要尊崇他们?现在三品以上公卿大臣,有的有着完美的德行,有的拥有显赫的功勋,有的拥有文学的才华,因此得到显赫的地位。那些衰败的世族们,还有什么值得羡慕?但是那些期望和世族们通婚的,就算拿出再多的金银财物,还被他们瞧不起,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如今希望匡正错谬,抛弃虚名追求实际,但是你们依旧把崔民幹排在第一位,这是蔑视我们的官爵而遵循流俗的观念。”因此下令重新审定,专门用当朝品秩高下制定标准。因此就以皇族李姓作为首位,外戚次之,把崔民幹降作第三。共确定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在全国颁行。
二月乙卯日,皇上自洛阳向西回到长安。癸亥日,皇上亲临河北县,观赏砥柱山。
甲子日,巫州獠民反叛,夔州都督齐善行将他们击败,擒获三千多名男女。
乙丑日,皇上祭祀禹庙。丁卯日,皇上抵达柳谷,观看盐池。庚午日,皇上抵达蒲州,刺史赵元楷命令百姓身着黄纱单衣恭迎圣上,大肆装饰廨署的楼台观宇,还饲养了一百多头羊、数百条鱼进献给贵族外戚。皇上指责他说:“我巡视到黄河、洛水一带,凡是需要用的,全都自府库里支取。你所做的又是犯下已经灭亡的隋朝的老毛病了。”甲戌日,皇上亲临长春宫。
戊寅日,朝廷下诏说:“隋朝故鹰击郎将尧君素,尽管他为主效忠,与投降的情况相背离,但是疾风识劲草,实际上表明了崇高的节操。可追赠为蒲州刺史,此外再寻访他的子孙上报。”
闰二月庚辰朔日,发生了日食。
丁未日,皇上返回京都长安。
三月辛亥日,著作佐郎邓世隆上表请求收集皇上所写的文章。皇上说:“我说过的话及命令,只要是对百姓有益的,史官已经全都记录下来,足以成为不朽的文字。要是没有益处,就算将它们都收集起来又有什么用呢?梁武帝萧衍父子、陈后主、隋炀帝均有文集传世,又怎么能够挽救他们的覆灭呢?身为君主担忧的是没有施行德政,拿文章来有什么用?”因此没有同意。
丙子日,皇上因为皇孙降生,所以在东宫设宴款待五品以上官员。皇上说:“贞观年以前,跟随我夺取并统治天下,以房玄龄最为有功。贞观年以来,匡正我的过错,主要的功劳在于魏徵。”因此赐予二人佩刀。皇上对魏徵说:“我对国家的治理与往年相比怎么样?”魏徵答道:“威德施于四方,则远远胜过贞观初年。但是人心悦服则比不上从前。”皇上说:“远方民族敬畏皇威仰慕圣德,所以前来依附。要是说比不上从前,则为什么到此地步?”回答道:“陛下之前因天下尚未大治而担忧,因此注意德义的修行,每天都有新的作为。如今天下既得到治理又相对安定,所以说不如从前勤勉了。”皇上说:“现在所做的和以往相同,有什么区别呢?”回答道:“陛下在贞观初年总是担心臣下不进谏,经常引导他们进谏,听见进谏就乐而听从采纳。如今却不是这样,尽管勉强听从采纳,但是面露难色。这就是差别。”皇上说:“能够举例说明吗?”回答道:“陛下之前曾经想杀死元律师,孙伏伽认为依法不该处死,陛下赏赐给他兰陵公主的花园,价值百万。有人说:‘这赏赐过于厚重了。’陛下说:‘我即位以来,从来没有进谏的人,所以要厚赏。’这是为了引导大家进谏。司户柳雄胡说隋朝所授的官资,陛下想要将他杀死,又采纳了戴胄的进谏而作罢。这是乐于听从的例子。贞观八年皇甫德参上书谏止维修洛阳宫,陛下愤怒,尽管因为我直言相劝而最终作罢,但仅仅是勉强听从。”皇上说:“若非您不能有这样的见解。人最怕的就是不能自知!”
夏季五月壬申日,弘文馆学士永兴文懿公虞世南过世,皇上痛哭。虞世南表面温和恭顺但是内心忠正耿直,皇上曾经称赞他有五绝:一德行高尚,二忠诚正直,三知识渊博,四善于文辞,五擅长书法。
秋季七月癸酉日,朝廷任命吏部尚书高士廉为尚书右仆射。
乙亥日,吐蕃入侵弘州。
八月,霸州山獠造反,将刺史向邵陵和官吏百姓一百多家烧死。
起初,皇上派使者冯德遐抚慰吐蕃,吐蕃听闻突厥、吐谷浑都曾经迎娶唐室公主为妻,于是派出使者跟随冯德遐前往长安,携带大量金银财宝,上书恳请通婚。皇上没有答应。使者回到吐蕃,对赞普弃宗弄赞说:“我第一次来到大唐,大唐对我礼遇厚重,同意将公主下嫁。恰巧遇到吐谷浑头领入朝,挑拨离间,唐朝礼节渐渐衰败,也不同意通婚了。”弃宗弄赞因此出兵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军队难以抵抗,逃至青海北面,百姓和牲畜大都被吐蕃劫走。
吐蕃攻陷党项、白兰等羌族,率军二十余万在松州西部边界驻军,派使者进献金银绸缎,宣称前来迎娶公主。没过多久攻打松州,击败都督韩威。羌族头领阎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一起举州归降吐蕃。吐蕃连年征战不停,大臣劝止不听而自尽的共有八个人。壬寅日,朝廷委任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甲辰日,朝廷委任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左领军将军刘简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领步骑兵五万人攻打吐蕃。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