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上将之元勋,神州仪刑之列岳,尚书古称司会,中书实管王言。且虚饰宠章,委成御侮,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存没同归,毁誉一贯。辞一官不减身累,增一职已黩朝经,便当自同体国,不为饰让。至于功均一匡,赏同千室,光宅近甸,奄有全邦,殒越为期,不敢闻命。亦愿曲留降鉴,即垂顺许,钜平之恳诚必固,永昌之丹慊获申,乃知君臣之道绰有余裕。苟曰易昭,敢守难夺。故可庶心弘议,酌己亲物者矣。不胜荷惧屏营之诚,谨附某官某甲,奉表以闻。臣讳诚惶诚恐。原文解释
【原文】
骠骑上将之元勋,神州1神州:此指扬州。仪刑:礼仪法度。列岳:比喻诸侯。仪刑之列岳,尚书古称司会
2司会:司会(kuài),官名。《周礼·叙官》:“司会,中大夫二#-666aa;……”郑玄注:“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若今尚书。”,中书实管王言。且虚饰宠章
3宠章:显荣的侯印。,委成御侮
4御侮:《诗经·大雅·绵》:“予曰有御侮。”疏:“御侮者,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敌#-666aa;之冲突者,是能扞御侵侮,故曰御侮也。”此指骠骑大将#-666kk;。,臣知不惬
5不惬:不惬(qiè),不恰当。,物
6物:察,看。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7“但命轻”二句:李善注:“阳泉《养性赋》曰:‘况性命之几微,如鸿毛之漂轻。’毌丘俭《之辽东诗》曰:‘忧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担。’”,存没同归,毁誉一贯
8“存没”二句:李善注:“《庄子》曰:‘哀公曰:何谓材命?仲尼曰:存亡毁誉,是事之变。’”一贯,相同,一样。。辞一官不减身累
9累:烦劳。,增一职已黩
10黩:玷污。经:法制,原则。朝经,便当自同体国
11体国:犹言国体。君王的股肱之臣。《春秋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大夫,国体也。”范宁《集解》:“国体,谓为君股肱。”,不为饰让
12不为饰让:犹言不应故作辞让,谓真心辞让。。至于功均一匡
13一匡:纳入正轨。《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赏同千室
14赏同千室:《春秋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千室,即千家,战国时秦有千户侯,封食邑千家。,光宅近甸
15近甸:宣城离都城不远,故云。甸,古代称都城郊外的地方。,奄有全邦,殒越
16殒越:坠落。引申指死亡。《春秋左传·僖公九年》:“(齐侯曰)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为期,不敢闻命。亦愿曲留降鉴
17曲留降鉴:指降鉴曲留原任。,即垂顺许,钜平
18钜平:羊祜,见前《让开府表》。之恳诚必固,永昌
19永昌:庾亮,见前《让中书令表》。之丹慊获申,乃知君臣之道绰有余裕
20乃知君臣之道绰有余裕:《孟子·离娄》:“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又,《孟子·公孙丑》:“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苟曰易昭
21易昭:指心情易昭,即下“敢守难夺”之志。,敢守难夺。故可庶心弘议,酌己亲物
22酌己亲物:审度自己,亲近众#-666aa;。者矣。不胜荷惧屏营
23屏营:惊惶。之诚,谨附某官某甲,奉表以闻。臣讳诚惶诚恐。

【翻译】
骠骑大将#-666kk;是将#-666kk;当中有特殊#-666ii;劳的#-666aa;,扬州刺史的礼仪法度等同诸侯,今之尚书就是古时主天下大计的司会,中书令实际上是主管皇帝言路的重臣。况且虚佩显荣的侯印,委命为御侮的骠骑大将#-666kk;,臣自知不当,看谁会认为恰当呢?但是,个#-666aa;的命运轻如鸿毛,而责任却重似山岳。所以,对臣来说生与死,诽谤与称誉都是一回事。辞去一官并不减轻自己的烦劳,增加一个职位却已玷污了朝廷的法则,就应当将个#-666aa;视同国家的股肱,不为假饰而求取辞让之名。至于将臣的#-666ii;劳视同一匡天下的管仲,封赏与千户侯一样,所封之地比邻都城,大有全国,即使坠没而死,也不敢接受此命。愿陛下降旨将臣曲意留下,如果陛下马上答应臣的请求,臣像羊祜一样的恳诚之心必定更加坚定,像庾亮一样的赤诚之志也会获得舒展,这才明白君臣之道绰绰有余裕的道理。如果说臣的心情容易昭察,那就是匹夫之志是固守难夺的。因此可以在众人大发议论之时,认真审度自己接近物议的地方!臣不胜担惊惶恐之至,特让某官某甲呈表奉闻陛下。臣顾虑重重,诚惶诚恐。
原文 | 翻译 |
骠骑上将之元勋,神州仪刑之列岳,尚书古称司会,中书实管王言。且虚饰宠章,委成御侮,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存没同归,毁誉一贯。辞一官不减身累,增一职已黩朝经,便当自同体国,不为饰让。至于功均一匡,赏同千室,光宅近甸,奄有全邦,殒越为期,不敢闻命。亦愿曲留降鉴,即垂顺许,钜平之恳诚必固,永昌之丹慊获申,乃知君臣之道绰有余裕。苟曰易昭,敢守难夺。故可庶心弘议,酌己亲物者矣。不胜荷惧屏营之诚,谨附某官某甲,奉表以闻。臣讳诚惶诚恐。 | 骠骑大将#-666kk;是将#-666kk;当中有特殊#-666ii;劳的#-666aa;,扬州刺史的礼仪法度等同诸侯,今之尚书就是古时主天下大计的司会,中书令实际上是主管皇帝言路的重臣。况且虚佩显荣的侯印,委命为御侮的骠骑大将#-666kk;,臣自知不当,看谁会认为恰当呢?但是,个#-666aa;的命运轻如鸿毛,而责任却重似山岳。所以,对臣来说生与死,诽谤与称誉都是一回事。辞去一官并不减轻自己的烦劳,增加一个职位却已玷污了朝廷的法则,就应当将个#-666aa;视同国家的股肱,不为假饰而求取辞让之名。至于将臣的#-666ii;劳视同一匡天下的管仲,封赏与千户侯一样,所封之地比邻都城,大有全国,即使坠没而死,也不敢接受此命。愿陛下降旨将臣曲意留下,如果陛下马上答应臣的请求,臣像羊祜一样的恳诚之心必定更加坚定,像庾亮一样的赤诚之志也会获得舒展,这才明白君臣之道绰绰有余裕的道理。如果说臣的心情容易昭察,那就是匹夫之志是固守难夺的。因此可以在众人大发议论之时,认真审度自己接近物议的地方!臣不胜担惊惶恐之至,特让某官某甲呈表奉闻陛下。臣顾虑重重,诚惶诚恐。 |
【原文注释】
〔1〕神州:此指扬州。仪刑:礼仪法度。列岳:比喻诸侯。»
〔2〕司会:司会(kuài),官名。《周礼·叙官》:“司会,中大夫二#-666aa;……”郑玄注:“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若今尚书。”»
〔3〕宠章:显荣的侯印。
〔4〕御侮:《诗经·大雅·绵》:“予曰有御侮。”疏:“御侮者,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敌#-666aa;之冲突者,是能扞御侵侮,故曰御侮也。”此指骠骑大将#-666kk;。»
〔5〕不惬:不惬(qiè),不恰当。
〔6〕物:察,看。
〔7〕“但命轻”二句:李善注:“阳泉《养性赋》曰:‘况性命之几微,如鸿毛之漂轻。’毌丘俭《之辽东诗》曰:‘忧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担。’”
〔8〕“存没”二句:李善注:“《庄子》曰:‘哀公曰:何谓材命?仲尼曰:存亡毁誉,是事之变。’”一贯,相同,一样。
〔9〕累:烦劳。
〔10〕黩:玷污。经:法制,原则。
〔11〕体国:犹言国体。君王的股肱之臣。《春秋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大夫,国体也。”范宁《集解》:“国体,谓为君股肱。”»
〔12〕不为饰让:犹言不应故作辞让,谓真心辞让。
〔13〕一匡:纳入正轨。《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14〕赏同千室:《春秋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千室,即千家,战国时秦有千户侯,封食邑千家。
〔15〕近甸:宣城离都城不远,故云。甸,古代称都城郊外的地方。
〔16〕殒越:坠落。引申指死亡。《春秋左传·僖公九年》:“(齐侯曰)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
〔17〕曲留降鉴:指降鉴曲留原任。
〔18〕钜平:羊祜,见前《让开府表》。
〔19〕永昌:庾亮,见前《让中书令表》。»
〔20〕乃知君臣之道绰有余裕:《孟子·离娄》:“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又,《孟子·公孙丑》:“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21〕易昭:指心情易昭,即下“敢守难夺”之志。
〔22〕酌己亲物:审度自己,亲近众#-666aa;。
〔23〕屏营:惊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