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殷以前,其文隐没,靡得而详焉。周监二代,文质之体,百世可知。故孔子采万国之风,正雅颂之名,集而谓之诗。诗人之作,杂有赋体。子夏序诗曰:“一曰风,二曰赋。”故知赋者,古诗之流也。至于战国,王道陵迟,风雅寝顿,于是贤人失志,辞赋作焉。是以孙卿、屈原之属,遗文炳然,辞义可观。存其所感,咸有古诗之意;皆因文以寄其心,托理以全其制,赋之首也。及宋玉之徒,淫文放发,言过于实,夸竞之兴,体失之渐,风雅之则,于是乎乖。逮汉贾谊,颇节之以礼。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其文博诞空类,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虽充车联驷,不足以载;广夏接榱,不容以居也。其中高者,至如相如《上林》,扬雄《甘泉》,班固《两都》,张衡《二京》,马融《广成》,王生《灵光》,初极宏侈之辞,终以约简之制,焕乎有文,蔚尔鳞集,皆近代辞赋之伟也。若夫土有常产,俗有旧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而长卿之俦,过以非方之物,寄以中域;虚张异类,托有于无;祖构之士,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原文解释
【原文】
自夏殷以前,其文隐没,靡1靡:不。得而详焉。周监
2监:监(jiàn),借鉴。二代:指夏、商两朝。二代,文质之体
3文质之体:文采与质朴相结#-666ff;的文体。《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百世
4百世:百代。极言时间长久。可知。故孔子采万国
5万国:指春秋列国。风:各地的民间歌谣。之风,正雅颂
6雅颂:《诗经》#-666dd;为风、雅、颂三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小雅、大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风、雅、颂是诗歌的三种体制,也有#-666aa;认为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之名,集而谓之诗。诗人之作,杂有赋体
7杂有赋体:《诗大序》以风、雅、颂、赋、比、兴为《诗》的“六义”,郑玄注《周礼》“六诗”,说《诗》“六义”之“赋”云:“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赋即铺陈直叙的意思,是《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不是《诗经》中的一种文体,但这种表现手法对后来赋的写作有影响。赋作为一种文体产生时代比《诗经》要晚,大约产生于战国后期。。子夏
8子夏:即卜商。序诗曰:“一曰风,二曰赋。”故知赋者,古诗之流也
9赋者,古诗之流也:此为班固在《两都赋序》中所说的话。汉#-666aa;尊经,“诗三百”已在汉时被列为儒家经书,班固认为赋体是三百篇的演变,意在表明赋的重要意义。古诗,指《诗经》中的诗。流,支流。。至于战国,王道
10王道: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与“霸道”相对。陵迟:衰落。陵迟,风雅
11风雅:指教化。寝顿:止息,消亡。寝顿,于是贤人失志
12失志:失意。《汉书·艺文志》:“春秋之后,周道寝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666aa;失志之赋作矣。”,辞赋作焉。是以孙卿
13孙卿:即荀况,又称荀卿,战国时赵国思想家。从现存资料看,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荀况。其所著《荀子》一书中有《赋篇》,#-666dd;《礼》《智》《云》《蚕》《箴》五个部分。屈原:我国古代著名的楚辞作家。楚辞是继《诗经》古朴的四言诗体之后产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新诗体,在汉代又被称为“赋”,如司马迁《史记·屈贾列传》称屈原“乃作《怀沙》之赋”,班固《汉书·艺文志》称“屈原赋二十五篇”。此后代有承其说者,如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称:“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属:类。、屈原之属,遗文炳然
14炳然:光明貌。,辞义可观。存其所感,咸有古诗之意
15古诗之意:指古诗忧时伤国、讽谏时事之意。《汉书·艺文志》:“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皆因
16因:凭借。文以寄其心,托理以全其制
17制:制度,法则。,赋之首
18首:第一。也。及宋玉
19宋玉:战国楚辞赋家,稍晚于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十六篇”。徒:犹“类”,同一类的#-666aa;。之徒,淫
20淫:谓烦滥放荡。扬雄《法言·吾子》:“或问:‘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赋也,益乎?’曰:‘必也#-666gg;。’‘淫则奈何?’曰:‘诗#-666aa;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放发:放纵。文放发,言过于实,夸竞
21夸竞:夸张争逐。之兴,体
22体:体制,法则。失之渐,风雅之则,于是乎乖
23乖:不#-666ff;,违背。指违背风、雅讽谏之义。《汉书·艺文志》:“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逮
24逮:及。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赋七篇”,今存《[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5055号"]/pic/texts/xw6cx-v0vv.png[/img]鸟赋》等四篇。汉贾谊,颇节之以礼。自时厥后
25厥后:其后。,缀文
26缀文:连缀词句以成文,即作文。之士,不率
27率:遵循。典言:典则之言。典言,并务恢张
28恢张:扩展张大。。其文博诞
29博诞:广大。空类:谓言不符实,但为空大。空类,大者罩天地之表
30表:外。,细者入毫纤之内;虽充车联驷
31驷:同驾一车的四匹马。,不足以载;广夏
32夏:#guoxue666-com;屋,大殿。榱(cuī):放在檩上架屋瓦的木条,俗称椽子。接榱,不容以居也。其中高者,至如相如
33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上林》:与《子虚赋》同为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上林》,扬雄
34扬雄:西汉著名辞赋家。《甘泉》,班固
35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两都》:《东都赋》和《西都赋》的#-666ff;称。《两都》,张衡
36张衡:东汉文学家、自然科学家。《二京》:《西京赋》和《东京赋》的#-666ff;称。《二京》,马融
37马融: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广成》:即《广成颂》。《后汉书·马融传》:“(永初)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666ii;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赋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广成》,王生
38王生:即王延寿,东汉辞赋家。《灵光》:即《鲁灵光殿赋》,为描写宫殿的赋作。《灵光》,初极宏侈
39宏侈:宏大靡丽。之辞,终以约简之制,焕乎
40焕乎:鲜明貌。文:文采。有文,蔚尔
41蔚尔:文采美盛貌。鳞集:群集。鳞集,皆近代辞赋之伟也。若夫土有常产
42常产:谓土地所常出之物。,俗有旧风,方
43方:同类。《周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666dd;,吉凶生矣。”以类聚,物以群分。而长卿之俦
44俦:俦(chóu),类。,过以非方之物,寄以中域
45中域:犹言中国,指今黄河流域一带。左思《三都赋序》:“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扬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666nn;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这里系附和左思的论调。;虚张异类,托有于无;祖
46祖:仿效。构:结构,写作。构之士,雷同
47雷同:谓纷纷附和仿效。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翻译】
在夏商以前,其文隐灭埋没,不能得知其详细情况。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的成就,产生了文采与质朴兼具的文体,这是百代以后的#-666aa;们都可以知道的。所以孔子采集各个国家的民间歌谣,辨正了雅、颂的名#-666dd;,将它们汇集起来叫《诗》。诗#-666aa;的作品,杂有赋这种文体。子夏在为《诗》写的序中说:“一是风,二是赋。”所以可以知道赋是古诗的支流。到了战国,王道衰落,风雅消亡,于是贤德的#-666aa;失意,辞赋就产生了。所以荀卿、屈原这些人,留下的赋作光彩照人,辞采文义都颇为可观。赋作保存了他们的感受,都有古诗的意蕴;都凭借文辞以寄托自己的心志,依托义理以成全赋作的法则,是辞赋中的第一等作品。到了宋玉等人,文辞烦滥放纵,言过其实,夸张争逐的出现,传统结构逐渐丧失,以前所遵循的风雅原则,出现了背离。到了西汉的贾谊,颇能以礼法加以节制。从此以后,作赋的文士,不遵循典则之言,都致力于扩展张大。其赋作广大空阔,其中大的可以笼罩到天地之外,细的可以深入到毫纤之内;即使是车辆充斥马匹相连,也不能够加以运载;广殿#guoxue666-com;屋椽子连接,也不能够将其装入。其中高水平的作品,如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马融的《广成颂》,王生的《鲁灵光殿赋》,开始极力铺陈宏大靡丽的言辞,终篇体现了以简约讽喻的法则,有着美好的文采,蔚然群集,都是近代辞赋中的奇伟之作。至于各地有其常见的物产,民俗有其旧有的风俗,事物各以其类彼此聚集,各以其群互相#-666dd;别。而司马长卿等人,过#-666dd;地以不同类的事物,寄生在中原地区;虚妄地铺写不同类的事物,托有于无;仿效写作的文士,却如众蛰响应雷声,如影子依附物体;流宕忘返,已经不是一时偶然出现的事情了。
原文 | 翻译 |
自夏殷以前,其文隐没,靡得而详焉。周监二代,文质之体,百世可知。故孔子采万国之风,正雅颂之名,集而谓之诗。诗人之作,杂有赋体。子夏序诗曰:“一曰风,二曰赋。”故知赋者,古诗之流也。至于战国,王道陵迟,风雅寝顿,于是贤人失志,辞赋作焉。是以孙卿、屈原之属,遗文炳然,辞义可观。存其所感,咸有古诗之意;皆因文以寄其心,托理以全其制,赋之首也。及宋玉之徒,淫文放发,言过于实,夸竞之兴,体失之渐,风雅之则,于是乎乖。逮汉贾谊,颇节之以礼。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其文博诞空类,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虽充车联驷,不足以载;广夏接榱,不容以居也。其中高者,至如相如《上林》,扬雄《甘泉》,班固《两都》,张衡《二京》,马融《广成》,王生《灵光》,初极宏侈之辞,终以约简之制,焕乎有文,蔚尔鳞集,皆近代辞赋之伟也。若夫土有常产,俗有旧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而长卿之俦,过以非方之物,寄以中域;虚张异类,托有于无;祖构之士,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 在夏商以前,其文隐灭埋没,不能得知其详细情况。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的成就,产生了文采与质朴兼具的文体,这是百代以后的#-666aa;们都可以知道的。所以孔子采集各个国家的民间歌谣,辨正了雅、颂的名#-666dd;,将它们汇集起来叫《诗》。诗#-666aa;的作品,杂有赋这种文体。子夏在为《诗》写的序中说:“一是风,二是赋。”所以可以知道赋是古诗的支流。到了战国,王道衰落,风雅消亡,于是贤德的#-666aa;失意,辞赋就产生了。所以荀卿、屈原这些人,留下的赋作光彩照人,辞采文义都颇为可观。赋作保存了他们的感受,都有古诗的意蕴;都凭借文辞以寄托自己的心志,依托义理以成全赋作的法则,是辞赋中的第一等作品。到了宋玉等人,文辞烦滥放纵,言过其实,夸张争逐的出现,传统结构逐渐丧失,以前所遵循的风雅原则,出现了背离。到了西汉的贾谊,颇能以礼法加以节制。从此以后,作赋的文士,不遵循典则之言,都致力于扩展张大。其赋作广大空阔,其中大的可以笼罩到天地之外,细的可以深入到毫纤之内;即使是车辆充斥马匹相连,也不能够加以运载;广殿#guoxue666-com;屋椽子连接,也不能够将其装入。其中高水平的作品,如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马融的《广成颂》,王生的《鲁灵光殿赋》,开始极力铺陈宏大靡丽的言辞,终篇体现了以简约讽喻的法则,有着美好的文采,蔚然群集,都是近代辞赋中的奇伟之作。至于各地有其常见的物产,民俗有其旧有的风俗,事物各以其类彼此聚集,各以其群互相#-666dd;别。而司马长卿等人,过#-666dd;地以不同类的事物,寄生在中原地区;虚妄地铺写不同类的事物,托有于无;仿效写作的文士,却如众蛰响应雷声,如影子依附物体;流宕忘返,已经不是一时偶然出现的事情了。 |
【原文注释】
〔1〕靡:不。
〔2〕监:监(jiàn),借鉴。二代:指夏、商两朝。
〔3〕文质之体:文采与质朴相结#-666ff;的文体。《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百世:百代。极言时间长久。
〔5〕万国:指春秋列国。风:各地的民间歌谣。»
〔6〕雅颂:《诗经》#-666dd;为风、雅、颂三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小雅、大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风、雅、颂是诗歌的三种体制,也有#-666aa;认为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
〔7〕杂有赋体:《诗大序》以风、雅、颂、赋、比、兴为《诗》的“六义”,郑玄注《周礼》“六诗”,说《诗》“六义”之“赋”云:“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赋即铺陈直叙的意思,是《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不是《诗经》中的一种文体,但这种表现手法对后来赋的写作有影响。赋作为一种文体产生时代比《诗经》要晚,大约产生于战国后期。
〔8〕子夏:即卜商。»
〔9〕赋者,古诗之流也:此为班固在《两都赋序》中所说的话。汉#-666aa;尊经,“诗三百”已在汉时被列为儒家经书,班固认为赋体是三百篇的演变,意在表明赋的重要意义。古诗,指《诗经》中的诗。流,支流。
〔10〕王道: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与“霸道”相对。陵迟:衰落。»
〔11〕风雅:指教化。寝顿:止息,消亡。
〔12〕失志:失意。《汉书·艺文志》:“春秋之后,周道寝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666aa;失志之赋作矣。”»
〔13〕孙卿:即荀况,又称荀卿,战国时赵国思想家。从现存资料看,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荀况。其所著《荀子》一书中有《赋篇》,#-666dd;《礼》《智》《云》《蚕》《箴》五个部分。屈原:我国古代著名的楚辞作家。楚辞是继《诗经》古朴的四言诗体之后产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新诗体,在汉代又被称为“赋”,如司马迁《史记·屈贾列传》称屈原“乃作《怀沙》之赋”,班固《汉书·艺文志》称“屈原赋二十五篇”。此后代有承其说者,如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称:“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属:类。»
〔14〕炳然:光明貌。
〔15〕古诗之意:指古诗忧时伤国、讽谏时事之意。《汉书·艺文志》:“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16〕因:凭借。
〔17〕制:制度,法则。
〔18〕首:第一。
〔19〕宋玉:战国楚辞赋家,稍晚于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十六篇”。徒:犹“类”,同一类的#-666aa;。»
〔20〕淫:谓烦滥放荡。扬雄《法言·吾子》:“或问:‘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赋也,益乎?’曰:‘必也#-666gg;。’‘淫则奈何?’曰:‘诗#-666aa;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放发:放纵。
〔21〕夸竞:夸张争逐。
〔22〕体:体制,法则。
〔23〕乖:不#-666ff;,违背。指违背风、雅讽谏之义。《汉书·艺文志》:“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
〔24〕逮:及。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赋七篇”,今存《鸟赋》等四篇。
〔25〕厥后:其后。
〔26〕缀文:连缀词句以成文,即作文。
〔27〕率:遵循。典言:典则之言。
〔28〕恢张:扩展张大。
〔29〕博诞:广大。空类:谓言不符实,但为空大。
〔30〕表:外。
〔31〕驷:同驾一车的四匹马。
〔32〕夏:#guoxue666-com;屋,大殿。榱(cuī):放在檩上架屋瓦的木条,俗称椽子。
〔33〕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上林》:与《子虚赋》同为司马相如的代表作。»
〔34〕扬雄:西汉著名辞赋家。»
〔35〕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两都》:《东都赋》和《西都赋》的#-666ff;称。»
〔36〕张衡:东汉文学家、自然科学家。《二京》:《西京赋》和《东京赋》的#-666ff;称。
〔37〕马融: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广成》:即《广成颂》。《后汉书·马融传》:“(永初)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666ii;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赋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38〕王生:即王延寿,东汉辞赋家。《灵光》:即《鲁灵光殿赋》,为描写宫殿的赋作。
〔39〕宏侈:宏大靡丽。
〔40〕焕乎:鲜明貌。文:文采。
〔41〕蔚尔:文采美盛貌。鳞集:群集。
〔42〕常产:谓土地所常出之物。
〔43〕方:同类。《周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666dd;,吉凶生矣。”
〔44〕俦:俦(chóu),类。
〔45〕中域:犹言中国,指今黄河流域一带。左思《三都赋序》:“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扬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666nn;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这里系附和左思的论调。
〔46〕祖:仿效。构:结构,写作。
〔47〕雷同:谓纷纷附和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