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物色 > 宋玉

《文选》宋玉

宋玉是战国后期著名辞赋作家。生卒年不详。有关他的材料,今天知道得很少。相传他是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楚国鄢(今湖北宜城)人,出身寒微,曾在楚怀王、楚顷襄王时期做过文学侍从一类的官职,但不为楚王所重,一生抑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十六篇,篇目已不可确考。王逸《楚辞章句》、萧统《昭明文选》、章樵《古文苑》等所载宋玉的作品,其真伪问题至今仍有争议。确认为属于宋玉的作品,只有《九辩》一篇。《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篇,后人颇多怀疑是否为宋玉所作。宋玉的作品富于想象力,擅长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描写事物,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

风赋一首

在早期赋体作品中,《风赋》是一篇结想精巧、设喻别致的篇章。它把“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的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两种,指出只有像楚王那样的统治者才能享受“雄风”,而一般百姓只能享受“雌风”,这就巧妙而委婉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不平等现象,含有生动的讽喻意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作者又善于观察事物,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风的动态、气势,对风的流转,发生发展过程,开始怎样“起于青生僻字_古文自编30277号之末”,后来又怎样渐渐大起来,再后来又怎样小下去,由始至终,既详尽贴切又生动形象,给人以启发并让人领略到风的动态的美感。人们常说的“辨别风向”,在《风赋》中有着形象的体现。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原文与解释 »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原文与解释 »

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原文与解释 »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原文与解释 »

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原文与解释 »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原文与解释 »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 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原文与解释 »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原文与解释 »

“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原文与解释 »

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驱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啗 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