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积则神无忤往,事感则悦情斯来。无是己之心,事隔于容谄;罕爱憎之情,理绝于毁誉。造理常若可干,临事每不可夺。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攻乎异端,归之正义。公生自华宗,世务简隔,至于军国远图,刑政大典,既道在廊庙,则理擅民宗。若乃明练庶务,鉴达治体,悬然天得,不谋成心。求之载籍,翰牍所未纪;讯之遗老,耳目所不接。至若文案自环,主者百数,皆深文为吏,积习成奸,蓄笔削之刑,怀轻重之意。公乘理照物,动必研机,当时嗟服,若有神道。岂非希世之隽民,瑚琏之宏器?原文解释
【原文】
理积则神无忤往,事感则悦情斯来1“理积”二句:张铣注:“义理积于心,所为必决,则#-666nn;思无忤往也。前事感其义理,则皆以喜悦之情而来归德也。”忤,违反,抵触。。无是己
2是己:谓自以为是。是,正确。之心,事隔于容谄
3隔于容谄:谓不惑于谄媚之言。隔,绝。容谄,谄媚之容。;罕爱憎之情
4罕爱憎之情:谓处理问题不受感情因素的影响。罕,少。,理绝于毁誉。造理常若可干,临事每不可夺
5“造理”二句:吕延济注:“造,至也;干,犯也。言至于大体之理,性多宽和,故若可犯者;而临事必定,故不可夺移也。”当指事理还处于谈论阶段时。。约己不以廉物
6不以廉物:李周翰注:“谓广施于物也。”李善注引魏文帝《典论》:“君子谨乎约己,弘乎接物。”,弘量不以容非,攻
7攻:批判。异端:儒家称与之相异的学说、主张。《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乎异端,归之正义
8正义:正确的含义、主张。。公生自华宗
9华宗:荣显的宗族。,世务
10世务:指世俗之事。简隔:张铣注:“简略隔绝,素所不习也。”简隔,至于军国
11军国:#-666kk;务和国政。远图:长远的谋略。远图,刑政
12刑政:刑罚和政令。大典:重要的法令典章。大典,既
13既:已。廊庙:指朝廷。道在廊庙,则理擅民宗
14宗:尊崇。。若乃明练
15明练:明白练达。庶务:各种政务。庶务,鉴达
16鉴达:明达,明识洞达。治体:治国的大体、纲要。贾谊《陈政事疏》:“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非难也。”治体,悬
17悬:谓遥远。吕延济注:“言远然得之于天,不谋议义于#-666aa;,已暗成于心也。”然天得,不谋成心。求之载籍
18载籍:前代史籍。,翰
19翰:笔。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代指书籍。纪:通“记”。牍所未纪;讯
20讯:问。遗老:经历丰富的老#-666aa;。之遗老,耳目所不接。至若文案
21文案:公文案卷。环:谓环绕其座。言其多。自环,主者
22主者:主管#-666aa;员。吕向注:“谓讼久不定,主司易百数人者。”百数,皆深文
23深文:繁琐地利用法律条文,千方百计陷#-666aa;以罪。为吏,积习成奸
24奸:邪恶不正。,蓄
25蓄:积,形成。笔削:古#-666aa;在竹简木札上写字,遇有错误,即用刀削去另写。谓任意改动。笔削之刑,怀轻重之意
26轻重之意:张铣注:“谓妄有加减之状。”。公乘理
27乘理:用理,据理。照物:察看事物。照物,动必研机
28研机:研究精微之处。《周易·系辞》:“夫《易》,圣#-666aa;之所以极深而研机也。”,当时嗟服,若有神道
29神道:谓#-666nn;妙莫测的自然之道。。岂非希世之隽民
30隽民:才智特出的#-666aa;。,瑚琏
31瑚琏:瑚和琏都是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器皿,因相当尊贵,以喻#-666aa;有才能,堪当大任。《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之宏器?

【翻译】
义理积于心中则#-666nn;往而无抵触,事物感于义理则怀着喜悦心情来归。没有自以为是之心,凡事能够杜绝谄媚之容;很少爱憎之情,于理自然没有了诽谤赞誉之言。谈论事理常常好像可以干犯,临事决断则每每不能加以更改。约束自己但不以之俭约外物,度量弘大但不以之包容错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使之向正确的主张靠拢。公出生于荣显的宗族,对世俗之事并不熟谙,至于#-666kk;务国政长远谋略,刑罚政令重要典章,其道义既在朝廷显示出来,其义理又#-666ll;为民众所尊崇。至于明白练达各种政务,明识洞达治国大要,远远地好像得之于天,不谋议而成于#-666aa;心。访求前代史籍,了解笔墨木牍未曾记载之事;向经历丰富的老#-666aa;询问,询问两耳双目不曾接触之事。至于公文案卷自我环绕,主管过的#-666aa;员已有上百,都是只知繁琐地利用法律条文,千方百计陷人以罪的,长期的习惯变成了邪恶,形成任意予以改动的刑罚,怀着进行或轻或重处置的心意。公对这些积案据理进行察看,行动必研究其精微之处,当时人们嗟叹佩#-666hh;,以为就像有#-666nn;道相助一般。这难道不是世上少有的才智特出的人物、像瑚琏一样宏大的器皿吗?
原文 | 翻译 |
理积则神无忤往,事感则悦情斯来。无是己之心,事隔于容谄;罕爱憎之情,理绝于毁誉。造理常若可干,临事每不可夺。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攻乎异端,归之正义。公生自华宗,世务简隔,至于军国远图,刑政大典,既道在廊庙,则理擅民宗。若乃明练庶务,鉴达治体,悬然天得,不谋成心。求之载籍,翰牍所未纪;讯之遗老,耳目所不接。至若文案自环,主者百数,皆深文为吏,积习成奸,蓄笔削之刑,怀轻重之意。公乘理照物,动必研机,当时嗟服,若有神道。岂非希世之隽民,瑚琏之宏器? | 义理积于心中则#-666nn;往而无抵触,事物感于义理则怀着喜悦心情来归。没有自以为是之心,凡事能够杜绝谄媚之容;很少爱憎之情,于理自然没有了诽谤赞誉之言。谈论事理常常好像可以干犯,临事决断则每每不能加以更改。约束自己但不以之俭约外物,度量弘大但不以之包容错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使之向正确的主张靠拢。公出生于荣显的宗族,对世俗之事并不熟谙,至于#-666kk;务国政长远谋略,刑罚政令重要典章,其道义既在朝廷显示出来,其义理又#-666ll;为民众所尊崇。至于明白练达各种政务,明识洞达治国大要,远远地好像得之于天,不谋议而成于#-666aa;心。访求前代史籍,了解笔墨木牍未曾记载之事;向经历丰富的老#-666aa;询问,询问两耳双目不曾接触之事。至于公文案卷自我环绕,主管过的#-666aa;员已有上百,都是只知繁琐地利用法律条文,千方百计陷人以罪的,长期的习惯变成了邪恶,形成任意予以改动的刑罚,怀着进行或轻或重处置的心意。公对这些积案据理进行察看,行动必研究其精微之处,当时人们嗟叹佩#-666hh;,以为就像有#-666nn;道相助一般。这难道不是世上少有的才智特出的人物、像瑚琏一样宏大的器皿吗? |
【原文注释】
〔1〕“理积”二句:张铣注:“义理积于心,所为必决,则#-666nn;思无忤往也。前事感其义理,则皆以喜悦之情而来归德也。”忤,违反,抵触。
〔2〕是己:谓自以为是。是,正确。
〔3〕隔于容谄:谓不惑于谄媚之言。隔,绝。容谄,谄媚之容。
〔4〕罕爱憎之情:谓处理问题不受感情因素的影响。罕,少。
〔5〕“造理”二句:吕延济注:“造,至也;干,犯也。言至于大体之理,性多宽和,故若可犯者;而临事必定,故不可夺移也。”当指事理还处于谈论阶段时。
〔6〕不以廉物:李周翰注:“谓广施于物也。”李善注引魏文帝《典论》:“君子谨乎约己,弘乎接物。”
〔7〕攻:批判。异端:儒家称与之相异的学说、主张。《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8〕正义:正确的含义、主张。
〔9〕华宗:荣显的宗族。
〔10〕世务:指世俗之事。简隔:张铣注:“简略隔绝,素所不习也。”»
〔11〕军国:#-666kk;务和国政。远图:长远的谋略。
〔12〕刑政:刑罚和政令。大典:重要的法令典章。
〔13〕既:已。廊庙:指朝廷。
〔14〕宗:尊崇。
〔15〕明练:明白练达。庶务:各种政务。»
〔16〕鉴达:明达,明识洞达。治体:治国的大体、纲要。贾谊《陈政事疏》:“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非难也。”
〔17〕悬:谓遥远。吕延济注:“言远然得之于天,不谋议义于#-666aa;,已暗成于心也。”
〔18〕载籍:前代史籍。»
〔19〕翰:笔。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代指书籍。纪:通“记”。
〔20〕讯:问。遗老:经历丰富的老#-666aa;。
〔21〕文案:公文案卷。环:谓环绕其座。言其多。
〔22〕主者:主管#-666aa;员。吕向注:“谓讼久不定,主司易百数人者。”»
〔23〕深文:繁琐地利用法律条文,千方百计陷#-666aa;以罪。
〔24〕奸:邪恶不正。
〔25〕蓄:积,形成。笔削:古#-666aa;在竹简木札上写字,遇有错误,即用刀削去另写。谓任意改动。
〔26〕轻重之意:张铣注:“谓妄有加减之状。”
〔27〕乘理:用理,据理。照物:察看事物。
〔28〕研机:研究精微之处。《周易·系辞》:“夫《易》,圣#-666aa;之所以极深而研机也。”
〔29〕神道:谓#-666nn;妙莫测的自然之道。»
〔30〕隽民:才智特出的#-666aa;。
〔31〕瑚琏:瑚和琏都是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器皿,因相当尊贵,以喻#-666aa;有才能,堪当大任。《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