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上书 » 邹阳 >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身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路,穆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岂素官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意,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昆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霸不足侔,三王易为比也。原文解释

【原文】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note-name:司马喜1司马喜:战国时#-666aa;,曾三相中山。膑:古刑法,指砍掉膝盖骨。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note-name:范雎2范雎:范雎(jū),战国时魏#-666aa;。因宰相魏齐怀疑他把魏国的机密泄露给齐国,用毒刑拷打,以至肋断齿脱,几乎死去。后范雎逃到秦国为相,封为应侯。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note-name:“皆信”几句3“皆信”几句:《汉书》本传颜师古注:“言直道而行,不求朋#-666bb;之助,谓忠信必可恃也。画,计也。”朋党,指结党营私。,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note-name:申徒狄4申徒狄:战国时#-666aa;。或云殷末时人。蹈雍之河,徐衍note-name:徐衍5徐衍:周末时#-666aa;负石入海。不容身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note-name:百里奚6百里奚:虞#-666aa;,听闻秦穆公贤德,欲往干之,乏资,乞食以自致。乞食于路,穆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note-name:“甯戚”二句7“甯戚”二句:甯戚,春秋时卫#-666aa;。齐桓公在夜里听到甯戚敲着牛角唱歌,召他谈话,知道他是贤者,就任用为大夫。。此二人,岂素官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意,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note-name:季孙8季孙:春秋末年鲁国的上卿,因他与孔子政见不一,导致孔子被逐。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note-name:众口铄金9众口铄金:《汉书》颜师古注:“美金见毁,众#-666cc;疑之,数被烧炼,以至销铄。”当以颜师古说为是。积毁销骨note-name:积毁销骨10积毁销骨:毁之言,骨肉之亲,为之消灭。。是以秦用戎人由余note-name:由余11由余:春秋时晋#-666aa;,在戎国任职,很有才能。穆公任用他后方称霸西戎。霸中国:是夸张之辞。而霸中国,齐用越人子臧note-name:子臧12子臧:言齐任子臧,故威、宣二王所以强盛。而强威、宣。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note-name:奇13奇:也作“阿”,指曲从、迎#-666ff;偏之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note-name:胡14胡:指地处西北的西戎。这里指由余。越:指地处东南的越国。这里指子臧。、越为昆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note-name:朱15朱:丹朱,帝尧之子,以顽凶著称。象:舜同父异母之弟,象多次谋害舜并欲争夺舜妻。管、蔡:即管叔、蔡叔。他们与周公都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死后,周公摄政,管、蔡却伙同殷#-666aa;武庚一起发动叛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霸note-name:五霸16五霸:一说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也有说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侔:等同。不足侔,三王note-name:三王17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易为比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所以女子不#-666dd;美丑,进入后宫就会被妒忌;士#-666aa;#-666dd;优劣,进入朝廷就会被妒忌。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刑被去掉了膝盖骨,但最终还是做了中山国的宰相;范雎在魏国被打得断肋脱齿,但最终还是做了秦国的应侯。这两个#-666aa;,都深信自己的计划一定能实现,捐弃结#-666bb;营私的行为,只保持少数知己的交往,故而不能免受别#-666aa;的嫉妒了。因此,申徒狄抱瓮自沉于河,徐衍背石自沉于海。他们在当世不能容身,坚持正义不苟且贪取私利,也不在朝廷上拉关系结私#-666bb;,去转移主上的心意。所以百里奚在路上讨饭,秦穆公委任他担当政事;甯戚在车下喂牛,而齐桓公委任他承担国事。这两个人,难道是一向在朝里当官,依靠君主左右的侍从替他传布声誉,然后两国的君主才任用的吗?这是因为彼此心意相通,志向相#-666ff;,君臣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如胶似漆,像兄弟一样不能离间,难道能被众人的浮言所迷惑?所以偏听必生奸邪,#-666ll;信必成祸乱。从前,鲁君偏听季孙之说而驱逐了孔子,宋君#-666ll;信子冉之谋而囚#-666mm;墨子。以孔子、墨子的辩才,尚且不能使自己避免谗言的诬陷,而鲁、宋两国也因此受到了危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众人的谗言可以销熔金子,多次的诽谤可以消灭骨肉之亲。因此秦君任用西戎的由余而称霸中原,齐国任用越国的子臧而使威王、宣王的国势强盛。这两位国家的君主,难道是被世俗之见所牵制,被迎#-666ff;或片面之词所制约的吗?他们广泛地听取意见,观察各个方面的情况,因而能在当世传扬美名。所以意相#-666ff;,那么就是胡、越之人也可以成兄弟,由余、子臧就是这样;意不合,那么就是骨肉之亲也可以成为仇敌,丹朱、象、管叔与蔡叔就是这样。当今的人主真能采取齐、秦两君的明智的做法,捐弃宋、鲁两君的偏听偏信,那么,五霸的#-666ii;业不足以相比,三王的美政也是容易做到并可与之媲美的。

原文翻译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身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路,穆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岂素官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意,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昆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霸不足侔,三王易为比也。

所以女子不#-666dd;美丑,进入后宫就会被妒忌;士#-666aa;#-666dd;优劣,进入朝廷就会被妒忌。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刑被去掉了膝盖骨,但最终还是做了中山国的宰相;范雎在魏国被打得断肋脱齿,但最终还是做了秦国的应侯。这两个#-666aa;,都深信自己的计划一定能实现,捐弃结#-666bb;营私的行为,只保持少数知己的交往,故而不能免受别#-666aa;的嫉妒了。因此,申徒狄抱瓮自沉于河,徐衍背石自沉于海。他们在当世不能容身,坚持正义不苟且贪取私利,也不在朝廷上拉关系结私#-666bb;,去转移主上的心意。所以百里奚在路上讨饭,秦穆公委任他担当政事;甯戚在车下喂牛,而齐桓公委任他承担国事。这两个人,难道是一向在朝里当官,依靠君主左右的侍从替他传布声誉,然后两国的君主才任用的吗?这是因为彼此心意相通,志向相#-666ff;,君臣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如胶似漆,像兄弟一样不能离间,难道能被众人的浮言所迷惑?所以偏听必生奸邪,#-666ll;信必成祸乱。从前,鲁君偏听季孙之说而驱逐了孔子,宋君#-666ll;信子冉之谋而囚#-666mm;墨子。以孔子、墨子的辩才,尚且不能使自己避免谗言的诬陷,而鲁、宋两国也因此受到了危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众人的谗言可以销熔金子,多次的诽谤可以消灭骨肉之亲。因此秦君任用西戎的由余而称霸中原,齐国任用越国的子臧而使威王、宣王的国势强盛。这两位国家的君主,难道是被世俗之见所牵制,被迎#-666ff;或片面之词所制约的吗?他们广泛地听取意见,观察各个方面的情况,因而能在当世传扬美名。所以意相#-666ff;,那么就是胡、越之人也可以成兄弟,由余、子臧就是这样;意不合,那么就是骨肉之亲也可以成为仇敌,丹朱、象、管叔与蔡叔就是这样。当今的人主真能采取齐、秦两君的明智的做法,捐弃宋、鲁两君的偏听偏信,那么,五霸的#-666ii;业不足以相比,三王的美政也是容易做到并可与之媲美的。

【原文注释】

〔1〕司马喜:战国时#-666aa;,曾三相中山。膑:古刑法,指砍掉膝盖骨。

〔2〕范雎:范雎(jū),战国时魏#-666aa;。因宰相魏齐怀疑他把魏国的机密泄露给齐国,用毒刑拷打,以至肋断齿脱,几乎死去。后范雎逃到秦国为相,封为应侯。»

〔3〕“皆信”几句:《汉书》本传颜师古注:“言直道而行,不求朋#-666bb;之助,谓忠信必可恃也。画,计也。”朋党,指结党营私。

〔4〕申徒狄:战国时#-666aa;。或云殷末时人。»

〔5〕徐衍:周末时#-666aa;

〔6〕百里奚:虞#-666aa;,听闻秦穆公贤德,欲往干之,乏资,乞食以自致。»

〔7〕“甯戚”二句:甯戚,春秋时卫#-666aa;。齐桓公在夜里听到甯戚敲着牛角唱歌,召他谈话,知道他是贤者,就任用为大夫。

〔8〕季孙:春秋末年鲁国的上卿,因他与孔子政见不一,导致孔子被逐。»

〔9〕众口铄金:《汉书》颜师古注:“美金见毁,众#-666cc;疑之,数被烧炼,以至销铄。”当以颜师古说为是。»

〔10〕积毁销骨:毁之言,骨肉之亲,为之消灭。

〔11〕由余:春秋时晋#-666aa;,在戎国任职,很有才能。穆公任用他后方称霸西戎。霸中国:是夸张之辞。»

〔12〕子臧:言齐任子臧,故威、宣二王所以强盛。

〔13〕:也作“阿”,指曲从、迎#-666ff;

〔14〕:指地处西北的西戎。这里指由余。越:指地处东南的越国。这里指子臧。

〔15〕:丹朱,帝尧之子,以顽凶著称。象:舜同父异母之弟,象多次谋害舜并欲争夺舜妻。管、蔡:即管叔、蔡叔。他们与周公都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死后,周公摄政,管、蔡却伙同殷#-666aa;武庚一起发动叛乱。

〔16〕五霸:一说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也有说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侔:等同。»

〔17〕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