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 张孟阳 >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原文解释

【原文】

岩岩note-name:岩岩1岩岩:#guoxue666-com;峻貌。梁山:即剑门山,在四川北部,有剑门七十二峰,峭壁中断,两崖相嵌,形似剑门。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note-name:荆、衡2荆、衡:荆山、衡山。荆山在湖北南漳西。衡山即五岳之一的南岳,在湖南。,近缀note-name:岷3岷:即岷山,主峰在四川松潘北,绵延四川、甘肃边境。嶓(bō):即嶓冢山,在陕西宁强北。、嶓。南通邛、僰note-name:邛、僰4邛、僰:邛、僰(bó),汉代临邛、僰道的并称,约在今四川邛崃、宜宾一带。以后借指西南边远地区。,北达褒斜note-name:褒斜5褒斜:古通道名。也称褒斜道、褒斜谷。为沿褒水、斜水所形成的河谷。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中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狭过note-name:彭6彭:指彭门山。在四川彭州西北。、碣,高逾嵩、华note-name:嵩、华7嵩、华:中岳嵩山与西岳华山的#-666ff;称。。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秦得百二note-name:百二8百二:百#-666dd;之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note-name:田生9田生:即田肯。《史记·#guoxue666-com;祖本纪》载,汉六年,田肯贺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献筹。note-name:矧10矧:矧(shěn),况,亦,也。兹狭隘,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note-name:趑趄11趑趄:趑趄(zījū),且行且却,徘徊不前貌。。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note-name:“昔在”几句12“昔在”几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君若不修德,舟中之#-666aa;尽为敌国也。’”。自古迄今,天命note-name:天命13天命:上天的意旨。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note-name:公孙14公孙:指公孙述,字子阳。王莽时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后起兵,据益州称帝,号成家。汉使吴汉伐之,述死。既灭,刘氏note-name:刘氏15刘氏:指蜀汉后主刘禅。衔璧:古时国君死口含玉。故战败出降者衔璧以示国亡当死。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note-name:梁、益16梁、益:古梁州、益州。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陡峭#guoxue666-com;峻的剑门山,山石累积高峭耸立。远处连接荆山、衡山,近处接连岷山、嶓冢。南面通到邛、僰,北面到达褒斜谷。比彭门山、碣石山狭窄,比嵩山、华山高耸。是蜀地唯一的大门,造成坚固镇守之势。因此名叫剑阁,像墙壁直立千丈。没有一个地方的地势有这么险要,没有一条路有这么险峻。社会混乱时就叛乱,世道清平来归顺。过去刘备关闭剑阁,后来晋朝又打通剑阁。从前秦国占有险要的地势,只有诸侯百#-666dd;之二的兵力,就吞并诸侯统一了全国。齐国地势也很险要,有诸侯十#-666dd;之二的兵力,田肯向高祖献策。况且剑阁这里的地形狭窄险要,地处中原之外。一个#-666aa;扛着兵器把守,上万士兵也徘徊不敢前进。地势优越便利的地方,不是自己的亲#-666aa;不能驻守那里。过去魏武侯在西河中流看见地形险要而高兴自得,认为险要的地形是“魏国之宝”。他的见解被吴起“在德不在险”的见解所折#-666hh;。国家兴盛在于帝王有德行,帝王无德行,地形险要也难保住。三苗氏据有洞庭,殷纣王拥有孟门,但两国都被灭亡了。自古到今,上天的意旨不能改变。依仗险要的地形作乱,很少不失败的。公孙述据蜀作乱,已经灭亡;刘禅于蜀称帝,也含璧投降了。翻过车的轨道,再不要重蹈覆辙。将这篇铭文刻于山凹处的石碑上,告诫梁州和益州的#-666aa;们。

原文翻译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陡峭#guoxue666-com;峻的剑门山,山石累积高峭耸立。远处连接荆山、衡山,近处接连岷山、嶓冢。南面通到邛、僰,北面到达褒斜谷。比彭门山、碣石山狭窄,比嵩山、华山高耸。是蜀地唯一的大门,造成坚固镇守之势。因此名叫剑阁,像墙壁直立千丈。没有一个地方的地势有这么险要,没有一条路有这么险峻。社会混乱时就叛乱,世道清平来归顺。过去刘备关闭剑阁,后来晋朝又打通剑阁。从前秦国占有险要的地势,只有诸侯百#-666dd;之二的兵力,就吞并诸侯统一了全国。齐国地势也很险要,有诸侯十#-666dd;之二的兵力,田肯向高祖献策。况且剑阁这里的地形狭窄险要,地处中原之外。一个#-666aa;扛着兵器把守,上万士兵也徘徊不敢前进。地势优越便利的地方,不是自己的亲#-666aa;不能驻守那里。过去魏武侯在西河中流看见地形险要而高兴自得,认为险要的地形是“魏国之宝”。他的见解被吴起“在德不在险”的见解所折#-666hh;。国家兴盛在于帝王有德行,帝王无德行,地形险要也难保住。三苗氏据有洞庭,殷纣王拥有孟门,但两国都被灭亡了。自古到今,上天的意旨不能改变。依仗险要的地形作乱,很少不失败的。公孙述据蜀作乱,已经灭亡;刘禅于蜀称帝,也含璧投降了。翻过车的轨道,再不要重蹈覆辙。将这篇铭文刻于山凹处的石碑上,告诫梁州和益州的#-666aa;们。

【原文注释】

〔1〕岩岩#guoxue666-com;峻貌。梁山:即剑门山,在四川北部,有剑门七十二峰,峭壁中断,两崖相嵌,形似剑门。»

〔2〕荆、衡:荆山、衡山。荆山在湖北南漳西。衡山即五岳之一的南岳,在湖南。

〔3〕:即岷山,主峰在四川松潘北,绵延四川、甘肃边境。嶓(bō):即嶓冢山,在陕西宁强北。

〔4〕邛、僰:邛、僰(bó),汉代临邛、僰道的并称,约在今四川邛崃、宜宾一带。以后借指西南边远地区。

〔5〕褒斜:古通道名。也称褒斜道、褒斜谷。为沿褒水、斜水所形成的河谷。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中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

〔6〕:指彭门山。在四川彭州西北。

〔7〕嵩、华:中岳嵩山与西岳华山的#-666ff;称。

〔8〕百二:百#-666dd;之二。

〔9〕田生:即田肯。《史记·#guoxue666-com;祖本纪》载,汉六年,田肯贺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

〔10〕:矧(shěn),况,亦,也。

〔11〕趑趄:趑趄(zījū),且行且却,徘徊不前貌。

〔12〕“昔在”几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君若不修德,舟中之#-666aa;尽为敌国也。’”»

〔13〕天命:上天的意旨。»

〔14〕公孙:指公孙述,字子阳。王莽时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后起兵,据益州称帝,号成家。汉使吴汉伐之,述死。»

〔15〕刘氏:指蜀汉后主刘禅。衔璧:古时国君死口含玉。故战败出降者衔璧以示国亡当死。»

〔16〕梁、益:古梁州、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