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学问类
本章主题是读书与修身。在编者看来读书与修身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尚品行的养成,要靠用心读书。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圣贤经典是实现个人道德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圣贤经典,可以使人明确道德的意义,培养高尚的气节,拥有担当天下的广阔胸怀和强烈的责任感,进而成为像圣贤一样伟大而高尚的人。编者在讲述修身之法的同时,也冷静地告诫人们修身并非易事,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可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而在严肃认真的坚持修养中,也要保持看问题、想事情的通达与圆融,不可太过偏执。同时,在读书求理时仍要认认真真、虚心学习,不可粗心大意,只有这样才能探求到真理。此外,编者还指出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心静下来,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并且依照循序渐进的方法坚持不懈,这样读书才会有所收获。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原文与解释 »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原文与解释 »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原文与解释 »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殴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原文与解释 »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