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论一 » 王子渊 > “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违三王,背五帝,灭《诗》《书…+

“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违三王,背五帝,灭《诗》《书》,坏礼义。信任群小,憎恶仁智,诈伪者进达,佞谄者容入。宰相刻峭,大理峻法。处位而任政者,皆短于仁义,长于酷虐,狼挚虎攫,怀残秉贼。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吹毛求疵,并施螫毒。百姓征彸,无所措其手足,嗷嗷愁怨,遂亡秦族。是以养鸡者不畜狸,牧兽者不育豺,树木者忧其蠹,保民者除其贼。故大汉之为政也,崇简易,尚宽柔,进淳仁,举贤才,上下无怨,民用和睦。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品物咸亨,山川降灵,神光耀晖,洪洞朗天。凤皇来仪,翼翼邕邕,群鸟并从,舞德垂容。神雀仍集,麒麟自至,甘露滋液,嘉禾栉比。大化隆洽,男女条畅,家给年丰,咸则三壤,岂不盛哉!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夫名自正而事自定也。今南郡获白虎,亦偃武兴文之应也。获之者张武,武张而猛服也,是以北狄宾洽,边不恤寇,甲士寝而旌旗仆也。”原文解释

【原文】

“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违三王note-name:三王1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背五帝note-name:五帝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灭《诗》《书》,坏礼义。信任群小,憎恶仁智,诈伪者进达,佞谄note-name:佞谄3佞谄:佞(nìng)谄(chǎn),用花言巧语讨好#-666aa;。容入:这里指被接纳进入。者容入。宰相刻峭note-name:刻峭4刻峭:刻峭(qiào),严苛峻急。大理note-name:大理5大理:官名。掌刑法之事。峻法。note-name:处6处:居。位而任政者,皆短于仁义,长于酷虐,狼挚虎攫note-name:狼挚虎攫7狼挚虎攫:狼挚(zhì)虎攫(jué),像虎狼般地夺取。,怀残note-name:秉8秉:同“怀”。贼:伤害。贼。其所临note-name:莅9莅:莅(lì),到,临。,莫不肌note-name:栗10栗:此指吓得发抖。慑伏,吹毛求note-name:疵11疵:小毛病。,并施note-name:螫12螫:螫(shì),蜂、蝎等刺#-666aa;毒。百姓征彸note-name:征彸13征彸:征彸(zhōng),同“怔忪”,恐惧的样子。无所措其手足note-name:无所措其手足14无所措其手足:《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措,置。嗷嗷note-name:嗷嗷15嗷嗷:嗷嗷(áo),哀号声。愁怨,遂亡秦族。是以养鸡者不畜note-name:狸16狸:野猫。,牧兽者不育豺,树木者忧其note-name:蠹17蠹:蠹(dù),蛀虫。,保民者除其note-name:贼18贼:指残害百姓的#-666aa;。故大汉之为政也,崇简易,尚宽柔,进淳仁,举贤才,上下无怨,民note-name:用19用:因。和睦。今海内乐业,朝廷note-name:淑20淑:美好。清,天note-name:符21符:符瑞。章:通“彰”。明显。既章,人note-name:瑞22瑞:祥瑞。又明。品物咸亨note-name:品物咸亨23品物咸亨:《周易·坤·彖》:“含弘光大,品物咸享。”品,众。亨,通达顺利。,山川降灵,神光耀晖,洪洞note-name:洪洞24洪洞:同“鸿洞”,弥漫无际的样子。朗天。凤皇来仪note-name:凤皇来仪25凤皇来仪:《尚书·皋陶谟》:“《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来仪,来归。翼翼note-name:翼翼26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邕邕(yōng):鸟和鸣声。邕邕,群鸟并从,舞德note-name:垂27垂:流。容:仪容。容。神雀仍集,麒麟自至note-name:“神雀”二句28“神雀”二句:#-666nn;雀、麒麟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吉祥鸟兽,它们出现于有德之国,是洪福来临的吉兆。,甘露滋液,嘉禾栉比note-name:“甘露”二句29“甘露”二句:甘露、嘉禾也是瑞祥的吉兆。栉(zhì)比,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形容茂密众多。大化note-name:大化30大化:这里指阴阳变化的生气。隆洽:隆盛周遍。隆洽,男女条畅note-name:条畅31条畅:通顺和畅。,家note-name:给32给:这里指富裕。年丰,咸则三壤note-name:咸则三壤33咸则三壤:《尚书·禹贡》:“咸则三壤,成赋中邦。”张铣注:“咸则三壤,谓上、中、下田皆有法则也。”,岂不盛哉!昔文王应九尾狐note-name:文王应九尾狐34文王应九尾狐: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天命文王,以九尾狐。”九尾狐,古代#-666nn;话传说中的祥瑞之物。东夷:东方的夷族。而东夷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note-name: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35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李善注引《尚书琁玑钤》:“武王得兵钤,谋东观,白鱼入舟,俯取以燎,八百诸侯顺同不谋。”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note-name: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36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周公受秬鬯(jù chàng)而鬼方臣,李善注:“周公受秬鬯,未详。郑玄《诗笺》曰:‘鬼方,远方也。’”秬,黑黍。鬯,古时祭祀降#-666nn;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宣王得白狼note-name:宣王得白狼37宣王得白狼:李善注:“《史记》曰: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以归。今云宣王,未详。”宾:归#-666hh;而夷狄宾。夫名自正而事自定也。今南郡获白虎note-name:白虎38白虎:白色老虎。古代又为星宿名。指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山海经·大荒西经》:“有#-666nn;#-666aa;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就是西方白虎星象的形象描绘。白虎星象征武力与刑杀,所以擒获白虎,是偃武兴文的象征。,亦偃武兴文note-name:偃武兴文39偃武兴文:停止武备振兴文治。之应也。获之者张武note-name:张武40张武:#-666aa;名。吕延济注:“张武,南郡太守也。”武张而猛服note-name:武张而猛服41武张而猛服:《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说“止戈为武”,故“武”字有偃武兴文的含意,故张扬偃武兴文之武德,可使凶猛者归#-666hh;也,是以北狄note-name:北狄42北狄:此谓匈奴。宾洽:归顺和协。宾洽,边不note-name:恤43恤:忧虑。寇,甲士note-name:寝44寝:息。仆:放倒在地。而旌旗仆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先生唯#-666ll;没有听说秦朝时期的情况吗?违弃三王,背离五帝,灭绝《诗经》《尚书》,毁坏礼义。信任成群的小#-666aa;,憎恶仁智的贤士,欺诈虚伪的#-666aa;仕途通达,用花言巧语迷惑君主的#-666aa;被接纳进入朝廷。宰相刻薄严酷,大理执法严峻。身居官位而执政的人,都仁义不足,而残酷暴虐有余,他们像虎狼一般张牙舞爪地夺取,怀有残害之心。凡他们所到之处,人们无不肌肤战栗,恐惧拜伏,他们吹毛求疵,像蜂蝎似的刺毒并施。百姓惶恐窘急,连手足都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纷纷发出痛苦的哀号声,愁怨交集,这样就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因此养鸡的人不养野猫,放牧牛羊的人不养豺狼,栽种树木的人担忧蛀虫,保护民众的人清除害民的盗贼。因此汉朝治理政事,崇尚简易,注重宽柔,进用淳厚仁爱之士,举用贤明之才,上下没有怨恨,民众因而和睦。当今四海之内的人们各乐其业,朝廷美好清宁,天降的符瑞既已昭彰,人间的祥瑞也非常鲜明。万物都通达顺利,山川降下#-666nn;灵,#-666nn;光耀辉,弥漫无际,亮彻天空。凤凰来归,飞翔的姿态安详而恭敬,鸣叫的声音和雅而动听,百鸟一起跟从凤凰飞舞,舞姿翩翩,仪容万千。#-666nn;雀频频飞集,麒麟自动到来,甘露润泽浓郁,嘉禾茂密生长。阴阳变化的生气隆盛而周遍,男女之间通顺和畅,家家富裕年年丰足,上、中、下田的税收都有一定的法则,这难道不是盛世的景象吗?从前周文王感应了九尾狐的吉兆,东方的夷人因而归顺了周朝;周武王获得了白鱼,八百诸侯因而同声相应;周公旦接受了黑黍酿成的祭酒,鬼方因而称臣;周宣王得到了白狼,夷狄因而宾#-666hh;。古人说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而今在南郡抓获了白虎,也就是停止武备振兴文治的感应。擒获白虎者名叫张武,武德张扬而凶猛者归#-666hh;,因此匈奴宾#-666hh;和协,边境不再忧虑进犯的盗寇,披甲的士兵得以安息而旌旗放倒在地。”

原文翻译

“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违三王,背五帝,灭《诗》《书》,坏礼义。信任群小,憎恶仁智,诈伪者进达,佞谄者容入。宰相刻峭,大理峻法。处位而任政者,皆短于仁义,长于酷虐,狼挚虎攫,怀残秉贼。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吹毛求疵,并施螫毒。百姓征彸,无所措其手足,嗷嗷愁怨,遂亡秦族。是以养鸡者不畜狸,牧兽者不育豺,树木者忧其蠹,保民者除其贼。故大汉之为政也,崇简易,尚宽柔,进淳仁,举贤才,上下无怨,民用和睦。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品物咸亨,山川降灵,神光耀晖,洪洞朗天。凤皇来仪,翼翼邕邕,群鸟并从,舞德垂容。神雀仍集,麒麟自至,甘露滋液,嘉禾栉比。大化隆洽,男女条畅,家给年丰,咸则三壤,岂不盛哉!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夫名自正而事自定也。今南郡获白虎,亦偃武兴文之应也。获之者张武,武张而猛服也,是以北狄宾洽,边不恤寇,甲士寝而旌旗仆也。”

“先生唯#-666ll;没有听说秦朝时期的情况吗?违弃三王,背离五帝,灭绝《诗经》《尚书》,毁坏礼义。信任成群的小#-666aa;,憎恶仁智的贤士,欺诈虚伪的#-666aa;仕途通达,用花言巧语迷惑君主的#-666aa;被接纳进入朝廷。宰相刻薄严酷,大理执法严峻。身居官位而执政的人,都仁义不足,而残酷暴虐有余,他们像虎狼一般张牙舞爪地夺取,怀有残害之心。凡他们所到之处,人们无不肌肤战栗,恐惧拜伏,他们吹毛求疵,像蜂蝎似的刺毒并施。百姓惶恐窘急,连手足都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纷纷发出痛苦的哀号声,愁怨交集,这样就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因此养鸡的人不养野猫,放牧牛羊的人不养豺狼,栽种树木的人担忧蛀虫,保护民众的人清除害民的盗贼。因此汉朝治理政事,崇尚简易,注重宽柔,进用淳厚仁爱之士,举用贤明之才,上下没有怨恨,民众因而和睦。当今四海之内的人们各乐其业,朝廷美好清宁,天降的符瑞既已昭彰,人间的祥瑞也非常鲜明。万物都通达顺利,山川降下#-666nn;灵,#-666nn;光耀辉,弥漫无际,亮彻天空。凤凰来归,飞翔的姿态安详而恭敬,鸣叫的声音和雅而动听,百鸟一起跟从凤凰飞舞,舞姿翩翩,仪容万千。#-666nn;雀频频飞集,麒麟自动到来,甘露润泽浓郁,嘉禾茂密生长。阴阳变化的生气隆盛而周遍,男女之间通顺和畅,家家富裕年年丰足,上、中、下田的税收都有一定的法则,这难道不是盛世的景象吗?从前周文王感应了九尾狐的吉兆,东方的夷人因而归顺了周朝;周武王获得了白鱼,八百诸侯因而同声相应;周公旦接受了黑黍酿成的祭酒,鬼方因而称臣;周宣王得到了白狼,夷狄因而宾#-666hh;。古人说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而今在南郡抓获了白虎,也就是停止武备振兴文治的感应。擒获白虎者名叫张武,武德张扬而凶猛者归#-666hh;,因此匈奴宾#-666hh;和协,边境不再忧虑进犯的盗寇,披甲的士兵得以安息而旌旗放倒在地。”

【原文注释】

〔1〕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3〕佞谄:佞(nìng)谄(chǎn),用花言巧语讨好#-666aa;。容入:这里指被接纳进入。

〔4〕刻峭:刻峭(qiào),严苛峻急。

〔5〕大理:官名。掌刑法之事。»

〔6〕:居。

〔7〕狼挚虎攫:狼挚(zhì)虎攫(jué),像虎狼般地夺取。

〔8〕:同“怀”。贼:伤害。

〔9〕:莅(lì),到,临。

〔10〕:此指吓得发抖。

〔11〕:小毛病。

〔12〕:螫(shì),蜂、蝎等刺#-666aa;

〔13〕征彸:征彸(zhōng),同“怔忪”,恐惧的样子。

〔14〕无所措其手足:《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措,置。

〔15〕嗷嗷:嗷嗷(áo),哀号声。»

〔16〕:野猫。

〔17〕:蠹(dù),蛀虫。

〔18〕:指残害百姓的#-666aa;

〔19〕:因。

〔20〕:美好。

〔21〕:符瑞。章:通“彰”。明显。

〔22〕:祥瑞。

〔23〕品物咸亨:《周易·坤·彖》:“含弘光大,品物咸享。”品,众。亨,通达顺利。

〔24〕洪洞:同“鸿洞”,弥漫无际的样子。

〔25〕凤皇来仪:《尚书·皋陶谟》:“《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来仪,来归。»

〔26〕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邕邕(yōng):鸟和鸣声。»

〔27〕:流。容:仪容。

〔28〕“神雀”二句#-666nn;雀、麒麟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吉祥鸟兽,它们出现于有德之国,是洪福来临的吉兆。

〔29〕“甘露”二句:甘露、嘉禾也是瑞祥的吉兆。栉(zhì)比,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形容茂密众多。

〔30〕大化:这里指阴阳变化的生气。隆洽:隆盛周遍。»

〔31〕条畅:通顺和畅。

〔32〕:这里指富裕。

〔33〕咸则三壤:《尚书·禹贡》:“咸则三壤,成赋中邦。”张铣注:“咸则三壤,谓上、中、下田皆有法则也。”

〔34〕文王应九尾狐: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天命文王,以九尾狐。”九尾狐,古代#-666nn;话传说中的祥瑞之物。东夷:东方的夷族。

〔35〕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李善注引《尚书琁玑钤》:“武王得兵钤,谋东观,白鱼入舟,俯取以燎,八百诸侯顺同不谋。”

〔36〕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周公受秬鬯(jù chàng)而鬼方臣,李善注:“周公受秬鬯,未详。郑玄《诗笺》曰:‘鬼方,远方也。’”秬,黑黍。鬯,古时祭祀降#-666nn;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

〔37〕宣王得白狼:李善注:“《史记》曰: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以归。今云宣王,未详。”宾:归#-666hh;

〔38〕白虎:白色老虎。古代又为星宿名。指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山海经·大荒西经》:“有#-666nn;#-666aa;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就是西方白虎星象的形象描绘。白虎星象征武力与刑杀,所以擒获白虎,是偃武兴文的象征。»

〔39〕偃武兴文:停止武备振兴文治。

〔40〕张武#-666aa;名。吕延济注:“张武,南郡太守也。”

〔41〕武张而猛服:《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说“止戈为武”,故“武”字有偃武兴文的含意,故张扬偃武兴文之武德,可使凶猛者归#-666hh;

〔42〕北狄:此谓匈奴。宾洽:归顺和协。»

〔43〕:忧虑。

〔44〕:息。仆:放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