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二十三年 第2节原文解释
〔1〕桓子:即乐王鲋。
〔2〕固宫:晋侯的别宫,设有台观守备。
〔3〕民柄:赏罚的权力。
〔4〕缞:丧服。冒:冒巾。绖:麻带。
【原文】
范鞅逆魏舒〔1〕,则成列既乘,将逆栾氏矣。趋进,曰:“栾氏帅贼以入,鞅之父与二三子在君所矣,使鞅逆吾子。鞅请骖乘持带〔2〕。”遂超乘〔3〕,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仆请,鞅曰:“之公。”宣子逆诸阶,执其手,赂之以曲沃。
【注释】
〔1〕范鞅:士鞅,范宣子士匄子。
〔2〕骖乘持带:骖乘,乘车时居于车右,即陪乘。带,车上挽带。杜注谓骖乘必持带,防备掉下车子。
〔3〕超乘:跳上车。
【原文】
初,斐豹隶也,著于丹书〔1〕。栾氏之力臣曰督戎〔2〕,国人惧之。斐豹谓宣子曰:“苟焚丹书,我杀督戎。”宣子喜,曰:“而杀之,所不请于君焚丹书者,有如日!”乃出豹而闭之。督戎从之,逾隐而待之〔3〕,督戎逾入,豹自后击而杀之。范氏之徒在台后,栾氏乘公门〔4〕。宣子谓鞅曰:“矢及君屋,死之!”鞅用剑以帅卒,栾氏退。摄车从之〔5〕,遇栾乐〔6〕,曰:“乐免之〔7〕,死将讼女于天。”乐射之,不中。又注,则乘槐本而覆〔8〕。或以戟钩之,断肘而死。栾鲂伤。栾盈奔曲沃,晋人围之。
【注释】
〔1〕丹书:以红字写在简牍上。凡有罪没为奴,以丹书其罪。
〔2〕力臣:力士。
〔3〕隐:矮墙。
〔4〕乘:登。
〔5〕摄车:跳上车。
〔6〕栾乐:栾盈族人。
〔7〕免之:免战。之字无义。
〔8〕槐本:槐树根。
【原文】
秋,齐侯伐卫。先驱〔1〕,穀荣御王孙挥,召扬为右。申驱〔2〕,成秩御莒恒,申鲜虞之傅挚为右。曹开御戎,晏父戎为右。贰广〔3〕,上之登御邢公,卢蒲癸为右。启〔4〕,牢成御襄罢师,狼蘧疏为右。胠〔5〕,商子车御侯朝,桓跳为右。大殿〔6〕,商子游御夏之御寇,崔如为右,烛庸之越驷乘〔7〕。
【注释】
〔1〕先驱:前锋。
〔2〕申驱:次前锋。
〔3〕贰广:公副车。
〔4〕启:左翼。
〔5〕胠:右翼。
〔6〕大殿:后军。
〔7〕驷乘:四人乘一辆车,站在后面的为驷乘。
【原文】
自卫将遂伐晋。晏平仲曰:“君恃勇力以伐盟主,若不济,国之福也。不德而有功,忧必及君。”崔杼谏曰:“不可。臣闻之,小国间大国之败而毁焉〔1〕,必受其咎。君其图之!”弗听。陈文子见崔武子〔2〕,曰:“将如君何?”武子曰:“吾言于君,君弗听也。以为盟主,而利其难。群臣若急,君于何有?子姑止之〔3〕。”文子退,告其人曰:“崔子将死乎!谓君甚,而又过之,不得其死。过君以义,犹自抑也,况以恶乎?”
【注释】
〔1〕败:坏,指栾盈之乱。毁:攻打,诉诸武力。
〔2〕陈文子:陈须无。崔武子:崔杼。
〔3〕姑止之:且罢休。
【原文】
齐侯遂伐晋,取朝歌〔1〕,为二队,入孟门〔2〕,登大行〔3〕,张武军于荧庭〔4〕。戍郫邵〔5〕,封少水〔6〕,以报平阴之役,乃还。赵胜帅东阳之师以追之〔7〕,获晏氂〔8〕。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礼也。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