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哀伤 > 江文通

《文选》江文通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南朝宋代到梁初时期的文学家。他幼而敏悟,六岁即能写诗,及长,自以孤贫,刻苦学习,早年即以文章著名。在仕途上最初很不得意,依附宋建平王刘景素,不仅未受重视,反而被陷害入狱。出狱后为镇军参军,领南东海郡丞。后因以诗对心怀异志的刘景素进行劝谏,遭刘憎恶,又被黜为吴兴令。吴兴边远荒凉,环境艰苦,江淹在此苦熬三年,他一生的代表作品,多半写于此时。及刘景素谋反被镇压,萧道成辅政,器重江淹文才,召为尚书驾部郎。从此逐步提升,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伯。晚年安富尊荣,加以世故日深,思想保守,故文学才能显著减退,人谓之“江郎才尽”。他的著作较多,以诗赋为主,赋的成就更高。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江文通集》。

恨赋一首

《恨赋》是江淹代表作品之一,完成于为吴兴令时。赋中分别抒写了帝王、诸侯、名将、美人、高士、才子、富贵之子以及穷困之人死亡时的痛苦。有的是雄图未竟,赍志以殁;有的是负屈含冤,饮恨而亡;有的是怀才不遇,郁郁而逝;有的是清白无辜,惨遭屠戮……作者把各种类型人物临死时的深刻苦痛集中描绘,突出表现了悲剧性的人生,使读者触目惊心,接触到那个苦难时代的脉搏。

《恨赋》的主题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江淹所处的朝代,时常爆发激烈的战争,使人民颠沛流离,死亡相继。在这种情势下出现的《恨赋》,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是可以理解的。唯《恨赋》的情调过于低沉悲凉,这固然是作者贬谪吴兴时心情的流露,但也与汉魏以来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密切相关。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原文与解释 »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原文与解释 »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原文与解释 »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原文与解释 »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原文与解释 »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原文与解释 »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原文与解释 »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若乃骑迭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原文与解释 »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原文与解释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原文与解释 »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原文与解释 »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原文与解释 »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原文与解释 »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赠恨,唯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原文与解释 »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春宫 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 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原文与解释 »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鸾腾天。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原文与解释 »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原文与解释 »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