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 ?、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尧使夔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以声致禽兽者也。然则禽兽之心,奚为异人?形音与人异,而不知接之之道焉。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亦不假智于人也。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帝王之时,始惊骇散乱矣。逮于末世,隐伏逃窜,以避患害。今东方介氏之国,其国人数数解六畜之语者,盖偏知之所得。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原文解释
原文(一)
状不必童1童:通“同”。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
2骸:骸(hái),这里指身体。,手足之异,戴发含齿
3戴发含齿:长着头发和牙齿。指#-666aa;。多用作退一步说,表示也还是人或如果是人。,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
4傅翼戴角:傅翼,添翼。戴角,头顶上生角。常用来比喻给凶残者以权力地位等,使之更易于作恶。,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庖牺氏
5庖牺氏:即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包犠,史记中称伏牺。伏羲聪慧过#-666aa;,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又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女娲氏
6女娲氏:中华上古之#-666nn;,#-666aa;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神农氏
7神农氏:别名五谷帝仙,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继伏羲以后,#-666nn;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666aa;物。他发明了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又称炎帝,然而关于神农氏是否就是炎帝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夏后氏
8夏后氏:古代部落名,禹是这个部落的酋长。后由他的儿子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国号“夏”。一般便以夏后氏称禹。,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
9夏桀:夏桀,又名癸、履癸。桀是夏朝末代君主,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666gg;无度,暴虐无道,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52年,国亡后被放逐而饿死。、殷纣
10殷纣:名受,即帝辛,“天下谓之纣”,#-666aa;称殷纣王。商朝末代君主,著名的暴君。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鲁桓
11鲁桓:即鲁桓公。姬姓,鲁氏,名允。春秋时期鲁国君主。鲁惠公之子,鲁隐公之弟。鲁国第15代国君。由于他是惠公正室夫#-666aa;仲子所生,所以被立为太子。又因惠公去世时尚且年幼,由公子息(鲁隐公)即位摄政。鲁隐公被杀后,于公元前711年即位,公元前694年死于齐国,在位18年。、楚穆
12楚穆:即楚穆王,熊氏,名商臣。春秋时楚国国君。楚成王之孙,楚庄王之父。,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
翻译(一)
形状不一定相同而智力相同,智力不一定相同而形状相同。圣#-666aa;选取相同的智力,而忽视相同的形状。世#-666aa;亲近相同的形状而疏远相同的智力。形状跟自己相同的,就亲近并且喜爱他;形状跟自己不同的,就疏远而害怕他。有七尺长的身躯,手和脚不一样,长着头发和牙齿,能站立并能行走的,叫做#-666aa;;而人未必没有禽兽之心。即使有禽兽之心,也以人的形状而得到其他人的亲近。身上长翅,头上生角,龇着牙齿,张着脚爪,昂头飞翔,俯身奔跑,叫做禽兽;而禽兽未必没有人心。即使有人心,也以禽兽的形状而遭到其他人的疏远。扈牺氏、女蜗氏、#-666nn;农氏、夏后氏,或者是蛇身人面,或者是牛头虎鼻,他们都有不同于人的形状,却有至#guoxue666-com;无上的德行。夏桀王、殷纣王、鲁桓公、楚穆王,他们的形状面貌和七窍都与人相同,但却怀着禽兽之心。而世人只凭着一样的形状来寻求最高的智慧,这是几乎办不到的。

原文(二)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13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此则#-666nn;话,系《列子》对《吕氏春秋·荡兵篇》、《淮南子·兵略篇》、《绎史》等书中有关黄帝与炎帝之争斗的只言片语敷衍而写成。以上三种书的行文如下:“兵所自来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炎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阪泉,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境。,帅熊、罴
14罴: 罴(pí),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药。亦称“棕熊”、“马熊”、“#-666aa;熊”。、狼、豹、 ?
15?: ? (chū),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虎为前驱
16前驱:先头部队;先锋。,雕、鹖
17鹖: 鹖(hé),一种像雉而善斗的鸟。、鹰、鸢
18鸢: 鸢(yuān),鸟,鹰科,头顶及喉部白色,嘴带蓝色,体上部褐色,微带紫,两翼黑褐色,腹部淡赤,尾尖#-666dd;叉,四趾都有钩爪,捕食蛇、鼠、蜥蜴、鱼等,俗称“老鹰”。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尧
19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曾设天文馆,掌管历象。命鲧整治洪水,并推选虞舜为继承#-666aa;。使夔
20夔: 夔(kuí),#-666aa;名。相传为尧、舜时乐官。《吕氏春秋·察传》:“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人名)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666hh;。”典乐
21典乐:官名。掌管朝廷的音乐事务。,击石拊石
22击石拊石:敲打石磬。石,古代八音之一,指石乐,即磬一类的乐器。拊(fǔ),轻轻拍打。,百兽率舞;箫韶
23箫韶:相传为舜时的乐舞。周代“六舞”之一,由九段组成,故名“箫韶九成”。九成,凤皇来仪
24凤皇来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此以声致禽兽者也。然则禽兽之心,奚为异人?形音与人异,而不知接之之道焉。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翻译(二)
黄帝与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作战,统率猛兽熊、罴、狼、豹、 ?、虎作为先锋,并以猛禽雕、鹖、鹰、鸢作为旗帜,这是用力量来驱使禽兽。尧任命夔掌管音乐,击拍石磬,各种野兽随着节拍一起跳舞;演奏了九阕韶乐,凤凰飞来朝拜,这是以用乐声来召集禽兽。既然这样,那么禽兽之心为什么与#-666aa;不同呢?是因为它们的形状声音与#-666aa;不同,因而#-666aa;们不懂得与它们沟通的方法。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能够招引并役使它们。
原文(三)
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25摄生:保养身体,养生。,亦不假
26假:通“遐”,远。智于人也。牝牡
27牝牡:鸟兽的雌性和雄性。牝(pìn),雌性的。牡(mǔ),雄性的。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帝王之时,始惊骇散乱矣。逮
28逮:到,及。于末世,隐伏逃窜,以避患害。今东方介氏之国
29介氏之国:古籍无考,疑为《列子》虚构的国名。,其国人数数解六畜
30六畜:是六种家畜的#-666ff;称,即:马、牛、羊、猪、狗、鸡。之语者,盖偏知之所得。
翻译(三)
禽兽的智力有生来就与#-666aa;相同的地方,它们全都想求得生存,在这方面的智力也绝不比#-666aa;低。雌雄相配,母子相亲;避开平地,依托险处;离开寒冷,靠拢温暖;居住时结伙成群,出行时依次成列;幼小的住在里面,强壮的守在外面;喝水就互相照顾,进食就呼唤伙伴。上古时代,禽兽与#-666aa;类一同居住,与人类并排行走。当帝王统治的时代,它们才开始惊恐畏惧、四处逃散。等到天下衰亡的时候,它们更是隐藏逃窜,来躲避灾祸。如今东方的介氏之国,那里的人们很多都懂得六畜的语言,大概是由于偏重这方面的认识才能够具有这种本领。
原文(四)
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神魑魅31魑魅: 魑魅(chī mèi),古谓能害#-666aa;的山泽之#-666nn;怪。亦泛指鬼怪。,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
32虫蛾:泛指小虫。《尔雅》:“有足曰虫,无足曰蛾。”。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翻译(四)
上古时代的#-666nn;圣之#-666aa;,完全知道万物的性质形态,全部了解异类的语言声音。它们把禽兽会#-666ff;聚集起来,对它们进行训练教化,如同对待#-666aa;民一样。因此,先聚集鬼#-666nn;妖怪,然后招来八方#-666aa;民,最后聚集禽兽昆虫。这说明有血气的种类,本性智力都相差不多。#-666nn;圣之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被他们所教化训练的物类就没有遗漏的了。
原文 | 翻译 |
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 | 形状不一定相同而智力相同,智力不一定相同而形状相同。圣#-666aa;选取相同的智力,而忽视相同的形状。世#-666aa;亲近相同的形状而疏远相同的智力。形状跟自己相同的,就亲近并且喜爱他;形状跟自己不同的,就疏远而害怕他。有七尺长的身躯,手和脚不一样,长着头发和牙齿,能站立并能行走的,叫做#-666aa;;而人未必没有禽兽之心。即使有禽兽之心,也以人的形状而得到其他人的亲近。身上长翅,头上生角,龇着牙齿,张着脚爪,昂头飞翔,俯身奔跑,叫做禽兽;而禽兽未必没有人心。即使有人心,也以禽兽的形状而遭到其他人的疏远。扈牺氏、女蜗氏、#-666nn;农氏、夏后氏,或者是蛇身人面,或者是牛头虎鼻,他们都有不同于人的形状,却有至#guoxue666-com;无上的德行。夏桀王、殷纣王、鲁桓公、楚穆王,他们的形状面貌和七窍都与人相同,但却怀着禽兽之心。而世人只凭着一样的形状来寻求最高的智慧,这是几乎办不到的。 |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 ?、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尧使夔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以声致禽兽者也。然则禽兽之心,奚为异人?形音与人异,而不知接之之道焉。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 黄帝与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作战,统率猛兽熊、罴、狼、豹、 ?、虎作为先锋,并以猛禽雕、鹖、鹰、鸢作为旗帜,这是用力量来驱使禽兽。尧任命夔掌管音乐,击拍石磬,各种野兽随着节拍一起跳舞;演奏了九阕韶乐,凤凰飞来朝拜,这是以用乐声来召集禽兽。既然这样,那么禽兽之心为什么与#-666aa;不同呢?是因为它们的形状声音与#-666aa;不同,因而#-666aa;们不懂得与它们沟通的方法。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能够招引并役使它们。 |
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亦不假智于人也。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帝王之时,始惊骇散乱矣。逮于末世,隐伏逃窜,以避患害。今东方介氏之国,其国人数数解六畜之语者,盖偏知之所得。 | 禽兽的智力有生来就与#-666aa;相同的地方,它们全都想求得生存,在这方面的智力也绝不比#-666aa;低。雌雄相配,母子相亲;避开平地,依托险处;离开寒冷,靠拢温暖;居住时结伙成群,出行时依次成列;幼小的住在里面,强壮的守在外面;喝水就互相照顾,进食就呼唤伙伴。上古时代,禽兽与#-666aa;类一同居住,与人类并排行走。当帝王统治的时代,它们才开始惊恐畏惧、四处逃散。等到天下衰亡的时候,它们更是隐藏逃窜,来躲避灾祸。如今东方的介氏之国,那里的人们很多都懂得六畜的语言,大概是由于偏重这方面的认识才能够具有这种本领。 |
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 上古时代的#-666nn;圣之#-666aa;,完全知道万物的性质形态,全部了解异类的语言声音。它们把禽兽会#-666ff;聚集起来,对它们进行训练教化,如同对待#-666aa;民一样。因此,先聚集鬼#-666nn;妖怪,然后招来八方#-666aa;民,最后聚集禽兽昆虫。这说明有血气的种类,本性智力都相差不多。#-666nn;圣之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被他们所教化训练的物类就没有遗漏的了。 |
【原文注释】
〔1〕童:通“同”。
〔2〕骸:骸(hái),这里指身体。
〔3〕戴发含齿:长着头发和牙齿。指#-666aa;。多用作退一步说,表示也还是人或如果是人。
〔4〕傅翼戴角:傅翼,添翼。戴角,头顶上生角。常用来比喻给凶残者以权力地位等,使之更易于作恶。
〔5〕庖牺氏:即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包犠,史记中称伏牺。伏羲聪慧过#-666aa;,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又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
〔6〕女娲氏:中华上古之#-666nn;,#-666aa;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7〕神农氏:别名五谷帝仙,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继伏羲以后,#-666nn;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666aa;物。他发明了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又称炎帝,然而关于神农氏是否就是炎帝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8〕夏后氏:古代部落名,禹是这个部落的酋长。后由他的儿子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国号“夏”。一般便以夏后氏称禹。
〔9〕夏桀:夏桀,又名癸、履癸。桀是夏朝末代君主,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666gg;无度,暴虐无道,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52年,国亡后被放逐而饿死。
〔10〕殷纣:名受,即帝辛,“天下谓之纣”,#-666aa;称殷纣王。商朝末代君主,著名的暴君。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
〔11〕鲁桓:即鲁桓公。姬姓,鲁氏,名允。春秋时期鲁国君主。鲁惠公之子,鲁隐公之弟。鲁国第15代国君。由于他是惠公正室夫#-666aa;仲子所生,所以被立为太子。又因惠公去世时尚且年幼,由公子息(鲁隐公)即位摄政。鲁隐公被杀后,于公元前711年即位,公元前694年死于齐国,在位18年。
〔12〕楚穆:即楚穆王,熊氏,名商臣。春秋时楚国国君。楚成王之孙,楚庄王之父。
〔13〕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此则#-666nn;话,系《列子》对《吕氏春秋·荡兵篇》、《淮南子·兵略篇》、《绎史》等书中有关黄帝与炎帝之争斗的只言片语敷衍而写成。以上三种书的行文如下:“兵所自来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炎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阪泉,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境。
〔14〕罴: 罴(pí),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药。亦称“棕熊”、“马熊”、“#-666aa;熊”。
〔15〕?: ? (chū),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
〔16〕前驱:先头部队;先锋。»
〔17〕鹖: 鹖(hé),一种像雉而善斗的鸟。
〔18〕鸢: 鸢(yuān),鸟,鹰科,头顶及喉部白色,嘴带蓝色,体上部褐色,微带紫,两翼黑褐色,腹部淡赤,尾尖#-666dd;叉,四趾都有钩爪,捕食蛇、鼠、蜥蜴、鱼等,俗称“老鹰”。
〔19〕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曾设天文馆,掌管历象。命鲧整治洪水,并推选虞舜为继承#-666aa;。
〔20〕夔: 夔(kuí),#-666aa;名。相传为尧、舜时乐官。《吕氏春秋·察传》:“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人名)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666hh;。”
〔21〕典乐:官名。掌管朝廷的音乐事务。
〔22〕击石拊石:敲打石磬。石,古代八音之一,指石乐,即磬一类的乐器。拊(fǔ),轻轻拍打。
〔23〕箫韶:相传为舜时的乐舞。周代“六舞”之一,由九段组成,故名“箫韶九成”。
〔24〕凤皇来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25〕摄生:保养身体,养生。»
〔26〕假:通“遐”,远。
〔27〕牝牡:鸟兽的雌性和雄性。牝(pìn),雌性的。牡(mǔ),雄性的。»
〔28〕逮:到,及。
〔29〕介氏之国:古籍无考,疑为《列子》虚构的国名。
〔30〕六畜:是六种家畜的#-666ff;称,即:马、牛、羊、猪、狗、鸡。
〔31〕魑魅: 魑魅(chī mèi),古谓能害#-666aa;的山泽之#-666nn;怪。亦泛指鬼怪。»
〔32〕虫蛾:泛指小虫。《尔雅》:“有足曰虫,无足曰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