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邑老田父,或进而称曰:“盖损益随时,理有常然。高以下为基,民以食为天。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夫九土之宜弗任,四人之务不壹,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无储稸以虞灾,徒望岁以自必。三季之衰,皆此物也。今圣上昧旦丕显,夕惕若栗。图匮于丰,防俭于逸。钦哉钦哉,惟谷之恤。展三时之弘务,致仓廪于盈溢。固尧汤之用心,而存救之要术也。”若乃庙祧有事,祝宗诹日。簠簋普淖,则此之自实。缩鬯萧茅,又于是乎出。黍稷馨香,旨酒嘉栗,宜其民和年登,而神降之吉也。古人有言曰:“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原文解释
【原文】
有邑老1邑老:谓乡邑老#-666aa;。田父,或
2或:有#-666aa;。进而称曰:“盖损益随时
3损益随时:是损是益都顺乎时间季节。,理有常然。高以下为基
4高以下为基:《老子》三十九章曰:“贵必以贱为本,#guoxue666-com;必以下为基。”高,指在上之贵者。基,指在下之庶民。,民以食为天
5天:指赖以为生之物。《汉书·郦食其传》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正其末
6正其末:谓摆正末业的位置。端其本:使其本业得以端正。言治国之道,以商为末,而农为本。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夫九土
7九土:九州之土。宜:地宜。谓不同的土质适宜于不同作物的生长。任:凭依,使用。之宜弗任,四人
8四人:指士农工商。之务不壹,野有菜蔬之色
9菜蔬之色:年饥馑,#-666aa;饥饿,脸呈菜黄色。,朝靡代耕之秩
10朝靡代耕之秩:言年饥,则朝无俸禄。。无储稸
11稸:稸(xù),同“蓄”。虞:度。以虞灾,徒望岁
12望岁:渴望岁#-666ii;。自必:枉自坚意于。以自必。三季
13三季:此言夏、商、西周的末代帝王桀、纣、幽。之衰,皆此物
14皆此物:都是舍本逐末之物。也。今圣上昧旦
15昧旦:天未全明之时。丕显:大明。丕显,夕惕若栗
16夕惕若栗:戒慎恐惧,不敢怠慢。。图
17图:谋划,考虑。匮:缺乏。匮于丰,防俭
18俭:缺少。逸:奢逸。于逸。钦哉
19钦哉:告诫之辞,表慎重之义。钦哉,惟谷
20谷:代指粮食。之恤。展三时
21三时:指春、夏、秋。弘务:大事,指农事。之弘务,致
22致:使。仓廪:此处泛指囤积粮食的地方。仓廪于盈溢。固
23固:确实。用心:指治国忧民的用心所在。尧汤之用心,而存救
24存救:存问与救济。之要术也。”若乃庙祧
25庙祧:庙祧(tiāo),泛指祖庙。有事,祝
26祝:接#-666nn;的男巫。宗:宗#-666aa;,官名。掌宗祀之礼。诹(zōu)日:商定吉日。宗诹日。簠簋
27簠簋:簠簋(fǔ guǐ),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普淖(zhào):黍稷。普淖,则此之自实。缩鬯
28缩鬯:缩鬯(chàng),即缩酒。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若#-666nn;饮之,故谓之缩。萧茅:即秋蒿,因其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为香。茅,以为缩酒之用。萧茅,又于是乎出。黍稷馨香,旨酒
29旨酒:美酒。嘉栗: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态度谨敬。嘉栗,宜其民和年登
30登:成熟,丰收。,而神降之吉
31神降之吉:犹言#-666nn;降之福。也。古人有言曰:“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32“圣人之德”二句:《孝经·圣治章》曾子曰:“敢问圣#-666aa;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翻译】
于是城乡父老之中,有#-666aa;进言称颂说:“或耕或否,顺乎农时,这个道理长久不变。正如#guoxue666-com;必以下为基础,#-666aa;必以粮食为生存条件。注意摆正工商末事,而农桑这一根本就可正当发展。要使货殖丰盛美善,就必须慎重对待粮食生产。如果九州之内不能因地制宜进行耕种,士农工商四民所务多不专一,那么乡野百姓就会饿得面黄肌瘦,朝廷官员便没有薪俸之资。国家无储备之粮度过灾荒,只得空望着秋后岁#-666ii;以继食。夏桀、商纣与周幽三个末代皇帝的衰灭,都是属于上述一类之事。当今圣明天子起早贪黑,戒慎忧惧,形若战栗。在丰年之岁便想到匮乏,处奢逸之时即提防枯竭。慎之又慎,唯粮是恤。开展春夏秋三季之农务大事,致力于大小仓廪满装充溢。这很像唐尧、商汤治世那样的用心,也是抚慰和救助百姓的重要之计。”至于有宗庙祭祀之事,巫祝与宗#-666aa;择定吉日,祭器中所供的黍稷,也由此重农之举而自然得到充实。奠沃香蒿白茅的美酒,亦由此而出自地利。馨香的黍稷,敬献的酒醴,宜致百姓和顺,年成丰登,#-666nn;降大吉。古人有言说:“圣人的美德,没有一样可以超过孝悌。”
原文 | 翻译 |
有邑老田父,或进而称曰:“盖损益随时,理有常然。高以下为基,民以食为天。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夫九土之宜弗任,四人之务不壹,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无储稸以虞灾,徒望岁以自必。三季之衰,皆此物也。今圣上昧旦丕显,夕惕若栗。图匮于丰,防俭于逸。钦哉钦哉,惟谷之恤。展三时之弘务,致仓廪于盈溢。固尧汤之用心,而存救之要术也。”若乃庙祧有事,祝宗诹日。簠簋普淖,则此之自实。缩鬯萧茅,又于是乎出。黍稷馨香,旨酒嘉栗,宜其民和年登,而神降之吉也。古人有言曰:“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 于是城乡父老之中,有#-666aa;进言称颂说:“或耕或否,顺乎农时,这个道理长久不变。正如#guoxue666-com;必以下为基础,#-666aa;必以粮食为生存条件。注意摆正工商末事,而农桑这一根本就可正当发展。要使货殖丰盛美善,就必须慎重对待粮食生产。如果九州之内不能因地制宜进行耕种,士农工商四民所务多不专一,那么乡野百姓就会饿得面黄肌瘦,朝廷官员便没有薪俸之资。国家无储备之粮度过灾荒,只得空望着秋后岁#-666ii;以继食。夏桀、商纣与周幽三个末代皇帝的衰灭,都是属于上述一类之事。当今圣明天子起早贪黑,戒慎忧惧,形若战栗。在丰年之岁便想到匮乏,处奢逸之时即提防枯竭。慎之又慎,唯粮是恤。开展春夏秋三季之农务大事,致力于大小仓廪满装充溢。这很像唐尧、商汤治世那样的用心,也是抚慰和救助百姓的重要之计。”至于有宗庙祭祀之事,巫祝与宗#-666aa;择定吉日,祭器中所供的黍稷,也由此重农之举而自然得到充实。奠沃香蒿白茅的美酒,亦由此而出自地利。馨香的黍稷,敬献的酒醴,宜致百姓和顺,年成丰登,#-666nn;降大吉。古人有言说:“圣人的美德,没有一样可以超过孝悌。” |
【原文注释】
〔1〕邑老:谓乡邑老#-666aa;。
〔2〕或:有#-666aa;。
〔3〕损益随时:是损是益都顺乎时间季节。
〔4〕高以下为基:《老子》三十九章曰:“贵必以贱为本,#guoxue666-com;必以下为基。”高,指在上之贵者。基,指在下之庶民。
〔5〕天:指赖以为生之物。《汉书·郦食其传》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6〕正其末:谓摆正末业的位置。端其本:使其本业得以端正。言治国之道,以商为末,而农为本。
〔7〕九土:九州之土。宜:地宜。谓不同的土质适宜于不同作物的生长。任:凭依,使用。»
〔8〕四人:指士农工商。
〔9〕菜蔬之色:年饥馑,#-666aa;饥饿,脸呈菜黄色。
〔10〕朝靡代耕之秩:言年饥,则朝无俸禄。
〔11〕稸:稸(xù),同“蓄”。虞:度。
〔12〕望岁:渴望岁#-666ii;。自必:枉自坚意于。
〔13〕三季:此言夏、商、西周的末代帝王桀、纣、幽。»
〔14〕皆此物:都是舍本逐末之物。
〔15〕昧旦:天未全明之时。丕显:大明。»
〔16〕夕惕若栗:戒慎恐惧,不敢怠慢。
〔17〕图:谋划,考虑。匮:缺乏。
〔18〕俭:缺少。逸:奢逸。
〔19〕钦哉:告诫之辞,表慎重之义。
〔20〕谷:代指粮食。
〔21〕三时:指春、夏、秋。弘务:大事,指农事。
〔22〕致:使。仓廪:此处泛指囤积粮食的地方。
〔23〕固:确实。用心:指治国忧民的用心所在。
〔24〕存救:存问与救济。
〔25〕庙祧:庙祧(tiāo),泛指祖庙。
〔26〕祝:接#-666nn;的男巫。宗:宗#-666aa;,官名。掌宗祀之礼。诹(zōu)日:商定吉日。
〔27〕簠簋:簠簋(fǔ guǐ),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普淖(zhào):黍稷。»
〔28〕缩鬯:缩鬯(chàng),即缩酒。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若#-666nn;饮之,故谓之缩。萧茅:即秋蒿,因其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为香。茅,以为缩酒之用。
〔29〕旨酒:美酒。嘉栗: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态度谨敬。»
〔30〕登:成熟,丰收。
〔31〕神降之吉:犹言#-666nn;降之福。
〔32〕“圣人之德”二句:《孝经·圣治章》曾子曰:“敢问圣#-666aa;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