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纪五 翻译 第2节
越主刘岩派客省使刘瑭到吴国出使,告诉吴王他已经登临大统,并且劝说吴王也称帝。
闰十月戊申日,蜀主任命判内枢密院庾凝绩为吏部尚书、内枢密使。
十一月丙子朔日,正是冬至日,蜀主前往圜丘祭天。
晋王得知黄河封冻,说:“打仗好多年了,受到黄河的制约无法渡河作战,现在冰自然封冻,实在是天助我们。”于是他火速赶往魏州。
蜀主任命刘知俊为都招讨使,诸位将领全是之前的有功之臣,许多人不愿听从他的命令,并且对他很嫉妒,因此他没能立下战功。唐文扆常常诋毁他,蜀主也对他的才干有所猜忌,曾对亲信道:“我已经老了,刘知俊并非你们这些人能够驾驭的。”十二月辛亥日,抓获了刘知俊,说他打算秘密谋反,在炭市斩杀他。
癸丑日,蜀国大赦,将明年的年号改为光天。
壬戌日,朝廷任命张宗奭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皇帝评论平定庆州的战功,丁卯日,任命左龙虎统军贺瓌为宣义节度使、同平章事,不久任命他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戊辰日,晋王在朝城狩猎。这一天,天气非常冷,晋王见到黄河的冰冻得非常结实,就率领步骑兵逐步过河。梁军三千士兵在杨刘城驻守,沿河几十里,栅垒相望,晋王发动猛攻,将这些栅垒全部攻克。紧接着攻打杨刘城,派出步兵先攻占梁军营寨,之后用芦苇将防御的堑壕堵塞,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当天就攻陷了杨刘城,并抓获守将安彦之。
在此之前,租庸使、户部尚书赵岩对皇帝说:“陛下自从即位以来,还没有前往南郊祭天,议论这件事的人觉得陛下与诸侯没什么区别,被四方瞧不起。请求陛下前往西都进行郊祀礼,并且拜谒宣陵。”敬翔劝谏道:“自从刘失利以来,公私财力困乏,人心惶惶。如今要去祭拜圜丘,肯定要进行赏赐,这是为了图谋虚名,而受到实际伤害。何况劲敌近在黄河边上,御驾车马怎么能够轻易行动呢!等到北方平定之后,再去郊祀也来得及。”皇帝没有采纳敬翔的提议。己巳日,皇帝来到洛阳,查看了御用的车子及章服,修饰了宫阙。前往南郊祭祀的日子已经确定,突然得知杨刘城失守,路上的人都相传晋军已经来到大梁,并控制住汜水。跟从皇帝出行的官员们都十分担心家人,相对哭泣。皇帝也惊慌得不知所措,于是中止了郊祀,赶回大梁。
甲戌日,皇帝任命河南尹张宗奭为西都留守。
这一年,闽王王审知为自己的儿子牙内都指挥使王延钧迎娶越主刘岩的女儿。
四年(戊寅,公元918年)
春季正月乙亥朔日,蜀国大赦,恢复国号为蜀。
皇帝返回大梁。晋军一直入侵至郓州、濮州之后才领军返回。敬翔上疏道:“国家连年作战失利,疆域日渐紧缩。陛下在深宫之中,与您一同商议大事的人全是您身边的亲信,怎么能够衡量敌国的胜负呢!先帝在世之时,掌管河北,亲自统领豪杰壮士,依旧不得志。如今敌人已经来到郓州,尚且没能引起陛下的注意。我听闻李亚子自从继位以来,至今已有十年,每当攻城或是野战,全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最近袭击杨刘的时候,亲自背负一捆柴走在士兵之前,结果一鼓作气攻克杨刘城。陛下儒雅守成,从容不迫,派贺瓌之流去抵御敌人,期望他们能够驱赶敌寇,结果不是我能预知的。陛下应当广泛寻访老者,另外找寻其他办法。要是不能这么做的话,忧患就难以停止。尽管我没有才能,但是国家给了我极大的恩宠,陛下要是真的缺少人才,我请求前往边疆为国效力。”他的奏书呈递给皇帝之后,赵岩、张归霸之流说敬翔是在发泄私愤。皇帝并未起用他。
吴王任命右都押牙王祺为虔州行营都指挥使,并命他率领洪州、抚州、袁州、吉州的军队前去袭击谭全播。严可求用厚禄募集一些通晓赣石之险的水工,因此吴兵全都到达虔州城下的时候,虔州人才知道。
蜀太子王衍嗜好酒色,喜爱游戏。蜀主曾经自夹城路过,听见太子与诸王斗鸡击球喧闹的声音,叹息道:“我身经百战创立的基业,这些人能够守住吗?”所以对张格十分厌恶,但是由于徐贤妃在内替张格撑腰,因此一直没能将他除掉。信王王宗杰很有才华,常常陈述对于时政的看法,蜀主十分器重他,所以萌生了废黜王衍改立王宗杰的想法。二月癸亥日,王宗杰暴毙,蜀主对他的死亡心生疑虑。
河阳节度使、北面行营排阵使谢彦章带领数万人攻打杨刘城。甲子日,晋王率领轻骑自魏州直接来到黄河边上。谢彦章修建壁垒坚守阵地,并决开黄河堤坝引入河水,河水弥漫数里,以此阻拦晋军,晋军无法前进。谢彦章,是许州人。安彦之被打败之后,他的士兵中有许多人在兖州、郓城一带的山谷里聚集做了强盗,坐视梁、晋二国的胜败。后来晋王招募他们,其中有很多人就投靠了晋王。
己亥日,蜀主任命东面招讨使王宗侃为东、西两路诸军都统。
三月,吴越王钱镠开始设立元帅府,设置官属。
夏季四月癸卯朔日,蜀主将儿子王宗平立为忠王,王宗特立为资王。
岐王派使者前往蜀,请求通好。
己酉日,朝廷任命吏部侍郎萧顷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保大节度使高万金过世。癸亥日,朝廷任命忠义节度使高万兴兼任保大节度使,并让他在鄜州、延州镇守。
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光逢因年纪大而辞去官职。己巳日,以司徒的身份告老回乡。
蜀主自从永平末年患病以来,视力一直模糊不清,到如今越发严重。由于北面行营招讨使兼中书令王宗弼沉稳且有谋略,五月,将其召回,任命他为马步都指挥使。乙亥日,召见大臣们进入寝殿,告诉他们说:“太子能力不足,但是我无法违背诸位的请求,超越次序册立他。要是他无法承担大业,可以将他安置在其他宫中,但是请求不要杀掉他。只要是王氏子弟,各位可以任意选取辅佐他们之中有才能的人。徐妃的兄弟们,只能照顾他们的俸禄和官职,千万不要让他们执掌兵权以及参与政事,来保全他们的家族。”
内飞龙使唐文扆掌管禁兵已经很长时间了,经常参与商讨机密要事,他想要铲除诸位大臣,于是派人守住宫门。王宗弼等三十多人来到朝堂,但是没能被准许进入拜见蜀主,唐文扆常常用蜀主的名义来安抚他们,等到蜀主一旦死去,立即发难。他还派出同党内皇城使潘在迎打探外面的情况,潘在迎将唐文扆的密谋通知了王宗弼等人。于是王宗弼等将宫门推开闯了进去,对蜀主阐释唐文扆的罪行,蜀主命天册府掌书记崔延昌暂代六军事务,召太子入宫服侍自己。丙子日,将唐文扆贬为眉州刺史。翰林学士承旨王保晦由于依附唐文扆,也被削了官位,将他流放至泸州。潘在迎,是潘炕的儿子。
丙申日,蜀主颁布诏书,把中外财赋、中书除授、诸司刑狱案牍的事情专门委派给庾凝绩处理,把都城和行官军旅的事情交给宣徽南院使宋光嗣处理。
丁酉日,剥夺唐文扆的官职爵位,流放到雅州。辛丑日,任命宋光嗣为内枢密使,和兼中书令王宗弼、王宗瑶、王宗绾、王宗夔一起接受遗诏辅佐朝政。起初,蜀主尽管依照唐制设立了枢密使,专门任用士人,到唐文扆犯罪的时候,蜀主觉得很多将领全是许州的旧臣,担心他们不会供幼主驱使,于是任用宋光嗣接替士人担任枢密使。自此宦官开始掌权。
六月壬寅日,蜀主去世。癸卯日,太子王衍继位。尊奉徐贤妃为太后,徐淑妃为太妃。任命宋光嗣为判六军诸卫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