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悖凶类
本章论及一些悖谬、错误及会带来凶险、灾祸的言行。这些都是人们应当批判的言行和努力克服的毛病,是编者从反面告诫人们做好人、行善事的必要。也可以理解为为人处世的“反面教材”,让读者引以为戒。这一章主要针对的是富贵之人、为官之人和精明能干之人。灾祸往往因侮辱、侵夺乃至伤害他人而起,恰恰是这类人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编者格外提醒这类人要懂得修养自己。修养的重点还是落在道德品质上,要敬重天道、对得起良心,时时存善念、做善事,去除心中的不良欲望,为子孙后代和他人着想。不要因为暂时的富贵就大肆挥霍、轻贱他人,不要因为暂时的权力就放纵欲望、欺辱他人,更不要为追逐富贵和权力放弃了天理和良心。无论身处哪个时代,这种思想都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此外,本章也有一定的“因果报应”思想,其用意主要是从反面说明积德行善的重要意义,使人乐于为善。
巢父洗耳以鸣高,予以为耳其窦也,其言已入于心矣,当剖心而浣之;陈仲出哇以示洁,予以为哇其滓也,其味已入其肠矣,当刲肠而涤之。原文与解释 »
兄弟争财,父遗不尽不止;妻妾争宠,夫命不死不休。受连城而代死,贪者不为,然死利者何须连城?携倾国以待殂,淫者不敢,然死色者何须倾国?原文与解释 »
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为享福之地。壮年正勤学之日,而人以为养安之日;科第本消退之根,而人以为长进之根。原文与解释 »
为善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爱之,朋友乡党敬之,虽鬼神亦阴相之;为恶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叛之,朋友乡党怨之,虽鬼神亦阴殛之。原文与解释 »
为一善而此心快惬,不必自言,而乡党称誉之,君子敬礼之,鬼神福祚之,身后传诵之;为一恶而此心愧怍,虽欲掩护,而乡党传笑之,王法刑辱之,鬼神灾祸之,身后指说之。原文与解释 »
天下无穷大好事,皆由于轻利之一念,利一轻,则事事悉属天理,为圣为贤,从此进基;天下无穷不肖事,皆由于重利之一念,利一重,则念念皆违人心,为盗为跖,从此直入。原文与解释 »
清欲人知,人情之常,今吾见有贪欲人知者矣,朵其颐,垂其涎,惟恐人误视为灵龟而不饱其欲望也;其不善自伐,盛德之事,今吾见有自伐其恶者矣,张其牙,露其爪,惟恐人不识为猛虎而不畏其威也。原文与解释 »
以奢为有福,以杀为有禄,以淫为有缘,以诈为有谋,以贪为有为,以吝为有守,以争为有气,以嗔为有威,以赌为有技,以讼为有才。原文与解释 »
谋馆如鼠,得馆如虎,鄙主人而薄弟子者,塾师之无耻也。卖药如仙,用药如颠,贼人命而诿天数者,医师之无耻也。觅地如瞽,谈地如舞,矜异传而谤同道者,地师之无耻也。原文与解释 »
不可信之师,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子弟。不可信之医,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生命。不可信之堪舆,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先骸。不可信之女,勿以私情媒之,使人托以宗嗣。原文与解释 »
鱼吞饵,蛾扑火,未得而先丧其身。猩醉醴,蚊饱血,已得而随亡其身。鹚食鱼,蜂酿蜜,虽得而不享其利。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贪不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原文与解释 »
鱼与水相合,不可离也,离水则鱼槁矣。形与气相合,不可离也,离气则形坏矣。心与理相合,不可离也,离理则心死矣。原文与解释 »
庄敬非但日强也,凝心静气,觉分阴寸晷,倍自舒长;安肆非但日偷也,意纵神驰,虽累月经年,亦形迅驶。自家过恶自家省,待祸败时,省已迟矣;自家病痛自家医,待死亡时,医已晚矣。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