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符命 » 司马长卿 > 于是大司马进曰:“陛下仁育群生,义征不,诸夏乐贡,…+

于是大司马进曰:“陛下仁育群生,义征不 ,诸夏乐贡,百蛮执贽。德侔往初,功无与二,休烈浃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意泰山、梁甫,设坛场望幸。盖号以况荣,陛下谦让而弗发,挈三神之欢,缺王道之仪,群臣恧焉。或曰,且天为质暗,示珍符,固不可辞。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而梁甫罔几也。亦各并时而荣,咸济厥世而屈,说者尚何称于后,而云七十二君哉!夫修德以锡符,奉命以行事,不为进越也。故圣王不替,而修礼地祇,谒款天神,勒功中岳,以章至尊。舒盛德,发号荣,受厚福,以浸黎元,皇皇哉!此天下之壮观,王者之卒业,不可贬也!愿陛下全之。而后因杂搢绅先生之略术,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寀错事,犹兼正列其义,祓饰厥文,作春秋一艺。将袭旧六为七,摅之亡穷,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前圣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原文解释

【原文】

于是大司马进曰:“陛下仁育群生note-name:群生1群生:广大民众。,义征不生僻字_古文自编5118号note-name:注解[2]2注解[2]:[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5119号"]/pic/texts/xwu6w-vwwz.png[/img](huì):顺#-666hh;诸夏note-name:诸夏3诸夏:《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夏,大也。诸夏谓中国之#-666aa;,比蛮夷为大也。”乐贡,百蛮执note-name:贽4贽:贽(zhì),旧时初次求见#-666aa;时所送的礼物。。德note-name:侔5侔:侔(móu),相等。往初,功无与二,休烈note-name:休烈6休烈:盛美的事业。浃洽:贯通。浃洽。符瑞众变,note-name:期7期:规定的时限。绍:承继。应绍至,不特创见note-name:不特创见8不特创见:李善注引文颖曰:“不#-666ll;一物造见也。创,初创也。”note-name:意9意:料想。梁甫:即梁父,梁父山。泰山、梁甫,设坛场望幸。盖note-name:号10号:封号。况荣:赐予荣名。况,通“贶”,赐予。以况荣,陛下谦让而弗发,note-name:挈11挈:挈(qiè),绝。三#-666nn;:李善注引韦昭曰:“三神,上帝、太山、梁父也。”三神之欢,缺王道之仪,群臣恧焉。或曰,且天为note-name:质12质:质朴。暗:愚昧不明。暗,示珍符,固不可辞。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note-name:泰山靡记13泰山靡记:泰山之上,无所表记。靡,无。,而梁甫罔几note-name:梁甫罔几14梁甫罔几:意谓梁父坛场跟泰山上也差不多,没什么表记。也。亦各并时而荣,note-name:咸15咸:都。济:停止。屈:断绝。李善注引应劭曰:“屈,绝也。言古帝王,若但作一时之荣,毕世而绝者,则说无从显称于后世也。”济厥世而屈,说者note-name:说者16说者:宣传的#-666aa;尚何称于后,而云七十二君哉!夫修德以note-name:锡17锡:锡(cì),赐予。符,奉命以行事,不为进越note-name:进越18进越:李善注引文颖曰:“越,逾也。不为苟进而逾礼也。”也。故圣王不note-name:替19替:废弃。,而修礼地祇note-name:地祇20地祇:古代称土地#-666nn;note-name:谒21谒:告,陈说。款:诚恳。款天神,note-name:勒22勒:刻。中岳:指嵩山,五岳之一。在今河南登封北,古名嵩#guoxue666-com;。李善注引张揖曰:“盖先礼中岳,而幸泰山。”功中岳,以note-name:章23章:表彰,彰明。至尊:至#guoxue666-com;无上的地位。古代多指皇位,因用为皇帝的代称。至尊。舒盛德,发号荣note-name:号荣24号荣:封禅纪号,以表荣名。,受厚福,以浸黎元note-name:黎元25黎元:犹言众民。黎,黎民。元,百姓。皇皇note-name:皇皇26皇皇:美盛。李善注:“皇皇,美也。”哉!此天下之壮观,王者之卒业note-name:卒业27卒业:终业。,不可note-name:贬28贬:李善注:“损也。”谦退。也!愿陛下全之。而后因杂搢绅note-name:搢绅29搢绅:旧时#guoxue666-com;级官吏的装束,亦用作官宦的代称。略术:谋略,策略。先生之略术,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寀错事note-name:“使获耀”二句30“使获耀”二句:李善注引文颖曰:“使诸儒记#-666ii;著业,得睹日月末光殊绝之明,以展其官职,设错其事业也。”耀,明。末光绝炎,这里是比喻皇帝的一些微小功德。寀(cǎi),官职。错,安置。,犹兼正列其义,祓饰note-name:祓饰31祓饰:祓(fú)饰,除旧饰新。祓,除。厥文,作春秋note-name:春秋32春秋:古代编年史的通称。李善注引孟康曰:“春秋者,正天时,别#-666aa;事,诸儒既得展事业。因兼正天时,别人事,叙述大义为一经也。”艺:文。一艺。将袭旧六为七note-name:袭旧六为七33袭旧六为七:李善注引#-666hh;虔曰:“旧为六经,汉欲七经。孔安国《尚书传》曰:‘袭,因也。’”note-name:摅34摅:摅(shū),散布,传播。亡穷:无穷。之亡穷,note-name:俾35俾:俾(bǐ),使。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note-name:蜚英声36蜚英声:蜚(fēi)英声,扬英名,有崇#guoxue666-com;的声誉。蜚,通“飞”。note-name:腾37腾:传颂。茂实:盛美的业绩。茂实。前圣所以永保鸿名note-name:鸿名38鸿名:大名,美名。,而常为称首note-name:称首39称首:颂扬信#-666hh;。用:因此,以。者用此。宜命掌故note-name:掌故40掌故:职官名。太史官属,掌礼乐制度。,悉奏其仪note-name:其仪41其仪:指封禅典礼的仪式。而览焉。”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为此,大司马进言说:“陛下以仁义养育万民,对不顺#-666hh;的进行正义地征讨,各中原之国都乐于进贡,各少数民族也带着礼物前来朝见。大汉的美德与前代各朝一样,大汉的#-666ii;绩盖世无双,盛美的事业贯通如一。祥瑞的事物变幻多端,到一定的期限就会接着出现,不会仅仅出现一件。我猜测这正是泰山、梁父设坛场,盼望陛下亲自前往的征兆吧。大凡封禅纪号,是为了表彰荣名,陛下谦让而不肯前往,就使上帝、泰山、梁父之#-666nn;失去欢乐,也损坏了以仁义治天下的准则,王公大臣们都为此感到惭愧。有#-666aa;说,天是质朴无言的,它用珍奇的征兆来示意,一定不能辞让。如果要推辞,泰山之上就没有什么表记,梁父坛场也一样了。如果古代的帝王每一位都只有一时的荣耀,他们的荣名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那么写历史的#-666aa;又凭什么使他们显称于后世,还谈什么七十二位国君呢!扩大#-666ii;德而得到上天赐予吉兆,尊奉天命行事,不算苟且求进而越礼。所以古代圣王从不废弃封禅的事,对地#-666nn;祭祀,对天#-666nn;祈祷,在中岳嵩山刻石记#-666ii;,以表彰皇帝。发扬盛大的功德,发布称号以表荣名,享受天赐的大福而恩泽黎民百姓,这多美好啊!这是天下奇伟可观的大事,帝王最终的事业,不可谦退呀!希望陛下以封禅大事全其终。以后由于聚集士大夫记功著业,使后代能看到日月微末殊绝的光明,而陈述职守,筹划事业,因兼正天时,别#-666aa;事,叙述大义,除去旧事,更饰新文,写出历史。将沿袭旧有的‘六经’改为‘七经’,并让它永远流传下去,使万代子孙能在陛下恩德的泉流中激荡,扬起小小波涛,而享有崇#guoxue666-com;的声誉,传颂盛美的业绩。前代圣王之所以能永远保持美好的名声,并且常常为人们颂扬敬佩的原因就在这里。就该命令有关方面的官员,将封禅大典的仪式呈上来看看。”

原文翻译

于是大司马进曰:“陛下仁育群生,义征不生僻字_古文自编5118号,诸夏乐贡,百蛮执贽。德侔往初,功无与二,休烈浃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意泰山、梁甫,设坛场望幸。盖号以况荣,陛下谦让而弗发,挈三神之欢,缺王道之仪,群臣恧焉。或曰,且天为质暗,示珍符,固不可辞。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而梁甫罔几也。亦各并时而荣,咸济厥世而屈,说者尚何称于后,而云七十二君哉!夫修德以锡符,奉命以行事,不为进越也。故圣王不替,而修礼地祇,谒款天神,勒功中岳,以章至尊。舒盛德,发号荣,受厚福,以浸黎元,皇皇哉!此天下之壮观,王者之卒业,不可贬也!愿陛下全之。而后因杂搢绅先生之略术,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寀错事,犹兼正列其义,祓饰厥文,作春秋一艺。将袭旧六为七,摅之亡穷,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前圣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

为此,大司马进言说:“陛下以仁义养育万民,对不顺#-666hh;的进行正义地征讨,各中原之国都乐于进贡,各少数民族也带着礼物前来朝见。大汉的美德与前代各朝一样,大汉的#-666ii;绩盖世无双,盛美的事业贯通如一。祥瑞的事物变幻多端,到一定的期限就会接着出现,不会仅仅出现一件。我猜测这正是泰山、梁父设坛场,盼望陛下亲自前往的征兆吧。大凡封禅纪号,是为了表彰荣名,陛下谦让而不肯前往,就使上帝、泰山、梁父之#-666nn;失去欢乐,也损坏了以仁义治天下的准则,王公大臣们都为此感到惭愧。有#-666aa;说,天是质朴无言的,它用珍奇的征兆来示意,一定不能辞让。如果要推辞,泰山之上就没有什么表记,梁父坛场也一样了。如果古代的帝王每一位都只有一时的荣耀,他们的荣名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那么写历史的#-666aa;又凭什么使他们显称于后世,还谈什么七十二位国君呢!扩大#-666ii;德而得到上天赐予吉兆,尊奉天命行事,不算苟且求进而越礼。所以古代圣王从不废弃封禅的事,对地#-666nn;祭祀,对天#-666nn;祈祷,在中岳嵩山刻石记#-666ii;,以表彰皇帝。发扬盛大的功德,发布称号以表荣名,享受天赐的大福而恩泽黎民百姓,这多美好啊!这是天下奇伟可观的大事,帝王最终的事业,不可谦退呀!希望陛下以封禅大事全其终。以后由于聚集士大夫记功著业,使后代能看到日月微末殊绝的光明,而陈述职守,筹划事业,因兼正天时,别#-666aa;事,叙述大义,除去旧事,更饰新文,写出历史。将沿袭旧有的‘六经’改为‘七经’,并让它永远流传下去,使万代子孙能在陛下恩德的泉流中激荡,扬起小小波涛,而享有崇#guoxue666-com;的声誉,传颂盛美的业绩。前代圣王之所以能永远保持美好的名声,并且常常为人们颂扬敬佩的原因就在这里。就该命令有关方面的官员,将封禅大典的仪式呈上来看看。”

【原文注释】

〔1〕群生:广大民众。

〔2〕生僻字_古文自编5119号(huì):顺#-666hh;

〔3〕诸夏:《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夏,大也。诸夏谓中国之#-666aa;,比蛮夷为大也。”»

〔4〕:贽(zhì),旧时初次求见#-666aa;时所送的礼物。

〔5〕:侔(móu),相等。

〔6〕休烈:盛美的事业。浃洽:贯通。»

〔7〕:规定的时限。绍:承继。

〔8〕不特创见:李善注引文颖曰:“不#-666ll;一物造见也。创,初创也。”

〔9〕:料想。梁甫:即梁父,梁父山。

〔10〕:封号。况荣:赐予荣名。况,通“贶”,赐予。

〔11〕:挈(qiè),绝。三#-666nn;:李善注引韦昭曰:“三神,上帝、太山、梁父也。”

〔12〕:质朴。暗:愚昧不明。

〔13〕泰山靡记:泰山之上,无所表记。靡,无。

〔14〕梁甫罔几:意谓梁父坛场跟泰山上也差不多,没什么表记。

〔15〕:都。济:停止。屈:断绝。李善注引应劭曰:“屈,绝也。言古帝王,若但作一时之荣,毕世而绝者,则说无从显称于后世也。”

〔16〕说者:宣传的#-666aa;

〔17〕:锡(cì),赐予。

〔18〕进越:李善注引文颖曰:“越,逾也。不为苟进而逾礼也。”

〔19〕:废弃。

〔20〕地祇:古代称土地#-666nn;

〔21〕:告,陈说。款:诚恳。

〔22〕:刻。中岳:指嵩山,五岳之一。在今河南登封北,古名嵩#guoxue666-com;。李善注引张揖曰:“盖先礼中岳,而幸泰山。”

〔23〕:表彰,彰明。至尊:至#guoxue666-com;无上的地位。古代多指皇位,因用为皇帝的代称。

〔24〕号荣:封禅纪号,以表荣名。

〔25〕黎元:犹言众民。黎,黎民。元,百姓。»

〔26〕皇皇:美盛。李善注:“皇皇,美也。”»

〔27〕卒业:终业。

〔28〕:李善注:“损也。”谦退。

〔29〕搢绅:旧时#guoxue666-com;级官吏的装束,亦用作官宦的代称。略术:谋略,策略。»

〔30〕“使获耀”二句:李善注引文颖曰:“使诸儒记#-666ii;著业,得睹日月末光殊绝之明,以展其官职,设错其事业也。”耀,明。末光绝炎,这里是比喻皇帝的一些微小功德。寀(cǎi),官职。错,安置。

〔31〕祓饰:祓(fú)饰,除旧饰新。祓,除。

〔32〕春秋:古代编年史的通称。李善注引孟康曰:“春秋者,正天时,别#-666aa;事,诸儒既得展事业。因兼正天时,别人事,叙述大义为一经也。”艺:文。»

〔33〕袭旧六为七:李善注引#-666hh;虔曰:“旧为六经,汉欲七经。孔安国《尚书传》曰:‘袭,因也。’”

〔34〕:摅(shū),散布,传播。亡穷:无穷。

〔35〕:俾(bǐ),使。

〔36〕蜚英声:蜚(fēi)英声,扬英名,有崇#guoxue666-com;的声誉。蜚,通“飞”。

〔37〕:传颂。茂实:盛美的业绩。

〔38〕鸿名:大名,美名。

〔39〕称首:颂扬信#-666hh;。用:因此,以。»

〔40〕掌故:职官名。太史官属,掌礼乐制度。»

〔41〕其仪:指封禅典礼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