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唐纪 » 唐纪二十七 > 唐纪二十七 翻译 > 第2节

唐纪二十七 翻译 第2节

己酉日,吐蕃的宰相坌达延给唐朝宰相致信,请求朝廷先派解琬到河源勘定两国的边界,然后缔结盟约。解琬曾担任朔方大总管,因此吐蕃特别请求朝廷派他前往。因为在这之前解琬已经从金紫光禄大夫的职位上退休,所以皇上又把他召入朝廷,担任左散骑常侍,并把他派到河源。此外皇上还命宰相回复坌达延,来招抚怀柔他。解琬对皇上进言说:“吐蕃一定暗中怀有反叛的计谋,请求事先在秦、渭等州屯驻十万军队,来防备意外变故的发生。”

黄门监魏知古,原本是小吏出身,因为姚崇的引荐,从而升迁,与姚崇同为宰相。姚崇有意轻视他,所以建议他代理吏部尚书,主管东都洛阳的官吏铨选事务,另外派遣吏部尚书宋璟在门下省审核吏部、兵部拟选的六品以下官员。魏知古因此对姚崇心怀不满。

姚崇的两个儿子分别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署任职,仗恃父亲对魏知古有恩,大肆揽权,代人请托;魏知古回到长安后,把这些事全部上报。过了几天,皇上从容地问姚崇:“你的儿子才能品性如何?如今担任什么官职啊?”姚崇揣摩得知皇上的心思,于是回答说:“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任职,为人欲望很多,并且做事不谨慎,如今他们一定有事私下请求魏知古,臣下还没有来得及询问他们罢了。”皇上开始以为姚崇一定会替他的儿子遮掩,听了他的这番话后,高兴地问:“你是怎么得知这件事的?”姚崇回答说:“在魏知古没有发达时,臣曾经多次维护提拔他。臣的儿子非常愚鲁,认为魏知古一定会因此回报臣的恩德,从而会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所以胆敢向他求请。”皇上因此认为姚崇忠正没有私心,而鄙视魏知古有负于姚崇,想要罢斥他。姚崇坚决请求皇上不要这么做,说:“我的两个儿子有罪,违反了陛下的法令,陛下宽赦了他们的罪过,已经是万幸了;如果因为我的缘故而斥逐魏知古,天下人一定认为陛下偏袒臣,这样会影响陛下圣明的声誉。”皇上考虑了很久,才同意他的请求。辛亥日,罢免魏知古宰相的职位,改任工部尚书。

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义,是皇上的兄长;岐王李范,薛王李业,是皇上的弟弟;豳王李守礼,是皇上的堂兄。皇上素来对兄弟非常友爱,是近代以来的帝王不能相比的。皇上刚刚即位时,特意做了长枕头和大被子,与兄弟们同床而眠。诸王每天早上在侧门上朝,退朝后就聚在一起晏饮、斗鸡、打毬,或者到近郊去打猎,或者到别墅游玩观赏,奉命前去慰问的宦官在道路上络绎不绝。皇上在每天下朝之后,时常跟诸王在一起游玩,兄弟们在内宫相处,行礼与平常人家一样,饮食起居也与诸王在一起。皇上还下令在宫中张设五个帐幕,自己与诸王轮流住在里面,有时在一起谈论、赋诗,有时喝酒、下棋、打猎,有时自操管弦,吹拉弹唱;李成器擅长吹笛,李范擅长弹奏琵琶,与皇上轮流演奏。诸王中如果有人生病了,皇上甚至急得整日吃不下饭,整夜睡不着觉。有一次薛王李业生病了,皇上正在朝廷听政,就派出使者问候,顷刻间往返了十次。皇上还亲自为李业熬药,旋风吹来,误烧了皇上的胡须,左右的人惊骇地上前替他灭火。皇上说:“只愿薛王服下这碗药后病就痊愈了,胡须哪值得惋惜!”宋王李成器平时就特别恭敬谨慎,从不谈论有关朝政的事,也从不结交他人;皇上因此更加信任他,别人的谗言都不能破坏、挑拨兄弟间的感情。即使如此,皇上也专门用衣食器玩、声色犬马等来供养和娱乐他们,从不任命他们担任官职。群臣认为宋王李成器等人的身份对皇帝有压迫感,于是请皇上根据历朝的旧制下放他们出任刺史。六月丁巳日,皇上任命宋王李成器兼任岐州刺史,申王李成义兼任豳州刺史,豳王李守礼兼任虢州刺史,要他们到任后总管大事,实际州务都交付长史、司马负责办理。从此以后诸王任都护、都督、刺史的,也都依此办理。

丙寅日,吐蕃赞普派遣他的宰相尚钦藏前来进献两国的盟书。

皇上因为社会风气日益奢侈腐朽,在秋季七月乙未日,颁布制书:“天子的衣服用具、金银器物,都应由主管部门负责销毁,来供给军队和国家的需用;凡是珠宝玉器、锦绣织物,都在殿前烧毁;宫中后妃以下的宫人,都不得穿珠玉锦绣制品。”戊戌日,皇上又颁布敕命:“文武百官所使用的衣服、腰带以及酒器、马嚼子、马蹬,三品以上的,可以使用玉饰,四品官,可以使用金饰,五品官,可以使用银饰,其余官员一律禁止使用任何饰物;妇女使用的饰物比照丈夫、儿子。至于过去生产的锦绣,允许织染成黑色使用。从今以后,全国各地不准再采集珠玉,生产锦绣织物,违令者处以杖刑一百,工匠违反禁令减一等治罪。”皇上还下令撤消设置在东西二京的织锦坊。

臣司马光说:唐明皇即位的初期,想要平治天下,能够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带头勤俭节约到这般地步,然而到了晚年却因为奢侈而失败。奢靡之风容易腐蚀人心,实在是太严重了!《诗经》上说:“凡事莫不有开始,却极少有坚持到底的。”对此怎么能不谨慎呢!

薛讷和左监门卫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等人领兵六万从檀州出发攻打契丹。杜宾客认为:“士兵在此盛夏时节身穿铠甲手拿兵器,还要携带粮草,孤军深入敌境,恐怕很难取胜。”薛讷说:“盛夏时节草木繁盛,牛羊都大量繁殖,可以从敌人那里获得粮食,正好顺应天时,这是一举消灭敌人的良机,不可错失。”当大军走到滦河流经的峡谷时,被契丹的伏兵从前后堵截,又有契丹军队从山上攻下来。唐军因此大败,死亡的人数达到十分之八九。薛讷只带着几十名骑兵突围出去,得以幸免,契丹兵讥笑他,称他“薛婆”。崔宣道负责率领后续部队,听说薛讷战败,于是掉头逃走。薛讷把这次失败的罪责全部推脱给崔宣道和胡人将军李思敬等八人,皇上下制书把这八个人全部斩于幽州。庚子日,皇上颁布敕命赦免薛讷的死罪,削除他的官爵,只赦免了杜宾客的罪责。

壬寅日,皇上任命北庭都护郭虔瓘为凉州刺史、河西诸军州节度使。

果州刺史锺绍京对朝廷心怀怨恨,屡次上疏胡说吉凶;乙巳日,皇上把锺绍京贬为溱州刺史。

丁未日,房州刺史襄王李重茂去世。皇上因此罢朝三天,并追谥他为殇皇帝。

戊申日,皇上下令禁止文武百官及其家属与和尚、尼姑、道士来往。壬子日,皇上又下令民间不得铸造佛像、不得抄写佛经。

宋王李成器等人请求贡献兴庆坊的宅第作为皇帝的别馆。甲寅日,皇上发布制书,准许了他们的请求,开始兴建兴庆宫,并将兴庆宫周围的宅第分别赏赐给李成器等人。皇上又命令在兴庆宫的西南修筑两座阁楼,西边的楼阁题名为“花萼相辉之楼”,南边的阁楼题名为“勤政务本之楼”。有时皇上登楼,听到诸王在自己家中奏乐,便把他们全都召到楼上与自己一起晏饮,有时皇上亲临诸王的府第,与大家同乐,对诸王的赏赐也非常厚重。

乙卯日,皇上任命歧王李范兼任绛州刺史,薛王李业兼任同州刺史。仍然下敕令规定宋王李成器以下各王,每个季度派两人入朝,轮流不断。

民间误传皇上将挑选美女充实后宫。皇上听到后,在八月乙丑日下令有关部门准备好牛和车,到崇明门,亲自从后宫选出多余的宫女,令她们坐车回家,并且下达敕令说:“后宫中的宫女尚且要遣送回家;不会采选民间女子,就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

乙亥日,吐蕃将领坌达延、乞力徐领兵十万入侵临洮,驻扎在兰州,派兵到渭源一带掠夺牧马。皇上命令薛讷以平民的身份代行左羽林将军职务,担任陇右防御使,任命右骁卫将军、常乐人郭知运为陇右防御副使,和太仆寺少卿王晙共同领兵迎战吐蕃军队。辛巳日,皇上下令大举招募勇士,并把他们派遣到河、陇地区跟随薛讷进行训练。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