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纪四 翻译 第2节
魏王李继岌自兴平退至武功,宦官李从袭说:“祸福难以预测,但后退比不上前进,请王赶快向东行进以解救内难。”李继岌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向前行进到达渭水,代理西都留守职务的张篯已经拆毁浮桥,他们顺水流漂浮过河,当天来到渭南,李继岌的心腹吕知柔等人都已经逃窜躲藏。李从袭对李继岌说;“时机大势已经失去,王应自作打算。”李继岌哭着来回走动,后来自己趴伏在床上,下令让仆夫李环用绳子勒死自己。任圜代替他统率军队向东行进。监国派石敬瑭对他们加以安抚,士卒们并无不同意见。
在这以前,监国命令他的亲信李冲担任华州都监,以迎接魏王李继岌的军队。李冲擅自逼迫华州节度使史彦镕入朝。同州节度使李存敬从华州路过时,李冲将他杀死,并杀了他的全部家属,还将西川行营都监李从袭杀死。史彦镕哭着向安重诲陈述了李冲对他的逼迫,安重诲命令史彦镕返回华州,召李冲返回朝中。
从监国进入洛阳起,内外机要的事务都由李绍真裁决。李绍真擅自做主将威胜节度使李绍钦和太子少保李绍冲关入狱中,打算杀掉他们。安重诲对李绍真说:“温韬、段凝的罪行都发生在梁朝,现在殿下刚刚将内乱平定,希望使万国安定,难道是专为您报仇的吗!”李绍真因此才略有收敛。辛丑日,监国颁下命令,为李绍冲、李绍钦恢复温韬、段凝的本名,并且放他们返回家乡。
壬寅日,将孔循任命为枢密使。
相关官吏讨论监国即位的礼仪。李绍真、孔循都认为唐朝的气数已尽,应当自行建立国号。监国向左右大臣询问说:“国号是什么?”回答说:“先帝曾被唐朝赐姓,替唐朝复仇,继唐昭宗之后,因此以唐为国号。现在梁朝的人们不希望殿下用唐作为国号了。”监国说:“我从十三岁起服侍献祖,献祖把我当成同一宗族,像对儿子一样待我。后来服侍武皇将近三十年,服侍先帝将近二十年,每次对治理国家的大事与攻伐征战的筹划,我未尝不参与其中。武皇的基业和我的基业一样,先帝的天下和我的天下一样,哪里有家同而国不同的道理呢!”于是命令主持政务的大臣们重新讨论。吏部尚书李琪说:“若更改国号,那么先帝就等于是与国家无关的人,他的棺材安放在哪里呢!这不只是殿下将三世旧君忘掉,我们这些身为大臣的人能够心安吗!从前的朝代有很多以旁支继承王位的情形,应当采用嗣子在灵柩前即位的礼仪。”众人接受了他的建议。丙午日,监国从兴圣宫前往西宫,身穿粗麻布制成的重丧服,在庄宗的棺材前即皇帝位,百官全都身穿白丧服。不久监国换上了皇帝的衮服和冕冠,接受册书,百官身穿着吉服向新皇帝表示祝贺。
戊申日,敕令朝廷内外的大臣不许进献鹰犬珍玩之类的物品。
相关部门上奏对太原尹张宪弃城的罪行进行弹劾,庚戌日,赐张宪自尽。
任圜率领出征蜀国的士兵二万六千多人来到洛阳,明宗对他们慰劳安抚,命令他们各自返回军营。
甲寅日,宣布大赦,将年号改为天成。根据情况留下一百名后宫之人,三十名宦官,一百名教坊之人,二十名鹰坊之人,五十名御厨,其余人等听从自己的意愿。各司使务有名无实的全部撤销。分派各军前往就近之处获取补给,从而节省运送费用。将夏、秋两季税赋的省耗税免除。节度、防御等使,在元旦、冬至、端午、皇帝生日这四个节日允许贡奉,但不许聚敛百姓;刺史以下禁止贡奉。对人才的选拔,如果有先对文书进行涂改的人,命令三铨制止欺诈伪造行为,其他遵照旧规办理。
五月丙辰朔日,将太子宾客郑珏、工部尚书任圜同时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圜仍兼管三司。任圜忧心公务就像忧心自己的家一样,他简选贤良才俊,杜绝投机幸进之人,一年内,府库充实,军民富足,朝廷的纲纪也初步建立。任圜每每以天下为己任,于是安重诲对他十分忌惮。
武宁节度使李绍真、忠武节度使李绍琼、贝州刺史李绍英、齐州防御使李绍虔、河阳节度使李绍奇、洺州刺史李绍能,各自请求恢复从前的姓名为霍彦威、苌从简、房知温、王晏球、夏鲁奇、米君立,皇帝批准。苌从简,是陈州人。王晏球本为王氏之子,由姓杜的人家养育,因而请求恢复姓王。
丁巳日,开始命令百官正衙除了日常的朝见外,每五天入内殿问安一次。
有宦官几百人逃窜到山林中藏匿,有的落发为僧,来到晋阳的有七十多人,皇帝诏令北都指挥使李从温将他们全部诛杀。李从温,是皇帝的侄子。
皇帝认为前相州刺史安金全有功于晋阳,壬戌日,将安金全任命为振武节度使、同平章事。
丙寅日,赵在礼请求皇帝亲临邺都。戊辰日,将赵在礼任命为义成节度使。赵在礼以军中尚不安定为由推辞,没有前往义成节度使镇所。
李彦超来到朝中,皇帝说:“河东没有忧患,是借助于你的力量。”庚午日,将他任命为建雄留后。
甲戌日,将福建王延翰加授为同平章事。
皇帝并不识字,四方呈奏的表章都命令安重诲读给他听,安重诲也不能通晓全部,于是上奏称:“臣只凭借忠诚之心服侍陛下,得以担任中枢机要职务,现在的事务还能粗略知晓,至于古代的事情,不是我的能力所能了解的。希望仿效前朝的侍讲、侍读,近代的直崇政、枢密院,选择在文学方面有才能的大臣来共同处理事务,以备陛下询问。”于是设置了端明殿学士。乙亥日,任命翰林学士冯道、赵凤担任这个职务。
丙子日,朝廷准许郭崇韬归葬,为朱友谦恢复官爵。两家的财物田宅,从前没收的一律归还给他们。
戊寅日,以安重诲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职务。安重诲认为襄阳这个地方很重要,不能没有统帅,不应兼任,因此坚定地推辞。皇帝予以批准。
皇帝诏令调汴州控鹤指挥使张谏等三千人前往瓦桥戍守。六月丁酉日,这些人出了城,又返回,发动叛乱,在街市上焚烧抢掠,将代理知州、推官高逖杀死。乱兵逼迫马步都指挥使、曹州刺史李彦饶担任统帅,李彦饶说:“你们希望由我担任统帅,就应当服从我的命令,不可焚烧抢掠。”众人听从了他的命令。己亥日早晨,李彦饶在室内埋伏下武士,诸位将领进来祝贺,李彦饶说:“前日只是几个人鼓动叛乱而已。”因此抓住张谏等四人,将他们处斩。张谏的同党张审琼率领众人在建国门鼓噪作乱,李彦饶领兵进攻,将这四百人全部诛杀,军州才得以安定。当天,把军州的事情用公文报知节度推官韦俨,向皇帝奏报详细情况。庚子日,皇帝诏令枢密使孔循统领汴州,将三千家作乱之人拘捕,全部诛杀。李彦饶,是李彦超的弟弟。
蜀国百官来到洛阳,永平节度使兼侍中马全说:“国家灭亡到这样的地步,活着还不如死了!”绝食而亡。将平章事王锴等任命为诸州府刺史、少尹、判官、司马,也有人又回到了蜀中。
辛丑日,滑州都指挥使于可洪等人纵火叛乱,向在魏博驻守的军队的三个指挥发起攻击,并驱逐了他们。
乙巳日,皇帝发布敕令:“朕名字中的两个字,只要不连称,都无需避讳。”
戊申日,加授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兼任侍中。
李继来到华州,得知洛中发生叛乱,又返回凤翔。皇帝为他将柴重厚诛杀。
高季兴上表请求以夔、忠、万三州作为自己的属郡,皇帝予以批准。
安重诲倚仗皇帝的宠幸而骄横,殿直马延不小心冲撞了他的前导,他将马延在马前斩首,御史大夫李琪将这件事上奏皇帝。秋季七月,安重诲奏请皇帝颁布诏书,称马延侵侮冒犯大臣,告诫朝廷内外官员。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