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持躬类
本章主要讲的是具体的律己修身方法。此处的“律己”讲了两重意思,既针对个人讲了如何严格约束自己,又针对家庭讲了如何管理家中事务。本章更加强调了内心修为的重要,从所占的篇幅来看,内心修为也是全书的重点。编者认为,严格约束自己就是在修养身心的基础上追求一种中和的境界,即享受生活顺境时要预见到将会面对的逆境,承受生活逆境时坚信会迎来顺境。个人荣辱、家族兴衰都是这个道理。其次,在应对外物时不仅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节操,更要时刻小心谨慎,处处宽和待人。此外,在日常与人的交往中,编者再次提醒人们最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道德,使内心纯净无杂念。
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原文与解释 »
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惜精神。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得不戒非为。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忍气性。原文与解释 »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原文与解释 »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原文与解释 »
饭休不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想便做,衣休不慎便脱,财休不审便取,气休不忍便动,友休不择便交。原文与解释 »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乖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练者无轻浮之状。原文与解释 »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事,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原文与解释 »
有杀之为仁,生之为不仁者。有取之为义,与之为不义者。有卑之为礼,尊之为非礼者。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有违言为信,践言为非信者。原文与解释 »
经一番折磨,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原文与解释 »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贵莫贵于无求,贱莫贱于多欲,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长莫长于博谋,短莫短于自恃,明莫明于体物,暗莫暗于昧几。原文与解释 »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原文与解释 »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天苦我以境,吾乐吾神以畅之。原文与解释 »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威福,不如笃至诚。多言说,不如慎隐微。博名声,不如正心术。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原文与解释 »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原文与解释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晖,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原文与解释 »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天子,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原文与解释 »
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原文与解释 »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关于世教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原文与解释 »