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序下 » 任彦昇 > 初拜秘书郎,迁太子舍人+以选尚公主,拜驸马都尉+元…+

初拜秘书郎,迁太子舍人。以选尚公主,拜驸马都尉。元徽初,迁秘书丞。于是采公曾之《中经》,刊弘度之四部,依刘歆《七略》,更撰《七志》。盖尝赋诗云:“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自是始有应务之迹,生民属心矣。时司徒袁粲,有高世之度,脱落尘俗,见公弱龄,便望风推服,叹曰:“衣冠礼乐在是矣!”时粲位亚台司,公年始弱冠,年势不侔,公与之抗礼,因赠粲诗,要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粲答诗曰:“老夫亦何寄,之子照清襟。”原文解释

【原文】

初拜秘书郎note-name:秘书郎1秘书郎:秘书监官员。,迁太子舍人note-name:太子舍人2太子舍人:太子官属。《宋书·百官志》:“舍#-666aa;,十六人。职如散骑、中书侍郎。”。以选note-name:尚3尚:娶公主为妻。公主,拜驸马都尉note-name:驸马都尉4驸马都尉:汉代始置,掌副车之马,秩二千石。魏晋以后,皇帝女婿常任此官,简称驸马,非实官。元徽note-name:元徽5元徽:宋后废帝刘昱年号(437—477)。初:吕向注:“谓元年也。”初,迁秘书丞note-name:秘书丞6秘书丞:秘书监副长官。。于是采公曾note-name:公曾7公曾:荀勖字公曾,西晋文学家、音乐家、目录学家。《中经》:目录学著作,#-666dd;群书为甲、乙、丙、丁四类,即经、史、子、集四部。《晋书·荀勖传》:“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之《中经》,note-name:刊8刊:删改,修订。弘度:李充字弘度,东晋文学家、目录学家。四部:即经、史、子、集。《晋书》本传:“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相从,#-666dd;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弘度之四部,依刘歆note-name:刘歆9刘歆:西汉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成帝时,受诏与父刘向总校群书,向死后,继承父业,撰成《七略》,为我国第一部图书#-666dd;类目录。《汉书·艺文志》:“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七略》,更撰《七志》note-name:《七志》10《七志》:目录学著作。《南齐书·王俭传》:“上表求校坟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上表献之,表辞甚典。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隋书·经籍志》:“俭又别撰《七志》: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二曰《诸子志》,纪今古诸子;三曰《文翰志》,纪诗赋;四曰《#-666kk;书志》,纪兵书;五曰《阴阳志》,纪阴阳图纬;六曰《术艺志》,纪方技;七曰《图谱志》,纪地域及图书。”。盖尝赋诗云:“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note-name:“稷、契”二句11“稷、契”二句:出自王俭《春日家园》诗。稷、契,相传辅佐虞舜的两位贤臣。舜因禹治水有#-666ii;,任其为司徒。虞、夏,虞舜和夏禹。伊、吕,伊尹和吕尚。伊尹佐商汤灭夏桀,吕尚(即姜太公)辅周文王、周武王灭殷。翼:辅佐。。”自是始有应务note-name:应务12应务:应#-666ff;时务。迹:事迹,业绩。之迹,生民note-name:生民13生民:百姓。属心:归心。属心矣。时司徒note-name:司徒14司徒:官名。掌教化,与太尉、司空并称三公。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666aa;。顺帝时,萧道成准备代宋,袁粲图谋发兵诛道成,事泄被杀。袁粲,有高世之度,脱落note-name:脱落15脱落:轻慢,不以为意。尘俗,见公弱龄note-name:弱龄16弱龄:少年。,便望风note-name:望风17望风:想望其风采。推#-666hh;:推崇佩服。推服,叹曰:“衣冠note-name:衣冠18衣冠:士大夫的穿戴,代指礼教文明。李善注引吴均《齐春秋》:“俭精#-666nn;秀彻,体识聪异。司徒袁粲见之叹曰:‘宰相之门也。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之气矣。’”礼乐在是矣!”时粲位亚台司note-name:台司19台司:指三公宰相之位。南朝时期,宰相之职#-666dd;属于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二省的长官并称宰相,执掌机要,而三公并不参预朝政。袁粲为司徒,司徒已为三公之一,不得云“位亚”,因此这里“台亚”当指宰相而言。,公年始弱冠note-name:弱冠20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以弱冠指二十岁。年势note-name:年势21年势:吕向注:“年谓老少,势谓贵贱。”侔:等同。不侔,公与之抗礼note-name:抗礼22抗礼:行对等之礼。,因赠粲诗,note-name:要23要:要(yāo),约。李周翰注:“谓约以岁寒之志也。”以岁暮之期,note-name:申24申:表明。止足之戒:李周翰注:“谓戒其满盈也。”按王俭赠粲诗今不存。以止足之戒。粲答诗曰:“老夫亦何寄,之子照清襟note-name:之子照清襟25之子照清襟:谓王俭所说的话照亮了自己的心,即亦说出了自己#-666ee;中的怀抱寄托。按袁粲答诗今已不存。之子,这个#-666aa;,指王俭。清襟,犹清心。。”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公最初被任命为秘书郎,调任太子舍#-666aa;。因被选中娶公主为妻,被任命为驸马都尉。元徽初年,调任秘书丞。于是采集公曾的《中经》,删订弘度的四部,仿照刘歆的《七略》,重新编著了《七志》。曾经写诗说:“稷、契辅佐虞舜、夏朝,伊尹、吕尚辅佐商汤、周王。”自此始有应#-666ff;时务的业绩,百姓因此归心了。当时司徒袁粲,有超乎世俗的气度,轻慢尘俗之事,见公年纪轻轻,便想望风采推崇佩#-666hh;,感叹说:“文明礼乐在这里了!”当时袁粲地位仅次于宰辅,而公刚年满二十,年纪地位都不相等,公却与之行对等之礼,赠诗给袁粲,以岁暮之期相邀约,以防止满足相警诫。袁粲答诗说:“老夫还有什么寄托,这位所说的已照亮了我的心。”

原文翻译

初拜秘书郎,迁太子舍人。以选尚公主,拜驸马都尉。元徽初,迁秘书丞。于是采公曾之《中经》,刊弘度之四部,依刘歆《七略》,更撰《七志》。盖尝赋诗云:“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自是始有应务之迹,生民属心矣。时司徒袁粲,有高世之度,脱落尘俗,见公弱龄,便望风推服,叹曰:“衣冠礼乐在是矣!”时粲位亚台司,公年始弱冠,年势不侔,公与之抗礼,因赠粲诗,要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粲答诗曰:“老夫亦何寄,之子照清襟。”

公最初被任命为秘书郎,调任太子舍#-666aa;。因被选中娶公主为妻,被任命为驸马都尉。元徽初年,调任秘书丞。于是采集公曾的《中经》,删订弘度的四部,仿照刘歆的《七略》,重新编著了《七志》。曾经写诗说:“稷、契辅佐虞舜、夏朝,伊尹、吕尚辅佐商汤、周王。”自此始有应#-666ff;时务的业绩,百姓因此归心了。当时司徒袁粲,有超乎世俗的气度,轻慢尘俗之事,见公年纪轻轻,便想望风采推崇佩#-666hh;,感叹说:“文明礼乐在这里了!”当时袁粲地位仅次于宰辅,而公刚年满二十,年纪地位都不相等,公却与之行对等之礼,赠诗给袁粲,以岁暮之期相邀约,以防止满足相警诫。袁粲答诗说:“老夫还有什么寄托,这位所说的已照亮了我的心。”

【原文注释】

〔1〕秘书郎:秘书监官员。»

〔2〕太子舍人:太子官属。《宋书·百官志》:“舍#-666aa;,十六人。职如散骑、中书侍郎。”»

〔3〕:娶公主为妻。

〔4〕驸马都尉:汉代始置,掌副车之马,秩二千石。魏晋以后,皇帝女婿常任此官,简称驸马,非实官。»

〔5〕元徽:宋后废帝刘昱年号(437—477)。初:吕向注:“谓元年也。”

〔6〕秘书丞:秘书监副长官。

〔7〕公曾:荀勖字公曾,西晋文学家、音乐家、目录学家。《中经》:目录学著作,#-666dd;群书为甲、乙、丙、丁四类,即经、史、子、集四部。《晋书·荀勖传》:“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

〔8〕:删改,修订。弘度:李充字弘度,东晋文学家、目录学家。四部:即经、史、子、集。《晋书》本传:“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相从,#-666dd;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

〔9〕刘歆:西汉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成帝时,受诏与父刘向总校群书,向死后,继承父业,撰成《七略》,为我国第一部图书#-666dd;类目录。《汉书·艺文志》:“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

〔10〕《七志》:目录学著作。《南齐书·王俭传》:“上表求校坟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上表献之,表辞甚典。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隋书·经籍志》:“俭又别撰《七志》: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二曰《诸子志》,纪今古诸子;三曰《文翰志》,纪诗赋;四曰《#-666kk;书志》,纪兵书;五曰《阴阳志》,纪阴阳图纬;六曰《术艺志》,纪方技;七曰《图谱志》,纪地域及图书。”

〔11〕“稷、契”二句:出自王俭《春日家园》诗。稷、契,相传辅佐虞舜的两位贤臣。舜因禹治水有#-666ii;,任其为司徒。虞、夏,虞舜和夏禹。伊、吕,伊尹和吕尚。伊尹佐商汤灭夏桀,吕尚(即姜太公)辅周文王、周武王灭殷。翼:辅佐。

〔12〕应务:应#-666ff;时务。迹:事迹,业绩。

〔13〕生民:百姓。属心:归心。»

〔14〕司徒:官名。掌教化,与太尉、司空并称三公。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666aa;。顺帝时,萧道成准备代宋,袁粲图谋发兵诛道成,事泄被杀。»

〔15〕脱落:轻慢,不以为意。

〔16〕弱龄:少年。»

〔17〕望风:想望其风采。推#-666hh;:推崇佩服。»

〔18〕衣冠:士大夫的穿戴,代指礼教文明。李善注引吴均《齐春秋》:“俭精#-666nn;秀彻,体识聪异。司徒袁粲见之叹曰:‘宰相之门也。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之气矣。’”»

〔19〕台司:指三公宰相之位。南朝时期,宰相之职#-666dd;属于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二省的长官并称宰相,执掌机要,而三公并不参预朝政。袁粲为司徒,司徒已为三公之一,不得云“位亚”,因此这里“台亚”当指宰相而言。»

〔20〕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以弱冠指二十岁。»

〔21〕年势:吕向注:“年谓老少,势谓贵贱。”侔:等同。

〔22〕抗礼:行对等之礼。

〔23〕:要(yāo),约。李周翰注:“谓约以岁寒之志也。”

〔24〕:表明。止足之戒:李周翰注:“谓戒其满盈也。”按王俭赠粲诗今不存。

〔25〕之子照清襟:谓王俭所说的话照亮了自己的心,即亦说出了自己#-666ee;中的怀抱寄托。按袁粲答诗今已不存。之子,这个#-666aa;,指王俭。清襟,犹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