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食稻粱,进刍豢,衣狐貉,袭冰纨,观窈眇之奇儛,听云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修道德,习仁义,敦孝悌,立忠贞,渐礼乐之腴润,蹈先王之盛则,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然则君子居正体道,乐天知命。明其无可奈何,识其不由智力。逝而不召,来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不戚。瑶台夏屋,不能悦其神;土室编蓬,未足忧其虑。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岂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原文解释
【原文】
夫食稻粱1粱:谷子。,进刍
2刍:草食动物,如牛羊。豢:谷食动物,如犬豕。指牛羊猪狗之肉。《孟子·告子》:“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豢,衣狐貉
3狐貉:狐貉(hé),狐貉皮衣。貉,似狐而较胖,尾较短,皮毛为珍贵裘料。,袭
4袭:穿。冰纨:细洁雪白的丝织品。《汉书·地理志》:“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冰纨,观窈眇
5窈眇:美好。儛(wǔ):同“舞”。之奇儛,听云和
6云和:山名。以产琴瑟著称。《周礼·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之琴瑟,此生人
7生人:生民,民众。张铣注:“非求其荣利而后为之,皆#-666aa;情所必须也。”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修道德,习仁义,敦
8敦:厚,注重。孝悌(tì):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孝悌,立忠贞,渐
9渐:浸染。腴润:丰美的流泽。礼乐之腴润,蹈
10蹈:踩,遵循。先王之盛则,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然则君子居正
11居正:遵循正道。《春秋公羊传·隐公三年》:“故君子大居正。”体道:体悟大道。《庄子·知北游》:“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体道,乐天知命
12乐天知命:安于天命而泰然自乐。《周易·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明其无可奈何
13明其无可奈何:《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识其不由智力
14智力:智谋,能力。李周翰注:“识穷达之理,不由智力所致,乃在于命也。”。逝而不召,来而不距
15距:通“拒”。,生而不喜,死而不戚。瑶台
16瑶台:美玉砌成之台。极言其华美。夏屋:大屋。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夏屋,不能悦其神;土室编蓬
17编蓬:谓编织蓬草以为门户。东方朔《非有先生论》:“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未足忧其虑。不充诎
18充诎:充诎(qū),满盈而失去节制。《礼记·儒行》:“不充诎于富贵。”于富贵,不遑遑
19遑遑:匆忙貌。李善注引皇甫谧《#guoxue666-com;士传》:“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于所欲。岂有史公
20史公:太史公,指司马迁。司马迁作有《悲士不遇赋》。董相:指董仲舒。董仲舒在西汉武帝时以贤良对策,向武帝建议“罢黜百家,#-666ll;尊儒术”,对策毕,出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作有《士不遇赋》。、董相《不遇》之文乎?

【翻译】
吃稻粱之食,进牛羊猪狗之肉,穿狐貉皮衣,着细洁雪白的丝绸衣#-666hh;,看美妙#-666nn;奇的舞蹈,听云和的琴瑟弹奏,这是民众本性所急于得到的,不是因为有#-666aa;要求而去这样做的。修养道德,学习仁义,注重孝悌,建树忠贞,浸染礼乐丰美的流泽,遵循先王盛大的法则,这是君子本性所急于得到的,不是因为有#-666aa;要求而去这样做的。那么君子要遵循正道体悟大道,安于天命泰然自乐。明白困厄显达对于#-666aa;来说是无可奈何的,知道它们来去与否不是由人的智谋才能所决定的。离去了而不加以召引,来了而不加以抗拒,活着而不欢喜,死了而不悲戚。住在瑶台大屋之中,不能使其#-666nn;情欢悦;住在土屋蓬门之内,不足使其产生忧虑。不因富贵而自足满盈失去节制,不匆匆忙忙地去追求所想得到的东西。哪里会有太史公、董国相《不遇》那样的文章出现呢?
原文 | 翻译 |
夫食稻粱,进刍豢,衣狐貉,袭冰纨,观窈眇之奇儛,听云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修道德,习仁义,敦孝悌,立忠贞,渐礼乐之腴润,蹈先王之盛则,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然则君子居正体道,乐天知命。明其无可奈何,识其不由智力。逝而不召,来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不戚。瑶台夏屋,不能悦其神;土室编蓬,未足忧其虑。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岂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 | 吃稻粱之食,进牛羊猪狗之肉,穿狐貉皮衣,着细洁雪白的丝绸衣#-666hh;,看美妙#-666nn;奇的舞蹈,听云和的琴瑟弹奏,这是民众本性所急于得到的,不是因为有#-666aa;要求而去这样做的。修养道德,学习仁义,注重孝悌,建树忠贞,浸染礼乐丰美的流泽,遵循先王盛大的法则,这是君子本性所急于得到的,不是因为有#-666aa;要求而去这样做的。那么君子要遵循正道体悟大道,安于天命泰然自乐。明白困厄显达对于#-666aa;来说是无可奈何的,知道它们来去与否不是由人的智谋才能所决定的。离去了而不加以召引,来了而不加以抗拒,活着而不欢喜,死了而不悲戚。住在瑶台大屋之中,不能使其#-666nn;情欢悦;住在土屋蓬门之内,不足使其产生忧虑。不因富贵而自足满盈失去节制,不匆匆忙忙地去追求所想得到的东西。哪里会有太史公、董国相《不遇》那样的文章出现呢? |
【原文注释】
〔1〕粱:谷子。
〔2〕刍:草食动物,如牛羊。豢:谷食动物,如犬豕。指牛羊猪狗之肉。《孟子·告子》:“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3〕狐貉:狐貉(hé),狐貉皮衣。貉,似狐而较胖,尾较短,皮毛为珍贵裘料。»
〔4〕袭:穿。冰纨:细洁雪白的丝织品。《汉书·地理志》:“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
〔5〕窈眇:美好。儛(wǔ):同“舞”。
〔6〕云和:山名。以产琴瑟著称。《周礼·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
〔7〕生人:生民,民众。张铣注:“非求其荣利而后为之,皆#-666aa;情所必须也。”»
〔8〕敦:厚,注重。孝悌(tì):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9〕渐:浸染。腴润:丰美的流泽。
〔10〕蹈:踩,遵循。
〔11〕居正:遵循正道。《春秋公羊传·隐公三年》:“故君子大居正。”体道:体悟大道。《庄子·知北游》:“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
〔12〕乐天知命:安于天命而泰然自乐。《周易·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
〔13〕明其无可奈何:《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14〕智力:智谋,能力。李周翰注:“识穷达之理,不由智力所致,乃在于命也。”
〔15〕距:通“拒”。
〔16〕瑶台:美玉砌成之台。极言其华美。夏屋:大屋。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17〕编蓬:谓编织蓬草以为门户。东方朔《非有先生论》:“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
〔18〕充诎:充诎(qū),满盈而失去节制。《礼记·儒行》:“不充诎于富贵。”
〔19〕遑遑:匆忙貌。李善注引皇甫谧《#guoxue666-com;士传》:“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
〔20〕史公:太史公,指司马迁。司马迁作有《悲士不遇赋》。董相:指董仲舒。董仲舒在西汉武帝时以贤良对策,向武帝建议“罢黜百家,#-666ll;尊儒术”,对策毕,出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作有《士不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