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二之具
唐代是茶文化的发展期,尽管这时已经有贡茶,陆羽也说过贵族之家饮茶要二十四器皆备才行,但是这依然是以文人、僧人为领导的茶文化时代,更看重品饮时的精神享受。
当前是《茶经》二之具的列表,含0个子目录以及10个可读章节,请选择想看的内容进入正文免费阅读。
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籝,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云:“籝,竹器也,容四升耳。”)原文与解释 »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箪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甑,不带而泥之。)又以榖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原文与解释 »
芘莉,一曰嬴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尺,以列茶也。原文与解释 »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育者,以其藏养为名。)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