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西京杂记》 > 卷二

《西京杂记》卷二

本卷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亦可说是《西京杂记》中最著名的故事。

元帝时后宫嫔妃宫女众多,皇帝无暇召幸所有人,便想出了一条妙计,让画师画下宫女的容貌,再按画像挑出召幸人选。谁不想被皇帝宠幸呢?于是后宫大出血,大家争相贿赂画师,多则十万钱,至少也不低于五万钱,都希望画师把自己画得美点。画师无疑挣了个盆满钵满。唯独王昭君不愿出分文,自然就被画得很丑,因此便没有任何机会见上皇帝一面,只能在深宫后院中寂寂无闻、默默度日。这依画像挑人的方法挺有用,皇帝亦用这种方法选出与匈奴和亲的人选。这次,王昭君被挑中了。

临行前,王昭君终于见到了皇帝,皇帝也目睹了王昭君的真面目。原来昭君是后宫中第一美女啊,光彩照人又落落大方。皇帝心里真是后悔呀!可皇帝是讲信用的人,已经决定了的事怎么能反悔?于是昭君还是出塞了,但龙颜大怒,那些贪婪的画师便倒了霉,个个丢了性命,不出所料,其家中皆资产万贯。这正应了那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昭君因何出塞,史载不同。《汉书》并未明言选择昭君的缘由,昭君的人物形象几乎缺失;《后汉书》曰昭君因数岁不得见宠,积怨求行,昭君的形象是哀怨的;本卷则曰因画师丑画昭君相貌致其被误选。

历史的真相无从得知。不过,比较而言,本卷中昭君的形象更加具体、完整,其故事更具戏剧性,最适合文学描写。美貌智慧的昭君与贪婪低俗的画师是故事的矛盾中心,被欺瞒的皇帝前后心态变化可谓曲折波澜。事件的叙事要素一应俱全,从中可以演绎出若干章节幕次。涉事三方一波三折,故事性强,矛盾冲突尖锐,文学描写足以酣畅淋漓,因而颇受后世文学家青睐。后世并不在乎史实如何,更关注的是强烈的故事性和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因此诸多昭君题材多以本卷故事为蓝本进行加工创作,昭君这一文学人物从古代流行至今,成为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同时也让《西京杂记》得以持续扬名于世。

画工弃市
东方朔设奇救乳母
五侯鲭
公孙弘粟饭布被
文帝良马九乘
武帝马饰之盛
茂陵宝剑
相如死渴
赵后淫乱
作新丰移旧社
陵寝风帘
扬雄梦凤作《太玄》
百日成赋
仲舒梦龙作《繁露》
读千赋乃能作赋
闻《诗》解颐
惠庄叹息
搔头用玉
精艺棋裨圣教
弹棋代蹴踘
雪深五尺
四宝宫
瓠子河决
百日雨
五日子欲不举
雷火燃木得蛟龙骨
酒脯之应
梁孝王宫囿
鲁恭王禽斗
流黄簟
买臣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