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京都上 » 班孟坚 >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原文解释

【原文】

note-name:或1或:有的#-666aa;曰:“赋者,古诗之note-name:流2流:流变。此指变体。一说,支流,流派。也。”昔成康note-name:成康3成康:指周代极盛时期。成,周成王,武王之子,名诵。康,周康王,成王之子,名钊。相传成康之世,制礼作乐,重视教化,刑措不用,逾四十年。颂:指《诗经》的颂诗。寝:停息。没而颂声寝,王泽note-name:王泽4王泽:帝王的恩泽。《孟子·离娄》曰:“王者之迹息而诗亡。”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note-name:日不暇给5日不暇给:指汉初忙于解决百姓生活困难,恢复发展生产,来不及倡导礼乐文教。。至于武宣之世note-name:武宣之世6武宣之世:西汉鼎盛时期。武,武帝刘彻,景帝子。他雄才大略,对内发展生产,兴办学校;对外清除边患,开拓疆土,创西汉#-666kk;事、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局面。宣,宣帝刘询,武帝曾孙。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对西汉之继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乃崇礼官note-name:礼官7礼官:掌礼仪之官。,考文章note-name:文章8文章:这里指礼乐法度。,内设金马note-name:金马9金马:即金马门。《后汉书·马援传》:“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外,则更名鲁班门曰金马门。”后遂沿用为官署的代称。石渠:即石渠阁,汉宫中藏书之处。石渠之署,外兴乐府note-name:乐府10乐府:此指汉代主管音乐的官署。协律:汉置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为掌管音乐的官员,简称协律。一说,校正音乐律吕,使之和谐。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note-name:兴废继绝11兴废继绝:振兴继承成康之后业已废止的礼乐法度。润色鸿业note-name:润色鸿业12润色鸿业:以礼乐文教,弘扬立国安邦的伟大事业。润色,使有光彩。。是以众庶悦豫note-name:悦豫13悦豫:喜悦,欣愉。豫,悦乐。福应note-name:福应14福应:吉祥的征兆。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note-name:白麟、赤雁、芝房、宝鼎15白麟、赤雁、芝房、宝鼎:都是汉武帝时所出现的“福应”。李善注引《汉书·武帝纪》曰:“行幸雍,获白麟,作《白麟》之歌。又曰: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又曰:甘泉宫内产芝,九茎连叶,作《芝房歌》。又曰:得宝鼎后土祠旁,作《宝鼎》之歌。”之歌,note-name:荐16荐:进献。效庙:设于郊外的宗庙。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note-name:神雀、五凤、甘露、黄龙17神雀、五凤、甘露、黄龙:都是汉宣帝时所出现的“祥瑞”。李善注:“《汉书·宣纪》曰:#-666nn;雀元年。应劭曰:前年神雀集长乐宫,故改年也。又曰:五凤元年。应劭曰:先者,凤皇五至,因以改元。又甘露元年。诏曰:乃者凤皇至,甘露降,故以名元年。又曰:黄龙元年。应劭曰:先是黄龙见新丰,因以改元焉。”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note-name:言语18言语:文辞。这里指文学著作。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note-name:司马相如19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虞丘寿王:《汉书》本传作“吾丘寿王”。字子赣,从董仲舒受《春秋》,#guoxue666-com;材明辨。武帝时拜东郡都尉,后为光禄大夫侍中。《汉书·艺文志》有吾丘寿王赋十五篇,今皆不传。按,“虞”“吾”古通用。东方朔:字曼倩,武帝时为郎。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名篇。枚皋:字少儒,枚乘之子,武帝时为郎。善为辞赋,才思敏捷。《汉书·艺文志》载他有赋一百二十篇,今多不传。王褒:字子渊,宣帝时待诏。与扬雄并称“渊云”。有《甘泉赋》《洞箫赋》等名篇。刘向:字子政。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写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666dd;类目录。另外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论》等书。、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note-name:献纳20献纳:此指向皇帝进献著作。;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note-name:御史大夫21御史大夫:汉代官名。地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以及掌管图书秘籍。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666ff;称三公。成帝时曾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倪宽:李善注引《汉书》曰:“倪宽修《尚书》,以郡选,诣博士孔安国,射策为掌固,迁侍御史。”太常:官名。秦置奉常,汉时改称太常。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孔臧:李善注引《孔臧集》曰:“臧,仲尼之后。少以才博知名。稍迁御史大夫,辞曰:‘臣代以经学为家,乞为太常,专修家业。’武帝遂用之。”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拜太常,五年(前124)坐事免。《汉书·艺文志》载孔臧有赋二十篇。太中大夫:汉代官名。掌议论。董仲舒:少时攻读《春秋》,三年不窥园。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著有《春秋繁露》。主张罢黜百家,#-666ll;尊儒术。为武帝所采纳,设五经博士,以五经取士,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宗正:官名。秦置,汉沿之。掌管王室亲族的事务。刘德:字路叔,少修黄老术,有智略,汉武帝谓之为千里驹。昭帝初为宗正,迁太中大夫,后参与拥立汉宣帝,封阳城侯。太子太傅:为西汉时辅导太子的官名。萧望之:字长倩。以射策甲科为郎,宣帝时累官至御史大夫,左迁太子太傅,授太子(元帝)经。为汉代著名经学家。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note-name:间作22间作:抽空创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note-name:雍容23雍容:温文和缓。指“抒下情而通讽谕”这类作品的文风。揄(yú)扬:启发宣扬。指“宣上德而尽忠孝”这类作品的文风。揄扬,note-name:著24著:昭著,显示。于后嗣,note-name:抑25抑:用于句首,无实义。亚:次。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note-name:孝成26孝成:汉成帝刘骜,字太孙,元帝子。徐天麟《西汉会要》中叙述他“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note-name:炳27炳:光辉显耀。三代:指夏商周。焉与三代同风。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666aa;说道:“赋是古诗的变体。”当成康之盛世已成过去,颂扬的歌声即随之停止;先王的恩泽既已竭尽,赞美的诗章也随之消逝。大汉初年忙于百姓生计,其他事业均无暇顾及。直到武帝、宣帝鼎盛时期,才开始崇尚礼乐考核文章。宫内修金马门召词臣著述,建石渠阁把秘书珍藏,宫外还设立乐府机关,将协律作乐之事承当,从而振兴礼乐教化,对大汉的丰#-666ii;伟业予以弘扬。于是广大百姓心情欢畅,各种瑞物呈示吉祥。白麟、赤雁、芝房、宝鼎纷纷出现,据以作歌并进献祖先;#-666nn;雀、五凤、甘露、黄龙不断降临,据此瑞物而改变纪年。所以凭借文学以侍从君王之臣,如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乘、王褒、刘向等等,朝朝暮暮议论创作构思缀文,计日计月把作品进献朝廷;而公卿大臣如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666aa;,则用从政余闲作赋进呈。有的抒发臣民衷情而通讽喻之意,有的宣扬君父恩德而尽忠孝之心,从容和婉地阐发宣扬,使大汉的业绩在后世昭传,这些词赋的价值与《雅》《颂》相去不远。汉成帝时加以评论并录目汇编,总计进奏御览的作品已千有余篇。从此大汉的文章和一般朝代显然不同,它光辉灿烂与夏商周三代是同样文风。

原文翻译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

#-666aa;说道:“赋是古诗的变体。”当成康之盛世已成过去,颂扬的歌声即随之停止;先王的恩泽既已竭尽,赞美的诗章也随之消逝。大汉初年忙于百姓生计,其他事业均无暇顾及。直到武帝、宣帝鼎盛时期,才开始崇尚礼乐考核文章。宫内修金马门召词臣著述,建石渠阁把秘书珍藏,宫外还设立乐府机关,将协律作乐之事承当,从而振兴礼乐教化,对大汉的丰#-666ii;伟业予以弘扬。于是广大百姓心情欢畅,各种瑞物呈示吉祥。白麟、赤雁、芝房、宝鼎纷纷出现,据以作歌并进献祖先;#-666nn;雀、五凤、甘露、黄龙不断降临,据此瑞物而改变纪年。所以凭借文学以侍从君王之臣,如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乘、王褒、刘向等等,朝朝暮暮议论创作构思缀文,计日计月把作品进献朝廷;而公卿大臣如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666aa;,则用从政余闲作赋进呈。有的抒发臣民衷情而通讽喻之意,有的宣扬君父恩德而尽忠孝之心,从容和婉地阐发宣扬,使大汉的业绩在后世昭传,这些词赋的价值与《雅》《颂》相去不远。汉成帝时加以评论并录目汇编,总计进奏御览的作品已千有余篇。从此大汉的文章和一般朝代显然不同,它光辉灿烂与夏商周三代是同样文风。

【原文注释】

〔1〕:有的#-666aa;

〔2〕:流变。此指变体。一说,支流,流派。

〔3〕成康:指周代极盛时期。成,周成王,武王之子,名诵。康,周康王,成王之子,名钊。相传成康之世,制礼作乐,重视教化,刑措不用,逾四十年。颂:指《诗经》的颂诗。寝:停息。

〔4〕王泽:帝王的恩泽。《孟子·离娄》曰:“王者之迹息而诗亡。”

〔5〕日不暇给:指汉初忙于解决百姓生活困难,恢复发展生产,来不及倡导礼乐文教。

〔6〕武宣之世:西汉鼎盛时期。武,武帝刘彻,景帝子。他雄才大略,对内发展生产,兴办学校;对外清除边患,开拓疆土,创西汉#-666kk;事、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局面。宣,宣帝刘询,武帝曾孙。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对西汉之继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7〕礼官:掌礼仪之官。»

〔8〕文章:这里指礼乐法度。»

〔9〕金马:即金马门。《后汉书·马援传》:“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外,则更名鲁班门曰金马门。”后遂沿用为官署的代称。石渠:即石渠阁,汉宫中藏书之处。

〔10〕乐府:此指汉代主管音乐的官署。协律:汉置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为掌管音乐的官员,简称协律。一说,校正音乐律吕,使之和谐。

〔11〕兴废继绝:振兴继承成康之后业已废止的礼乐法度。

〔12〕润色鸿业:以礼乐文教,弘扬立国安邦的伟大事业。润色,使有光彩。

〔13〕悦豫:喜悦,欣愉。豫,悦乐。

〔14〕福应:吉祥的征兆。

〔15〕白麟、赤雁、芝房、宝鼎:都是汉武帝时所出现的“福应”。李善注引《汉书·武帝纪》曰:“行幸雍,获白麟,作《白麟》之歌。又曰: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又曰:甘泉宫内产芝,九茎连叶,作《芝房歌》。又曰:得宝鼎后土祠旁,作《宝鼎》之歌。”

〔16〕:进献。效庙:设于郊外的宗庙。

〔17〕神雀、五凤、甘露、黄龙:都是汉宣帝时所出现的“祥瑞”。李善注:“《汉书·宣纪》曰:#-666nn;雀元年。应劭曰:前年神雀集长乐宫,故改年也。又曰:五凤元年。应劭曰:先者,凤皇五至,因以改元。又甘露元年。诏曰:乃者凤皇至,甘露降,故以名元年。又曰:黄龙元年。应劭曰:先是黄龙见新丰,因以改元焉。”

〔18〕言语:文辞。这里指文学著作。

〔19〕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虞丘寿王:《汉书》本传作“吾丘寿王”。字子赣,从董仲舒受《春秋》,#guoxue666-com;材明辨。武帝时拜东郡都尉,后为光禄大夫侍中。《汉书·艺文志》有吾丘寿王赋十五篇,今皆不传。按,“虞”“吾”古通用。东方朔:字曼倩,武帝时为郎。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名篇。枚皋:字少儒,枚乘之子,武帝时为郎。善为辞赋,才思敏捷。《汉书·艺文志》载他有赋一百二十篇,今多不传。王褒:字子渊,宣帝时待诏。与扬雄并称“渊云”。有《甘泉赋》《洞箫赋》等名篇。刘向:字子政。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写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666dd;类目录。另外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论》等书。»

〔20〕献纳:此指向皇帝进献著作。»

〔21〕御史大夫:汉代官名。地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以及掌管图书秘籍。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666ff;称三公。成帝时曾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倪宽:李善注引《汉书》曰:“倪宽修《尚书》,以郡选,诣博士孔安国,射策为掌固,迁侍御史。”太常:官名。秦置奉常,汉时改称太常。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孔臧:李善注引《孔臧集》曰:“臧,仲尼之后。少以才博知名。稍迁御史大夫,辞曰:‘臣代以经学为家,乞为太常,专修家业。’武帝遂用之。”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拜太常,五年(前124)坐事免。《汉书·艺文志》载孔臧有赋二十篇。太中大夫:汉代官名。掌议论。董仲舒:少时攻读《春秋》,三年不窥园。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著有《春秋繁露》。主张罢黜百家,#-666ll;尊儒术。为武帝所采纳,设五经博士,以五经取士,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宗正:官名。秦置,汉沿之。掌管王室亲族的事务。刘德:字路叔,少修黄老术,有智略,汉武帝谓之为千里驹。昭帝初为宗正,迁太中大夫,后参与拥立汉宣帝,封阳城侯。太子太傅:为西汉时辅导太子的官名。萧望之:字长倩。以射策甲科为郎,宣帝时累官至御史大夫,左迁太子太傅,授太子(元帝)经。为汉代著名经学家。»

〔22〕间作:抽空创作。

〔23〕雍容:温文和缓。指“抒下情而通讽谕”这类作品的文风。揄(yú)扬:启发宣扬。指“宣上德而尽忠孝”这类作品的文风。»

〔24〕:昭著,显示。

〔25〕:用于句首,无实义。亚:次。

〔26〕孝成:汉成帝刘骜,字太孙,元帝子。徐天麟《西汉会要》中叙述他“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27〕:光辉显耀。三代:指夏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