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宫殿 » 何平叔 > 规矩既应乎天地,举措又顺乎四时+是以六合元亨,九有…+

规矩既应乎天地,举措又顺乎四时。是以六合元亨,九有雍熙。家怀克让之风,人咏《康哉》之诗。莫不优游以自得,故淡泊而无所思。历列辟而论功,无今日之至治。彼吴蜀之湮灭,固可翘足而待之。然而圣上犹孜孜靡忒,求天下之所以自悟。招忠正之士,开公直之路。想周公之昔戒,慕咎繇之典谟。除无用之官,省生事之故。绝流遁之繁礼,反民情于太素。故能翔岐阳之鸣凤,纳虞氏之白环。苍龙觌于陂塘,龟书出于河源,醴泉涌于池圃,灵芝生于丘园。总神灵之贶祐,集华夏之至欢。方四三皇而六五帝,曾何周、夏之足言。原文解释

【原文】

规矩note-name:规矩1规矩:准则,法度。扬雄《太玄经》:“天道成规,地道成矩。”既应乎天地,举措note-name:举措2举措:施政措施。又顺乎四时。是以六合note-name:六合3六合:上下四方,即天地。元亨:善事美事,聚集呈现。李善注:“元,善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元亨,九有note-name:九有4九有:九洲。雍熙:和乐貌。雍熙。家怀克让note-name:克让5克让:能够谦让。之风,人咏《康哉》之诗note-name:《康哉》之诗6《康哉》之诗:歌颂政通#-666aa;和之诗。《尚书·益稷》载,舜为帝,其臣咎繇作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莫不优游以自得,故淡泊而无所思。历列辟而论功note-name:历列辟而论功7历列辟而论功:历列辟(bì)而论#-666ii;,历观众多君王而评论其功德。列,列位,众位。辟,国君。《尔雅·释诂》:“辟,君也。”《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无今日之至治note-name:至治8至治:最清明的政治。。彼吴蜀之湮灭note-name:湮灭9湮灭:消灭。,固可翘足而待note-name:翘足而待10翘足而待:翘脚而待,坐等之貌。之。然而圣上犹孜孜note-name:孜孜11孜孜:孜孜(zī),努力不怠。《尚书·益稷》:“惟日孜孜,无敢逸豫。”靡忒(tè):没有差错。忒,差错。《周易·豫》:“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靡忒,求天下之所以自悟note-name:自悟12自悟:此指使自己觉悟。《孔子家语·屈节解》:“鲁君曰:‘……微夫子,寡#-666aa;无以自寤。’”。招忠正之士,开公直之路。想周公之昔戒note-name:周公之昔戒13周公之昔戒:指《尚书·无逸》,劝诫成王勿耽于逸乐之诗。,慕咎繇之典谟note-name:咎繇之典谟14咎繇之典谟:咎繇(gāo yáo)之典谟(mó),即指《尚书》中之《皋陶谟》。是皋陶和夏禹在虞舜面前陈述施政方针的记载。咎繇,即皋陶,是虞舜的贤臣,掌刑狱之事。谟,谋略,计谋。note-name:除15除:清除,排除。无用之官,省生事之故。绝流遁之繁礼note-name:绝流遁之繁礼16绝流遁之繁礼:杜绝积习相传的繁礼缛仪。流遁,积习相传。,反民情于太素note-name:太素17太素:淳朴,俭约。。故能翔岐阳之鸣凤note-name:翔岐阳之鸣凤18翔岐阳之鸣凤:使岐山之南的鸣凤翔舞。纳虞氏之白环note-name:纳虞氏之白环19纳虞氏之白环:接纳王母献给虞舜的白玉环。《世本》:“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苍龙note-name:觌20觌:觌(dí),见。于陂塘,龟书note-name:龟书21龟书:即《洛书》,汉儒谓《洛书》即《洪范》。《尚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孔安国传:“天与禹洛出书,#-666nn;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出于河源,醴泉note-name:醴泉22醴泉:甘泉。池圃:池塘园圃。涌于池圃,灵芝生于丘园note-name:丘园23丘园:山丘田园。note-name:总24总:#-666ff;。贶(kuàng):赐予。《春秋左传·文公三年》:“贶之以大礼。”神灵之贶祐,集华夏note-name:华夏25华夏:中国。之至欢。方四三皇而六五帝note-name:四三皇而六五帝26四三皇而六五帝:三皇五帝加进魏明帝即成四皇六帝,夸赞明帝可与三皇五帝并肩。,曾何周、夏note-name:周、夏27周、夏:周朝、夏朝。足言:足道,值得一提。之足言。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法度准则既已经顺应天地,施政措施又已经#-666ff;乎四时,因此天下都充满善美之#-666aa;事,九州都洋溢和乐的情志。家家都有谦让之风,#-666aa;#-666aa;都唱《康哉》之诗。没有谁人不优游而自得,淡泊而无邪思。历观各代#-666ii;德昭著的君王,没有谁达到今天的善政至治。吴、蜀两国之灭亡,当然可以翘足而俟。然而君王仍然勤于政事毫不懈怠,寻求能够启发自己的贤才。招纳忠诚正直之士,把进谏的言路广开。长想周公勤劳为政的告诫,永慕皋陶善于治国的良策。裁汰无用的闲官,杜绝生事的根源。除去积习相传的繁礼缛仪,使民风归于淳朴节俭。所以能使鸣凤翔舞于岐山,接纳王母献与虞舜的玉环。青龙出现于陂塘,#-666nn;龟负书于河源。醴泉涌出于池圃,灵芝生长于丘园。蒙受#-666nn;灵的降福,集#-666ff;华夏的至欢。可以和三皇五帝相并肩,至于周成王与夏禹帝,如何还值得一谈。

原文翻译

规矩既应乎天地,举措又顺乎四时。是以六合元亨,九有雍熙。家怀克让之风,人咏《康哉》之诗。莫不优游以自得,故淡泊而无所思。历列辟而论功,无今日之至治。彼吴蜀之湮灭,固可翘足而待之。然而圣上犹孜孜靡忒,求天下之所以自悟。招忠正之士,开公直之路。想周公之昔戒,慕咎繇之典谟。除无用之官,省生事之故。绝流遁之繁礼,反民情于太素。故能翔岐阳之鸣凤,纳虞氏之白环。苍龙觌于陂塘,龟书出于河源,醴泉涌于池圃,灵芝生于丘园。总神灵之贶祐,集华夏之至欢。方四三皇而六五帝,曾何周、夏之足言。

法度准则既已经顺应天地,施政措施又已经#-666ff;乎四时,因此天下都充满善美之#-666aa;事,九州都洋溢和乐的情志。家家都有谦让之风,#-666aa;#-666aa;都唱《康哉》之诗。没有谁人不优游而自得,淡泊而无邪思。历观各代#-666ii;德昭著的君王,没有谁达到今天的善政至治。吴、蜀两国之灭亡,当然可以翘足而俟。然而君王仍然勤于政事毫不懈怠,寻求能够启发自己的贤才。招纳忠诚正直之士,把进谏的言路广开。长想周公勤劳为政的告诫,永慕皋陶善于治国的良策。裁汰无用的闲官,杜绝生事的根源。除去积习相传的繁礼缛仪,使民风归于淳朴节俭。所以能使鸣凤翔舞于岐山,接纳王母献与虞舜的玉环。青龙出现于陂塘,#-666nn;龟负书于河源。醴泉涌出于池圃,灵芝生长于丘园。蒙受#-666nn;灵的降福,集#-666ff;华夏的至欢。可以和三皇五帝相并肩,至于周成王与夏禹帝,如何还值得一谈。

【原文注释】

〔1〕规矩:准则,法度。扬雄《太玄经》:“天道成规,地道成矩。”»

〔2〕举措:施政措施。

〔3〕六合:上下四方,即天地。元亨:善事美事,聚集呈现。李善注:“元,善之长也。亨,嘉之会也。”»

〔4〕九有:九洲。雍熙:和乐貌。»

〔5〕克让:能够谦让。»

〔6〕《康哉》之诗:歌颂政通#-666aa;和之诗。《尚书·益稷》载,舜为帝,其臣咎繇作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7〕历列辟而论功:历列辟(bì)而论#-666ii;,历观众多君王而评论其功德。列,列位,众位。辟,国君。《尔雅·释诂》:“辟,君也。”《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8〕至治:最清明的政治。

〔9〕湮灭:消灭。»

〔10〕翘足而待:翘脚而待,坐等之貌。

〔11〕孜孜:孜孜(zī),努力不怠。《尚书·益稷》:“惟日孜孜,无敢逸豫。”靡忒(tè):没有差错。忒,差错。《周易·豫》:“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12〕自悟:此指使自己觉悟。《孔子家语·屈节解》:“鲁君曰:‘……微夫子,寡#-666aa;无以自寤。’”

〔13〕周公之昔戒:指《尚书·无逸》,劝诫成王勿耽于逸乐之诗。

〔14〕咎繇之典谟:咎繇(gāo yáo)之典谟(mó),即指《尚书》中之《皋陶谟》。是皋陶和夏禹在虞舜面前陈述施政方针的记载。咎繇,即皋陶,是虞舜的贤臣,掌刑狱之事。谟,谋略,计谋。

〔15〕:清除,排除。

〔16〕绝流遁之繁礼:杜绝积习相传的繁礼缛仪。流遁,积习相传。

〔17〕太素:淳朴,俭约。»

〔18〕翔岐阳之鸣凤:使岐山之南的鸣凤翔舞。

〔19〕纳虞氏之白环:接纳王母献给虞舜的白玉环。《世本》:“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

〔20〕:觌(dí),见。

〔21〕龟书:即《洛书》,汉儒谓《洛书》即《洪范》。《尚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孔安国传:“天与禹洛出书,#-666nn;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22〕醴泉:甘泉。池圃:池塘园圃。»

〔23〕丘园:山丘田园。»

〔24〕#-666ff;。贶(kuàng):赐予。《春秋左传·文公三年》:“贶之以大礼。”

〔25〕华夏:中国。»

〔26〕四三皇而六五帝:三皇五帝加进魏明帝即成四皇六帝,夸赞明帝可与三皇五帝并肩。

〔27〕周、夏:周朝、夏朝。足言:足道,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