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理算陈广汉资产原文解释
【原文】
元理1元理:即前条之曹元理。从:拜访,看望。陈广汉:#-666aa;名,生平不详。尝从其友人陈广汉 ,广汉曰:“吾有二囷
2囷:囷(qūn),圆形的谷仓。《周礼·冬官·匠#-666aa;》曰:“囷窌仓城,逆墙六#-666dd;。”许慎《说文解字》“口部”曰:“囷,廪之圆者。圆谓之囷,方谓之京。”亦指类似圆形谷仓之物。米 ,忘其石数,子为计之。”元理以食箸
3箸:箸(zhù),筷子。《韩非子·说林上》曰:“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礼记·曲礼上》曰:“饭黍毋以箸。”十余转 ,曰:“东囷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合
4合:#-666ff;(gě),容量单位,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汉书·律历志上》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合者,合龠之量也。” 。”又十余转,曰:“西囷六百九十七石八斗
5斗:古代计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曰:“十升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 。”遂大署
6署:题写。门:指谷仓门。囷门 。后出米,西囷六百九十七石七斗九升,中有一鼠,大堪一升。东囷不差圭合
7圭合:比喻极其微小。圭,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刘向《说苑·辨物》曰:“度量权衡,以黍生之。十黍为一#-666dd;,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重一石。千二百黍为一龠,十龠为一#-666ff;,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斛)。”其中“豆”即“圭”。据《中国历代量制演变测算简表》,西汉时一圭合今制0.5毫升。 。元理后岁复过广汉,广汉以米数告之,元理以手击床曰:“遂不知鼠之殊
8殊:不同。米 ,不如剥面皮
9剥面皮:形容羞愧至极,没脸见#-666aa;。语称他人则意为厌恶其不知羞耻,厚脸皮。《裴子语林》曰:“贾充问孙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憎其颜之厚也。’”矣 !”广汉为之取酒,鹿脯
10脯:脯(fǔ),肉干。将肉切片,用盐腌制令其干缩。《周礼·天官·内饔》曰“羞、脩、刑”,郑玄注曰:“脩,锻脯也。”贾公彦疏曰:“云‘脩锻脯也’者,谓加姜桂锻治之。若不加姜桂、不锻治者,直谓之脯。干则为脯。”数片 ,元理复算,曰:“薯蔗
11薯蔗: 薯(shǔ)蔗,即甘蔗。张衡《文选·南都赋》曰:“若其园圃,则有蓼蕺蘘荷,薯蔗姜[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9087号"]/pic/texts/czwv0-iz08u.png[/img],菥蓂芋瓜。”李善注引《汉书音义》曰:“薯蔗,甘柘也。”嵇含《南方草木状·草类》曰:“薯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笮取其汁,曝数日成饴,入口消释,彼#-666aa;谓之石蜜。”二十五区 ,应收一千五百三十六枚。蹲鸱
12蹲鸱: 蹲鸱(chī),大芋头,因其形状像蹲着的鸱鸟,故名。《史记·货殖列传》曰:“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集解》注曰:“骃案:《汉书音义》曰‘水乡多鸱,其山下有沃野灌溉。一曰大芋’。”《正义》注曰:“蹲鸱,芋也。言邛州临邛县其地肥又沃,平野有大芋等也。《华阳国志》云汶山郡都安县有大芋如蹲鸱也。”鸱,古书上指鹞鹰,似鹰而较小,背灰褐色,善捕小鸟。《诗经·大雅·瞻卬》曰:“懿厥哲妇,为枭为鸱。”三十七亩 ,应收六百七十三石。千牛产二百犊,万鸡将
13将:携带。此指生养。五万雏 。”羊豕鹅鸭,皆道其数,果蓏
14果蓏: 果蓏(luǒ),指瓜果。蓏,瓜类等蔓生植物的果实。《汉书·食货志上》曰“瓜瓠果蓏”,颜师古注曰:“应劭曰:‘木实曰果,草实曰蓏。’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案木上曰果,地上曰蓏也。’”肴蔌(sù):指鱼肉和蔬菜。蔌,蔬菜的总称。《尔雅·释器》曰:“菜谓之蔌。”郭璞注曰:“蔌者,菜茹之总名。”《诗经·大雅·韩奕》曰:“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毛传》曰:“蔌,菜殽也。”肴蔌 ,悉知其所,乃曰:“此资业之广,何供馈
15供馈:食品的供奉、供应。偏:食品稀少。之偏邪 ?”广汉惭曰:“有仓卒客,无仓卒主人。”元理曰:“俎
16俎: 俎(zǔ),古代祭祀、宴飨时陈置牲体等的礼器。此指切肉用的砧板。《史记·项羽本纪》曰:“如今#-666aa;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蒸[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9088号"]/pic/texts/czwv0-iz0mm.png[/img](tún):蒸乳猪。[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9089号"]/pic/texts/czwv0-iz08z.png[/img],同“豚”,小猪。西汉时,人们喜欢吃乳猪,蒸、烤皆可,据传选择标准是选幼不选壮,选壮不选老。贾思勰《齐民要术·蒸缹法》曰:“蒸[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9090号"]/pic/texts/czwv0-iz0z0.png[/img]法:好肥[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9091号"]/pic/texts/czwv0-iz0zw.png[/img]一头,净洗垢,煮令半熟,以豉汁渍之。生秫米一升,勿令近水,浓豉汁渍米,令黄色,炊作饙,复以豉汁洒之。细切姜、橘皮各一升,葱白三寸四升,橘叶一升,#-666ff;著甑中,密覆,蒸两三炊久。复以猪膏三升,合豉汁一升洒,便熟也。”上蒸
一头 ,厨中荔枝一柈
17柈: 柈(pàn),同“盘”,盘子。 ,皆可为设。”广汉再拜谢罪,自入取之,尽日为欢。其术后传南季,南季传项瑫,瑫传子陆
18“其术后传南季”以下三句:南季、项瑫、陆均为#-666aa;名,生平不详。 ,皆得其分数
19分数:指推算的法则、方法。《后汉书·律历志上》曰:“截管为律,吹以考声,列以物气,道之本也。术家以其声微而体难知,其#-666dd;数不明,故作准以代之。” ,而失玄妙焉。

【翻译】
曹元理曾经去拜访他的朋友陈广汉,陈广汉说:“我有两圆仓的米,忘记具体的石数了,你来帮我算算。”曹元理用筷子转了十几圈,说:“东面的圆仓里有米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666ff;。”又转了十几圈,说:“西面的圆仓有米六百九十七石八斗。”于是就用大字把推算的数字写在谷仓门上。后来米出仓时,量得西面的谷仓有米六百九十七石七斗九升,当中还有一只老鼠,大约有一升重。东面谷仓的米和曹元理推算的丝毫不差。曹元理第二年又来拜访陈广汉,陈广汉把两个谷仓米的数字告诉他,他用手拍着床说:“竟然没有算出老鼠和米的不同,真是太丢脸了!”陈广汉为他拿来了酒,还有几片鹿肉干,曹元理又算了算,说:“你有甘蔗二十五片地,应该能收一千五百三十六棵。大芋头三十七亩,应该能收六百七十三石。一千头牛会生出二百头小牛犊,一万只鸡会生养五万只小鸡。”羊猪鹅鸭,他都能说出具体数字,瓜果鱼肉和蔬菜,他都知道在哪儿,算完后他说:“这么大的一份家业,怎么招待朋友的食物这么少呢?”陈广汉惭愧地说:“有仓促而来的客#-666aa;,没有仓促的主#-666aa;。”曹元理说:“砧板上有一头蒸好的乳猪,厨房里还有一盘荔枝,这些都可以摆上来。”陈广汉再次拜揖谢罪,亲自去取来了这些食物,主客欢聚一整天。曹元理的推算之术后来传给了南季,南季传给了项瑫,项瑫又传给了他的儿子项陆,这些#-666aa;都学到了推算的方法,但是却没有学到它精深玄妙之处。
原文 | 翻译 |
元理尝从其友人陈广汉 ,广汉曰:“吾有二囷米 ,忘其石数,子为计之。”元理以食箸十余转 ,曰:“东囷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合 。”又十余转,曰:“西囷六百九十七石八斗 。”遂大署囷门 。后出米,西囷六百九十七石七斗九升,中有一鼠,大堪一升。东囷不差圭合 。元理后岁复过广汉,广汉以米数告之,元理以手击床曰:“遂不知鼠之殊米 ,不如剥面皮矣 !”广汉为之取酒,鹿脯数片 ,元理复算,曰:“薯蔗二十五区 ,应收一千五百三十六枚。蹲鸱三十七亩 ,应收六百七十三石。千牛产二百犊,万鸡将五万雏 。”羊豕鹅鸭,皆道其数,果蓏肴蔌 ,悉知其所,乃曰:“此资业之广,何供馈之偏邪 ?”广汉惭曰:“有仓卒客,无仓卒主人。”元理曰:“俎上蒸 | 曹元理曾经去拜访他的朋友陈广汉,陈广汉说:“我有两圆仓的米,忘记具体的石数了,你来帮我算算。”曹元理用筷子转了十几圈,说:“东面的圆仓里有米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666ff;。”又转了十几圈,说:“西面的圆仓有米六百九十七石八斗。”于是就用大字把推算的数字写在谷仓门上。后来米出仓时,量得西面的谷仓有米六百九十七石七斗九升,当中还有一只老鼠,大约有一升重。东面谷仓的米和曹元理推算的丝毫不差。曹元理第二年又来拜访陈广汉,陈广汉把两个谷仓米的数字告诉他,他用手拍着床说:“竟然没有算出老鼠和米的不同,真是太丢脸了!”陈广汉为他拿来了酒,还有几片鹿肉干,曹元理又算了算,说:“你有甘蔗二十五片地,应该能收一千五百三十六棵。大芋头三十七亩,应该能收六百七十三石。一千头牛会生出二百头小牛犊,一万只鸡会生养五万只小鸡。”羊猪鹅鸭,他都能说出具体数字,瓜果鱼肉和蔬菜,他都知道在哪儿,算完后他说:“这么大的一份家业,怎么招待朋友的食物这么少呢?”陈广汉惭愧地说:“有仓促而来的客#-666aa;,没有仓促的主#-666aa;。”曹元理说:“砧板上有一头蒸好的乳猪,厨房里还有一盘荔枝,这些都可以摆上来。”陈广汉再次拜揖谢罪,亲自去取来了这些食物,主客欢聚一整天。曹元理的推算之术后来传给了南季,南季传给了项瑫,项瑫又传给了他的儿子项陆,这些#-666aa;都学到了推算的方法,但是却没有学到它精深玄妙之处。 |
【原文注释】
〔1〕元理:即前条之曹元理。从:拜访,看望。陈广汉:#-666aa;名,生平不详。
〔2〕囷:囷(qūn),圆形的谷仓。《周礼·冬官·匠#-666aa;》曰:“囷窌仓城,逆墙六#-666dd;。”许慎《说文解字》“口部”曰:“囷,廪之圆者。圆谓之囷,方谓之京。”亦指类似圆形谷仓之物。
〔3〕箸:箸(zhù),筷子。《韩非子·说林上》曰:“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礼记·曲礼上》曰:“饭黍毋以箸。”
〔4〕合:#-666ff;(gě),容量单位,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汉书·律历志上》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合者,合龠之量也。”
〔5〕斗:古代计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曰:“十升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
〔6〕署:题写。门:指谷仓门。
〔7〕圭合:比喻极其微小。圭,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刘向《说苑·辨物》曰:“度量权衡,以黍生之。十黍为一#-666dd;,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重一石。千二百黍为一龠,十龠为一#-666ff;,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斛)。”其中“豆”即“圭”。据《中国历代量制演变测算简表》,西汉时一圭合今制0.5毫升。
〔8〕殊:不同。
〔9〕剥面皮:形容羞愧至极,没脸见#-666aa;。语称他人则意为厌恶其不知羞耻,厚脸皮。《裴子语林》曰:“贾充问孙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憎其颜之厚也。’”
〔10〕脯:脯(fǔ),肉干。将肉切片,用盐腌制令其干缩。《周礼·天官·内饔》曰“羞、脩、刑”,郑玄注曰:“脩,锻脯也。”贾公彦疏曰:“云‘脩锻脯也’者,谓加姜桂锻治之。若不加姜桂、不锻治者,直谓之脯。干则为脯。”
〔11〕薯蔗: 薯(shǔ)蔗,即甘蔗。张衡《文选·南都赋》曰:“若其园圃,则有蓼蕺蘘荷,薯蔗姜,菥蓂芋瓜。”李善注引《汉书音义》曰:“薯蔗,甘柘也。”嵇含《南方草木状·草类》曰:“薯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笮取其汁,曝数日成饴,入口消释,彼#-666aa;谓之石蜜。”
〔12〕蹲鸱: 蹲鸱(chī),大芋头,因其形状像蹲着的鸱鸟,故名。《史记·货殖列传》曰:“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集解》注曰:“骃案:《汉书音义》曰‘水乡多鸱,其山下有沃野灌溉。一曰大芋’。”《正义》注曰:“蹲鸱,芋也。言邛州临邛县其地肥又沃,平野有大芋等也。《华阳国志》云汶山郡都安县有大芋如蹲鸱也。”鸱,古书上指鹞鹰,似鹰而较小,背灰褐色,善捕小鸟。《诗经·大雅·瞻卬》曰:“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13〕将:携带。此指生养。
〔14〕果蓏: 果蓏(luǒ),指瓜果。蓏,瓜类等蔓生植物的果实。《汉书·食货志上》曰“瓜瓠果蓏”,颜师古注曰:“应劭曰:‘木实曰果,草实曰蓏。’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案木上曰果,地上曰蓏也。’”肴蔌(sù):指鱼肉和蔬菜。蔌,蔬菜的总称。《尔雅·释器》曰:“菜谓之蔌。”郭璞注曰:“蔌者,菜茹之总名。”《诗经·大雅·韩奕》曰:“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毛传》曰:“蔌,菜殽也。”»
〔15〕供馈:食品的供奉、供应。偏:食品稀少。
〔16〕俎: 俎(zǔ),古代祭祀、宴飨时陈置牲体等的礼器。此指切肉用的砧板。《史记·项羽本纪》曰:“如今#-666aa;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蒸(tún):蒸乳猪。
,同“豚”,小猪。西汉时,人们喜欢吃乳猪,蒸、烤皆可,据传选择标准是选幼不选壮,选壮不选老。贾思勰《齐民要术·蒸缹法》曰:“蒸
法:好肥
一头,净洗垢,煮令半熟,以豉汁渍之。生秫米一升,勿令近水,浓豉汁渍米,令黄色,炊作饙,复以豉汁洒之。细切姜、橘皮各一升,葱白三寸四升,橘叶一升,#-666ff;著甑中,密覆,蒸两三炊久。复以猪膏三升,合豉汁一升洒,便熟也。”
〔17〕柈: 柈(pàn),同“盘”,盘子。
〔18〕“其术后传南季”以下三句:南季、项瑫、陆均为#-666aa;名,生平不详。
〔19〕分数:指推算的法则、方法。《后汉书·律历志上》曰:“截管为律,吹以考声,列以物气,道之本也。术家以其声微而体难知,其#-666dd;数不明,故作准以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