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 杨德祖

《文选》杨德祖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太尉杨彪之子。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曰:“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又,是时临菑侯植以才捷爱幸,来意投修,数与修书……其相往来,如此甚数。”曹植先是见幸于武帝,后以骄纵而见疏,杨修因与植友善,亦受连累。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因杨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收杀之。杨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答临淄侯笺一首

《文选》选笺八篇。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曰:“迄至后汉,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笺。记之言志,进己志也。笺者,表也,表识其情也。”又曰:“原笺记之为式,既上窥乎表,亦下睨乎书,使敬而不慑,简而无傲,清美以惠其才,彪蔚以文其响,盖笺记之分也。”范文澜注云:“谓敬而不慑,所以殊于表(表有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之语);简而无傲,所以殊于书(上文云,书体在尽言,宜条畅以任气,则有类乎傲也)。”这是笺之特点。

此《答临淄侯笺》,为曹植《与杨德祖书》之回书。其中论及当时文人盛况与二人文事、交谊,文情相谐,自是佳作。《文选》选此篇入编,盖因其文章典丽而文采斐然故也。

修死罪死罪。不侍数日,若弥年载。岂由爱顾之隆,使系仰之情深邪?损辱嘉命,蔚矣其文!诵读反覆,虽讽雅颂,不复过此。若仲宣之擅汉表,陈氏之跨冀域,徐、刘之显青豫,应生之发魏国,斯皆然矣。至于修者,听采风声,仰德不暇,自周章于省览,何遑高视哉?原文与解释 »

伏惟君侯,少长贵盛,体发、旦之资,有圣善之教,远近观者,徒谓能宣昭懿德,光赞大业而已;不复谓能兼览传记,留思文章。今乃含王超陈,度越数子矣!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非夫体通性达,受之自然,其孰能至于此乎?原文与解释 »

又尝亲见执事,握牍持笔;有所造作,若成诵在心。借书于手,曾不斯须少留思虑。仲尼日月,无得逾焉。修之仰望,殆如此矣。是以对鹖而辞,作《暑赋》弥日而不献。见西施之容,归增其貌者也。原文与解释 »

伏想执事,不知其然,猥受顾锡,教使刊定。《春秋》之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然而弟子箝口,市人拱手者,圣贤卓荦,固所以殊绝凡庸也。原文与解释 »

今之赋颂,古诗之流;不更孔公,风雅无别耳。修家子云,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若此仲山、周旦之俦,为皆有愆邪!君侯忘圣贤之显迹,述鄙宗之过言,窃以为未之思也。原文与解释 »

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铭功景钟,书名竹帛,斯自雅量素所畜也,岂与文章相妨害哉?辄受所惠,窃备矇瞍,诵咏而已,敢望惠施,以忝庄氏!季绪璅璅,何足以云。反答造次,不能宣备,修死罪死罪。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