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自幽、厉之间,周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文薄之弊,渐于灵、景;辩诈之伪,成于七国;酷烈之极,积于亡秦;文章之贵,弃于汉祖。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原文解释
【原文】
故自幽、厉1幽、厉:周幽王、周厉王。皆西周末年暴君。之间,周道
2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李善注:“言自成王至于厉王,凡有八世,即应七而衰也。”大坏;二霸
3二霸:指齐桓公和晋文公,二#-666aa;为春秋时五霸之首。之后,礼乐
4礼乐:礼和乐,代指教化、文明。陵迟:衰落。《诗经·王风·大车》毛序:“礼义陵迟,男女#-666gg;奔。”李善注:“自厉王至于二霸之卒,凡有九世,即应九而衰也。”陵迟;文薄
5文薄:文德浇薄,社会风气浮薄。之弊,渐于灵、景
6灵、景:周灵王、周景王。皆春秋后期国王。李善注:“自二霸之卒,至于景王,凡有六世,即应六而谋也。”;辩诈
7辩诈:刘良注:“谓游说之士也。”伪:欺诈。之伪,成于七国
8七国:指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李善注:“自景王至于七国,凡有八世,即应八而谋也。”;酷烈
9酷烈:残暴。《荀子·议兵》:“秦#-666aa;,其使民也酷烈。”扬雄《解嘲》:“甫刑靡敝,秦法酷烈。”之极,积于亡秦
10亡秦:指秦朝,因为汉所灭,故称。;文章之贵,弃于汉祖
11汉祖:汉#guoxue666-com;祖刘邦。《汉书·陆贾传》:“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仲长统《昌言》:“汉祖轻文学而简礼义。”。虽仲尼
12仲尼:孔子字仲尼。至圣:道德最#guoxue666-com;尚的#-666aa;。《史记·孔子世家赞》:“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至圣,颜
13颜:颜回,字子渊,春秋鲁#-666aa;。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后世儒家尊为“复圣”。冉:冉有,也称冉求,字子有,春秋鲁人。孔子学生,以长于政事著名。又擅长理财,孔子曾赞为治赋能手。后为季孙氏家臣,致力田赋改革,又遭孔子反对,斥为聚敛之臣。、冉大贤,揖让
14揖让:本为宾主相见时的礼仪。此喻施行、推广文德。规矩:礼法。《荀子·乐论》:“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入所以揖让,则莫不从#-666hh;。”于规矩之内,訚訚
15訚訚:訚訚(yín),和颜悦色而持正不阿的样子。《论语·乡#-666bb;》:“(孔子)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洙、泗:二水名。流经今山东曲阜北,春秋时为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教授弟子。《礼记·檀弓》:“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
16端:开头。指浇薄之端。桓谭《新论》:“遏绝其端,其命在天。”;孟轲
17孟轲:即孟子,战国邹(今山东邹城)#-666aa;。继承孔子学说,后被尊为“亚圣”。孙卿:即荀卿、荀子,因避汉宣帝刘询讳,改荀为孙。战国赵人。师承孔子学说,为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孙卿,体
18体:体法,效法。二:指颜回、冉有。希:仰慕。圣:指孔子。二希圣,从容
19从容:安闲貌。正道,不能维其末。天下卒
20卒:终于。溺:刘良注:“谓大道沉溺也。”至于溺,而不可援
21援:救援。《孟子·离娄》:“孟子曰:‘天下溺,援之以道。’”。

【翻译】
所以在幽王、厉王之间,周王朝的治国之道就大大败坏;齐桓、晋文二霸之后,礼乐就衰落下来;文德浮薄的弊病,渐渐地在灵王、景王时产生;巧辩欺诈的风气,在七国时形成;极端的残暴,累积于终于灭亡的秦朝;看重文章的风尚,在汉#guoxue666-com;祖刘邦时被抛弃。即使是仲尼这样道德最高尚的#-666aa;,即使是颜回、冉有这样的大贤,以礼法为准绳大力推行文德,在洙水、泗水之间和颜悦色地教学,也不能阻止浮薄风气的产生;孟轲、孙卿,那样效法颜回、冉有和仰慕至圣孔子,从容奉行正道,也不能在末世发挥应有的维系作用。天下终于发展到大道沉溺的地步,而无法再加以援救。
原文 | 翻译 |
故自幽、厉之间,周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文薄之弊,渐于灵、景;辩诈之伪,成于七国;酷烈之极,积于亡秦;文章之贵,弃于汉祖。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 | 所以在幽王、厉王之间,周王朝的治国之道就大大败坏;齐桓、晋文二霸之后,礼乐就衰落下来;文德浮薄的弊病,渐渐地在灵王、景王时产生;巧辩欺诈的风气,在七国时形成;极端的残暴,累积于终于灭亡的秦朝;看重文章的风尚,在汉#guoxue666-com;祖刘邦时被抛弃。即使是仲尼这样道德最高尚的#-666aa;,即使是颜回、冉有这样的大贤,以礼法为准绳大力推行文德,在洙水、泗水之间和颜悦色地教学,也不能阻止浮薄风气的产生;孟轲、孙卿,那样效法颜回、冉有和仰慕至圣孔子,从容奉行正道,也不能在末世发挥应有的维系作用。天下终于发展到大道沉溺的地步,而无法再加以援救。 |
【原文注释】
〔1〕幽、厉:周幽王、周厉王。皆西周末年暴君。
〔2〕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李善注:“言自成王至于厉王,凡有八世,即应七而衰也。”
〔3〕二霸:指齐桓公和晋文公,二#-666aa;为春秋时五霸之首。
〔4〕礼乐:礼和乐,代指教化、文明。陵迟:衰落。《诗经·王风·大车》毛序:“礼义陵迟,男女#-666gg;奔。”李善注:“自厉王至于二霸之卒,凡有九世,即应九而衰也。”
〔5〕文薄:文德浇薄,社会风气浮薄。
〔6〕灵、景:周灵王、周景王。皆春秋后期国王。李善注:“自二霸之卒,至于景王,凡有六世,即应六而谋也。”
〔7〕辩诈:刘良注:“谓游说之士也。”伪:欺诈。
〔8〕七国:指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李善注:“自景王至于七国,凡有八世,即应八而谋也。”
〔9〕酷烈:残暴。《荀子·议兵》:“秦#-666aa;,其使民也酷烈。”扬雄《解嘲》:“甫刑靡敝,秦法酷烈。”»
〔10〕亡秦:指秦朝,因为汉所灭,故称。
〔11〕汉祖:汉#guoxue666-com;祖刘邦。《汉书·陆贾传》:“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仲长统《昌言》:“汉祖轻文学而简礼义。”»
〔12〕仲尼:孔子字仲尼。至圣:道德最#guoxue666-com;尚的#-666aa;。《史记·孔子世家赞》:“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13〕颜:颜回,字子渊,春秋鲁#-666aa;。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后世儒家尊为“复圣”。冉:冉有,也称冉求,字子有,春秋鲁人。孔子学生,以长于政事著名。又擅长理财,孔子曾赞为治赋能手。后为季孙氏家臣,致力田赋改革,又遭孔子反对,斥为聚敛之臣。
〔14〕揖让:本为宾主相见时的礼仪。此喻施行、推广文德。规矩:礼法。《荀子·乐论》:“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入所以揖让,则莫不从#-666hh;。”»
〔15〕訚訚:訚訚(yín),和颜悦色而持正不阿的样子。《论语·乡#-666bb;》:“(孔子)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洙、泗:二水名。流经今山东曲阜北,春秋时为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教授弟子。《礼记·檀弓》:“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
〔16〕端:开头。指浇薄之端。桓谭《新论》:“遏绝其端,其命在天。”
〔17〕孟轲:即孟子,战国邹(今山东邹城)#-666aa;。继承孔子学说,后被尊为“亚圣”。孙卿:即荀卿、荀子,因避汉宣帝刘询讳,改荀为孙。战国赵人。师承孔子学说,为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
〔18〕体:体法,效法。二:指颜回、冉有。希:仰慕。圣:指孔子。
〔19〕从容:安闲貌。»
〔20〕卒:终于。溺:刘良注:“谓大道沉溺也。”
〔21〕援:救援。《孟子·离娄》:“孟子曰:‘天下溺,援之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